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與死亡;效忠與背叛。
有的時候,利益並不一定是連接盟友的紐帶,誌向也不是朋友之間的牽絆。
“奉孝,你覺得我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王弋看向了將他從床榻上叫醒的兩人。
郭嘉苦澀一笑,說道:“殿下,眼下最關鍵的是知道到底是誰倒向了那邊……”
“我不在乎是誰,我也不在乎他倒向了誰。倒向曹操、呂布、袁譚……我都不在乎。我可以給他選擇的權力,我隻想知道他為什麽要放棄我。”王弋揉了揉眉心,輕聲說,“我隻想知道有什麽是我給不了的?”
“殿下……”荀彧想要勸勸王弋,話到嘴邊卻難以吐露。
事實上就是這樣,王弋什麽都能給,也什麽都願意給。
想要土地,王弋下了拓土令;
想要錢財,王弋建了三座城;、
想要名聲;夔音寺虛位以待;
想獨攬知識,王弋也從未強行索取過任何一家的家學。
隻要好好做事,王弋根本不在乎那些東西。
說得好是“普那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天下那麽大,王弋也不可能全部占有,誰有能力,誰就可以過來分一杯羹。
有些話荀彧難以說出口,一方麵王弋的大方讓無數人才趨之若鶩;另一方麵王弋斬盡殺絕的性格又讓很多人避之不及。
生活在河北的世家其實也非常糾結,他們不想放棄王弋這裏龐大的紅利,又擔心王弋會刻薄寡恩,後代因為一些錯誤導致家道破落。
說句誅心的話,王弋手下那麽多集團完全就是因為他自己才形成的,有的人是因為貪,有的人是因為怕,利益不均就導致了如今這個局麵。
如果按照漢朝傳統的模式,其實朝堂上隻會存在兩個主要集團,一個是主公集團,一個是臣子集團,其他人都是圍繞著兩大集團相互鬥爭。
荀彧也不想做出改變,但是他支持王弋的原因是他十分清楚,在眼下這個亂世,如果不做出改變,除了敗亡將沒有任何出路可言。
這個時候皇權必須集中,哪怕王弋將他們帶去一條死路,一個人絕對的裁斷也好過一群人混亂的討論。
“算啦……此事到此為止。那五個鋪子的東家全部查封,林誌扛下所有罪責。”王弋擺了擺手,苦笑著說,“我不想知道他是誰,早點結束這場鬧劇吧。”
荀彧心中鬆了口氣,那個時候過來的人基本都是朋友,他也不想和朋友刀兵相向,還好王弋鬆了口。
既然王弋想要結束鬧劇,他便試探問:“殿下,明日大朝,臣是否……”
“不用,你用不著出麵,大朝不會講吏部的事,不過文若你還是要查一查,將那個召集稅吏的人解決掉。”
“喏。”
“奉孝,明日你彈劾文遠,黑市上出現右軍製式裝備不是小事,不能讓他人拿了文遠的把柄。”
“臣省得。”
“時辰不早了,你們也去休息吧。”王弋揮了揮手,沒什麽興致繼續談下去。
他不是不在乎誰倒向了世家,而是很清楚對方為什麽會倒向世家,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兩個字——土地。
王弋允許世家擁有土地,但是他不希望世家在他的治下擁有土地。
整個天下地大物博,確實能夠養活所有的百姓和世家,甚至在多個兩三倍也沒問題,可想要讓土地養活百姓需要時間,在沒有化肥的年代,一片土地想要變成以他的標準可以征稅的耕地,至少要三年時間。
百姓需要這個時間,官府需要這個時間,同樣的,世家也需要這個時間,就更別提到域外開荒需要更多的時間了。
有些世家不想花費那麽多時間,連三年他們都不想等。
其中一部分世家選擇和王弋合作,放棄了土地開展商貿,憑借著高顯狠賺了一筆。
可是隨著王弋對周邊小國兇猛的政策以及他想要大力推行手工業的想法,商貿的前途暫時一片黯淡。
另一部分則更貪婪,這些人看到河北一片片農田憑空出現,恨不得將其全部收入自己的口袋,他們隻想要現在,他們不在乎未來。
這兩部分人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利益集團。王弋叫停了郭嘉查案,就是不清楚倒戈過去的人是因為商業不明朗的未來,還是想擁有更多的土地。
如果因為前者,王弋完全願意原諒他。可若是因為後者,無論是誰,隻有死路一條!
起身迴到後院,走到甄薑身邊,他輕聲說:“不是讓你不用等我嗎?”
“不等你怎麽行?明日還要大朝,早些歇息吧。”
“算了,快要天亮了,不睡了。”王弋拉過甄薑的手,問道,“聽說你的拍賣會開完了?收獲如何?”
