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


    在生命宇宙觀,【心】屬於構成生命宇宙的五種基本範疇之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心和心性一直都是儒釋道文化共同的核心。


    在視角學中,【心】不再作為核心範疇,而是將視角作為核心範疇,並將使【心】同樣視為一種視角。這種變化其背後的邏輯究竟是怎樣的?是否合理?下麵即對此進行說明。


    將【視角】作為核心範疇,並將【心】視為一種【視角】,即【心視角】,是基於以下幾點原因:


    1、在視角學以及視角學的生命宇宙觀中,【視角】之所以能夠成為比【心】更重要的核心範疇,是基於【視角】的以下特性:


    1)視角是生命的核心本體。


    視角是生命永遠無法脫離的存在,生命無法離開心而存在,同樣也無法離開視角而存在。視角的具體作用可以隱匿而不顯,比如感知、認知、覺知,但視角之本體卻並未消失,不會變成徹底的虛無,隻要有觸發視角作用的機緣,視角的感知、認知、覺知作用即立刻隨緣顯發。這是生命之根本,如果沒有視角之本體,也就不可能發生感知、認知、覺知的作用,也就無所謂生命和生命的存在。


    2)視角是心的核心內涵。


    生命之所以離不開心,也離不開視角,乃是因為視角與心並非是不同的本體,而是本自一體。甚至可以說,心與視角是同生命本體的兩個不同的名字。心,強調的是主體性,視角,強調的則是這個主體性之中的最核心的“智慧之眼”。隻是,此“智慧之眼”被映現在自己視角下的各種現象迷惑而看不到自己的超越性時,生命即會在一種妄心造作的夢境中沉淪、流轉,隻有當此“智慧之眼”恢複了本有的清明,不再被“視界”迷惑時,心才會從幻境中解脫出來,生命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


    3)視角是達成生命究竟超越的核心路徑。


    視角學,其研究核心即是生命覺醒的智慧,所謂生命覺醒,就是生命主體性之中最核心的智慧之眼的自覺、自明。尚未覺醒的生命,此“智慧之眼”雖然本自具足,但一直在沉睡,或者說進入了一種類似於夢境的幻境之中。這時的視角就是普通的視角。視角學,即是以普通的視角為切入點,通過對視角的觀照,不斷掃除蒙蔽智慧的迷惑之塵。以視角觀照視角,是一種強有力地掃除迷惑喚醒智慧的方法。當通過對自己視角的觀照不斷地超越和提升自己的視角,智慧的光明也在此過程中不斷地開啟。這既是向生命本體智慧迴歸的過程,也是不斷超越自我掃除迷惑達到覺醒的過程。當掃除了所有的迷惑,本心的光明赤裸呈現,生命本有的智慧之眼也恢複了它本有的清明。這時就會發現,本心和究竟超越的視角,同樣是同一生命智慧本體的不同名字而已。而超越的視角——在視角學中稱之為超級視角,同樣也是一種視角,而且是最究竟的智慧視角。這樣一條生命自我提升、自我升華、自我超越之路,正是以視角為核心,以不斷地觀照和超越自己的視角而實現的。


    基於以上三點,在視角學中,【視角】比【心】更重要,更值得深入研究。


    2、用【視角】取代【心】作為核心範疇,還在於,與【心】相比,【視角】具有巨大的便利性。


    1)【心】總是那麽難以把握,而【視角】卻具有了很大的客觀性。視角一詞最原始的含義——看待事物的角度,一直伴隨著生命視角提升、升華、超越的各個階段。這一點看似簡單至極乃至微不足道,但卻正是這一點賦予了視角巨大的便利性。所有對視角的討論,都不會視為對生命主體本身的否定——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視角一詞的原始含義,使得我們總是將視角看成一個人所使用的“工具”,這使得改變視角、提升視角、升華視角成為改變生命、提升生命、升華生命最有效的方法。因為,視角是可把握的,可觀照的,可分析的,可鑒察的。當我們說,要改變【心】的時候,會感覺難以下手,當我們說,要改變視角的時候,目標一下子就清晰起來。


    2)視角的便利性還在於,對【視角】的討論,不會變成對生命主體的否定。當我們說一個人的心如何時,相當於對一個人整體性的評價,如果這種評價帶有否定性,就相當於在整體上否定了一個人。而當我們說一個人的視角如何時,看上去就變成了某種局部性的評價,不涉及生命的整體。而且不同的視角皆具有其客觀存在的合理性,引導一個人轉變視角也不是對這個人本身的否定。這使得視角成為非常便利的工具,能夠最大程度地促進生命的改變,同時將可能造成的抗拒性阻力降到最低。


    3)視角的客觀性以及視角的多樣性、變化性使得人們能夠普遍地意識到不同視角存在的合理性。這使得以視角為橋梁進行溝通,可以將溝通的阻力和障礙降到最低。特別是在不同的國家、民族、文明、文化之間,以視角為橋梁,可以使彼此照見各自不同視角的平等性。不同的視角所見必然不同,而視角本身就是多樣化的。各個國家、民族、文明、文化,其獨特的視角與這個國家、民族、文明、文化的國情、曆史發展過程、人們現實需要有關,不同的視角之間是平等的,彼此之間應該相互尊重,相互借鑒,互通有無,互利互惠,共同促進人類的和平與和諧。視角學,為這樣的交流提供了哲學思想上的支撐和交流工具上的便利。


