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武之人,錘煉肉身,其實也是在鍛煉元神本能,同時這也是一種溝通元神的方法。


    練武需要心誠正己,方能成就自身,所以才說,練武之人,武本身就是對練武之人最大的約束之力。


    公子羽習得的種魔決也是一樣。身懷利器,殺心四起,既起殺心,便當戮己。種魔決既是依仗,又是約束。


    種魔作用的便是肉身魂魄,凡精血所生,必有魂魄,隻要有魂魄,就無法抗衡種魔,就能夠被種魔決影響到,堪稱霸道無解,又兼之奇詭無比。


    他還隻是初初入門,便可以通過自身之神,影響他人識神之主凡心,也就是心神。進而植入魔念,控製他人的魂魄肉身,甚至影響元神真靈,這可比魔教的勾魂攝心大法詭異莫測多了。


    公子羽自知,若是一味沉迷此道,便是荒廢了正經的魔功,不能誠信正念,早晚會淪為邪魔外道,墮入萬劫不複之境,此不為我所取也。


    種魔如何通過自身之神來影響他人。說的簡單點,種魔可以通過自身之神,來影響或者操控他人的七情六欲,進而影響他人的肉身魂魄。


    天有七情:為喜、怒、憂、思、悲、恐、驚。


    人有五髒:為心、肝、脾、肺、腎。


    心為何會喜?肝為何會怒?春天為何會驚?秋天為何會悲?五行與五髒有何關係?


    春天,屬木,對應著東方,五髒為肝,七情為驚、怒。


    夏天,屬火,對應著南方,五髒為心,七情為喜。


    長夏,屬土,對應著中央,五髒為脾,七情為思。


    秋天,屬金,對應著西方,五髒為肺,七情為憂、悲。


    冬天,屬水,對應著北方,五髒為腎,七情為恐。


    天之七情對應五行五髒,這亦是天人相應,人神互感,天之與人類五感六識相互感應的結果。


    正如春困秋乏,陰天打瞌睡,雨天犯風濕,月圓正經,秋高氣爽,這通通都是天人相應的結果。


    而人之七情則指的是人類的七種情感,包括喜、怒、哀、懼、愛、惡、欲;


    六欲則指的是人類的六種先天本能欲望,古人將六欲概括為:色欲(視覺)、聽欲(聽覺)、香欲(嗅覺)、味欲(味覺)、即,生、死、以及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這些情感和欲望是人類天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它們構成了人類行為的原動力和基礎,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人,是生命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七情是人類情感方麵的表達,它們分別具有不同的含義和作用。


    首先是喜,它是人類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是對外界事物的積極反應,能夠激發個體的積極性和活力。


    其次是怒,它是個體受到外界刺激時的一種不滿和憤怒的表達,能夠激發個體的鬥誌和力量。


    然後是哀,它是對失去或失落事物的悲傷和傷感的表達,能夠讓個體產生同情和憐憫之情。


    四是懼,它是個體麵臨危險或威脅時的恐懼和緊張的表達,能夠讓個體保持警惕和謹慎。


    五是愛,它是對人際關係中的親密和感情的表達,能夠促進個體的社交和交往。


    六是惡,它是個體對於不道德或不良行為的反感和厭惡的表達,能夠讓個體產生道德和正義感。


    最後是欲,它是對物質需求的渴望和追求的表達,能夠激發個體的動力和行動力。


    人之六欲則更多地與物質和生理需求有關,它們是人類對於外界事物的六種基本欲望。


    首先是色欲,它是對視覺刺激的欲望,能夠激發個體的性欲和生殖需求。


    其次是聲欲,它是對聲音的欲望,能夠激發個體的聽覺需求和情感體驗。


    香欲是指對氣味的欲望,能夠影響個體的嗅覺需求和情感體驗。


    味欲則是對味道的欲望,能夠影響個體的味覺需求和情感體驗。


    食欲來自於生,從呱呱墜地起,人就會吃,這是生長之需要。


    性欲來自於死,從青春期後,人追逐異性,這是死亡之需要。


    七情和六欲都是自然天性,是人生來就有的,是以應該順應自然,不需要過度追求物質欲望,是以要抵製物欲,尊崇自然本性,不避諱,不逃避,亦不沉迷。


    七情過度或缺乏調節都可能導致身體疾病的發生,而六欲的平衡與調節也可以幫助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


