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沒了心理負擔,下限能有多低,連他自己可能都想象不到。
事,一旦做過一次,獲得的經驗隻會將便利無限放大。
是的,自從劉辯下定決心殺死何苗之後,他忽然發現很多事情想要成功其實很簡單,隻要自己的心夠狠,道德就不會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
“母後,您怎麽變成這個樣子了?”他解下自己的鬥篷披在何後身上,麵露哀傷,“自高祖皇帝開國以來,後宮就從來不是一個安寧的地方。
有些人實施過造反,有些人殺死過皇帝,更多的則是手握大權。
無論朝內朝外,沒人敢忽視她們的臉色,有些人一句話甚至能決定一方諸侯、數萬百姓的生死。
當年我重迴皇宮,您是那般威風凜凜,母儀天下,我連抬頭看一看您麵龐的勇氣都沒有。
在那時的我眼中,你是睿智、堅韌、果決的,視朝臣如鼠輩,視妃子如草芥。
沒人敢忤逆您的意思,就連父皇也不會。
為何?您成了這般模樣?
我是您的兒子啊!
您怎麽會想到祈求我呢?
我就應該聽您的呀!
您說這是為什麽呢?”
“陛下,我求求您了,看在我如此可憐的份上……”何後根本不敢接話,她甚至不敢去思考劉辯的話,隻是一味的祈求。
可不敢想真的就能不想嗎?
劉辯並沒有放過她,反而直接掀開了所有用來掩飾的絹布,將殘酷的答案丟了出來:“因為我已經不是您兒子了對嗎?就像您說的,何苗是您最後一個親人了。
哈哈哈哈……您連爭辯一下都不願意嗎?
是啊,畢竟您早就放棄我這個無用的人了。
大將軍手握重兵,屯兵城內。
他的妹妹掌控皇宮,無人能敵。
若大將軍是何進,張讓還活著,那就更好了。
您是恨我的,對嗎?
您恨我壞了您的布局,恨我奪了您的權力,可您為什麽不恨何苗呢?
他是您兄長,我是您兒子啊!親生的兒子啊!
能夠原諒同母異父兄長的背叛,卻無法包容親兒子掌權。
您是什麽時候與何苗取得聯係的呢?
很早之前了吧,那時候韓遂應該還沒有來。
您應該保持下去啊,哪怕讓你給我做個傀儡,也好過現在這副樣子。
您真的太讓我失望了。”
何後不敢答話,心中的無力感刺激著她每一根神經,蹂躪著她每一分感情。
混亂的思緒流露出來,根本組不成一句完整的話,唯有用嚎啕大哭來掩飾自己近乎於崩潰的心靈。
劉辯真的是倦了,他沒有一絲勝利的喜悅,更無法享受任何踐踏敵人尊嚴的暢快。
這可是他的母親,除了悲傷,劉辯隻剩下絕望。
他實在沒耐心繼續下去了,為了保住最後一點體麵,他不想在這裏發作,幹脆越過何後,向皇宮之內走去。
然而,剛走兩步,一雙手卻抱住了他的大腿,隻聽何後哀求:“陛下!求您不要這麽絕情,何家沒人了……”
“滾!”劉辯發出了歇斯底裏般的咆哮,卻如同躲避洪水猛獸一樣將腿抽出來,倉皇逃竄。直到拉開一步距離,他才冰冷地說,“母後,您說您隻剩下一個親人了。
是的,您真的隻剩下一個親人了。
不過那個人不是您的兄長,而是您的兒子,就是我!
現在,朕要告訴你,你一個親人都沒有了。
朕不僅是你的兒子,還是大漢餓天子。
朕,終究姓劉而不姓何,你滿意了嗎?
那麽,告訴朕,朕應不應該殺了你。”
長劍出鞘,逼退何後向前的步伐,距離她的咽喉不到半寸。
劍鋒閃耀的殺氣陰冷而又鋒利,即便沒有觸碰到身軀,何後依舊感覺脖頸冰涼,似乎已經被斬首。
“陛下?”她難以置信劉辯竟然能說出如此絕情的話語,無論如何她也是劉辯的母親,劉辯現在竟然想要殺了她……
“君無戲言,說!”劉辯此時就如同一台冰冷的機器,理智占據了他思維的絕對上風,“不要以為成功過一次的小把戲就能一直用,上一次朕隻是輸給了道德,而不是親情。”
劉辯的話語決絕,不留一絲情麵,但他的內心並不是風平浪靜。
他內心之中正在不斷祈求,祈求何後不要那麽蠢,不要說出那個可笑的理由,不然他真的會毫不猶豫將其殺死。
許是何後真的沒臉承認自己的兒子,又許是初生的帝王之氣震懾力十足,亦許是為了保住一絲早已被她拋棄的體麵,她終究沒能要求自己的兒子為她做些什麽,隻能跪伏在地,叩首乞憐。
劉辯見何後沒有以母子為借口,彷徨的心緒剛剛平複,卻見到她竟然想對自己磕頭,一股怒氣勃然而起,理智瞬間消散。
“你到底有沒有一點羞恥心!有沒有想過皇室的顏麵!有沒有一點做為母親的尊嚴!”劉辯上前一步,一腳將何後踢翻,即便在漆黑的寒夜之中,他的雙眼依舊泛著微弱的紅光,“你不用求了,求誰都沒有用。
朕不會殺死你,對於你這種人,皇室所有遮羞的手段都掩蓋不了你所犯下的肮髒的罪惡。
但你日後哪都去不了,隻能跟隨在朕的身邊。
朕要讓你聽到朕每一個計劃,看到朕每一次勝利。
在朕死之前,你絕對不會輕易死去。
朕會派人時時刻刻提醒你犯下的錯,在朕的成功之中度過每一天。
何進、何苗、父皇,還有那個韓遂!