“還不錯。”甄薑站起身,“你要看看賬嗎?我去給你拿。”
王弋一把將甄薑拉進懷裏,說道:“不用,沒什麽好看的。我有件事想要問問你,如果我想開一個織布的作坊,需要多少錢?”
“那要看你需要什麽布。”甄薑有些疑惑,卻還是如數家珍道,“麻布當然很便宜了,洗麻、煮麻須要水火,位置合適的話作坊要不了多少錢,讓夥計自己砍樹搭建就成,隻是需要一些大鍋,人工一天五到十個銅錢就行。織布機算是一個大開銷,織女管飯應該就可以……”
“太黑了……”王弋一陣無語,按照甄薑的理論,在後世這妥妥是血汗工廠啊。
甄薑卻滿頭問號:“什麽黑?你是說鍋?大鍋每日煙熏火燎當然黑了,隻是用來煮麻的,裏麵不黑不就行了?
我繼續跟你說啊……如果紡綢緞的話……”
“行了行了。”王弋趕緊按住甄道,解釋道,“我不需要原材料加工……”
“什麽是原材料加工?”
“就是我不需要洗麻和煮麻,我隻要一個大房子,裏麵放滿織布機,織女來織布就行。”
“那麻從哪裏來?啊!這就是原材料啊!”說到商業,甄薑的雙眼都在放光,“沒有原材料的話沒辦法織布啊,你是要買嗎?這麽說來……不劃算吧……”
“那你要不要自己種麻?自己采麻?”
“不行不行,這樣成本太高了,雇傭佃戶可比夥計貴多了。絲綢倒是可以,自己種、自己收,還能保證品質。”
“那我們再算一筆賬,將原材料加工的花費單獨拿出來用來采購洗好的麻和給織女支付一定的工錢,你覺得如何?”
“不妥不妥。”甄薑不讚同王弋的想法,“麻布很便宜,如果我們拿錢來買原材料,成本就高了,就沒人買了。”
“就是因為麻布便宜,麻布買的人才多啊。如果我們將生產麻布的作坊擴大呢?”
“那花費不是更多?”
“不,你要這麽想。織女為什麽管一頓飯就願意織布?因為百姓很窮,能省則省。若你願意給她們工錢,你會招來什麽樣的織女?麻布的品質會不會提升?
原本隻能穿一年的衣服,你賣的卻能穿兩年,補一補能穿三年,銷量不就有了嗎?
隻是貴了一點點而已,百姓們聰明著呢。
若你在招一些裁縫做成成衣,百姓們不會在意長一點、短一點的,有些小錢的人會不會直接買?”
“似乎……可行啊。”甄薑嘴角露出笑容,問道,“不過有些麻煩吧,似乎沒有人專門做麻布原材料的,擴大織布坊的規模要多大?幾十台織機夠嗎?”
“夠嗎?當然不夠,一百台都不夠,一個作坊至少也要一千台才行!”
“什麽?”
“別那麽驚訝,你甄薑出手,總不能小家子氣。你去準備十個廠房,每一個安置一百台織機,並且招募熟練的織女,許諾給她們一定的工錢,告訴她們作坊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女子管理,賬房、管事、護衛……一切都招,隻要女子。”
“隻要女子?不行的,不行的。”甄道一陣搖頭。
“怎麽?你擔心護衛?養一些大狗不就好了?”
“不是不是。如果隻要女子,我的繡坊怎麽辦?繡坊中一些男繡工的手藝不比女繡工的差……”
“這個你不用擔心,你找一個最厲害的繡工,讓她按照每個繡工的手藝給他們分好等級,以後按照等級不同,所發的工錢不同就沒事了。”
“呀!你真是一個壞人。”甄薑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其中關結,嘿嘿笑道,“你要是願意經商,天下的錢財定會讓你一人賺去了。”
王弋伸手戳了戳甄薑鼻尖,低聲說:“我可不一定是你的對手。
對了,這件事你要盡快去辦,先做好一個廠房就行,我有用。”
“很著急嗎?”
“也不是很著急,這裏麵牽扯的事情非常多,其實你隻建一座廠房就行,說不定以後還要搬遷。”
“搬遷?建好了為什麽要搬遷?”
“這樣吧,大朝時你在門口聽著,到時候你就明白了。”
“好吧。”甄薑點了點頭,忽然想到什麽,從王弋懷中掙脫走向了宮殿角落,邊走邊說,“有個東西要給你看看,這幾天都在忙,你不說麻布我差點就忘了。”
“什麽東西?”王弋有些好奇,能讓甄薑忘了的一定不是什麽好東西,為何非要自己親自看?
