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幹流流經青海、xz、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ah、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00餘公裏,在世界大河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在世界大河水流量排行中,長江也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亞馬遜河和剛果河。


    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遜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剛果河流域跨非洲7國,長江則為中國所獨有。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裏,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北源發源於qh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紮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


    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nmg、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的發育在曆史上曾發生過巨大的變遷,在成河的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事實上,黃河下遊泥沙的堆積與黃土高原有著很深的聯係,一開始這個地方水土流失並不嚴重,隻不過後來這種情況受人類的行為影響變得越來越嚴重。


    曆史上黃河平原河段的河道也發生過演變,不過這些河道的演變對於黃河發育的整個過程來講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影響。


    長江的曆史變遷有著很多故事,古長江早在上古時代就產生了,隻不過當時絕大部分被海水所淹沒,幾億年的時間過去後古長江仍然被地中海占據,當時xz等地方都是一片大海。


    今長江的形成發生於距今1.4億年的燕山運動,當時青藏高原慢慢抬高,形成了許多高山深穀,中下遊地區山脈逐漸隆起、盆地慢慢凹陷,古地中海也開始慢慢退縮。


    後來,喜馬拉雅山的運動導致青藏高原逐漸形成,古地中海消失,到了距今300萬年前,喜馬拉雅山發生了一次很強烈的變化,從而使東西古長江連接到了一起。


    長江屬太平洋水係,是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幹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全長6363千米(國務院數據),一說有6397千米(ah省人民政府數據),6403千米(三江源國家公園網站),6380千米(《話說長江》數據),一般用6300餘千米較為合適。


    長江流域麵積180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總麵積的1\/5,年入海水量接近1萬億立方米,占全國河流總入海水量的1\/3以上。流經中國青藏高原、橫斷山區、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遊平原,流域絕大部分處於濕潤地區。


    長江可供開發的水能總量達二億千瓦,是中國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長江幹流通航裏程達二千八百多千米,素有“黃金水道”之稱。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


    黃河,是位於中國北方地區的大河,屬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也有稱第二大河流)。


    黃河之“黃”,實為泥沙。古籍有載:“黃河鬥水,泥居其七”。黃河泥沙九成來自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易蝕易散,每逢暴雨衝刷,則流失大量水土,奔入黃河。流域冬長夏短,冬夏溫差懸殊,季節氣溫變化分明。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農業為主,冬幹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全長約5464公裏,其流域麵積,《人民網》載:約平方公裏,水利部網站《黃河網》則記為:流域總麵積79.5萬平方公裏(含內流區麵積4.2萬平方公裏)。


    黃河中上遊以山地為主,中下遊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曆史上,黃河下遊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攜帶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遊,形成衝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黃河流域是中國開發最早的地區。在世界各地大都還處在蒙昧狀態的時候,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就在這塊廣闊的土地上斬荊棘、辟草萊,勞動生息,創造了燦爛奪目的古代文化。


    2023年4月1日12時,黃河全域進入禁漁期。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製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


    在成河的曆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遊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


    根據多方麵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係。


    曆史時期黃河在上中遊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過演變,有的變遷還很大。


    如nmg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為兩支,北支為主流,走陰山腳下稱為烏加河,南支即今黃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烏加河下遊淤塞斷流約15公裏,南支遂成為主流,北支已成為後套灌區的退水渠。龍門~潼關河道擺動也較大。


    不過,這些河段演變對整個黃河發育來說影響不大。黃河的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大佬燃爆全宇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瀟寶貝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瀟寶貝兒並收藏係統大佬燃爆全宇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