你每日都會聽一遍你和他們經曆的每一件事,除了悔恨,你什麽也做不了。
我的母親,這是你應得的!”
這下何後真的說不出話了,她從未想過那個被劉宏拋棄了的孩子,那個唯唯諾諾的孩子如今竟然已經成長成這般模樣。
悔恨……
這種從她入宮第一天起便已經消失的情緒再次浮現在她的心頭,陌生的熟悉感讓她無所適從。
她真的喜歡劉辯嗎?其實連她自己都不清楚對待劉辯到底是什麽感情。
當初劉宏為了讓劉辯活下去將其送出皇宮,劉辯的童年缺失了父親的同時也缺失了母親,她對宮鬥的執著似乎早已超過了母子之情。
接劉辯迴宮到底是為了什麽來著?
一個奇怪的問題忽然浮現在她的腦海,讓她不寒而栗,一股邪火直衝天靈,徹底擊碎了她的神智。
“不會的,不會的!”何後雙眼中泛起驚恐和茫然,翻過身一把抱住劉辯的大腿,嘴裏嘟嘟囔囔,“不會的……辯兒……娘是愛你的……娘是愛你的……你是娘的兒啊……唔唔唔……”
劉辯被何後忽如其來的舉動驚在當場,手中寶劍立即就要刺下去,了結了眼前這個無恥的女人。
然而,何後卻渾然不覺,依舊在一聲聲唿喚:“吾兒……吾兒……娘在這裏……”
何後的話止住了劉辯的殺心,反而皺起了眉頭。
並不是何後忽如其來的親情打動了他,而是他覺得何後可能瘋了……
伸手握住何後的手腕,混亂的脈象告訴劉辯他的判斷並沒有錯,正常人的脈搏不可能忽快忽慢、忽高忽低。
但是……瘋了又如何?
劉辯一把甩飛何後,決然走向了皇宮。
這個女人無論對於他的父皇、大漢、天下,或者是他,都不配得到憐憫。
“嗚嗚嗚……”一聲聲竭盡淒涼的哭聲在劉辯背後響起,“我的兒……你在哪裏……為娘想你……”
可惜,無論何後說些什麽,說的是真情假意,都無法再挽迴她那個想要利用的兒子了,等待她的隻有不疑和一眾宦官的操縱……
劉辯迴到了自己的書房,坐在榻上閉上雙眼。
他從小學道,本就不是一個喜歡發脾氣的人,此時對於何後的怒氣幾乎已經消散。
何後的所作所為說恨倒也說不上,這些年他讀過太多皇室秘聞,原本威嚴肅穆的皇室在他心中早已變成可悲的汙穢之地,別說男女之事了,就是男男女女都是時常有之,說一句花樣百出也不為過。
他真正氣的是何後自甘墮落,何後可以對不起他的父親,但怎麽可以失去太後的威儀?令皇室的顏麵掃地?
