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公道自在人心,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發展出來的一個理想型社會。
因有道德存在,而感覺社會更加美好,因有道德存在,民族而經久不衰,興旺發達。社會道德不容忽視,無法替代,這也是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一直深深印記在心裏並傳承的一種優良傳統。
中華傳統美德
自強:
自強就是發揮自身的能動作用,努力向上,奮發圖強。《周易》從效法自然的立場出發,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唐人李鹹用《送人》詩說得好:“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中華文明得以綿延千載、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也是人生應有的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誠信:
誠信是古人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它要求人們真實無妄,誠實無欺。誠信是一種個人修養,也是一種道德行為。隻有內心誠實,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進而維護更高層次的社會關係。
社會生活實際上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誠信既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集體、民族、國家的生存之基。誠實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擇善而從。“失信不立”是亙古不變的人生哲理。
厚仁:
仁是中國儒家學派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哲學思想的主體。仁所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其核心是“愛人”,即倡導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孔子認為,自上而下都能仁愛遵禮,社會才能穩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他一再強調,踐行“仁德”,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認為,“惻隱之心”是“仁愛”的發端,也是政治成功的保障。
“仁愛”的思想,對維係社會秩序,調節人際關係,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貴和:
貴和就是在人際交往中崇尚和氣、和睦、團結友善的文化精神。“和”的本意是和諧、協調。
《周易》上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又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論語》中也有“禮之用,和為貴”的話。可見古人非常重視“和”的作用。
“和”,對於一個人的性格來說就是要心胸開闊,剛柔適中;對於一個群體來說就是要和平共處、彼此融洽。古人貴和,並不是毫無原則的。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說,君子能與人和諧相處而能提出不同意見,小人容易苟同卻不能與人和諧相處。
貴和,一向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重義:
義指道義,即行為是正義的或符合道德規範的。“義”與“仁”的關係至為密切,現在“仁義”二字還並稱連用。從某種意義上說,“義”就是“仁”的外顯,“仁”則是“義”的內隱。
在古代,“義”常常與“利”相對而言。先義後利、以義製利,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又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都是說對利的取舍要以義為準繩。孟子還認為,如果在“生”和“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舍生而取義”。
在現代社會中,雖然不能一味地排斥“利”,但要“取之有道”,不能損害他人、集體和國家的利益,不能違背法律和道德的原則。
好學:
好學就是喜愛學習,就是古人極力讚美的一種品質。孔子就以好學著稱,他把“學而時習之”看成是一大樂事,並主張學與思相結合,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之後的儒家都很重視學習的作用,荀子還專門寫了《勸學》一文加以論述。
學習,作為人類進化的需要和個體社會化的途徑,在現代社會,更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終生事業。
求新:
求新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商湯刻在浴具上的警語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上說:“窮則變,變則通。”又說:“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徳。”這些思想奠定了中國文化中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品質,對後世影響很大。
如道家主張取法自然,儒家強調進德修業,法家更是從社會改革方麵倡導變法求新。求新就要與時俱進,就要引領時代潮流。從思想觀念到政治製度,從科學實驗到發明創造,從工作到生活,沒有求新,社會就不能發展,人類就不會進步。
勤儉:
勤儉就是勤勞節儉,包括努力工作和節約用度兩個重要方麵。我國自古就以勤儉為修身治家治國的美德,《尚書》說:“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左傳》引古語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在現代社會,經濟增長和物質消費的觀念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但勤儉作為一種美德,作為一種工作態度、生活作風或治國方針,還是要大力提倡的。
奉公:
奉公就是奉公行事,不徇私情。《尚書》中說:“以公滅私,民其允懷。”武則天製定的《臣軌》中說:“人臣之公者,理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門則不言貨利,當公法則不阿親戚。”
“奉公”是對官吏作風的較高要求,它一方麵與“守法”相關聯,另一方麵與“廉潔”不可分。守法,就是嚴格自律,不執法犯法;廉潔,就是克製私欲,清白不汙。
在現代社會,奉公更多地表現為愛護集體事業,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守法與廉潔乃是奉公的基本要求。
務實:
務實就是講究實際、實事求是,這是中國農耕文化較早形成的一種民族精神。
孔子不談“怪、力、亂、神”,就已把目光聚焦在社會生活上。王符的《潛夫論》說:“大人不華,君子務實。”王守仁的《傳習錄》說:“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這些思想,就是中國文化注重現實、崇尚實幹精神的體現。它排斥虛妄,拒絕空想,鄙視華而不實,追求充實而有活力的人生,創造了中國古代社會燦爛的文明。
務實精神作為傳統美德,仍在我們當代生活中熠熠生輝。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與日月同輝!願我們繼續倡導與延續中華傳統美德!