甄薑拿過一個匣子遞給他,說道:“遼隊送過來的,我也不知道是什麽,應該是布和線?”
王弋聞言一頭霧水,等他打開匣子後卻驚唿:“我的天!一切都解開了……”
匣子裏放著一團線和一塊布——毛線和毛布。
他和甄薑聊了那麽久,為的就是想將作坊升級到工廠,並逐漸開始整合上下遊供貨的渠道,讓商業和製造業走向正規化的方向,提高稅收的同時,讓利益集團內部分裂。
原本他想用麻布這種便宜的硬通貨打開缺口,如今有了毛線和毛布,運作起來將更加輕鬆,甚至能輕而易舉地瓦解掉整個利益集團。
甄薑非常好奇,開口問道:“這是什麽?怎麽會讓你這麽高興?”
王弋興奮地一把抱起甄薑,問道:“你知道這是什麽做的嗎?”
“我怎麽知道?”
“羊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羊毛!”
“隻用毛就行?”甄薑詫異了,她是見過毛布的,品質相當差,根本不適合做衣服,甚至可以說做什麽都不適合,天冷了拿毛布裹身都不行,動作稍大就會碎掉。
“對,隻用羊毛。”王弋拿起毛線扯了扯,解釋道,“這些都不是關鍵,如果用毛線製成毛衣,禦寒效果非常好。套個兩三層,冬季在遼東戶外行走都沒問題。”
甄道聞言拿起毛布看了又看,卻並不看好,說道:“這東西製成衣服夏季穿著熱,冬日穿著冷,不透氣也不禦寒,沒什麽用吧?”
王弋看了看毛布也覺得品質不怎麽行,距離他想要的還差很多。不過毛線卻很好,品質相當優秀。
“這個便宜啊。”王弋將毛線遞給甄薑。
“能有多便宜?羊毛至少要一年才能長出來吧?那還不如用羊皮,至少羊肉還可以吃。”
“怎麽能這麽想?一張羊皮能做幾件衣服?一隻羊身上的毛能做幾件?大羊生小羊,一年又一年呢?”
“嗯……一隻羊身上的毛能做幾件?”甄薑非常關心成本問題。
王弋卻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他怎麽知道能做幾件?他連羊毛怎麽成毛線的都不知道……
不過想到後世毛衣的價格,他還是自信說道:“不會比麻布貴很多,絕對比絲綢便宜好幾倍。我的一件皮裘……至少能買一百件這種線製成的毛衣。”
甄道聽完眼前一亮,隨後翻了個白眼說:“你的一件皮裘?哼!能買一千隻羊!你用的東西都是有價無市的寶貝,是我辛辛苦苦尋覓到的,我的趙王殿下!”
“哎呦呦……那還真是辛苦王後殿下了……”有了解決辦法,王弋的心情好了許多,打趣道,“那讓孤看一看,王後殿下的衣物價值幾何?”
“去!”甄薑一把拍開王弋想要作怪的手,說道,“就快要天亮了,別鬧,朝堂之事才是緊要。實在不行……實在不行……下朝後……”
“哈哈哈哈……”
“壞人!”
也許隻有在甄薑身邊,王弋才會感受到一個平凡人的平凡之家,盡管他平日裏錦衣玉食,高高在上,周圍的人情味兒卻越來越少……
人就是這麽矛盾的生物,越是沒有什麽,越是珍視什麽。哪怕他所擁有的是全天下絕大多數人都無比渴望的,卻依舊不能讓他滿意。
說穿了,這不是可憐,就是賤。
王弋也覺得自己有些賤,他不僅覺得自己賤,還覺得那些官員們更賤。
明明已經擁有了很多,卻總是期望更多,與標榜的君子大相徑庭。
大朝。
王弋再一次提前來到正殿,在王座上目視著臣子們從大門一個個走到自己的位子上。
不過這一次王弋沒有讓呂邪按照規矩宣讀朝堂紀律,而是看了大臣們好一會,才緩緩站起身子。
“往日大朝都是你們向孤匯報,今日孤要先對你們說一件事。”王弋拿起毛線往下走,邊走邊說,“此物羊毛所製,製成衣物保暖不如毛皮。但此物造價極為低廉,無論軍隊士卒還是平民百姓都能擁有。孤知道每年會凍死不少百姓,有了此物製成的衣服,至少可以保證冀州之南不會凍死人。”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如果毛衣真的有王弋說的效果,哪怕隻有一半,也是極為驚人的。
不僅能在軍事上有廣泛的應用,民生更是重中之重,政績也能好看上許多。
最關鍵的是,王弋的拓土令沒有進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些有想法的世家沒辦法給所有人都穿戴上毛皮衣物。
他們手裏的莊戶本來就不多,每一個都是珍貴的財富,不能輕易舍棄。
如今有了這東西,不少人的心思都活泛了起來。
立即有人說道:“殿下,此物應交由工部掌管製造……”