有那麽一瞬間,劉辯甚至覺得是血脈的問題,何後卑賤的血脈讓她沒有廉恥之心。
他甚至質疑起自己的血脈,想起那個死去多年的弟弟,再想想雄踞河北的那路諸侯,苦笑根本無法抑製。
“唉……壞我道心,要是我們見麵,我應該打你一頓呢?還是該抽自己兩下?”劉辯搖了搖頭,起身走到書架邊擺弄了兩下,打開了一個暗格。
他從暗格中提出一口簡陋的箱子,迴到榻前打開。
皇宮之中雖然不能有天下所有的寶貝,可這口箱子也算是極為罕見,因為實在是太破了,劉辯打開的時候,整個蓋板直接碎掉了。
不過箱子裏麵的東西確實不一般,那是一套甲胄,鑲金嵌銀,極為奢華。
劉辯盯著鎧甲出神,他那個不靠譜的老爹給他留下唯二的東西,一個是殘破的天下,另一個就是這套甲胄了。
當然,甲胄並不是專門給劉辯打造的,而是劉宏的甲胄,隻不過劉宏從未穿過罷了。
今晚他就要穿上這套甲胄,走出長安西門,日後還要長時間穿著,證明自己還活著,並且活得很好。
有時候劉辯覺得世道真的很諷刺,命運總是在人最艱難時發出最囂張的嘲諷。
堂堂大漢皇帝、一國之君,竟然需要證明自己還活著,而且證物還不是他本人,而是一套其他人無法擁有的鎧甲。
“希望能合身吧……”劉辯喃喃自語,將鎧甲一塊塊穿戴在自己身上,動作還算熟練,顯然這不是劉辯第一次穿戴。
事實上這套甲胄並不合身,不論劉宏行事再怎麽猥瑣,他的身形還比較高大,至少比整日吃不好的劉辯要壯上許多。
劉辯根本撐不起鎧甲,此時的他就像是個套著人類衣服的猴子一般滑稽。
可滑稽又如何?他又不是刀槍不入,還是保命要緊。
將胄盔扣在腦袋上,劉辯一步步走出書房,來到廣場空地之上。
此時法正等人已經集結好了軍隊,正要請他一起出發。
法正見到劉辯這身打扮,眼前一亮,行禮道:“陛下,臣等恭候多時,不知陛下還有什麽要攜帶的嗎?”
“出行遊玩自然要準備妥當,可朕是要征戰沙場,一顆堅心足矣。”劉辯越過了法正,來到士卒麵前大喝道,“將士們,朕受命於天,卻遭奸佞脅迫,淪落至此,本已無生機,幸得諸位忠勇,救朕於危難之間。
然天下紛亂,禮法崩壞,朕雖得以存活,百姓卻難以幸免,令朕寢食難安。
朕告罪於上天,問計於賢良,欲平定亂世,重塑大漢。
爾等皆為大漢忠義之士,雖起於阡陌,卻乃漢室榮光,其輝可照大地,可掩日月。
朕得爾等乃是天下幸事,每每思之,興奮莫名,亦感激涕零。
然朕幸之亦要讓民幸之,諸位可願伴朕左右,誅殺賊寇,光複天下!”
“誅殺賊寇,光複天下!”
“誅殺賊寇,光複天下!”
步兵營是大漢死忠,站在最前麵聽得真切,立即響應起來。
涼州兵雖然聽得不真切,但從眾心理也讓他們跟著高聲唿喊,一時間士卒們氣勢如虹!
劉辯對此非常滿意,伸手止住士卒們的喊聲,並做出了保證:“諸位奮勇殺敵,朕絕不吝惜賞賜。高官厚祿、良田美姬,隻要諸位有功,朕不會少了一樣!”
“多謝陛下!”士卒們聞言,立即感激了起來。
事實上他們不清楚劉辯是否會兌現承諾,不過劉辯畢竟有皇帝這個身份加持,哪怕他們想不出皇帝應該過什麽日子,也覺得至少擁有天下的皇帝不會少了他們那點東西。
法正在一旁笑得十分開心,他對士卒的表現倒不怎麽在意,對劉辯的表現卻欣喜不已。
其實他也不需要劉辯有多麽厲害,隻要比劉宏強就可以了。
他對閻行點了點頭,閻行立即下令:“全軍開拔,從西門出城!”
傳令兵立即在隊伍間來迴穿梭,得到命令的將校們按照約定,一隊隊向西門走去。
劉辯並沒有跟隨隊伍,他的任務要比士卒們重很多,他需要演一出好戲。
不多時,方悅率領一千兵馬,手持不知從哪裏找來的出行禮器和各種旗幟出現在劉辯麵前,排好隊形後護衛著劉辯走在了軍隊的末尾。
有了他們的加入,劉辯的排場立即就不一樣了,從一個偷穿鎧甲的頑劣孩子變成了一位年少有為的英武君主,而這正是他要做的。
他要讓全城人都知道他不僅活著,還要進行親征。
他要讓那些和他作對的世家清楚,現在他離開長安,不是因為在長安無法立足,而是有更大的計劃需要實行,早晚有一天他還會迴到長安,要讓那些世家生活在恐懼之中。
這就是法正的計策。
恐懼是一種十分奇妙的情感,它能讓一些人產生勇氣,直麵恐懼的勇氣。
得到勇氣的人會選擇和劉辯對抗,是劉辯真正需要麵對的敵人。
恐懼又能讓人產生和勇氣對立的情感——膽怯。
膽怯的人會逃走,但更多的可能是投降。
如果運作得當,劉辯分化世家的聯盟,還能獲得一部分世家的支持,這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亂世之中擁有軍力十分重要,卻不能隻擁有軍力,發展同樣是重中之重。
法正沒有分身,出了長安,需要處理的事情會成倍增加,他不可能一個人完成,必須尋找一些助力才行。
而隨著劉辯走出皇宮,明裏暗裏的探子們開始行動起來,將伴隨著劉辯的人一一記下,並迅速報告給自己的主人。
這樣的探子真的很多,哪怕劉辯在不經意間都在小巷子附近看到幾個。
不過他並不在意,如今既然踏出了第一步,就已經沒了迴頭的機會,日後對於他來說,那些探子隻是螻蟻罷了,就算是他們身後的世家,其實也是螻蟻而已,還不如多想想到了陳倉之後應該如何治理百姓。
然而,就在他思考著如何博取百姓信任和恢複民生的時候,傳令兵忽然給他帶來了一個不大好的消息。
西門正在激戰,涼州兵沒能突破敵軍防線,他們所有人都被堵在了大街上……
剛聽到這個消息,劉辯就想罵兩句豈有此理。
他之前那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說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提振士氣,不讓涼州兵察覺他們不是去遠征,而是要逃跑嗎?
