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則是真正的殺招,集秦國之精銳,由名將王翦帶領,出太行山脈,俯擊hd。
hd一時間岌岌可危,不過和秦國人有血海深仇的趙國人沒有投降,而是舉全國之兵,由李牧和司馬尚率軍抵抗。
姬望當然在北路軍中,歸屬王翦統領。
太行山脈崇山峻嶺無數,南北綿延千裏,秦軍要想翻越這座巍峨的山脈,唯有通過世代開鑿出來的太行八陘。
井陘關前,秦軍上下望著這處關隘,寬不過幾十丈,道路狹窄,秦軍的優勢兵力無法展開。
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軍要想拿下此關恐怕得拿命填了。
大軍中的姬望正在祈禱千萬不要選中自己當先登,不然自己手底下的一萬人恐怕都得要填進去。
但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如此險關居然被秦軍的先頭部隊一鼓而下,根本沒死幾個人。
姬望滿腦子的問號,趙國這麽菜是怎麽擋住秦國這麽多年的?
如此險地,要是讓他來布防,拖個幾個月不成問題。
井陘關一下,對於秦軍來說是開門紅,但對於本就不富裕的趙國來說,那就是雪上加霜了。
趙國都城hd內,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的趙軍正在緊急論兵。
司馬尚道:“武安君,我早就說過,井陘關是保衛hd的門戶,應該派一員虎將鎮守,派不出一隻虎,也該派隻狗去。
可郭開那廝收了賄賂,向大王進讒言導致派了一隻豬去守井陘關。
如今倒好,秦軍破了井陘關,這苦果反倒是要我們這些帶兵的人來咽下去。”
武安君李牧雖然遭此大變,麵對國力幾倍於己方的強秦,還開局就失了先手,可麵上依然鎮定自若。
勝,不妄喜;敗,不惶餒;胸有激雷而麵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也,莫不如是。
隻聽李牧平靜的道:“好了,事已至此,多少無用,大軍準備好了嗎?”
李牧的話雖然平平無奇,但他一開口,房間內惶恐的趙軍上上下下紛紛安定下來。
秦攻趙,李牧連卻之,如今的李牧已經是趙國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
他的一言一行都能給趙國軍民帶來莫大的力量,所有人都相信,隻要李牧將軍還在,趙國就不會亡。
不就是被秦軍夾擊嗎?不就是hd被圍嗎?又不是沒經曆過,李牧將軍以前不都將秦軍擊潰了嗎。
一位重拾軍心的小將上前答道:“君候,大軍已在城外整頓完畢。”
“好,我這就領軍北上阻擊秦軍,司馬將軍。”
司馬尚起身,“末將在。”
“漳水南岸的秦軍偏師就交給你了。”
“末將寧死也不讓秦軍一兵一卒跨過漳河。”
須發皆白的李牧一扶胡須,故作輕鬆道:“不必如此,你隻需守好就是了,待我擊退北麵的秦軍後。我們合兵共擊南岸的秦軍,在來一次幾年前的大勝,讓這秦國再也不敢踏入我趙國一步。”
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房間內的趙軍聽聞這豪言壯語紛紛激動難耐。
隻是沒人注意到,轉過身的李牧,臉上再也不複剛才的輕鬆。
李牧拿起劍架上的鎮嶽劍,輕輕一拔,劍身光滑如鏡,映照出李牧蒼老的麵容。
趙國,這次恐怕難了,國力相差實在是···罷了,盡人事聽天命吧。
整理好思緒的李牧,“啪”的一身,幹淨利落的合上劍身,然後轉身一揮披風。
