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智慧妙用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今天分享的這段內容是《大學》的最後一段,這段內容非常貼合生活,講的都是在生活中的修身之道,也就是如何將明明德和親民的修行,如何落實到日常生活中,體現了大學之道在生活中的智慧妙用。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對於財富的獲取和積累,也有其需要遵循的正確的途徑、方法、規律和準則,即多生產、少消費、開源要精進努力,使用要節儉,這樣的話,財富就會經常的充足。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仁德之人仗義疏財,更加注重自身德行的修養,因為德行才是真正的財富。而不仁之人不惜以健康、品行、自由甚至生命為代價,不擇手段地聚斂財富。


    這段內容對於修行和日常生活都有著非常深刻的指導意義。對於大學之道的修行者,不管處在什麽樣的修行階段,或者在社會中處在什麽樣的位置、用於什麽樣的領域等等,都可以運用到這段話所蘊含的智慧。


    仁者以財發身而不仁者以身發財,仁,其實是指一種生命的智慧,這種智慧不僅體現為外在各種關係處理中的仁慈、慈悲之心,同時還是指對自身的生命能否做到一種真正的仁——仁慈而智慧地對待自己的生命,即注重自己的品德的修養和人格的不斷完善。如果對待自己都[不仁],那麽就會以自己的生命健康、自由、人格等為代價去聚斂財富。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沒有在上位的人非常仁慈、仁愛,而在下位的人卻不忠不義的。對於儒家的修行,始終要落實到社會現實生活中,落實到國家和社會的治理中。而在國家和社會的治理中,居於主要地位的是掌握整個國家政治權力的君主和大臣,那麽,對於君主而言必須要有仁德,然後下麵的臣屬和百姓才能夠發自內心地盡忠盡義。這裏麵的道理,不僅可以應用到國家和社會的治理中,也可以應用到家庭以及所有的人類組織中,比如公司等等,也是非常適合。比如作為公司的老板以及高層管理者,能夠以仁德之心對待員工和客戶,充分站在員工和客戶的角度考慮員工和客戶的利益,那麽作為公司的員工就能夠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事情,作為客戶就會認可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成為忠誠客戶,這樣的話就能夠使這個公司充滿活力,充滿朝氣,從而可以獲得長遠的發展空間。


    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一個人如果能夠將忠義作為對自己品德的要求,那麽他做事就一定不會半途而廢,一定會盡職盡責努力將事情做到最好。


    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府庫就是國庫,國庫裏所有的金錢財物都是屬於這個國家的君主所能夠支配的。這裏的府庫財,不僅僅代表物質上的財富,同時也象征著儒家修行者品德修行上獲得的財富,這種德性上的財富才是真正的財富。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孟獻子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外交家,是亞聖孟子的先祖。孟獻子說,蓄養馬匹車乘的士大夫之家,不認識或見不到雞和豬,因為到了這個地位就不會去畜養這類家禽家畜了。


    這裏是用世俗生活中處於不同等級地位的人的生活場景的差異來比喻人在品德修行上關注重點的不同。比如士大夫之家已經屬於[仕],也就是在官府任職的人,這樣的家庭注重是官場的禮儀和規矩,所以出行需要乘馬車,家裏就需要養馬,而養雞養豬的家庭一般都是平民百姓的家庭。所以不同地位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平時關注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對於平民百姓來說,他不需要去注重很多官場的禮儀,隻需要照顧好自己小家庭的生活就可以了,他通過種田,通過養雞養豬去解決自己家庭的經濟問題就已經足夠了,但是對於士大夫之家,就需要講究官場禮儀、文化修養、社會名譽等等。比如在孔子的時代,他有一個習慣,如果沒有車可乘,孔子就不出門,他說,如果沒有車坐那怎麽能算得上是一個士大夫呢?接下來說的幾個比喻皆是類似的意思。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貴族家庭在喪祭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冰塊保存亡人的屍身,所以伐冰之家就是指卿大夫之家。卿大夫比士大夫要高一個等級,大多擔任重要官職,這種家庭就不會再去養牛養羊了。