“住嘴,孤還不知道你們心中所想?若交給工部,不出三天,這裏一大半人都會擁有製造方法不說,價格也會被你們抬到天價!”王弋冷冷地瞪了那人一眼。
王弋這話其實非常過分,幾乎將世家和他的矛盾挑明了,也將他們的貪婪擺在了明麵上,已經違反了鬥爭的規矩。
可王弋的氣勢著實有些嚇人,各部長官又沒有出頭,一般人還真不敢去觸動他的怒火。
唯一敢說話的禦史台現在也不敢動,因為荀彧、荀攸、田豐等人的目光全在孔圭身上,沒人能承受得住這些人的攻擊。
王弋掃了大臣們一眼,冷笑道:“哼,此物的製作方法,孤會張貼告示昭告天下,孤不在乎會不會被其他諸侯學去,也不想用此物去賺錢。”
“殿下。”這次是荀彧站了出來,問道:“若其他人學去還好,若是那曹孟德學去,冬季恐怕會給我等找許多麻煩。”
“無妨。他若十年之內學去,將必死無疑;若二十年之內學去,將傷筋動骨;三十年之內,方可有與孤一戰之力。”
“殿下如此自信?”
“文若,此物造價極為低廉,人人都可擁有。”王弋看向荀彧的眼神意味深長,“曹孟德初到益州,不可能輕易降服益州的宗族吧?”
降服?
說到宗族荀彧那是再清楚不過了,若說這世上有哪裏的宗族最難降服,他腦海中第一個答案是揚州,第二個就是益州,荊州都隻能排在第三。
一種人人 都可以擁有的東西是多麽龐大的市場,就連荀彧都無法想象,因為他隻見過一種所有人都離不開的東西,那就是食鹽。
王弋將食鹽的方法送給了諸侯,得到的利益堪稱巨大,直到現在也沒有哪兩個諸侯結盟。
若王弋再將毛線的製作方法公布出去,荀彧相信所有的世家都會瘋狂,羊將是這個世上僅次於食鹽的硬通貨。
荀彧不知道王弋想要做什麽,但是他已經想到各路諸侯因為羊而進行的戰爭,想到各個世家為了養羊而做出的各種荒繆之事,一時間後背竟然滲出絲絲冷汗……
王弋更是清楚羊吃人是什麽後果,說道:“此物製作需要羊毛,綿羊的毛。孤會製定法令,隻允許幽州和並州合適的地方飼養綿羊。想要養羊的人,可以去養。想要紡織毛線的人,可以尋找地方開設作坊,孤不會禁止。但是,有誰膽敢侵占一寸耕地,孤就將他全家都埋在那寸耕地之中!”
聽到這話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他們並不擔心王弋的法令有多麽嚴苛,他們擔心的是王弋將羊毛隻留給甄薑去做。
既然王弋不打算讓甄薑摻合,那他們自然不會在這種事上給王弋找不痛快,誰會和錢過不去呢?
“毛線不是重點,孤要和你們講的是羊毛到成衣的模式。”王弋走迴王座,聲音變得溫和,“當初孤承諾過,隻要你們願意置換土地,孤就為你們安排商路,這一點孤做到了。
不過如今高顯衰落,很多人都受了影響,孤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如今孤有一策,爾等仔細聽著……”
王弋詳細地解釋了如何將小手工作坊拆分成產業鏈,繼而轉換成工廠的思路,並且說明各地如何因地製宜產出經濟作物並統一加工的過程。
身在朝堂的官員自然和甄薑這個純粹的商人不同,他們第一時間並沒有在意成本是否增加的問題,而是察覺到了其中的關鍵——賦稅。
如果產品進行大規模的生產,標準就會趨近於統一,賦稅就會得到清晰的劃分,國庫很快便能充盈。
也就是說他們的生意被官府套上了一個枷鎖,以後賺取的多與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朝廷製定的賦稅政策。
這很危險,但同時也是機遇。
畢竟他們就身處朝堂,可以更早、更準確地了解賦稅政策,有些人甚至能左右政策的製定。
這就很有誘惑力了,一時間人人心懷鬼胎,看向同僚的眼神或是心照不宣,或是猜疑不已……
王弋冷笑著看著眼前的一切,朝堂再次陷入混亂,唯一的不同是這一次全在他的掌握之中。
有的時候,利益並不一定是連接盟友的紐帶,誌向也不是朋友之間的牽絆。
“奉孝,你覺得我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王弋看向了將他從床榻上叫醒的兩人。
郭嘉苦澀一笑,說道:“殿下,眼下最關鍵的是知道到底是誰倒向了那邊……”
“我不在乎是誰,我也不在乎他倒向了誰。倒向曹操、呂布、袁譚……我都不在乎。我可以給他選擇的權力,我隻想知道他為什麽要放棄我。”王弋揉了揉眉心,輕聲說,“我隻想知道有什麽是我給不了的?”