“李牧走了,諸君保重。”
房間內的眾人停下手上的工作,抱拳注視著遠去的李牧。
“武安君保重。”
李牧到達城外的大營後,馬上就領著麾下的王牌部隊趙邊騎先行一步,去搶戰略要點,其餘的大軍隨後跟上。
但他沒想到的是,這次的王翦是個求穩的,一直等到所有的秦軍都走出井陘道後,才開始進軍。
這就導致這一路上根本沒人和李牧搶,直到李牧進軍到了東垣才止步,而東垣的前方,正是井陘關。
說起東垣在後世肯定沒什麽名氣,但說起劉邦給東垣改的名,那可是全國老老少少理論上從小聽到大,東垣後更名為真定,常山真定。
李牧到達後沒有乘機進攻,而是開始修起了工事,打算利用深溝高壘來阻擊秦軍。
因為秦軍接天連地的鋪滿了井陘關外的土地,足足有三十萬,而李牧有多少?算上後麵上來的援軍也不過十萬兵。
再加上秦軍統帥王翦,萬事求穩,大營立的極為妥當,陣腳穩固,李牧就是想找個破綻,衝一陣,殺殺秦軍的銳氣,也沒辦法。
另一頭,王翦見李牧初來乍到,也沒有領兵上前挑釁,而是先整頓兵馬,保障好後勤糧道,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王翦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他知道李牧不是那麽好對付的,前幾次的例子,還血淋淋的擺在那兒呢。
再說了此時秦國的國力勝過趙國不知多少,趙國又剛剛發生過旱災,隻要秦軍能在李牧手底下撐個一兩年,趙國就會被拖垮,這場滅國之戰,秦國自然而然就贏了。
這就是秦國變法百年來積累的戰略優勢,非人力可違啊。
隻是這麽打,太敗家了。
這一次秦軍依靠井陘關連營幾十裏,而趙軍也依托東垣這個橋頭堡連營十餘裏,雙方在此展開對峙。
第二日清晨,秦軍進攻。
伴隨著有節奏的戰鼓聲傳遍全軍,王翦大纛前移,和東垣城頭李牧的將旗針鋒相對。
今天,戰國最頂級的兩位名將終於要當麵鑼對鑼,鼓對鼓的交鋒了。
李牧立於東垣城頭,眺望遠方秦軍的軍陣,隻見秦兵氣勢如虹,陣型進可攻退可守,完全沒給人留空子,要想打敗這隻秦軍唯有硬碰硬,什麽奇謀妙計,在王翦這種求穩的老將麵前,全都沒用。
但是硬碰硬,是要實力的啊,他李牧要是能統率眼前這隻秦軍,早就打到函穀關去了,可惜換不得。
秦軍將台上,王翦也領著一眾秦將觀察敵情,不久後,王翦哈哈一笑道:“我還以為大名鼎鼎的李牧能給我帶來什麽新花樣呢,搞了半天還是深溝高壘,想拖到我秦軍自退那一套。”
“這是什麽時候的戰術了?老夫沒記錯的話,長平之戰趙國就開始這麽搞了吧。”
“長平之戰的結果如何,諸位知道嗎?”
如此簡單的問題,沒有人會迴答不上來,眾將異口同聲道:“趙國全軍覆沒,我秦國大勝。”
“好,既然諸位都知道,那諸位可有把握再贏一次?”
“有!”
王翦見秦軍因為李牧的出現而出現的士氣下滑,已經被他拉迴來了,手臂一揮,戰鼓聲立止。
“傳令,讓公輸家的人出陣。”
“是。”
片刻後秦軍陣前,幾架破土三郎啟動,直衝趙國城牆。
趙軍修起來的工事,被這橫衝直撞的破土三郎破壞的七零八落的,眼看破土三郎就要攻擊城牆了,戰場上突然傳來一聲似是而非的虎嘯聲。
“這是···”將台上的姬望看著新出現的機關獸,這是墨家四靈獸的機關白虎,墨家也參戰了嗎?
也是,墨家信奉兼愛非攻,此時的墨家巨子應該還不是燕丹,不會顧及燕趙之間的矛盾,麵對不義的戰爭,當然要出手了。
兩軍陣前,幾頭機關獸你來我往,鬥的兇殘無比,塵土陣陣。
不過這幾頭龐然大物一打起來,反倒是阻斷了秦軍進攻的通道,讓幾十萬人都成了看客,這怎麽行?