    百乘之家,不蓄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擁有一百輛車乘的諸侯之家,不應該收養那些搜刮民財的家臣,與其養著這些搜刮民財的家臣,不如養著有偷盜毛病的家臣。古代的諸侯會眷養很多的的門客,也被稱為家臣。這些門客各有各的才能,各有各的門道,既有那些品德非常正直的君子,也有各種品德不夠端正的人,就像戰國時齊國孟嚐君門下的雞鳴狗盜之類的人。所以諸侯之家有各種各樣三教九流的門客家臣。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收留[聚斂之臣]。聚斂和偷盜有什麽區別呢?聚斂損害的是道義,因為他並不缺乏金錢、財富,甚至已經擁有了很多,但卻貪心不足,利用手中的權力去搜刮百姓,這樣的行為已經嚴重地損害了儒家的道義。而偷盜東西的人,一般都是因為貧窮,因為要養活自己和家人,為了活命而不得不偷盜偷東西,雖然這樣的行為同樣有損道義,但有情可原。這兩種行為存在本質的差別,因為貪心不足而橫征暴斂不可原諒,為了活命而偷竊財物可以酌情諒解。


    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一個國家不應該以物質財富為終極追求,而應以仁義之道為終極追求。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如果一個人做了國家的君主,掌管了國家的大權,卻一心想著怎麽去聚斂物質財富,其身邊必然有小人在鼓惑和誘導。如果君主的身邊都是賢德之人,就一定不會讓君主這樣做。


    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這個君主如果缺乏反省和警覺的話,不僅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看不清信賴和重用小人給國家帶來的傷害,那麽就會認同小人的看法,不以為惡,反以為善,並對這些小人委以重任,那麽就會為國家和社會帶來很大的災難,禍害無窮。


    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這個時候,即使在他的輔臣之中有一些仁德賢能之人,但是也已經很難改變什麽了。


    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通過上麵所舉的反麵的例子更進一步地說明了,一個國家要想實現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整個社會政治清明天下大治,就一定不能以物欲的滿足為追求,而必須以仁義之道的昌明繁榮作為最終的追求。


    《大學》最後這一段的內容,僅從文字上看,我們或許感覺到跟之前的內容有一個較大的差異,就是說這段內容看起來似乎與[明明德]的修行、[親民]的修行好像不是那麽直接相關,但其實它是從最貼近現實生活的角度來說明,如何將大學之道、聖賢之道、仁義之道的修行貫徹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大學之道,不僅僅是一種思想、理念,也不僅僅是一種知識、一門學問,它還是一種深入人們現實生活的文化和精神,其最鮮活的體現,就是使大學之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也就是當一個人在麵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時,在不同的生命情境下,他一直秉持的那種態度、那種精神,這種態度和精神已經成了他自然而然的反應,成了他最真實的寫照——他已經活成了那種境界。


    所以最好的大學之道、儒家之道的修行,最好的明明德、親民的修行,最終要把它落實到現實生活中,落實到我們時時刻刻的言行之中。而在現實生活中,最真實、最直接、最常見的方麵,就是在麵對以金錢為代表的物質財富時是什麽樣的態度。特別是在這個商業經濟為主導的社會中,人們對物質財富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內心所真正秉持的原則,他真正守住的到底是世俗的利益還是大學之道的精神,在麵對金錢、權利、地位、名譽等各種利益衝突的時候就非常明顯地體現出來了。所以這段話所蘊含的精神不僅沒有過時,而且特別貼合這個時代,如果我們想做一個真正的信仰者,真正的大學之道的踐行者,就需要在麵對各種利益衝突時時刻不忘以大學之道的精神為標杆去指導自己的行為和選擇。


    然後下麵我們再從觀心修行的角度來看一看這段話對於觀心修行有什麽樣的啟發。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財,對於觀心修行而言什麽才是真正的財富呢?真正的財富就是我們生命中本有的智慧,也就是自性本心的智慧。那麽如何讓我們生命中本有的這種自性本心的智慧能夠生生不息一直非常地充足呢?