因有道德存在,而感覺社會更加美好,因有道德存在,民族而經久不衰,興旺發達。社會道德不容忽視,無法替代,這也是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一直深深印記在心裏並傳承的一種優良傳統。
中華傳統美德
自強:
自強就是發揮自身的能動作用,努力向上,奮發圖強。《周易》從效法自然的立場出發,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唐人李鹹用《送人》詩說得好:“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中華文明得以綿延千載、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也是人生應有的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誠信:
誠信是古人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它要求人們真實無妄,誠實無欺。誠信是一種個人修養,也是一種道德行為。隻有內心誠實,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進而維護更高層次的社會關係。
社會生活實際上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誠信既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集體、民族、國家的生存之基。誠實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擇善而從。“失信不立”是亙古不變的人生哲理。
厚仁:
仁是中國儒家學派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哲學思想的主體。仁所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其核心是“愛人”,即倡導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孔子認為,自上而下都能仁愛遵禮,社會才能穩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他一再強調,踐行“仁德”,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認為,“惻隱之心”是“仁愛”的發端,也是政治成功的保障。
“仁愛”的思想,對維係社會秩序,調節人際關係,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貴和:
貴和就是在人際交往中崇尚和氣、和睦、團結友善的文化精神。“和”的本意是和諧、協調。
《周易》上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又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論語》中也有“禮之用,和為貴”的話。可見古人非常重視“和”的作用。
“和”,對於一個人的性格來說就是要心胸開闊,剛柔適中;對於一個群體來說就是要和平共處、彼此融洽。古人貴和,並不是毫無原則的。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說,君子能與人和諧相處而能提出不同意見,小人容易苟同卻不能與人和諧相處。
貴和,一向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重義:
義指道義,即行為是正義的或符合道德規範的。“義”與“仁”的關係至為密切,現在“仁義”二字還並稱連用。從某種意義上說,“義”就是“仁”的外顯,“仁”則是“義”的內隱。
在古代,“義”常常與“利”相對而言。先義後利、以義製利,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又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都是說對利的取舍要以義為準繩。孟子還認為,如果在“生”和“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舍生而取義”。
在現代社會中,雖然不能一味地排斥“利”,但要“取之有道”,不能損害他人、集體和國家的利益,不能違背法律和道德的原則。
好學:
好學就是喜愛學習,就是古人極力讚美的一種品質。孔子就以好學著稱,他把“學而時習之”看成是一大樂事,並主張學與思相結合,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之後的儒家都很重視學習的作用,荀子還專門寫了《勸學》一文加以論述。
學習,作為人類進化的需要和個體社會化的途徑,在現代社會,更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終生事業。
求新:
求新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商湯刻在浴具上的警語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上說:“窮則變,變則通。”又說:“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徳。”這些思想奠定了中國文化中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品質,對後世影響很大。
如道家主張取法自然,儒家強調進德修業,法家更是從社會改革方麵倡導變法求新。求新就要與時俱進,就要引領時代潮流。從思想觀念到政治製度,從科學實驗到發明創造,從工作到生活,沒有求新,社會就不能發展,人類就不會進步。
勤儉:
勤儉就是勤勞節儉,包括努力工作和節約用度兩個重要方麵。我國自古就以勤儉為修身治家治國的美德,《尚書》說:“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左傳》引古語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在現代社會,經濟增長和物質消費的觀念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但勤儉作為一種美德,作為一種工作態度、生活作風或治國方針,還是要大力提倡的。
奉公:
奉公就是奉公行事,不徇私情。《尚書》中說:“以公滅私,民其允懷。”武則天製定的《臣軌》中說:“人臣之公者,理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門則不言貨利,當公法則不阿親戚。”
“奉公”是對官吏作風的較高要求,它一方麵與“守法”相關聯,另一方麵與“廉潔”不可分。守法,就是嚴格自律,不執法犯法;廉潔,就是克製私欲,清白不汙。
在現代社會,奉公更多地表現為愛護集體事業,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守法與廉潔乃是奉公的基本要求。
務實:
務實就是講究實際、實事求是,這是中國農耕文化較早形成的一種民族精神。
孔子不談“怪、力、亂、神”,就已把目光聚焦在社會生活上。王符的《潛夫論》說:“大人不華,君子務實。”王守仁的《傳習錄》說:“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這些思想,就是中國文化注重現實、崇尚實幹精神的體現。它排斥虛妄,拒絕空想,鄙視華而不實,追求充實而有活力的人生,創造了中國古代社會燦爛的文明。
務實精神作為傳統美德,仍在我們當代生活中熠熠生輝。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與日月同輝!願我們繼續倡導與延續中華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