王翦一看城前的工事已經被破壞的差不多了,可以進軍,下令道:“讓公輸家的機關獸把墨家的機關獸引開,把戰場給我讓開。剩下的,隨便他們和墨家怎麽鬥。”
東垣城頭,李牧彎腰對班大師感謝道:“這次還要多謝墨家的朋友幫忙了,要不然這東垣城牆怕是保不住了。”
班大師連忙道:“哪裏哪裏,李牧將軍多次擊退秦國,這次墨家自作主張前來,還望李牧將軍不要見怪。”
“在下高興還來不及,又豈會見怪。這次有了墨家的幫忙,對於抵禦秦國的進攻,在下倒是更有把握了。”
就在兩人賓主盡歡之際,戰場開始發生變化,班大師一瞧機關獸之間行動,馬上對李牧道:“李將軍,接下來秦軍恐怕就要進攻了,還請做好準備。”
李牧知道後,開始了布置,讓城牆上大多數的士卒都下城牆,躲避秦軍可能的箭雨。
“班大師,您要不要到城牆下避一避,我估計秦軍進攻前會放箭壓製。”
班大師聽了,連忙準備下城牆,畢竟他可不會武功。
不過,臨走前,他看了看依然站在城頭的李牧,問道:“李牧將軍,您不下去避一避嗎?”
“不用,秦國的箭傷不了我。”李牧自信的道。
“那,李牧將軍小心。”班大師說完,利落的跑下了城牆。
不出李牧所料,等兩家的機關獸離場過後,秦軍的強弓勁弩就開始發威了,遮天蔽日的箭矢朝著東垣城頭射來。
床弩和投石車也不甘落後,嬰兒手臂粗的弩箭和巨大的石塊也是連綿不絕。
東垣城內好似下了一場大雨,一場秦國人用錢堆出來的大雨。
不過由於李牧的提前預判,趙軍隻在城頭留了些觀察哨,傷亡幾乎沒有。
在李牧的料事如神下,趙軍的士氣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進一步高漲,看啊,李牧將軍還是和以前一樣,秦軍無論想做什麽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不過城頭的李牧一看秦軍的進攻部隊,心一沉,剛開始就出動百戰穿甲兵這樣的王牌部隊嗎?
王翦,你想幹什麽?
隻見王翦手頭的百戰穿甲兵正壓著箭雨的腳步前進,隻要箭雨一停,他們緊接著就會進攻。
李牧見狀,召來傳令兵,直接讓他們將作戰計劃告知底下的趙軍。
在將台上的王翦見到百戰穿甲兵已經推進到足夠的距離了,馬上下令停止射擊。
箭雨一停,百戰穿甲兵立刻推著樓車和雲梯靠上東垣城牆,然後就開始了攀爬。
而此時的趙軍才剛剛走上城頭,眼見已經開始進攻的秦兵,立刻弓弩、滾木、礌石、熱油、金汁伺候。
但百戰穿甲兵依然強頂著趙軍的攻擊攻上了城頭,甚至因為百戰穿甲兵人人配強弓勁弩的緣故,趙軍的弓弩是反被壓製的。
秦軍將台上,眼見百戰穿甲兵已經攻上東垣的城頭了,秦將們一個個士氣爆棚,紛紛請戰。
當然這裏麵肯定不包括姬望的,他首先舍不得自己辛辛苦苦訓練出來的士兵,被拿來當攻城的炮灰消耗;其次李牧不可能如此的不堪一擊。
但令姬望沒想到的是,麵對請戰的諸將,王翦居然全都答應了。
這很不對勁,王翦是個求穩之人,不可能剛剛開戰就把全軍的主力給壓上了。
姬望吩咐李福,讓他告知手底下的士卒,小心戒備,秦趙兩邊可能都要有大動作。
東垣城頭,麵對攻城的百戰穿甲兵趙軍尚且擋不住,陷入巷戰後,局勢對趙軍來說就更不利了。
百戰穿甲兵幾乎是在穩步推進,看情況要不了多久就能拿下這麵城牆了。
而李牧呢?依舊沒有動作。
直到秦軍主力大軍壓上了,李牧才吩咐道:“讓騎軍出動吧。”
“是。”
然後李牧就帶著預備隊上前,並且手持鎮嶽劍,親自拚殺。
城頭上的趙軍士卒見狀,士氣大振,死戰不退,終於將百戰穿甲兵趕下了城牆。
但還不等城牆下的秦軍組織第二波進攻,突然秦軍大營處傳來火光,李牧這是派趙邊騎去偷秦軍的大營了。
將台上的王翦微微一笑道:“讓前線的將士們不用擔心,我早已有所預料,大營萬無一失。”
的確,王翦的大營布置的極為妥當,還有幾萬士卒留守,根本不懼趙軍邊騎來劫營。
而且,王翦還在大營兩側各留有一萬騎,就是想試一試能不能吃下這大名鼎鼎的趙邊騎。
不過,幾個唿吸過去,火光不見小,反而有越燒越旺的趨勢。
hd一時間岌岌可危,不過和秦國人有血海深仇的趙國人沒有投降,而是舉全國之兵,由李牧和司馬尚率軍抵抗。
姬望當然在北路軍中,歸屬王翦統領。
太行山脈崇山峻嶺無數,南北綿延千裏,秦軍要想翻越這座巍峨的山脈,唯有通過世代開鑿出來的太行八陘。
井陘關前,秦軍上下望著這處關隘,寬不過幾十丈,道路狹窄,秦軍的優勢兵力無法展開。
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軍要想拿下此關恐怕得拿命填了。
大軍中的姬望正在祈禱千萬不要選中自己當先登,不然自己手底下的一萬人恐怕都得要填進去。
但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如此險關居然被秦軍的先頭部隊一鼓而下,根本沒死幾個人。
姬望滿腦子的問號,趙國這麽菜是怎麽擋住秦國這麽多年的?