    生之者眾,就是說你要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的這個時間要多、要長。生之者眾,就是說你要讓自己能夠時時刻刻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麵對一切,去觀照一切,去處理一切,那麽當我們能夠這樣去修行的時候,自性本心的智慧就會源源不斷的生起,就會一直非常地充足。


    食之者寡,就是說對於影響自性本心智慧生起的欲望、習氣、分別、執著等等,一定要使之越來越少才好。所以在觀心修行中,要不斷地清除各種貪嗔癡慢疑的習氣,使之越少越好。當然,這個越少越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剛開始的時候,大部分的修行者習氣都非常多,從踏上修行之路開始就要通過各種方法減少自己的欲望,清除自己的習氣,包括《大學》中所說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等等,這樣一步一步地去清淨自己的心,然後自己的真心就慢慢地裸露了出來。見到真心之後,安住於真心,去觀照各種妄想、念頭、情緒、習氣等,這些本自無常的雲朵就會逐漸的消散。


    為之者疾,這個[疾]相當於迅速、及時的意思,同時也包含著精進的意思。為之者疾,就是說我們的修行要精進,對於欲望習氣的生起要及時迅速的提起警覺,能夠當機立斷,不給這些負麵能量任何可乘之機。觀心修行的過程,其實就是妄心和真心相互鬥爭、此消彼長的過程,特別是剛開始的時候,這時還沒有見到真心,或者對於真心的體驗和認知還不夠深不夠清楚,那麽這時修行的正念的力量相對來說就會弱一些,而欲望習氣就強一些,這個階段的修行要點就是[為之者疾],就是說修行一定要精進,時刻保持觀照的正念,警覺的正念,妄念來了要清楚地知道,知道但是不幹擾它,讓它在你的覺照下自然地消失即可。


    用之者舒,就是說對自性本心智慧的運用,在生活中的應用要靈活,要舒緩,要善巧,要隨順世間,要不著痕跡,要了無掛礙。


    則財恆足矣,能夠做到以上幾點,那麽自性本心的智慧就會源源不斷的生起,充盈於我們的生命。


    所以說如何讓自性本心的智慧充盈於我們的生命呢?那就是生之者眾,時時刻刻安住於自性本心,食之者寡,不斷地清除影響自性本心智慧生起的各種欲望和習氣,為之者疾,就是時時觀心念念覺照精進地修行,用之者舒,然後在智慧起用的時候要舒緩、善巧、不刻意、不執著。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仁,這裏指的是本心的智慧,悲智雙運的智慧。在觀心修行中,仁,更側重於智慧,他可以指仁德之道,但同時也是智慧之道。[仁者],就是見到了自性本心,深刻的懂得仁德之道,懂得智慧之到的修行者。


    仁者以財發身,已經見到本心的修行者,時刻安住在本心之中,以本心的智慧來滋養自己的身心,以生命中本具的光明性德來滋養自己的生命,升華自己的生命,這就叫做以財發身。


    不仁者以身發財,還沒有見到自心本性的修行者,還不懂得仁德之道、智慧之道,就是說雖然在修行,但是對於自己生命中那個最根本、最深刻、最究竟的[自性]和[自性智慧]還沒有透徹的了悟,這時就很容易被各種幻相所迷惑。很多的修行者在這樣的階段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就是執著於各種相,包括各種理論、概念,各種修行的法門、儀軌,各種不同的宗教名相等等,很容易執著於在各種外在的名相中去追求真理和智慧,而這樣的做法其實是無法達到對真理和智慧的了悟的。還有一些人不是以追求真理和智慧為目的,而是以養生,以求得神通,以求得各種神奇的感應境界,甚至法術、道術,或者以信仰為名追求各種世間利益等等,所有這些行為都不是[仁德之道],都可以叫做[不仁者]。不仁者以身發財,不明白什麽是真正的仁德之道的修行者,以寶貴的生命去追求各種其性無常的財富和利益,將自己的生命耗費在了這些離道越來越遠的所謂的修行之中,真的是太令人歎惋了。因為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智慧之道,都不是真正的仁德之道。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上和下就是主和從的關係,主就是主宰,如果是真心做主,如果是本心做主,如果是自性明德做主,那麽就叫做[上好仁]。如果真心能夠做主的話,那麽下就不可能不好義。下,即代表言語和行為。真心做主,落實到言語和行為上卻不符合道義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你的真心做不了主,而讓你的欲望成了你的主人,那麽言行就會不符合道義。心合於道,言行也同樣會合於道,如果心未合道,那麽就要在修行中不斷的去修正自己的言行,保持修行的正念。


