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串說辭很是平穩,把沈安兄妹當初進京尋親被拒之門外的事兒說的有理有條,而且還處置了當事人,算是為他們出了氣。
她在微笑,沈安也在微笑,然後問道:「為何沒送?」
梁氏的微笑凝固在臉上。
這隻是說辭,讓雙方下台的說辭。可你竟然追問,這是不要臉麵了嗎?
一般人遇到這等事大多是含糊過去,可沈安卻不同,直接追問為何沒送。
當然不能送!
因為那是主人的意思,一旦真送去了,那下人就會把事情爆出來。沈靡一直在益州為官,可以用不知情來解釋,但當時在汴梁的梁氏就要難堪了。
梁氏的神色僵硬,然後又緩和了下來,說道:「這裏麵是有些誤會,不過你伯父一直在掛念著你們兄妹……」
「我們兄妹很好!」
梁氏麵色如常的道:「是嗎?」
沈安起身走到大門那裏,說道:「不差錢,不差權,還有什麽不好?」
他站在門內,漸漸魁梧的身體遮住了大半光線,看著竟有些穩重之意。
這是一家之主!
他已經有資格自稱雄州沈氏了,而這一切都是他自己打拚來的。
這一刻,後悔就像是毒藥,在腐蝕著梁氏的心。
當初她若是接納了沈安兄妹,現在沈家的一切她家都能借用……
那麽多錢財,那麽多人脈……暗香的香露,富可敵國;包拯對沈安如父親般的關切;還有當今官家,和沈安也是在潛邸時就相熟……
最可怕的就是未來的太子趙頊,那人和沈安竟然是兄弟般的情義。
這樣的沈家是何等的金光四射啊!
這些本來是她家的助力,可兩家如今卻變成了路人,這是何等的臥槽啊!
梁氏有些失魂落魄的迴到了家中,剛從益州迴來,等待重新分配官職的沈靡正在喝茶。
他泡茶的水準不錯,那白沫在茶水的表麵形成了玄奧的圖案,看著賞心悅目。
「官人……」
「嗯!」
沈靡抬頭,目光冷淡的道:「安北沒有理睬你?」
他的臉比較寬,膚色微黑,一雙眼睛漠然看著梁氏,威嚴自生。
「是。」
梁氏不複先前的雍容,坐下後苦笑道:「當初咱們家不差兩口人吃飯,可沈卞才將失蹤,外界說什麽的都有,甚至有人說他投了遼人。妾身想著您在益州為官,不能被牽累了,所以才……」
「所以才自作主張,所以才冷漠以對?」
沈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眯眼說道:「安哥兄妹當時孤苦無依,老夫當時遠在益州,不知這些變化,否則怎會坐視他們兄妹從雄州跋涉到汴梁來?那一路你可知有多危險嗎?」
梁氏低頭。
沈靡冷冷的道:「那一路民風不好,拐賣孩子屢禁不絕。安哥那時才多大?還得帶著一個不懂事的妹妹,堪稱是曆經風險……可當他滿懷希望來到汴梁時,你卻把他們兄妹拒之門外……」
梁氏抬頭:「官人,妾身……」
「住口!」
沈靡的麵色鐵青,一巴掌把茶杯拂落在地上,霍然起身道:「益州本是偏僻之地,老夫的仕途還能更差嗎?你自作主張,險些讓沈卞那一支斷了香火,若非看在夫妻多年的情分上,老夫……」
他站在那裏,目光冰冷。
梁氏緩緩跪下,眼中不知道是悔恨還是什麽。
沈靡大步出去,一個僕婦進來扶起了梁氏,說道:「娘子莫要生氣,那個沈安……算是武人吧?好些讀書人都說他是武人,武人沒出息呢!」