如此險地,要是讓他來布防,拖個幾個月不成問題。
井陘關一下,對於秦軍來說是開門紅,但對於本就不富裕的趙國來說,那就是雪上加霜了。
趙國都城hd內,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的趙軍正在緊急論兵。
司馬尚道:“武安君,我早就說過,井陘關是保衛hd的門戶,應該派一員虎將鎮守,派不出一隻虎,也該派隻狗去。
可郭開那廝收了賄賂,向大王進讒言導致派了一隻豬去守井陘關。
如今倒好,秦軍破了井陘關,這苦果反倒是要我們這些帶兵的人來咽下去。”
武安君李牧雖然遭此大變,麵對國力幾倍於己方的強秦,還開局就失了先手,可麵上依然鎮定自若。
勝,不妄喜;敗,不惶餒;胸有激雷而麵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也,莫不如是。
隻聽李牧平靜的道:“好了,事已至此,多少無用,大軍準備好了嗎?”
李牧的話雖然平平無奇,但他一開口,房間內惶恐的趙軍上上下下紛紛安定下來。
秦攻趙,李牧連卻之,如今的李牧已經是趙國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
他的一言一行都能給趙國軍民帶來莫大的力量,所有人都相信,隻要李牧將軍還在,趙國就不會亡。
不就是被秦軍夾擊嗎?不就是hd被圍嗎?又不是沒經曆過,李牧將軍以前不都將秦軍擊潰了嗎。
一位重拾軍心的小將上前答道:“君候,大軍已在城外整頓完畢。”
“好,我這就領軍北上阻擊秦軍,司馬將軍。”
司馬尚起身,“末將在。”
“漳水南岸的秦軍偏師就交給你了。”
“末將寧死也不讓秦軍一兵一卒跨過漳河。”
須發皆白的李牧一扶胡須,故作輕鬆道:“不必如此,你隻需守好就是了,待我擊退北麵的秦軍後。我們合兵共擊南岸的秦軍,在來一次幾年前的大勝,讓這秦國再也不敢踏入我趙國一步。”
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房間內的趙軍聽聞這豪言壯語紛紛激動難耐。
隻是沒人注意到,轉過身的李牧,臉上再也不複剛才的輕鬆。
李牧拿起劍架上的鎮嶽劍,輕輕一拔,劍身光滑如鏡,映照出李牧蒼老的麵容。
趙國,這次恐怕難了,國力相差實在是···罷了,盡人事聽天命吧。
整理好思緒的李牧,“啪”的一身,幹淨利落的合上劍身,然後轉身一揮披風。
“李牧走了,諸君保重。”
房間內的眾人停下手上的工作,抱拳注視著遠去的李牧。
“武安君保重。”
李牧到達城外的大營後,馬上就領著麾下的王牌部隊趙邊騎先行一步,去搶戰略要點,其餘的大軍隨後跟上。
但他沒想到的是,這次的王翦是個求穩的,一直等到所有的秦軍都走出井陘道後,才開始進軍。
這就導致這一路上根本沒人和李牧搶,直到李牧進軍到了東垣才止步,而東垣的前方,正是井陘關。
說起東垣在後世肯定沒什麽名氣,但說起劉邦給東垣改的名,那可是全國老老少少理論上從小聽到大,東垣後更名為真定,常山真定。
李牧到達後沒有乘機進攻,而是開始修起了工事,打算利用深溝高壘來阻擊秦軍。
因為秦軍接天連地的鋪滿了井陘關外的土地,足足有三十萬,而李牧有多少?算上後麵上來的援軍也不過十萬兵。
再加上秦軍統帥王翦,萬事求穩,大營立的極為妥當,陣腳穩固,李牧就是想找個破綻,衝一陣,殺殺秦軍的銳氣,也沒辦法。