    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如果一個人能夠始終遵循修道的法則和規範,那麽,他的修行最終就一定能夠成功。假如一個人能夠時時刻刻保持修行的正念,身口意都符合修行的規範,而且還能夠始終精進的修行,最終卻修不成功,這樣的事是不可能發生的。對於大學之道的修行同樣如此,隻要嚴格按照大學之道修行的綱領、次第、方法、路徑進行精進地修行,最終就一定能夠達到《大學》中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修行目標。


    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當我們把財富解讀為自性本心的智慧,那麽這句話就更容易理解了。[府庫財]就是你已經完全有把握掌控的自性本心的智慧,說明你已經見到了祂,已經能夠安住於祂,而且還能夠從祂生起妙用,那麽這個財富就必定屬於你。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如果我們從自性本心的角度來看的話,這句話就有了全新的內涵——當我們通過觀心修行見到了自性本心,而且自性本心的智慧能夠像士大夫的馬車一樣可以承載、駕馭我們生命的時候,那麽那些營營苟苟之類的世俗欲望和瑣事就不會放在心上了。


    在不同的修行階段,本心智慧的顯發程度不同,體現在生命的境界上就有不同的表現,當這種自性本心的智慧剛剛顯露還比較弱小的時候,就像一輛平常的馬車一樣,這時還隻能承載一個人——修行者自己。但即使是這樣,這時你也已經脫離了原來的那種追逐世俗欲望的那種生活。當本心的智慧在你的生命中顯發出來之後,那種世俗欲望類的追求就會在你的生命中變得不那麽重要了。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伐冰之家,既然能夠伐冰,冰是非常堅硬的,那就代表你的智慧已經像利劍一樣能夠穿透寒冰了。當你的智慧已經像利劍一樣,能夠斬斷寒冰、穿透寒冰的時候,那麽所有那些世俗的、欲望性的追求自然就無從生起了。前麵一個階段是[不察於雞豚],就是那個雞豚還是在的,但是你已經不怎麽關注它了,所以說[不察]。當你的智慧像利劍一樣能夠穿透寒冰的時候,叫做[不畜],不畜牛羊,即使那些高級一點的欲望啊,你也已經不感興趣了,這些世俗世界的玩具在你的心裏已經沒有了位置,所以它們就會從你的心裏自然地消失。


    百乘之家,不蓄聚斂之臣,當一個人的智慧啊,就像可以乘坐千百人的大船一樣,能夠普度眾生、廣利眾生的時候,那麽就不會再有貪戀聚斂之心。君、臣,在修行中代表真心和妄心。真心做主,妄心自然消散。


    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退一步講,如果在你的內心之中還有貪求聚斂之心的話,不如將此心用於追求一種更高更廣的境界——盜取天地之機,成就無上大道。就儒家而言,也有這樣一句話——有包藏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誌。


    在道家的修行中有盜天機的說法,就是當人能夠去修行的時候,就可以盜取天地萬物的能量,但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修行,而且總是放縱自己的欲望的話,他就會被萬物所盜——他的能量就會被萬物盜走。但是如果一個人學會修行,他不僅能夠保有自己的能量,還能夠從天地萬物中盜取其中的能量和生機。所以說,[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是一種轉妄念為道用、轉世俗追求為修道之法的一種非常智慧的處理方式。


    (注:《陰符經》:“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相安。“)


    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國,從修行者自身而言是指自己身心生命的整體狀態。從儒家修行來看,這個國不僅代表自己的身心,還代表整個天下蒼生。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就是說,胸懷天下蒼生的修行者,不以世間利益的追求作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而是以聖賢之道、以究竟了義的智慧之道的追求作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能夠主宰自己身心、始終安住在自性明德智慧之中的修行者,對於這樣的人,如果在我們的眼中他的行為看起來是在追求世間的利益,那必定是因為你用世俗凡夫的眼光去看待他了,而實際上呢,[彼為善之],其實他隻不過是用一種隨順世間規則和世俗習慣的方式去利益眾生而已。


