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任萬萬沒想到這世上竟然有人能壓製住益州的弓箭手,要知道益州山多地險野獸還不少,不論與人爭鬥還是外出狩獵,比的就是一個出手速度,更快的人才有活下去的資格。
然而城上的那些弓箭手竟然懂得依靠城牆進行掩護射擊和分批次射擊,讓張任非常驚訝。
曹仁有這麽厲害的兵早幹什麽去了?非要這個時候才用出來?當打仗是小孩子的過家家嗎?之前死的人就白死了?
細細思索,這其實是一件讓人十分驚恐的事情。
雖說曹仁防的很好,殺手鐧也沒必要直接出,可是守城派精銳有什麽的?他就不怕兵變嗎?
“小覷了天下英豪吧?”這時一道聲音在身邊響起。
張任迴頭看去,發現是孫堅的愛將祖茂。
“祖將軍……”張任趕緊行了一禮。
祖茂卻擺擺手道:“軍中無需如此。怎麽樣?沒想到這個曹仁這麽厲害吧?”
“確實……”
“說起來我和陛下還來過這裏,那時有董卓、有皇甫嵩、有韓遂、有很多人,那時我第一次學到了為將者應該懂得的道理——變通……”
“祖將軍……”張任不明白祖茂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現在他們的攻勢可是受阻呢。
“年輕人不要著急,被戲耍了生氣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能讓憤怒影響判斷。”祖茂露出了笑容,又陷入了迴憶,“當年皇甫嵩在冀州殺了很多黃巾,殺得河水都阻塞了。但是到了涼州,他又不願意殺羌族了,你知道為什麽?因為形勢不同,羌族總是在造反,要進行適當的懷柔。”
“祖將軍的意思是……這些人並沒有看起來這麽厲害?他們是因為死亡威脅所以才爆發出來如此的戰鬥力?為什麽?”
“因為形勢。眼下破城他們必死無疑,所以隻能奮起反擊。張將軍,陛下可以憤怒也必須憤怒,但是我們不能憤怒。我們是陛下憤怒的執行者,必須要冷靜地釋放陛下的怒火。”
“受教了,祖將軍可有破敵的良策?”
“這就是我來尋張將軍的原因,因為我沒有。”
“啊?”
張任人都傻了,心道這祖茂有毛病吧?逼逼叨了一大堆,到頭來就別出來一個沒有?沒有你說什麽?在這教育誰呢?
祖茂卻無奈道:“張將軍,人的才能是有限的,我最多也就比你多吃兩碗飯罷了。看在往日裏你我關係不錯的份上,別讓我們這些人打得太難看……”
老東西!
張任心中暗罵一聲,原來在這裏等著他呢。
是人就會有自己的圈子,孫堅麾下也不例外,而且益州的圈子更多。
老臣是一個大派係,益州本地人又是一個大派係,裏麵還分了去過洛陽的和沒去過洛陽的等等……
祖茂算是一個願意交流的人,經常充當兩個大派係的和事佬,和雙方的關係都還不錯。
原來老臣那邊同樣不好打,過來就是想問問張任有沒有辦法。
有沒有辦法?
張任當然沒辦法,士卒的戰鬥力就在那裏擺著,他能有什麽辦法?
不過既然求到他了,他又不能不說,於是便說道:“祖將軍,士卒攻城受挫士氣就會衰減,我覺得應當鼓舞士卒的軍心。”
“擊鼓?”
“擊鼓是沒用的,不如派將領上吧,我先來做個示範如何?”說著,張任拿起長槍就要登城。
祖茂卻趕緊攔住說:“既然我是來問計的,怎麽能讓張將軍上?我來,我來!我還沒老得走不動呢,哈哈……張將軍稍候,且看我破城,功勞定少不了張將軍一份。”
說罷,祖茂打馬就走。
張任這才想起來,祖茂是黃蓋的副將,和自己打得不是一麵城牆……
其實張任的這個計策是個人都能想到,黃蓋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想不到自己上?
問題是想到了有啥用?他又不是那些菜鳥將領,想到了和去做不是一迴事啊……
祖茂將張任的計策告訴了黃蓋,黃蓋撓了撓頭罵道:“這算是個鳥計策?現在士氣正盛,稍有受挫主將就上?那以後還怎麽打?以後難道打不過就要主將上?”