    4)視角本身所獨具的主觀與客觀高度合一的特點,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便利性的橋梁。東方文化以生命主體性文化為核心,心學、心性學特點突出,西方文化以科學理性文化為核心,物質性、客觀性、實用性特點突出。而視角則同時具有高度的生命主體性和高度的客觀理性,它一頭連著東方心學核心智慧,一頭連著西方科學理性精神,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絕佳通道與橋梁。視角與視角學的這一特點,必將在未來發揮出其無比巨大的優勢和潛力,為東西方文化交流做出巨大的貢獻。視角學雖然是以東方智慧為核心,但卻始終著眼於整個人類,並致力於打通東西方文化的隔閡,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從而促進整個人類增進溝通理解,增進寬容包容,增進互學互鑒,增進友愛友善,增進和平和諧。


    3、將【心】視為一種視角——心視角,並以視角作為智慧訓練的核心,開辟了心性智慧訓練的新視角、新方法、新道路。這種新的方法,衝破了東方文化中神秘性的障礙,如宗教名相以及傳統心性學固定的概念體係等,使得心性智慧能夠以當代人(不僅是當代中國人,還包括當代全世界所有的人)易於理解、易於接受、易於學習、易於實踐、易於傳播、易於推廣的方式,與時俱進,服務當今時代的人們。


    4、以【視角】取代【心】作為核心範疇,並沒有降低東方心性學所本具的超越智慧境界,而是以此超越智慧境界為基礎,對承載這種超越智慧的形式和訓練方法進行了與時俱進的創新。這種創新不僅無損於東方心性學的核心智慧、核心精神,而且將這種核心智慧和核心精神以更具時代特色的載體進行了創造性地詮釋,適應的人群更廣,更加貼近當代人的根器和需求。視角學徹底擺脫了宗教名相的束縛,以科學理性的精神和具有這種精神的載體,同時承載古老而鮮活的東方心性智慧,以人為本的特點更加突出,理性精神、科學精神亦更加突出。


    5、在視角學中,經過智慧訓練之後,將本體性的【超越之心】,以【超級視角】進行表述,用於專指究竟超越後的生命智慧境界。這使得超越智慧的表達更加清晰,指向性更加明確。在視角學中,對【心】這一比較寬泛、比較模糊的概念,從視角的角度進行了更深入地分解,對於其具體的視角功能作用以【視角】名之,對於尚未達到超越境界時的生命本體以【心】名之,而對達到了超越境界的生命本體以【超級視角】名之。這使得【心】這一綜合性概念按照其內涵構成進行了細分,消解了其模糊性和神秘性,更加有利於有誌於學習、研究和實踐心學智慧的人快速地把握要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對於意識、思想、心理等傳統上歸屬於【心】的內容,在視角學中,需要以視角為核心,重新進行疏解。同時,在視角學和生命宇宙觀中,不再明顯地區分主觀和客觀,外在和內在,而是以全新的維度重新統攝所有的一切,即【超級視角-心-視角-視界-世界】。在這一全新的架構中,原來屬於【心】的內容,如意識、思想、觀念、心理、情緒、感受等等,都要按照新的架構進行解構。有的內容屬於【心】,有的內容屬於【視角】,有的內容屬於【視界】,有的內容屬於【世界】。而有的內容則需要進行分解後分別歸於各個範疇。比如某種思想,在視角學中,就需要研究其思想的視角與視界,還要研究這種視角所折射出的世界觀、生命觀,即更深的視角和視界。對於任何一種研究對象,皆以視角為工具進行逐層掃描、層層透視,這樣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認識這種思想。不僅如此,從視角的角度照見各種思想之間的不同,並在更高的視野看見不同思想之間的相通之處,這也是視角學研究比較獨特的內容。不管研究內容是什麽,視角學研究的目的都不在於評論誰是誰非,誰高誰低,而是為了豐富生命的視角,為了提升生命的視角,為了升華生命的視角,從而不斷提升生命智慧的境界,促進和平和諧。


    雪漠老師常說,一個人的世界高不過他的心。以視角學的語言進行表達則可以這樣說,一個人的世界高不過他的視角。一個人的世界,其實正是其視角下視界的投影。


    心的高度,取決於視角的高度,心的境界,取決於視角的境界,心是否超越,取決於視角是否超越。


    在視角學裏,之所以繼續保留【心】這個概念,是為了與傳統心學智慧體係進行語言上的對接。【心】這一範疇,一頭連著傳統心學,一頭連著新生的視角學,這既代表著視角學對傳統心學智慧的傳承,同時也代表著對東方文化思想習慣的尊重和繼承。視角學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立基於優秀的東方心學文化的根本,汲取信息科技時代的活水,而開出的新的智慧之花。願這新的花朵為人類世界帶來新的美好,新的善美,新的芬芳,新的精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