    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而如果不明大道,以追求世俗利益之心去治理國家,那麽就不是大學之道,不是聖賢之道,而是小人之道,以小人之道治國的話,將會禍害無窮,必定會導致災難頻發,即使有一些世俗行為上的善舉善行,但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就是說,對於一個不明白自性本心,自性明德沒有顯發出來的人,想要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修行目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你做了一些以世俗的標準而言屬於利國利民的善事,但是這種善事僅僅是世間法的善,達不到出世間法智慧上的超越境界,無法帶給天下蒼生長久的利益。


    此謂國不以利為利,而以義為利也,不管是修行還是治理國家,都不能以世俗利益為尺度為規則,而必須以大學之道、聖賢之道、以自性本性的智慧之道為修行的尺度和規則,這才是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和關鍵所在。


    《大學》的內容到這裏就全部解讀完了,我們簡單的迴顧總結一下。


    首先,《大學》在一開篇就提出了整個大學之道的修行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接著闡述了整個大學之道的修行次第,從格物致知,到正心誠意,到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前麵四個方麵是明明德的修行內容,後麵四個方麵是親民的修行內容,這兩個方麵八項內容(即兩綱八目)全部都達到至善圓滿的境界,就是整個大學之道修行的次第;然後再接下來的內容就是關於這八個方麵的每一個方麵如何去修行進行具體的闡述,有正麵的立論,也有旁證和反證,有正麵的指導,也有反麵的提醒,在整體修行次第的邏輯和層次上都非常的精密,有本有末,有先有後,從淺入深,有理論有實踐,有思想有生活,從而在整體上構成了一個非常完備的大學之道的修行體係,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地學習,並把它融入到我們的實際修行和生活中去。


    《大學》雖然是儒家的經典,但是在學習和體悟的過程中,明顯有這樣一個感覺,就是《大學》所蘊含的境界——如果你不被文字相所束縛,不被儒家經典的名相所束縛,能夠跳出儒家理論的框架,站到一個更加宏觀的角度去看待《大學》的話,那麽你就會發現,《大學》這部經典,它所蘊含的境界——叫做“極高明而道中庸”。它所蘊含的智慧是完全可以比肩於佛家和道家的,並可與之相融相通。雖然它在空性智慧的境界上、在出世間法的超越性上,沒有佛家那麽究竟,但是在大學之道其核心精神裏所蘊含的境界中仍然隱藏著或者說蘊含了空性智慧的境界在內,至少達到了[我空]的境界,否則就不能稱之為聖賢之道。


    另外《大學》相對於佛家和道家的經典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作為儒家的重要經典,《大學》充分地體現了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所以《大學》是非常貼近生活的,也更加地貼近當今時代,《大學》所蘊含的這種智慧,非常適合各種領域,包括東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等,《大學》的智慧和精神,對於解除當今時代人們所共同麵臨的諸多的問題和困惑,都有著非常寶貴的指導意義和價值,而且《大學》沒有任何宗教名相,不屬於任何一種宗教教義,閃耀著鮮明的理性智慧的光芒,具有顯著的普適性。《大學》的智慧看似經典、古老,但其實其蘊含的精神卻亙古常新,對於人類文化、人類文明的傳承、創新、發展有著其他經典不可替代的價值和意義。《大學》的這種特點和優勢,未來一定會被更多的人們所發現和認識。正是因為《大學》有著如此鮮明的文化先進性、亙古常新性、時代契合性、理念普適性,因此對於《大學》智慧和精神的弘揚,不管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進行傳播、學習和研究,都不會有很大的障礙,因為人們很容易能夠通過對《大學》文本的深入的學習和解讀去領會它的精神。


    《大學》是一部非常珍貴的經典,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一顆閃耀著耀眼光芒的智慧的明珠,作為中國人,不可不讀《大學》,不可不學《大學》,不可不用《大學》。如果能匯通儒釋道,將儒釋道的智慧融為一體,終身學習之、修行之、實踐之、推廣之,那麽從上古以來一脈相承的大學之道、大人之道、聖賢之道,就可以生生不息,永葆鮮活的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