另一頭,王翦見李牧初來乍到,也沒有領兵上前挑釁,而是先整頓兵馬,保障好後勤糧道,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王翦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他知道李牧不是那麽好對付的,前幾次的例子,還血淋淋的擺在那兒呢。
再說了此時秦國的國力勝過趙國不知多少,趙國又剛剛發生過旱災,隻要秦軍能在李牧手底下撐個一兩年,趙國就會被拖垮,這場滅國之戰,秦國自然而然就贏了。
這就是秦國變法百年來積累的戰略優勢,非人力可違啊。
隻是這麽打,太敗家了。
這一次秦軍依靠井陘關連營幾十裏,而趙軍也依托東垣這個橋頭堡連營十餘裏,雙方在此展開對峙。
第二日清晨,秦軍進攻。
伴隨著有節奏的戰鼓聲傳遍全軍,王翦大纛前移,和東垣城頭李牧的將旗針鋒相對。
今天,戰國最頂級的兩位名將終於要當麵鑼對鑼,鼓對鼓的交鋒了。
李牧立於東垣城頭,眺望遠方秦軍的軍陣,隻見秦兵氣勢如虹,陣型進可攻退可守,完全沒給人留空子,要想打敗這隻秦軍唯有硬碰硬,什麽奇謀妙計,在王翦這種求穩的老將麵前,全都沒用。
但是硬碰硬,是要實力的啊,他李牧要是能統率眼前這隻秦軍,早就打到函穀關去了,可惜換不得。
秦軍將台上,王翦也領著一眾秦將觀察敵情,不久後,王翦哈哈一笑道:“我還以為大名鼎鼎的李牧能給我帶來什麽新花樣呢,搞了半天還是深溝高壘,想拖到我秦軍自退那一套。”
“這是什麽時候的戰術了?老夫沒記錯的話,長平之戰趙國就開始這麽搞了吧。”
“長平之戰的結果如何,諸位知道嗎?”
如此簡單的問題,沒有人會迴答不上來,眾將異口同聲道:“趙國全軍覆沒,我秦國大勝。”
“好,既然諸位都知道,那諸位可有把握再贏一次?”
“有!”
王翦見秦軍因為李牧的出現而出現的士氣下滑,已經被他拉迴來了,手臂一揮,戰鼓聲立止。
“傳令,讓公輸家的人出陣。”
“是。”
片刻後秦軍陣前,幾架破土三郎啟動,直衝趙國城牆。
趙軍修起來的工事,被這橫衝直撞的破土三郎破壞的七零八落的,眼看破土三郎就要攻擊城牆了,戰場上突然傳來一聲似是而非的虎嘯聲。
“這是···”將台上的姬望看著新出現的機關獸,這是墨家四靈獸的機關白虎,墨家也參戰了嗎?
也是,墨家信奉兼愛非攻,此時的墨家巨子應該還不是燕丹,不會顧及燕趙之間的矛盾,麵對不義的戰爭,當然要出手了。
兩軍陣前,幾頭機關獸你來我往,鬥的兇殘無比,塵土陣陣。
不過這幾頭龐然大物一打起來,反倒是阻斷了秦軍進攻的通道,讓幾十萬人都成了看客,這怎麽行?
王翦一看城前的工事已經被破壞的差不多了,可以進軍,下令道:“讓公輸家的機關獸把墨家的機關獸引開,把戰場給我讓開。剩下的,隨便他們和墨家怎麽鬥。”
東垣城頭,李牧彎腰對班大師感謝道:“這次還要多謝墨家的朋友幫忙了,要不然這東垣城牆怕是保不住了。”
班大師連忙道:“哪裏哪裏,李牧將軍多次擊退秦國,這次墨家自作主張前來,還望李牧將軍不要見怪。”
“在下高興還來不及,又豈會見怪。這次有了墨家的幫忙,對於抵禦秦國的進攻,在下倒是更有把握了。”
就在兩人賓主盡歡之際,戰場開始發生變化,班大師一瞧機關獸之間行動,馬上對李牧道:“李將軍,接下來秦軍恐怕就要進攻了,還請做好準備。”
李牧知道後,開始了布置,讓城牆上大多數的士卒都下城牆,躲避秦軍可能的箭雨。
“班大師,您要不要到城牆下避一避,我估計秦軍進攻前會放箭壓製。”
班大師聽了,連忙準備下城牆,畢竟他可不會武功。
不過,臨走前,他看了看依然站在城頭的李牧,問道:“李牧將軍,您不下去避一避嗎?”