    極於七情,則魂魄必有毀傷,神思不寧也;過分重六欲,則心必將困宥於身,不得解脫,元神混沌也。對公子羽來說,這些人都是魔念深重,也是俯首可得的優質練手材料。


    普通人尚且可做到由生理來控製一個人的心理,甚至有催眠師可以對人進行深度催眠,剖析人性。那麽公子羽自然可以更進一步,當然也可以通過控製一個人的心理,來控製一個人的生理,進而徹底操控他人。


    這就是神與神之間的互相交流,互相影響,吸引與被吸引,影響與被影響皆旨於此,種魔決中的種魔就是這個意思。


    種魔是指有一種人很有魔力,能夠引人入迷,讓人難以抗拒。


    顧名思義,修煉了種魔決以後,公子羽就擁有了這種引人入迷,讓人無法抗拒的魔力,不是字麵意思上的魔力,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力量,一種精神力量,意誌力量,神秘玄奇的力量。


    天生擁有種魔之人本來就少之又少,更何況還有誰能夠專注於修煉種魔之力呢!


    公子羽不得不承認,魔道就是奇詭無比,就算隻是切入的修行之始也是如此離經叛道,一看就是魔道的做派。


    若是成功地做到了種魔,那自是不必多說,被操控者生死皆在公子羽一念之中。這是成功了,那要是假如,不成功呢!或者說,反被他人種魔了呢!


    神與神之間相互交流,吸引與被吸引,影響與被影響,這本就是相互的。我可以影響你,可以吸引你,自然也可以反過來被你吸引,被你影響。那麽到時候,是不是就會呈現出完全相反的結果。


    所謂善水者溺,玩火者焚,當是此理。


    倘若是以為種魔決就是玩弄人心的功法,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種魔隻是開始,是魔道的起點,魔種才是道果。


    想要更近一步,成就真魔之種,便要降服魔念,尤其是人人都有的,得自欲神的本真欲念。隻有降服了欲念,才不會被欲念所製,淪為最低等的欲魔。


    主宰人所思,情感以及欲望的乃是識神,魔道修煉的便是識神,唯有這元神所出的後天識神,才是魔道所追求的本真自我,本心一也。


    然而識神靈性極弱,常與高靈性的元神處於一種競爭與相互依存的關係。而恰恰欲神則是源自人本能,先天而生,是人之本性,為先天之本,也是元神的一部分體現。荀子說的人之初,性本惡,說的便是這欲神。


    魔道伊始,便是要一步一步地奪取欲神這一步分的先天靈性,以識神控製欲神,侵蝕元神靈性,用於補充識神缺失的高能靈性。魔道的極端自我,放縱欲神,乃是為了自欲神中獲取靈性,以求更進一步,而不是為了淪為欲念魔頭。


    說白了,魔道就是薅自身元神的羊毛,奪取無極界元神本體的高能靈性,以求他化自在,以神化魔,成就大自在天魔。


    在位格上,天魔與天仙同等。


    而仙道遠離凡塵俗世,克製欲神。入門第一關難於登天,要滅絕識神,以元神直接挾製自身,追求逍遙自在,超脫於世。


    這其實也是一種煉化陽神念頭的方式,其目的和魔道沒什麽區別,所以才說仙魔同道,一體兩麵。


    隻不過,魔道是離經叛道,追求的往往和仙道相反,入門易,速成。然而往往行至半途,魔修便會失去本心,淪為外道魔頭,霍亂天下,為人所齒,令人談之色變。


    道家認為魔從石,作磨。是以魔道本就是千劫萬磨,方得始終。


    仙魔同道,仙道亦要接受心魔的考驗。滅絕識神,對仙道來說是入門定性功夫,不難。


    可是對於欲神,仙道卻隻能克製,抵禦,無法根除,無法拒絕。


    誰說仙人沒有欲念,其實仙人的欲念甚至會比魔的魔念更加的可怕,因為這欲念本就機乎等同於仙人的道果。


    倘若是仙人真正能夠做到無欲無求,那就幾乎等同於化道而去了,此為仙道所不取也。


    人之本性有貪婪,自私,趨利避害,嫉妒,恐懼,生存,七情六欲…


    而自性是指人們心中本來就有、本自具足的光明性質,是人的精神本體,其中當然也就包涵著人之本性。


    仙道所修煉的便是自性。


    那元神又是什麽?