現在既然被堵在了大街上,那士氣還能持續多久?
法正同樣不解,他可是見識過徐晃實力的,不明白怎麽這麽久了還沒打完,難道對方有比徐晃還厲害的人?
見到劉辯準備親自率領步兵營前去查看,法正沒有阻止,而是跟了上去。
可等他們一行人來到西門後才明白,並不是有什麽比徐晃還厲害的人,而是敵軍的士卒太強了,與西涼兵完全不在同一層次。
“禦!”
一麵麵盾牌豎起,將後麵的士卒保護得嚴嚴實實,西涼兵亂糟糟的攻擊根本無法破開防禦,就更別提突破陣線了。
“攻!”
動作整齊劃一,一柄柄長矛從盾牌後麵刺出,精準穿過正在撞擊的刀盾,刺入西涼兵的身體,帶走一條條生命。
別說劉辯從未見過有如此行動力的士卒,就連法正都驚歎於對方將領的統兵能力。
更可怕的是,這些人的效率非常之高,在火光的照耀下,劉辯甚至能遠遠看到陣線周圍躺著不少屍體。
這便是大漢東軍的實力,雖然不是北軍五校那種精銳中的精銳,卻是大漢的絕對主力。
“陛下您怎麽來了?”一道人影忽然從房屋上躍下,來到劉辯身邊說,“戰場上刀劍無眼,陛下不應該輕易涉險。”
劉辯看去,發現來人正是孟達,便問道:“一共有多少人?他們的主將是誰?西門怎麽樣?徐晃如何了?”
麵對他連珠炮一樣的問題,孟達一一作答:“迴稟陛下,敵將金旋率領一萬東軍士卒,正在攻打西門,西門還在徐將軍手裏。”
“金旋?”劉辯知道這個名字,此人當初曾被何苗以忠於漢室的理由舉薦過,他記得當初還封了此人為校尉,於是便說道,“此人忠於漢室,應該可以說動。”
“陛下說的沒錯,金旋確實忠於漢室,而且是大漢絕對的忠臣。”孟達高度讚揚了金旋,誰知忽然話鋒一轉,“可是陛下,此人並不忠於您,您在他眼中代表不了漢室。”
“此話怎講?”
“陛下,當初盧子幹做了一件大事,您在他們那些人眼中……”孟達實在不好說的太明白,畢竟劉辯這個皇位真的得位不正。
“子度怎麽知道?朕是說……子度怎麽這麽了解金旋?”
“陛下,臣之前便在他帳下聽用。”孟達說出了原因,但他並沒有說完。
他可太了解金旋這個人了,金旋不僅是他的上司,他還和金旋的兒子金禕是好友,他能成為金旋的副手也是金禕介紹的。
“那該如何破敵?”劉辯沒了辦法,那些死忠大漢的人都視他為篡位,固執的很。哪怕他為了脫罪演過一出戲,可當時告發他們的那位可是盧子幹啊,誰更有可信度不言而喻。
“陛下,此事倒是不難,臣有一計,可破敵軍陣。隻是……”孟達欲言又止。
劉辯立即追問:“隻是什麽?”