“話雖如此,但是張任是陛下很看重的將領,能力也比我等要強上許多,我覺得他可能是認為現在的時機已經到了吧……”
“唉……”
黃蓋歎息一聲,時機到了嗎?
也罷,就這麽一會兒功夫,他已經又換下來兩隊攻城的士卒了。
想到這裏,黃蓋拿起兵器就要親自上陣。
祖茂卻攔住他道:“我來吧!”
“你?”
“放心,我有分寸。況且我是副將,失敗了不至於影響士氣。”
“那你多加小心,帶我的親衛去。”
“好!”
祖茂答應一聲,領著三百黃蓋的親衛營上了前線。
事實上益州軍打得確實難看了一些,攻城部隊屢屢受挫,但是並不艱難。
益州弓箭手的壓製力還是很強的,曹軍的弓箭手大量殺傷了攻城部隊,自己也被對方重創。
主要是益州弓箭手的射速過快,精準度卻一般,箭雨看起來很唬人,落到城頭一次造成的殺傷非常有限,打出來的效果很難看,不過累積多了依舊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
黃蓋再一次組織了一波進攻,這是他今日能組織的最後一次進攻了。
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是他第四次進攻,士卒們早已經不耐煩了。
黃蓋為了鼓舞士氣親自上陣擂鼓,牛皮大鼓敲得震天響。
而隨著祖茂的一聲令下,軍陣再次快速啟動,發起了散兵衝鋒。
著甲有著甲的優勢,輕裝也有輕裝的好處,死是容易死了一些,可是速度快啊!
這次有祖茂親自上陣,加之曹軍的弓箭手已經不多,一千兵馬來到城牆下也隻損失了一百左右,士氣依舊無比旺盛。
祖茂指揮著人架起梯子率先向上攀登上去,一塊塊滾木礌石下雨般砸下,卻被他忽左忽右一一閃過。
見到此情此景,哪怕其他士卒的攻勢已然不順利被砸死了許多人,可是將領如此勇武,他們也忘記了恐懼,亡命一般不停的向上攀登。
三步,兩步,一步……
望著近在眼前的城牆,祖茂鬆了口氣的同時也在暗暗行氣,爭取為部下打下來一片登陸區域。
然而……
當他登上城牆後卻發現扔石頭的曹軍早已自動讓開了一片區域,他的眼前沒什麽敵人,隻有一架上麵裝著一柄長矛的巨弩。
長矛在陽光下閃耀的寒光刺痛骨髓,旁邊站著的一員將領眼神中同樣沒有一絲感情。
隻見那名將領輕輕揮了揮手,長矛以肉眼不可見的速度飛向祖茂,他還沒有反應過來,身體就已經被洞穿了。
怎麽會有這種東西?
曹軍哪來的這種東西?
之前為什麽不用?
臨死前的莫名其妙三連問占據著祖茂的大腦,讓他無暇思考別的,也沒有時間得出答案。
年輕將領兩步上前,一把將已經半個身體飛出城的祖茂拉了迴來,並且一劍梟首。
“爾等獎勵已死,為何不降!”將領舉著祖茂的頭顱,向益州軍展示著。
一瞬間,原本高漲的士氣崩潰!
就連黃蓋的親衛也無心戀戰,紛紛調頭就跑,生怕慢了一步死在這裏。
不過有個膽大的在跑之前還是問道:“你是何人?”
“哼!曹純,曹子和。迴去告訴你們將軍:不降,就死。”
曹純,老曹家這一代最全麵的將領,黃蓋的攻城部隊在轉瞬之間被打崩了數次不是沒有原因的。
也算是黃蓋倒黴,被分到了曹純守衛的城牆,這裏除了弓箭手不是他麾下的人以外,守城的士卒全是他訓練的騎兵,戰鬥力可不是被曹操過完篩子後留下的那些步卒能比的。
他和曹仁是親兄弟,曹操這次算是孤注一擲了,自己和大兒子都出去了,留守老家的就是這對已經擺明了支持曹昂的兄弟。
況且兩人的才能十分優秀,也沒有辜負曹操的期望。
祖茂的陣亡對益州軍的士氣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孫堅隻能收兵另尋機會。
他不是不能接受祖茂死,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但是他無法接受祖茂就這麽死了。
老部下無聲無息,莫名其妙的死了?