    元神來自先天,是人的精神本質,靈魂和精神的核心,具有永恆和無限的特性。它超越個體的身份和執著,附骨隨行,監察人的行為,但不會強行幹涉個體的自由意誌。元神是高級的、純淨的精神實體,具有高能的靈性,強大的能力,同時也是連接個體與宇宙之間的紐帶。


    自性則更多地涉及到個體的本質和真實性,是元神自身的特性,即陰陽隨身,一陰一陽是道,因此自性就是道。它具備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特質。


    人的精神本質是元神,但元神並不需要人去清掃,人也清掃不了元神。而自性是元神自身的特性,包含了人的本真自我和超越世俗執著的狀態。


    元神與自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體兩麵。一個是本體,一個是本質。一個虛而不實,一個實而不虛。


    元神強調個體的精神本質和超越性,自性強調個體的本真性質和超越世俗執著的狀態。一個是純粹的,超越了肉身極限的高靈性集合體,一個是明悟了道,突破己身的執著與追求。


    修真修道,修真就是提純的過程,把人性中的“天真”提純出來,把虛偽的渣滓濾除,最後重現純真的自性,也就是近道。


    如果我們的人生能從一個天真無邪的小頑童,成長為一個天真無邪的老頑童,這就是“真”功夫,有了這套天真功夫,我們就能得天道,享天壽。


    “自性”是身心的真正主人,是心性的真主,又稱道心或者真心。正所謂凡心不死,道心不生;妄心不死,真心不生。


    所謂不生,並非真的不生,而是不生不滅。它一直存在,隻是被妄心、妄念所遮蔽而已。


    它本來具有無窮的能動力,但是因為後天習性的障礙,很多人喪失了這種本能。


    因此,仙道認為隻有滅絕識神,恢複自性本能,讓自性為心做主,才叫真正的自主,才具備真正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


    內丹術有借假修真之說,修的是陽神大道,可以超脫生死界限,以精神幹涉物質,探索宇宙與世同君。


    仙道貴生,修的是避死延生,逍遙自在與天同壽之法。長生不死、修道成仙,仙神自是逍遙無礙,長存不亡,長生久視。


    是以仙道,貴生、重生、樂生,把生存的質量提高到神仙一樣的境界,達到生道合一的目的。認為通過修煉,人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續,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華,最終成仙得道,於世長存。


    仙道貪婪嗎?仙道的結果便是貪婪的體現,貪圖長久的生命,貪圖享樂,長存不亡,不老不死。


    仙道自私嗎?仙道的過程便是自私,仙道隻度己,不度人,貴己,自專,避世。


    仙道自是趨利避害的,更恐懼消亡。


    就算做到了無欲無求,了道得道,一時開悟,自性自主,終究也還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失去道行,清寧不在,恢複成凡心。此便是一劫。


    六祖慧能《菩提偈》雲: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果說仙魔同道,一體兩麵。那麽佛魔則是同體,殊途同歸。


    佛說,要放下,然而需要拿起才能夠放下;魔從未放下,同樣卻也從未拿起。


    魔生於人心,長於人心,他化自在,自己樂具變現,而利用下天化作,假他之樂事,自在遊戲,故曰,他化自在天!


    佛曰:慈悲為懷,行善事,積善行,當往生極樂;魔無善無惡,化魔頭,磨勵人心,毀人功果。


    世有魔,才有佛;有佛,才有魔,輪轉不休,殊途而同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綜武之扮演反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荒開拓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荒開拓者並收藏穿越綜武之扮演反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