第115章 火炮研發與進攻青唐
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 作者:楚廟寒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結束了愉快的新婚假期,蘇過又開始了滿麵塵灰煙火色的日子。
火藥的改良初步完成後,他和沈括一起,將精力投入到火炮的研發上麵。
這次是真正意義上的火炮,而不是投石機拋出去的那種。
大炮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關鍵是炮筒的製造。
用銅相對簡單些,銅熔點低,穩定性和延展性都不錯,可是做一門出來看看效果還行,想大規模生產用在軍隊上,在銅荒的大宋目前是不可能實現的;
用鐵則是工藝跟不上,泥膜法製造出來的鐵筒凹凸不平,這個時代的低純度鋼鐵又脆,很容易炸膛。
兩人先探討了一下銅,這個問題也不是一兩天了,沈括當年就向朝廷提出過增加貨幣種類,將金銀納入市場流通的意見,可神宗沒有接受。
但大宋是認同金銀價值的,賞賜大臣和交易都可以,隻是沒有作為一種貨幣流通,日常使用需要先去金銀鹽鈔引交易鋪換成銅錢。
發行交子自然也是個辦法,但本來老百姓對這個新生事物就有疑慮,朝廷的超額發行又破壞了信譽,導致除了川陝等地,其他地方根本沒人用。
沈括歎息道:“其實解決銅荒的方法很多,但無論哪一種,都會有人反對,最後便不了了之了。”
“確實如此,”蘇過深有感觸,讚同道:“做事的總被不做事的指責。”
沈括好奇道:“你既然知道,為何還要強出頭?”
蘇過笑道:“總得試試,不然我不甘心。”
沈括想起年輕時的自己,勸道:“做官和做事不一樣,還是謹慎些好。”
年邁的沈存中再也沒了當年的豪情,開始畏畏縮縮了。
蘇過理解他,沒多說什麽,隻是道:“我會的,銅的事我再想想,先用鐵造幾門試試,改進的事還需要世伯幫忙。”
一門銅炮少說也得大幾百斤銅,朝廷不批的話,自己掏也太肉疼了。
沈括點點頭,隻搞技術他是願意的。
迴到家中,蘇軾正好也在,蘇過便向他請教交子的事。
難得有這種時候,蘇軾清了清嗓子,介紹道:“交子最早隻是蜀地商人因為攜帶巨款不便,便將銅錢存到鋪戶,所得到的的一張憑證。後來張忠定知益州,重新整頓了這個行當,規定隻能由朝廷指定的鋪戶負責此營生。”
張忠定便是張詠,太宗、真宗朝的治蜀名臣。
蘇過打斷道:“這些我都知道,我還知道仁宗朝設立了益州交子務,我問的是交子現在的情況。”
這個就是蘇軾的盲區了,他久不在朝中,其他地方又根本不用交子,他如何能知道,隻得反問道:“怎麽突然打聽這個?”
蘇過見他這反應便懂了,給老爹留個麵子,笑道:“沒事,隨便問問。”
蘇軾聞到他一身的火藥味,開始攆人,喝道:“一身的火藥味,別在我這待著了,才點上的熏香都被你糟踐了。”
蘇過摸了摸鼻子,無語地退迴了自己的小院。
小娘子見他迴來,高興地上前接過。
蘇過問道:“今日我不在,你一個人在家有些悶吧?”
小娘子搖頭道:“不會,我去婆婆那裏坐了半日,聽她講你以前的事。”
蘇過窘道:“娘肯定說我不沉穩了。”
“沒有,”小娘子偷笑道:“婆婆就說你在家有些頑皮,與外麵時大不一樣。”
蘇過得意道:“最喜小兒無賴,說的就是我。”
要是蘇軾在,肯定刨根問底,打聽這句話的出處,小娘子卻隻是笑笑。
蘇過又想到一事,小心問道:“不如以後,我喚你杜若好不好?”
小娘子看了他一眼,點頭道:“好。”
蘇過本來還準備了一大套說辭,納悶道:“你就不問問為什麽?”