“請陛下將步兵營借給臣一用。還有,希望陛下不要殺了金旋。”
“準。”劉辯還以為多大的事情,聽聞此言,立即答應。
孟達也不廢話,命令涼州兵後退,步兵營列陣,準備攻擊。
不過他沒有真命令步兵營攻擊,而是又調來了五十名弓箭手,命令他們放箭,哪怕全被東軍士卒的盾牌擋住也不許停手。
不知過了多久,就在劉辯都有些著急的時候,東軍陣營中忽然射出數十支羽箭,好在全都被步兵營擋住。
“成了!”孟達見狀非但沒有擔心,反而哈哈大笑。
事,一旦做過一次,獲得的經驗隻會將便利無限放大。
是的,自從劉辯下定決心殺死何苗之後,他忽然發現很多事情想要成功其實很簡單,隻要自己的心夠狠,道德就不會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
“母後,您怎麽變成這個樣子了?”他解下自己的鬥篷披在何後身上,麵露哀傷,“自高祖皇帝開國以來,後宮就從來不是一個安寧的地方。
有些人實施過造反,有些人殺死過皇帝,更多的則是手握大權。
無論朝內朝外,沒人敢忽視她們的臉色,有些人一句話甚至能決定一方諸侯、數萬百姓的生死。
當年我重迴皇宮,您是那般威風凜凜,母儀天下,我連抬頭看一看您麵龐的勇氣都沒有。
在那時的我眼中,你是睿智、堅韌、果決的,視朝臣如鼠輩,視妃子如草芥。
沒人敢忤逆您的意思,就連父皇也不會。
為何?您成了這般模樣?
我是您的兒子啊!
您怎麽會想到祈求我呢?
我就應該聽您的呀!
您說這是為什麽呢?”
“陛下,我求求您了,看在我如此可憐的份上……”何後根本不敢接話,她甚至不敢去思考劉辯的話,隻是一味的祈求。
可不敢想真的就能不想嗎?
劉辯並沒有放過她,反而直接掀開了所有用來掩飾的絹布,將殘酷的答案丟了出來:“因為我已經不是您兒子了對嗎?就像您說的,何苗是您最後一個親人了。
哈哈哈哈……您連爭辯一下都不願意嗎?
是啊,畢竟您早就放棄我這個無用的人了。
大將軍手握重兵,屯兵城內。
他的妹妹掌控皇宮,無人能敵。
若大將軍是何進,張讓還活著,那就更好了。
您是恨我的,對嗎?
您恨我壞了您的布局,恨我奪了您的權力,可您為什麽不恨何苗呢?
他是您兄長,我是您兒子啊!親生的兒子啊!
能夠原諒同母異父兄長的背叛,卻無法包容親兒子掌權。
您是什麽時候與何苗取得聯係的呢?
很早之前了吧,那時候韓遂應該還沒有來。
您應該保持下去啊,哪怕讓你給我做個傀儡,也好過現在這副樣子。
您真的太讓我失望了。”
何後不敢答話,心中的無力感刺激著她每一根神經,蹂躪著她每一分感情。
混亂的思緒流露出來,根本組不成一句完整的話,唯有用嚎啕大哭來掩飾自己近乎於崩潰的心靈。
劉辯真的是倦了,他沒有一絲勝利的喜悅,更無法享受任何踐踏敵人尊嚴的暢快。
這可是他的母親,除了悲傷,劉辯隻剩下絕望。
他實在沒耐心繼續下去了,為了保住最後一點體麵,他不想在這裏發作,幹脆越過何後,向皇宮之內走去。
然而,剛走兩步,一雙手卻抱住了他的大腿,隻聽何後哀求:“陛下!求您不要這麽絕情,何家沒人了……”
“滾!”劉辯發出了歇斯底裏般的咆哮,卻如同躲避洪水猛獸一樣將腿抽出來,倉皇逃竄。直到拉開一步距離,他才冰冷地說,“母後,您說您隻剩下一個親人了。
是的,您真的隻剩下一個親人了。
不過那個人不是您的兄長,而是您的兒子,就是我!
現在,朕要告訴你,你一個親人都沒有了。
朕不僅是你的兒子,還是大漢餓天子。
朕,終究姓劉而不姓何,你滿意了嗎?
那麽,告訴朕,朕應不應該殺了你。”
長劍出鞘,逼退何後向前的步伐,距離她的咽喉不到半寸。
劍鋒閃耀的殺氣陰冷而又鋒利,即便沒有觸碰到身軀,何後依舊感覺脖頸冰涼,似乎已經被斬首。
“陛下?”她難以置信劉辯竟然能說出如此絕情的話語,無論如何她也是劉辯的母親,劉辯現在竟然想要殺了她……
“君無戲言,說!”劉辯此時就如同一台冰冷的機器,理智占據了他思維的絕對上風,“不要以為成功過一次的小把戲就能一直用,上一次朕隻是輸給了道德,而不是親情。”
劉辯的話語決絕,不留一絲情麵,但他的內心並不是風平浪靜。
他內心之中正在不斷祈求,祈求何後不要那麽蠢,不要說出那個可笑的理由,不然他真的會毫不猶豫將其殺死。
許是何後真的沒臉承認自己的兒子,又許是初生的帝王之氣震懾力十足,亦許是為了保住一絲早已被她拋棄的體麵,她終究沒能要求自己的兒子為她做些什麽,隻能跪伏在地,叩首乞憐。
劉辯見何後沒有以母子為借口,彷徨的心緒剛剛平複,卻見到她竟然想對自己磕頭,一股怒氣勃然而起,理智瞬間消散。
“你到底有沒有一點羞恥心!有沒有想過皇室的顏麵!有沒有一點做為母親的尊嚴!”劉辯上前一步,一腳將何後踢翻,即便在漆黑的寒夜之中,他的雙眼依舊泛著微弱的紅光,“你不用求了,求誰都沒有用。
朕不會殺死你,對於你這種人,皇室所有遮羞的手段都掩蓋不了你所犯下的肮髒的罪惡。
但你日後哪都去不了,隻能跟隨在朕的身邊。
朕要讓你聽到朕每一個計劃,看到朕每一次勝利。
在朕死之前,你絕對不會輕易死去。
朕會派人時時刻刻提醒你犯下的錯,在朕的成功之中度過每一天。
何進、何苗、父皇,還有那個韓遂!