“不用,秦國的箭傷不了我。”李牧自信的道。
“那,李牧將軍小心。”班大師說完,利落的跑下了城牆。
不出李牧所料,等兩家的機關獸離場過後,秦軍的強弓勁弩就開始發威了,遮天蔽日的箭矢朝著東垣城頭射來。
床弩和投石車也不甘落後,嬰兒手臂粗的弩箭和巨大的石塊也是連綿不絕。
東垣城內好似下了一場大雨,一場秦國人用錢堆出來的大雨。
不過由於李牧的提前預判,趙軍隻在城頭留了些觀察哨,傷亡幾乎沒有。
在李牧的料事如神下,趙軍的士氣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進一步高漲,看啊,李牧將軍還是和以前一樣,秦軍無論想做什麽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不過城頭的李牧一看秦軍的進攻部隊,心一沉,剛開始就出動百戰穿甲兵這樣的王牌部隊嗎?
王翦,你想幹什麽?
隻見王翦手頭的百戰穿甲兵正壓著箭雨的腳步前進,隻要箭雨一停,他們緊接著就會進攻。
李牧見狀,召來傳令兵,直接讓他們將作戰計劃告知底下的趙軍。
在將台上的王翦見到百戰穿甲兵已經推進到足夠的距離了,馬上下令停止射擊。
箭雨一停,百戰穿甲兵立刻推著樓車和雲梯靠上東垣城牆,然後就開始了攀爬。
而此時的趙軍才剛剛走上城頭,眼見已經開始進攻的秦兵,立刻弓弩、滾木、礌石、熱油、金汁伺候。
但百戰穿甲兵依然強頂著趙軍的攻擊攻上了城頭,甚至因為百戰穿甲兵人人配強弓勁弩的緣故,趙軍的弓弩是反被壓製的。
秦軍將台上,眼見百戰穿甲兵已經攻上東垣的城頭了,秦將們一個個士氣爆棚,紛紛請戰。
當然這裏麵肯定不包括姬望的,他首先舍不得自己辛辛苦苦訓練出來的士兵,被拿來當攻城的炮灰消耗;其次李牧不可能如此的不堪一擊。
但令姬望沒想到的是,麵對請戰的諸將,王翦居然全都答應了。
這很不對勁,王翦是個求穩之人,不可能剛剛開戰就把全軍的主力給壓上了。
姬望吩咐李福,讓他告知手底下的士卒,小心戒備,秦趙兩邊可能都要有大動作。
東垣城頭,麵對攻城的百戰穿甲兵趙軍尚且擋不住,陷入巷戰後,局勢對趙軍來說就更不利了。
百戰穿甲兵幾乎是在穩步推進,看情況要不了多久就能拿下這麵城牆了。
而李牧呢?依舊沒有動作。
直到秦軍主力大軍壓上了,李牧才吩咐道:“讓騎軍出動吧。”
“是。”
然後李牧就帶著預備隊上前,並且手持鎮嶽劍,親自拚殺。
城頭上的趙軍士卒見狀,士氣大振,死戰不退,終於將百戰穿甲兵趕下了城牆。
但還不等城牆下的秦軍組織第二波進攻,突然秦軍大營處傳來火光,李牧這是派趙邊騎去偷秦軍的大營了。
將台上的王翦微微一笑道:“讓前線的將士們不用擔心,我早已有所預料,大營萬無一失。”
的確,王翦的大營布置的極為妥當,還有幾萬士卒留守,根本不懼趙軍邊騎來劫營。
而且,王翦還在大營兩側各留有一萬騎,就是想試一試能不能吃下這大名鼎鼎的趙邊騎。
不過,幾個唿吸過去,火光不見小,反而有越燒越旺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