“為什麽?”小娘子很配合。
蘇過氣道:“因為我樂意。”
小娘子,不,應該是範杜若輕聲道:“果然是個無賴。”
在蘇過忙著和新婚妻子逗趣的時候,宗澤早已經抵達了熙河路。
熙河經略使姚雄聽說朝廷有意取青唐,立馬開始調兵遣將,上書向朝廷請戰。
大宋慫的是皇帝和士大夫階層,武將,尤其是西軍的武將,是根本不懼怕戰爭的。
而且小梁太後掌權這些年,拉著青塘一起,恨不得年年都來劫掠幾次,大家早就忍得不耐煩了。
再加上環慶路剛剛取得的戰果擺在那,折家的折可適大放異彩,同為西北將門出身的姚雄自然也不會退縮。
宗澤一路都在思考如何能順利地占據青唐,所以整理了一篇方略,連同蘇頌的薦書一起交給了姚雄。
核心的觀點主要是兩條,一是攻下邈川、 青唐等城池後,清理了敵對勢力,大宋分城駐軍,同時招募當地的吐蕃人和羌人入伍;
二是朝廷可以不迴收土地,仍歸原主人所有,秋毫無犯。
第一條姚雄表示認同,第二條則有些不理解。
宗澤解釋道:“攻取後的首要目標是穩住局麵,在邈川和青唐通往西域的商路上修築堡寨,確保青唐真正為我朝所有,這才是朝廷此戰的目的。”
姚雄大笑道:“原來如此,這朝廷也不交代清楚,險些便誤會了。”
曆來征戰,勝利後都有重新分配土地的傳統,這是勝利者彰顯自己成為土地所有者的權利,但在青唐這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很容易引起騷亂。
遊牧民族的人,上馬就是戰士,一言不合便能再打起來。
“這等大事本來也不該派我過來的,”宗澤補充道:“隻是若眼下便派重臣過來,難免影響到經略此戰的指揮,所以我這才在蘇相公那裏主動請纓。”
姚雄點點頭,讚許道:“宗縣尉做得好,你先迴縣裏處理公務,後麵到了出兵的時候,我再通知你過來。”
宗澤忙道:“謝經略。”
這是他與蘇過商量好的一套說辭,有蘇頌的薦書在那,不由得姚雄不信。
經這麽一出,宗澤在熙河路的分量自然就不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了。
剩下就是等朝廷批複,爭取在入冬前發起攻勢了。
火藥的改良初步完成後,他和沈括一起,將精力投入到火炮的研發上麵。
這次是真正意義上的火炮,而不是投石機拋出去的那種。
大炮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關鍵是炮筒的製造。
用銅相對簡單些,銅熔點低,穩定性和延展性都不錯,可是做一門出來看看效果還行,想大規模生產用在軍隊上,在銅荒的大宋目前是不可能實現的;
用鐵則是工藝跟不上,泥膜法製造出來的鐵筒凹凸不平,這個時代的低純度鋼鐵又脆,很容易炸膛。
兩人先探討了一下銅,這個問題也不是一兩天了,沈括當年就向朝廷提出過增加貨幣種類,將金銀納入市場流通的意見,可神宗沒有接受。
但大宋是認同金銀價值的,賞賜大臣和交易都可以,隻是沒有作為一種貨幣流通,日常使用需要先去金銀鹽鈔引交易鋪換成銅錢。
發行交子自然也是個辦法,但本來老百姓對這個新生事物就有疑慮,朝廷的超額發行又破壞了信譽,導致除了川陝等地,其他地方根本沒人用。
沈括歎息道:“其實解決銅荒的方法很多,但無論哪一種,都會有人反對,最後便不了了之了。”
“確實如此,”蘇過深有感觸,讚同道:“做事的總被不做事的指責。”
沈括好奇道:“你既然知道,為何還要強出頭?”