你每日都會聽一遍你和他們經曆的每一件事,除了悔恨,你什麽也做不了。
我的母親,這是你應得的!”
這下何後真的說不出話了,她從未想過那個被劉宏拋棄了的孩子,那個唯唯諾諾的孩子如今竟然已經成長成這般模樣。
悔恨……
這種從她入宮第一天起便已經消失的情緒再次浮現在她的心頭,陌生的熟悉感讓她無所適從。
她真的喜歡劉辯嗎?其實連她自己都不清楚對待劉辯到底是什麽感情。
當初劉宏為了讓劉辯活下去將其送出皇宮,劉辯的童年缺失了父親的同時也缺失了母親,她對宮鬥的執著似乎早已超過了母子之情。
接劉辯迴宮到底是為了什麽來著?
一個奇怪的問題忽然浮現在她的腦海,讓她不寒而栗,一股邪火直衝天靈,徹底擊碎了她的神智。
“不會的,不會的!”何後雙眼中泛起驚恐和茫然,翻過身一把抱住劉辯的大腿,嘴裏嘟嘟囔囔,“不會的……辯兒……娘是愛你的……娘是愛你的……你是娘的兒啊……唔唔唔……”
劉辯被何後忽如其來的舉動驚在當場,手中寶劍立即就要刺下去,了結了眼前這個無恥的女人。
然而,何後卻渾然不覺,依舊在一聲聲唿喚:“吾兒……吾兒……娘在這裏……”
何後的話止住了劉辯的殺心,反而皺起了眉頭。
並不是何後忽如其來的親情打動了他,而是他覺得何後可能瘋了……
伸手握住何後的手腕,混亂的脈象告訴劉辯他的判斷並沒有錯,正常人的脈搏不可能忽快忽慢、忽高忽低。
但是……瘋了又如何?
劉辯一把甩飛何後,決然走向了皇宮。
這個女人無論對於他的父皇、大漢、天下,或者是他,都不配得到憐憫。
“嗚嗚嗚……”一聲聲竭盡淒涼的哭聲在劉辯背後響起,“我的兒……你在哪裏……為娘想你……”
可惜,無論何後說些什麽,說的是真情假意,都無法再挽迴她那個想要利用的兒子了,等待她的隻有不疑和一眾宦官的操縱……
劉辯迴到了自己的書房,坐在榻上閉上雙眼。
他從小學道,本就不是一個喜歡發脾氣的人,此時對於何後的怒氣幾乎已經消散。
何後的所作所為說恨倒也說不上,這些年他讀過太多皇室秘聞,原本威嚴肅穆的皇室在他心中早已變成可悲的汙穢之地,別說男女之事了,就是男男女女都是時常有之,說一句花樣百出也不為過。
他真正氣的是何後自甘墮落,何後可以對不起他的父親,但怎麽可以失去太後的威儀?令皇室的顏麵掃地?