梁氏嘆道:「可官家說他是名將。」
僕婦笑了:「娘子,名將名將,當年的狄青不也是名將?當年的官家還不是倚重他?可後來呢?」
梁氏緩緩坐下,順手撿起了茶杯,看著上麵畫的鳥兒,喃喃的道:「當年我是怕被連累了,官人在益州為官本就不易,加之大郎以後還得讀書,若是能出仕,總不能帶著個沈卞親戚的名頭吧?所以……這幾年我也時常聽到沈安的消息,做夢都不安寧,我……卻是悔了。」
僕婦聞言就勸道:「那沈安是晚輩,您親自去說他難道還敢拿喬?」
梁氏苦笑道:「當初說不認識他兄妹,僕役迴報,說沈安當即就捂住了果果的耳朵,擋在她的身前,可見是個疼愛妹妹的哥哥。如今他發達了,揚眉吐氣了,怎會輕易原諒我……」
僕婦聽到這個就說道:「娘子,先前聽說遼人恭賀大宋勝了西夏呢!還說包拯和沈安都是名將。連遼人都佩服他,可見是揚眉吐氣了。」
梁氏抬頭,目光茫然:「遼人……遼人才厲害,大宋最怕的就是遼人……」
……
壩上草原綠草如茵,小河如同玉帶般的,劃著名弧形,彎彎繞繞的在草原中流淌。一群羊在水邊啃食著牧草,不時咩咩做聲。
就在對麵,密密麻麻的帳篷密布在草原上,一隊隊的騎兵在緩緩遊走。
再更遠的地方,一座行宮矗立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這麽說……李諒祚敗了?」
手握著一本書的耶律洪基很是溫文爾雅,可下麵站著的幾個官員和將領大氣都不敢出。
「是。」
「怎麽敗的?」
「李諒祚統軍四萬,宋人那邊是包拯領軍,沈安為輔,領軍六萬餘,不過騎兵隻有一萬,雙方在原州城外決戰。宋軍弩箭兇猛,不過李諒祚堅持沖陣,關鍵時刻,原州城城門大開,宋人竟然伏兵在內,數千騎兵出擊,一下就擊潰了李諒祚。」
她在微笑,沈安也在微笑,然後問道:「為何沒送?」
梁氏的微笑凝固在臉上。
這隻是說辭,讓雙方下台的說辭。可你竟然追問,這是不要臉麵了嗎?
一般人遇到這等事大多是含糊過去,可沈安卻不同,直接追問為何沒送。
當然不能送!
因為那是主人的意思,一旦真送去了,那下人就會把事情爆出來。沈靡一直在益州為官,可以用不知情來解釋,但當時在汴梁的梁氏就要難堪了。
梁氏的神色僵硬,然後又緩和了下來,說道:「這裏麵是有些誤會,不過你伯父一直在掛念著你們兄妹……」
「我們兄妹很好!」
梁氏麵色如常的道:「是嗎?」
沈安起身走到大門那裏,說道:「不差錢,不差權,還有什麽不好?」
他站在門內,漸漸魁梧的身體遮住了大半光線,看著竟有些穩重之意。
這是一家之主!
他已經有資格自稱雄州沈氏了,而這一切都是他自己打拚來的。
這一刻,後悔就像是毒藥,在腐蝕著梁氏的心。
當初她若是接納了沈安兄妹,現在沈家的一切她家都能借用……
那麽多錢財,那麽多人脈……暗香的香露,富可敵國;包拯對沈安如父親般的關切;還有當今官家,和沈安也是在潛邸時就相熟……
最可怕的就是未來的太子趙頊,那人和沈安竟然是兄弟般的情義。
這樣的沈家是何等的金光四射啊!
這些本來是她家的助力,可兩家如今卻變成了路人,這是何等的臥槽啊!