“殿下……”荀彧想要勸勸王弋,話到嘴邊卻難以吐露。
事實上就是這樣,王弋什麽都能給,也什麽都願意給。
想要土地,王弋下了拓土令;
想要錢財,王弋建了三座城;、
想要名聲;夔音寺虛位以待;
想獨攬知識,王弋也從未強行索取過任何一家的家學。
隻要好好做事,王弋根本不在乎那些東西。
說得好是“普那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天下那麽大,王弋也不可能全部占有,誰有能力,誰就可以過來分一杯羹。
有些話荀彧難以說出口,一方麵王弋的大方讓無數人才趨之若鶩;另一方麵王弋斬盡殺絕的性格又讓很多人避之不及。
生活在河北的世家其實也非常糾結,他們不想放棄王弋這裏龐大的紅利,又擔心王弋會刻薄寡恩,後代因為一些錯誤導致家道破落。
說句誅心的話,王弋手下那麽多集團完全就是因為他自己才形成的,有的人是因為貪,有的人是因為怕,利益不均就導致了如今這個局麵。
如果按照漢朝傳統的模式,其實朝堂上隻會存在兩個主要集團,一個是主公集團,一個是臣子集團,其他人都是圍繞著兩大集團相互鬥爭。
荀彧也不想做出改變,但是他支持王弋的原因是他十分清楚,在眼下這個亂世,如果不做出改變,除了敗亡將沒有任何出路可言。
這個時候皇權必須集中,哪怕王弋將他們帶去一條死路,一個人絕對的裁斷也好過一群人混亂的討論。
“算啦……此事到此為止。那五個鋪子的東家全部查封,林誌扛下所有罪責。”王弋擺了擺手,苦笑著說,“我不想知道他是誰,早點結束這場鬧劇吧。”
荀彧心中鬆了口氣,那個時候過來的人基本都是朋友,他也不想和朋友刀兵相向,還好王弋鬆了口。
既然王弋想要結束鬧劇,他便試探問:“殿下,明日大朝,臣是否……”
“不用,你用不著出麵,大朝不會講吏部的事,不過文若你還是要查一查,將那個召集稅吏的人解決掉。”
“喏。”
“奉孝,明日你彈劾文遠,黑市上出現右軍製式裝備不是小事,不能讓他人拿了文遠的把柄。”
“臣省得。”
“時辰不早了,你們也去休息吧。”王弋揮了揮手,沒什麽興致繼續談下去。
他不是不在乎誰倒向了世家,而是很清楚對方為什麽會倒向世家,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兩個字——土地。
王弋允許世家擁有土地,但是他不希望世家在他的治下擁有土地。
整個天下地大物博,確實能夠養活所有的百姓和世家,甚至在多個兩三倍也沒問題,可想要讓土地養活百姓需要時間,在沒有化肥的年代,一片土地想要變成以他的標準可以征稅的耕地,至少要三年時間。
百姓需要這個時間,官府需要這個時間,同樣的,世家也需要這個時間,就更別提到域外開荒需要更多的時間了。
有些世家不想花費那麽多時間,連三年他們都不想等。
其中一部分世家選擇和王弋合作,放棄了土地開展商貿,憑借著高顯狠賺了一筆。
可是隨著王弋對周邊小國兇猛的政策以及他想要大力推行手工業的想法,商貿的前途暫時一片黯淡。
另一部分則更貪婪,這些人看到河北一片片農田憑空出現,恨不得將其全部收入自己的口袋,他們隻想要現在,他們不在乎未來。
這兩部分人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利益集團。王弋叫停了郭嘉查案,就是不清楚倒戈過去的人是因為商業不明朗的未來,還是想擁有更多的土地。
如果因為前者,王弋完全願意原諒他。可若是因為後者,無論是誰,隻有死路一條!
起身迴到後院,走到甄薑身邊,他輕聲說:“不是讓你不用等我嗎?”
“不等你怎麽行?明日還要大朝,早些歇息吧。”
“算了,快要天亮了,不睡了。”王弋拉過甄薑的手,問道,“聽說你的拍賣會開完了?收獲如何?”