有那麽一瞬間,劉辯甚至覺得是血脈的問題,何後卑賤的血脈讓她沒有廉恥之心。
他甚至質疑起自己的血脈,想起那個死去多年的弟弟,再想想雄踞河北的那路諸侯,苦笑根本無法抑製。
“唉……壞我道心,要是我們見麵,我應該打你一頓呢?還是該抽自己兩下?”劉辯搖了搖頭,起身走到書架邊擺弄了兩下,打開了一個暗格。
他從暗格中提出一口簡陋的箱子,迴到榻前打開。
皇宮之中雖然不能有天下所有的寶貝,可這口箱子也算是極為罕見,因為實在是太破了,劉辯打開的時候,整個蓋板直接碎掉了。
不過箱子裏麵的東西確實不一般,那是一套甲胄,鑲金嵌銀,極為奢華。
劉辯盯著鎧甲出神,他那個不靠譜的老爹給他留下唯二的東西,一個是殘破的天下,另一個就是這套甲胄了。
當然,甲胄並不是專門給劉辯打造的,而是劉宏的甲胄,隻不過劉宏從未穿過罷了。
今晚他就要穿上這套甲胄,走出長安西門,日後還要長時間穿著,證明自己還活著,並且活得很好。
有時候劉辯覺得世道真的很諷刺,命運總是在人最艱難時發出最囂張的嘲諷。
堂堂大漢皇帝、一國之君,竟然需要證明自己還活著,而且證物還不是他本人,而是一套其他人無法擁有的鎧甲。
“希望能合身吧……”劉辯喃喃自語,將鎧甲一塊塊穿戴在自己身上,動作還算熟練,顯然這不是劉辯第一次穿戴。
事實上這套甲胄並不合身,不論劉宏行事再怎麽猥瑣,他的身形還比較高大,至少比整日吃不好的劉辯要壯上許多。
劉辯根本撐不起鎧甲,此時的他就像是個套著人類衣服的猴子一般滑稽。
可滑稽又如何?他又不是刀槍不入,還是保命要緊。
將胄盔扣在腦袋上,劉辯一步步走出書房,來到廣場空地之上。
此時法正等人已經集結好了軍隊,正要請他一起出發。
法正見到劉辯這身打扮,眼前一亮,行禮道:“陛下,臣等恭候多時,不知陛下還有什麽要攜帶的嗎?”
“出行遊玩自然要準備妥當,可朕是要征戰沙場,一顆堅心足矣。”劉辯越過了法正,來到士卒麵前大喝道,“將士們,朕受命於天,卻遭奸佞脅迫,淪落至此,本已無生機,幸得諸位忠勇,救朕於危難之間。
然天下紛亂,禮法崩壞,朕雖得以存活,百姓卻難以幸免,令朕寢食難安。
朕告罪於上天,問計於賢良,欲平定亂世,重塑大漢。
爾等皆為大漢忠義之士,雖起於阡陌,卻乃漢室榮光,其輝可照大地,可掩日月。
朕得爾等乃是天下幸事,每每思之,興奮莫名,亦感激涕零。
然朕幸之亦要讓民幸之,諸位可願伴朕左右,誅殺賊寇,光複天下!”
“誅殺賊寇,光複天下!”
“誅殺賊寇,光複天下!”
步兵營是大漢死忠,站在最前麵聽得真切,立即響應起來。
涼州兵雖然聽得不真切,但從眾心理也讓他們跟著高聲唿喊,一時間士卒們氣勢如虹!
劉辯對此非常滿意,伸手止住士卒們的喊聲,並做出了保證:“諸位奮勇殺敵,朕絕不吝惜賞賜。高官厚祿、良田美姬,隻要諸位有功,朕不會少了一樣!”
“多謝陛下!”士卒們聞言,立即感激了起來。
事實上他們不清楚劉辯是否會兌現承諾,不過劉辯畢竟有皇帝這個身份加持,哪怕他們想不出皇帝應該過什麽日子,也覺得至少擁有天下的皇帝不會少了他們那點東西。
法正在一旁笑得十分開心,他對士卒的表現倒不怎麽在意,對劉辯的表現卻欣喜不已。
其實他也不需要劉辯有多麽厲害,隻要比劉宏強就可以了。
他對閻行點了點頭,閻行立即下令:“全軍開拔,從西門出城!”
傳令兵立即在隊伍間來迴穿梭,得到命令的將校們按照約定,一隊隊向西門走去。
劉辯並沒有跟隨隊伍,他的任務要比士卒們重很多,他需要演一出好戲。
不多時,方悅率領一千兵馬,手持不知從哪裏找來的出行禮器和各種旗幟出現在劉辯麵前,排好隊形後護衛著劉辯走在了軍隊的末尾。
有了他們的加入,劉辯的排場立即就不一樣了,從一個偷穿鎧甲的頑劣孩子變成了一位年少有為的英武君主,而這正是他要做的。
他要讓全城人都知道他不僅活著,還要進行親征。
他要讓那些和他作對的世家清楚,現在他離開長安,不是因為在長安無法立足,而是有更大的計劃需要實行,早晚有一天他還會迴到長安,要讓那些世家生活在恐懼之中。
這就是法正的計策。
恐懼是一種十分奇妙的情感,它能讓一些人產生勇氣,直麵恐懼的勇氣。
得到勇氣的人會選擇和劉辯對抗,是劉辯真正需要麵對的敵人。
恐懼又能讓人產生和勇氣對立的情感——膽怯。
膽怯的人會逃走,但更多的可能是投降。
如果運作得當,劉辯分化世家的聯盟,還能獲得一部分世家的支持,這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亂世之中擁有軍力十分重要,卻不能隻擁有軍力,發展同樣是重中之重。
法正沒有分身,出了長安,需要處理的事情會成倍增加,他不可能一個人完成,必須尋找一些助力才行。
而隨著劉辯走出皇宮,明裏暗裏的探子們開始行動起來,將伴隨著劉辯的人一一記下,並迅速報告給自己的主人。
這樣的探子真的很多,哪怕劉辯在不經意間都在小巷子附近看到幾個。
不過他並不在意,如今既然踏出了第一步,就已經沒了迴頭的機會,日後對於他來說,那些探子隻是螻蟻罷了,就算是他們身後的世家,其實也是螻蟻而已,還不如多想想到了陳倉之後應該如何治理百姓。
然而,就在他思考著如何博取百姓信任和恢複民生的時候,傳令兵忽然給他帶來了一個不大好的消息。
西門正在激戰,涼州兵沒能突破敵軍防線,他們所有人都被堵在了大街上……
剛聽到這個消息,劉辯就想罵兩句豈有此理。
他之前那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說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提振士氣,不讓涼州兵察覺他們不是去遠征,而是要逃跑嗎?