梁氏有些失魂落魄的迴到了家中,剛從益州迴來,等待重新分配官職的沈靡正在喝茶。
他泡茶的水準不錯,那白沫在茶水的表麵形成了玄奧的圖案,看著賞心悅目。
「官人……」
「嗯!」
沈靡抬頭,目光冷淡的道:「安北沒有理睬你?」
他的臉比較寬,膚色微黑,一雙眼睛漠然看著梁氏,威嚴自生。
「是。」
梁氏不複先前的雍容,坐下後苦笑道:「當初咱們家不差兩口人吃飯,可沈卞才將失蹤,外界說什麽的都有,甚至有人說他投了遼人。妾身想著您在益州為官,不能被牽累了,所以才……」
「所以才自作主張,所以才冷漠以對?」
沈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眯眼說道:「安哥兄妹當時孤苦無依,老夫當時遠在益州,不知這些變化,否則怎會坐視他們兄妹從雄州跋涉到汴梁來?那一路你可知有多危險嗎?」
梁氏低頭。
沈靡冷冷的道:「那一路民風不好,拐賣孩子屢禁不絕。安哥那時才多大?還得帶著一個不懂事的妹妹,堪稱是曆經風險……可當他滿懷希望來到汴梁時,你卻把他們兄妹拒之門外……」
梁氏抬頭:「官人,妾身……」
「住口!」
沈靡的麵色鐵青,一巴掌把茶杯拂落在地上,霍然起身道:「益州本是偏僻之地,老夫的仕途還能更差嗎?你自作主張,險些讓沈卞那一支斷了香火,若非看在夫妻多年的情分上,老夫……」
他站在那裏,目光冰冷。
梁氏緩緩跪下,眼中不知道是悔恨還是什麽。
沈靡大步出去,一個僕婦進來扶起了梁氏,說道:「娘子莫要生氣,那個沈安……算是武人吧?好些讀書人都說他是武人,武人沒出息呢!」
梁氏嘆道:「可官家說他是名將。」
僕婦笑了:「娘子,名將名將,當年的狄青不也是名將?當年的官家還不是倚重他?可後來呢?」
梁氏緩緩坐下,順手撿起了茶杯,看著上麵畫的鳥兒,喃喃的道:「當年我是怕被連累了,官人在益州為官本就不易,加之大郎以後還得讀書,若是能出仕,總不能帶著個沈卞親戚的名頭吧?所以……這幾年我也時常聽到沈安的消息,做夢都不安寧,我……卻是悔了。」
僕婦聞言就勸道:「那沈安是晚輩,您親自去說他難道還敢拿喬?」
梁氏苦笑道:「當初說不認識他兄妹,僕役迴報,說沈安當即就捂住了果果的耳朵,擋在她的身前,可見是個疼愛妹妹的哥哥。如今他發達了,揚眉吐氣了,怎會輕易原諒我……」
僕婦聽到這個就說道:「娘子,先前聽說遼人恭賀大宋勝了西夏呢!還說包拯和沈安都是名將。連遼人都佩服他,可見是揚眉吐氣了。」
梁氏抬頭,目光茫然:「遼人……遼人才厲害,大宋最怕的就是遼人……」
……
壩上草原綠草如茵,小河如同玉帶般的,劃著名弧形,彎彎繞繞的在草原中流淌。一群羊在水邊啃食著牧草,不時咩咩做聲。
就在對麵,密密麻麻的帳篷密布在草原上,一隊隊的騎兵在緩緩遊走。
再更遠的地方,一座行宮矗立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這麽說……李諒祚敗了?」
手握著一本書的耶律洪基很是溫文爾雅,可下麵站著的幾個官員和將領大氣都不敢出。
「是。」
「怎麽敗的?」
「李諒祚統軍四萬,宋人那邊是包拯領軍,沈安為輔,領軍六萬餘,不過騎兵隻有一萬,雙方在原州城外決戰。宋軍弩箭兇猛,不過李諒祚堅持沖陣,關鍵時刻,原州城城門大開,宋人竟然伏兵在內,數千騎兵出擊,一下就擊潰了李諒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