“還不錯。”甄薑站起身,“你要看看賬嗎?我去給你拿。”
王弋一把將甄薑拉進懷裏,說道:“不用,沒什麽好看的。我有件事想要問問你,如果我想開一個織布的作坊,需要多少錢?”
“那要看你需要什麽布。”甄薑有些疑惑,卻還是如數家珍道,“麻布當然很便宜了,洗麻、煮麻須要水火,位置合適的話作坊要不了多少錢,讓夥計自己砍樹搭建就成,隻是需要一些大鍋,人工一天五到十個銅錢就行。織布機算是一個大開銷,織女管飯應該就可以……”
“太黑了……”王弋一陣無語,按照甄薑的理論,在後世這妥妥是血汗工廠啊。
甄薑卻滿頭問號:“什麽黑?你是說鍋?大鍋每日煙熏火燎當然黑了,隻是用來煮麻的,裏麵不黑不就行了?
我繼續跟你說啊……如果紡綢緞的話……”
“行了行了。”王弋趕緊按住甄道,解釋道,“我不需要原材料加工……”
“什麽是原材料加工?”
“就是我不需要洗麻和煮麻,我隻要一個大房子,裏麵放滿織布機,織女來織布就行。”
“那麻從哪裏來?啊!這就是原材料啊!”說到商業,甄薑的雙眼都在放光,“沒有原材料的話沒辦法織布啊,你是要買嗎?這麽說來……不劃算吧……”
“那你要不要自己種麻?自己采麻?”
“不行不行,這樣成本太高了,雇傭佃戶可比夥計貴多了。絲綢倒是可以,自己種、自己收,還能保證品質。”
“那我們再算一筆賬,將原材料加工的花費單獨拿出來用來采購洗好的麻和給織女支付一定的工錢,你覺得如何?”
“不妥不妥。”甄薑不讚同王弋的想法,“麻布很便宜,如果我們拿錢來買原材料,成本就高了,就沒人買了。”
“就是因為麻布便宜,麻布買的人才多啊。如果我們將生產麻布的作坊擴大呢?”
“那花費不是更多?”
“不,你要這麽想。織女為什麽管一頓飯就願意織布?因為百姓很窮,能省則省。若你願意給她們工錢,你會招來什麽樣的織女?麻布的品質會不會提升?
原本隻能穿一年的衣服,你賣的卻能穿兩年,補一補能穿三年,銷量不就有了嗎?
隻是貴了一點點而已,百姓們聰明著呢。
若你在招一些裁縫做成成衣,百姓們不會在意長一點、短一點的,有些小錢的人會不會直接買?”
“似乎……可行啊。”甄薑嘴角露出笑容,問道,“不過有些麻煩吧,似乎沒有人專門做麻布原材料的,擴大織布坊的規模要多大?幾十台織機夠嗎?”
“夠嗎?當然不夠,一百台都不夠,一個作坊至少也要一千台才行!”
“什麽?”
“別那麽驚訝,你甄薑出手,總不能小家子氣。你去準備十個廠房,每一個安置一百台織機,並且招募熟練的織女,許諾給她們一定的工錢,告訴她們作坊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女子管理,賬房、管事、護衛……一切都招,隻要女子。”
“隻要女子?不行的,不行的。”甄道一陣搖頭。
“怎麽?你擔心護衛?養一些大狗不就好了?”
“不是不是。如果隻要女子,我的繡坊怎麽辦?繡坊中一些男繡工的手藝不比女繡工的差……”
“這個你不用擔心,你找一個最厲害的繡工,讓她按照每個繡工的手藝給他們分好等級,以後按照等級不同,所發的工錢不同就沒事了。”
“呀!你真是一個壞人。”甄薑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其中關結,嘿嘿笑道,“你要是願意經商,天下的錢財定會讓你一人賺去了。”
王弋伸手戳了戳甄薑鼻尖,低聲說:“我可不一定是你的對手。
對了,這件事你要盡快去辦,先做好一個廠房就行,我有用。”
“很著急嗎?”
“也不是很著急,這裏麵牽扯的事情非常多,其實你隻建一座廠房就行,說不定以後還要搬遷。”
“搬遷?建好了為什麽要搬遷?”
“這樣吧,大朝時你在門口聽著,到時候你就明白了。”
“好吧。”甄薑點了點頭,忽然想到什麽,從王弋懷中掙脫走向了宮殿角落,邊走邊說,“有個東西要給你看看,這幾天都在忙,你不說麻布我差點就忘了。”
“什麽東西?”王弋有些好奇,能讓甄薑忘了的一定不是什麽好東西,為何非要自己親自看?