現在既然被堵在了大街上,那士氣還能持續多久?
法正同樣不解,他可是見識過徐晃實力的,不明白怎麽這麽久了還沒打完,難道對方有比徐晃還厲害的人?
見到劉辯準備親自率領步兵營前去查看,法正沒有阻止,而是跟了上去。
可等他們一行人來到西門後才明白,並不是有什麽比徐晃還厲害的人,而是敵軍的士卒太強了,與西涼兵完全不在同一層次。
“禦!”
一麵麵盾牌豎起,將後麵的士卒保護得嚴嚴實實,西涼兵亂糟糟的攻擊根本無法破開防禦,就更別提突破陣線了。
“攻!”
動作整齊劃一,一柄柄長矛從盾牌後麵刺出,精準穿過正在撞擊的刀盾,刺入西涼兵的身體,帶走一條條生命。
別說劉辯從未見過有如此行動力的士卒,就連法正都驚歎於對方將領的統兵能力。
更可怕的是,這些人的效率非常之高,在火光的照耀下,劉辯甚至能遠遠看到陣線周圍躺著不少屍體。
這便是大漢東軍的實力,雖然不是北軍五校那種精銳中的精銳,卻是大漢的絕對主力。
“陛下您怎麽來了?”一道人影忽然從房屋上躍下,來到劉辯身邊說,“戰場上刀劍無眼,陛下不應該輕易涉險。”
劉辯看去,發現來人正是孟達,便問道:“一共有多少人?他們的主將是誰?西門怎麽樣?徐晃如何了?”
麵對他連珠炮一樣的問題,孟達一一作答:“迴稟陛下,敵將金旋率領一萬東軍士卒,正在攻打西門,西門還在徐將軍手裏。”
“金旋?”劉辯知道這個名字,此人當初曾被何苗以忠於漢室的理由舉薦過,他記得當初還封了此人為校尉,於是便說道,“此人忠於漢室,應該可以說動。”
“陛下說的沒錯,金旋確實忠於漢室,而且是大漢絕對的忠臣。”孟達高度讚揚了金旋,誰知忽然話鋒一轉,“可是陛下,此人並不忠於您,您在他眼中代表不了漢室。”
“此話怎講?”
“陛下,當初盧子幹做了一件大事,您在他們那些人眼中……”孟達實在不好說的太明白,畢竟劉辯這個皇位真的得位不正。
“子度怎麽知道?朕是說……子度怎麽這麽了解金旋?”
“陛下,臣之前便在他帳下聽用。”孟達說出了原因,但他並沒有說完。
他可太了解金旋這個人了,金旋不僅是他的上司,他還和金旋的兒子金禕是好友,他能成為金旋的副手也是金禕介紹的。
“那該如何破敵?”劉辯沒了辦法,那些死忠大漢的人都視他為篡位,固執的很。哪怕他為了脫罪演過一出戲,可當時告發他們的那位可是盧子幹啊,誰更有可信度不言而喻。
“陛下,此事倒是不難,臣有一計,可破敵軍陣。隻是……”孟達欲言又止。
劉辯立即追問:“隻是什麽?”
“請陛下將步兵營借給臣一用。還有,希望陛下不要殺了金旋。”
“準。”劉辯還以為多大的事情,聽聞此言,立即答應。
孟達也不廢話,命令涼州兵後退,步兵營列陣,準備攻擊。
不過他沒有真命令步兵營攻擊,而是又調來了五十名弓箭手,命令他們放箭,哪怕全被東軍士卒的盾牌擋住也不許停手。
不知過了多久,就在劉辯都有些著急的時候,東軍陣營中忽然射出數十支羽箭,好在全都被步兵營擋住。
“成了!”孟達見狀非但沒有擔心,反而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