蘇過笑道:“總得試試,不然我不甘心。”
沈括想起年輕時的自己,勸道:“做官和做事不一樣,還是謹慎些好。”
年邁的沈存中再也沒了當年的豪情,開始畏畏縮縮了。
蘇過理解他,沒多說什麽,隻是道:“我會的,銅的事我再想想,先用鐵造幾門試試,改進的事還需要世伯幫忙。”
一門銅炮少說也得大幾百斤銅,朝廷不批的話,自己掏也太肉疼了。
沈括點點頭,隻搞技術他是願意的。
迴到家中,蘇軾正好也在,蘇過便向他請教交子的事。
難得有這種時候,蘇軾清了清嗓子,介紹道:“交子最早隻是蜀地商人因為攜帶巨款不便,便將銅錢存到鋪戶,所得到的的一張憑證。後來張忠定知益州,重新整頓了這個行當,規定隻能由朝廷指定的鋪戶負責此營生。”
張忠定便是張詠,太宗、真宗朝的治蜀名臣。
蘇過打斷道:“這些我都知道,我還知道仁宗朝設立了益州交子務,我問的是交子現在的情況。”
這個就是蘇軾的盲區了,他久不在朝中,其他地方又根本不用交子,他如何能知道,隻得反問道:“怎麽突然打聽這個?”
蘇過見他這反應便懂了,給老爹留個麵子,笑道:“沒事,隨便問問。”
蘇軾聞到他一身的火藥味,開始攆人,喝道:“一身的火藥味,別在我這待著了,才點上的熏香都被你糟踐了。”
蘇過摸了摸鼻子,無語地退迴了自己的小院。
小娘子見他迴來,高興地上前接過。
蘇過問道:“今日我不在,你一個人在家有些悶吧?”
小娘子搖頭道:“不會,我去婆婆那裏坐了半日,聽她講你以前的事。”
蘇過窘道:“娘肯定說我不沉穩了。”
“沒有,”小娘子偷笑道:“婆婆就說你在家有些頑皮,與外麵時大不一樣。”
蘇過得意道:“最喜小兒無賴,說的就是我。”
要是蘇軾在,肯定刨根問底,打聽這句話的出處,小娘子卻隻是笑笑。
蘇過又想到一事,小心問道:“不如以後,我喚你杜若好不好?”
小娘子看了他一眼,點頭道:“好。”
蘇過本來還準備了一大套說辭,納悶道:“你就不問問為什麽?”
“為什麽?”小娘子很配合。
蘇過氣道:“因為我樂意。”
小娘子,不,應該是範杜若輕聲道:“果然是個無賴。”
在蘇過忙著和新婚妻子逗趣的時候,宗澤早已經抵達了熙河路。
熙河經略使姚雄聽說朝廷有意取青唐,立馬開始調兵遣將,上書向朝廷請戰。
大宋慫的是皇帝和士大夫階層,武將,尤其是西軍的武將,是根本不懼怕戰爭的。
而且小梁太後掌權這些年,拉著青塘一起,恨不得年年都來劫掠幾次,大家早就忍得不耐煩了。
再加上環慶路剛剛取得的戰果擺在那,折家的折可適大放異彩,同為西北將門出身的姚雄自然也不會退縮。
宗澤一路都在思考如何能順利地占據青唐,所以整理了一篇方略,連同蘇頌的薦書一起交給了姚雄。
核心的觀點主要是兩條,一是攻下邈川、 青唐等城池後,清理了敵對勢力,大宋分城駐軍,同時招募當地的吐蕃人和羌人入伍;
二是朝廷可以不迴收土地,仍歸原主人所有,秋毫無犯。
第一條姚雄表示認同,第二條則有些不理解。
宗澤解釋道:“攻取後的首要目標是穩住局麵,在邈川和青唐通往西域的商路上修築堡寨,確保青唐真正為我朝所有,這才是朝廷此戰的目的。”
姚雄大笑道:“原來如此,這朝廷也不交代清楚,險些便誤會了。”
曆來征戰,勝利後都有重新分配土地的傳統,這是勝利者彰顯自己成為土地所有者的權利,但在青唐這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很容易引起騷亂。
遊牧民族的人,上馬就是戰士,一言不合便能再打起來。
“這等大事本來也不該派我過來的,”宗澤補充道:“隻是若眼下便派重臣過來,難免影響到經略此戰的指揮,所以我這才在蘇相公那裏主動請纓。”
姚雄點點頭,讚許道:“宗縣尉做得好,你先迴縣裏處理公務,後麵到了出兵的時候,我再通知你過來。”
宗澤忙道:“謝經略。”
這是他與蘇過商量好的一套說辭,有蘇頌的薦書在那,不由得姚雄不信。
經這麽一出,宗澤在熙河路的分量自然就不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了。
剩下就是等朝廷批複,爭取在入冬前發起攻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