甄薑拿過一個匣子遞給他,說道:“遼隊送過來的,我也不知道是什麽,應該是布和線?”
王弋聞言一頭霧水,等他打開匣子後卻驚唿:“我的天!一切都解開了……”
匣子裏放著一團線和一塊布——毛線和毛布。
他和甄薑聊了那麽久,為的就是想將作坊升級到工廠,並逐漸開始整合上下遊供貨的渠道,讓商業和製造業走向正規化的方向,提高稅收的同時,讓利益集團內部分裂。
原本他想用麻布這種便宜的硬通貨打開缺口,如今有了毛線和毛布,運作起來將更加輕鬆,甚至能輕而易舉地瓦解掉整個利益集團。
甄薑非常好奇,開口問道:“這是什麽?怎麽會讓你這麽高興?”
王弋興奮地一把抱起甄薑,問道:“你知道這是什麽做的嗎?”
“我怎麽知道?”
“羊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羊毛!”
“隻用毛就行?”甄薑詫異了,她是見過毛布的,品質相當差,根本不適合做衣服,甚至可以說做什麽都不適合,天冷了拿毛布裹身都不行,動作稍大就會碎掉。
“對,隻用羊毛。”王弋拿起毛線扯了扯,解釋道,“這些都不是關鍵,如果用毛線製成毛衣,禦寒效果非常好。套個兩三層,冬季在遼東戶外行走都沒問題。”
甄道聞言拿起毛布看了又看,卻並不看好,說道:“這東西製成衣服夏季穿著熱,冬日穿著冷,不透氣也不禦寒,沒什麽用吧?”
王弋看了看毛布也覺得品質不怎麽行,距離他想要的還差很多。不過毛線卻很好,品質相當優秀。
“這個便宜啊。”王弋將毛線遞給甄薑。
“能有多便宜?羊毛至少要一年才能長出來吧?那還不如用羊皮,至少羊肉還可以吃。”
“怎麽能這麽想?一張羊皮能做幾件衣服?一隻羊身上的毛能做幾件?大羊生小羊,一年又一年呢?”
“嗯……一隻羊身上的毛能做幾件?”甄薑非常關心成本問題。
王弋卻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他怎麽知道能做幾件?他連羊毛怎麽成毛線的都不知道……
不過想到後世毛衣的價格,他還是自信說道:“不會比麻布貴很多,絕對比絲綢便宜好幾倍。我的一件皮裘……至少能買一百件這種線製成的毛衣。”
甄道聽完眼前一亮,隨後翻了個白眼說:“你的一件皮裘?哼!能買一千隻羊!你用的東西都是有價無市的寶貝,是我辛辛苦苦尋覓到的,我的趙王殿下!”
“哎呦呦……那還真是辛苦王後殿下了……”有了解決辦法,王弋的心情好了許多,打趣道,“那讓孤看一看,王後殿下的衣物價值幾何?”
“去!”甄薑一把拍開王弋想要作怪的手,說道,“就快要天亮了,別鬧,朝堂之事才是緊要。實在不行……實在不行……下朝後……”
“哈哈哈哈……”
“壞人!”
也許隻有在甄薑身邊,王弋才會感受到一個平凡人的平凡之家,盡管他平日裏錦衣玉食,高高在上,周圍的人情味兒卻越來越少……
人就是這麽矛盾的生物,越是沒有什麽,越是珍視什麽。哪怕他所擁有的是全天下絕大多數人都無比渴望的,卻依舊不能讓他滿意。
說穿了,這不是可憐,就是賤。
王弋也覺得自己有些賤,他不僅覺得自己賤,還覺得那些官員們更賤。
明明已經擁有了很多,卻總是期望更多,與標榜的君子大相徑庭。
大朝。
王弋再一次提前來到正殿,在王座上目視著臣子們從大門一個個走到自己的位子上。
不過這一次王弋沒有讓呂邪按照規矩宣讀朝堂紀律,而是看了大臣們好一會,才緩緩站起身子。
“往日大朝都是你們向孤匯報,今日孤要先對你們說一件事。”王弋拿起毛線往下走,邊走邊說,“此物羊毛所製,製成衣物保暖不如毛皮。但此物造價極為低廉,無論軍隊士卒還是平民百姓都能擁有。孤知道每年會凍死不少百姓,有了此物製成的衣服,至少可以保證冀州之南不會凍死人。”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如果毛衣真的有王弋說的效果,哪怕隻有一半,也是極為驚人的。
不僅能在軍事上有廣泛的應用,民生更是重中之重,政績也能好看上許多。
最關鍵的是,王弋的拓土令沒有進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些有想法的世家沒辦法給所有人都穿戴上毛皮衣物。
他們手裏的莊戶本來就不多,每一個都是珍貴的財富,不能輕易舍棄。
如今有了這東西,不少人的心思都活泛了起來。
立即有人說道:“殿下,此物應交由工部掌管製造……”
“住嘴,孤還不知道你們心中所想?若交給工部,不出三天,這裏一大半人都會擁有製造方法不說,價格也會被你們抬到天價!”王弋冷冷地瞪了那人一眼。
王弋這話其實非常過分,幾乎將世家和他的矛盾挑明了,也將他們的貪婪擺在了明麵上,已經違反了鬥爭的規矩。
可王弋的氣勢著實有些嚇人,各部長官又沒有出頭,一般人還真不敢去觸動他的怒火。
唯一敢說話的禦史台現在也不敢動,因為荀彧、荀攸、田豐等人的目光全在孔圭身上,沒人能承受得住這些人的攻擊。
王弋掃了大臣們一眼,冷笑道:“哼,此物的製作方法,孤會張貼告示昭告天下,孤不在乎會不會被其他諸侯學去,也不想用此物去賺錢。”
“殿下。”這次是荀彧站了出來,問道:“若其他人學去還好,若是那曹孟德學去,冬季恐怕會給我等找許多麻煩。”
“無妨。他若十年之內學去,將必死無疑;若二十年之內學去,將傷筋動骨;三十年之內,方可有與孤一戰之力。”
“殿下如此自信?”
“文若,此物造價極為低廉,人人都可擁有。”王弋看向荀彧的眼神意味深長,“曹孟德初到益州,不可能輕易降服益州的宗族吧?”
降服?
說到宗族荀彧那是再清楚不過了,若說這世上有哪裏的宗族最難降服,他腦海中第一個答案是揚州,第二個就是益州,荊州都隻能排在第三。
一種人人 都可以擁有的東西是多麽龐大的市場,就連荀彧都無法想象,因為他隻見過一種所有人都離不開的東西,那就是食鹽。
王弋將食鹽的方法送給了諸侯,得到的利益堪稱巨大,直到現在也沒有哪兩個諸侯結盟。
若王弋再將毛線的製作方法公布出去,荀彧相信所有的世家都會瘋狂,羊將是這個世上僅次於食鹽的硬通貨。
荀彧不知道王弋想要做什麽,但是他已經想到各路諸侯因為羊而進行的戰爭,想到各個世家為了養羊而做出的各種荒繆之事,一時間後背竟然滲出絲絲冷汗……
王弋更是清楚羊吃人是什麽後果,說道:“此物製作需要羊毛,綿羊的毛。孤會製定法令,隻允許幽州和並州合適的地方飼養綿羊。想要養羊的人,可以去養。想要紡織毛線的人,可以尋找地方開設作坊,孤不會禁止。但是,有誰膽敢侵占一寸耕地,孤就將他全家都埋在那寸耕地之中!”
聽到這話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他們並不擔心王弋的法令有多麽嚴苛,他們擔心的是王弋將羊毛隻留給甄薑去做。
既然王弋不打算讓甄薑摻合,那他們自然不會在這種事上給王弋找不痛快,誰會和錢過不去呢?
“毛線不是重點,孤要和你們講的是羊毛到成衣的模式。”王弋走迴王座,聲音變得溫和,“當初孤承諾過,隻要你們願意置換土地,孤就為你們安排商路,這一點孤做到了。
不過如今高顯衰落,很多人都受了影響,孤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如今孤有一策,爾等仔細聽著……”
王弋詳細地解釋了如何將小手工作坊拆分成產業鏈,繼而轉換成工廠的思路,並且說明各地如何因地製宜產出經濟作物並統一加工的過程。
身在朝堂的官員自然和甄薑這個純粹的商人不同,他們第一時間並沒有在意成本是否增加的問題,而是察覺到了其中的關鍵——賦稅。
如果產品進行大規模的生產,標準就會趨近於統一,賦稅就會得到清晰的劃分,國庫很快便能充盈。
也就是說他們的生意被官府套上了一個枷鎖,以後賺取的多與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朝廷製定的賦稅政策。
這很危險,但同時也是機遇。
畢竟他們就身處朝堂,可以更早、更準確地了解賦稅政策,有些人甚至能左右政策的製定。
這就很有誘惑力了,一時間人人心懷鬼胎,看向同僚的眼神或是心照不宣,或是猜疑不已……
王弋冷笑著看著眼前的一切,朝堂再次陷入混亂,唯一的不同是這一次全在他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