孫堅心中的怒火已經到了極限,他開始逐漸找迴了一些忘記的東西。
“撤軍,後退到武都郡從長計議。”
孫堅下達了自己的命令,一個看起來十分窩囊的命令。
但是張任卻知道這一點兒也不窩囊,是當下最正確的選擇,因為孫堅看穿了曹仁的詭計。
在大多數將領都叫囂著為祖茂報仇的時候,孫堅想起了一支被人遺忘的軍隊,那支上午剛剛出城的騎兵。
五千騎兵能做很多事情,多到能讓整個益州軍崩潰。
孫堅沒有騎兵,一個都沒有,所以他必須想個辦法滅掉那些騎兵,想個辦法破解射殺了祖茂的巨弩。
其實孫堅現在就有辦法,隻要他親自上就行,整個天下單論武藝他自信沒幾個人能比得過他。
可惜他是皇帝,皇帝不能親自動手……
然而城上的那些弓箭手竟然懂得依靠城牆進行掩護射擊和分批次射擊,讓張任非常驚訝。
曹仁有這麽厲害的兵早幹什麽去了?非要這個時候才用出來?當打仗是小孩子的過家家嗎?之前死的人就白死了?
細細思索,這其實是一件讓人十分驚恐的事情。
雖說曹仁防的很好,殺手鐧也沒必要直接出,可是守城派精銳有什麽的?他就不怕兵變嗎?
“小覷了天下英豪吧?”這時一道聲音在身邊響起。
張任迴頭看去,發現是孫堅的愛將祖茂。
“祖將軍……”張任趕緊行了一禮。
祖茂卻擺擺手道:“軍中無需如此。怎麽樣?沒想到這個曹仁這麽厲害吧?”
“確實……”
“說起來我和陛下還來過這裏,那時有董卓、有皇甫嵩、有韓遂、有很多人,那時我第一次學到了為將者應該懂得的道理——變通……”
“祖將軍……”張任不明白祖茂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現在他們的攻勢可是受阻呢。
“年輕人不要著急,被戲耍了生氣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能讓憤怒影響判斷。”祖茂露出了笑容,又陷入了迴憶,“當年皇甫嵩在冀州殺了很多黃巾,殺得河水都阻塞了。但是到了涼州,他又不願意殺羌族了,你知道為什麽?因為形勢不同,羌族總是在造反,要進行適當的懷柔。”
“祖將軍的意思是……這些人並沒有看起來這麽厲害?他們是因為死亡威脅所以才爆發出來如此的戰鬥力?為什麽?”
“因為形勢。眼下破城他們必死無疑,所以隻能奮起反擊。張將軍,陛下可以憤怒也必須憤怒,但是我們不能憤怒。我們是陛下憤怒的執行者,必須要冷靜地釋放陛下的怒火。”
“受教了,祖將軍可有破敵的良策?”
“這就是我來尋張將軍的原因,因為我沒有。”
“啊?”
張任人都傻了,心道這祖茂有毛病吧?逼逼叨了一大堆,到頭來就別出來一個沒有?沒有你說什麽?在這教育誰呢?
祖茂卻無奈道:“張將軍,人的才能是有限的,我最多也就比你多吃兩碗飯罷了。看在往日裏你我關係不錯的份上,別讓我們這些人打得太難看……”
老東西!
張任心中暗罵一聲,原來在這裏等著他呢。
是人就會有自己的圈子,孫堅麾下也不例外,而且益州的圈子更多。
老臣是一個大派係,益州本地人又是一個大派係,裏麵還分了去過洛陽的和沒去過洛陽的等等……
祖茂算是一個願意交流的人,經常充當兩個大派係的和事佬,和雙方的關係都還不錯。
原來老臣那邊同樣不好打,過來就是想問問張任有沒有辦法。
有沒有辦法?
張任當然沒辦法,士卒的戰鬥力就在那裏擺著,他能有什麽辦法?
不過既然求到他了,他又不能不說,於是便說道:“祖將軍,士卒攻城受挫士氣就會衰減,我覺得應當鼓舞士卒的軍心。”
“擊鼓?”
“擊鼓是沒用的,不如派將領上吧,我先來做個示範如何?”說著,張任拿起長槍就要登城。
祖茂卻趕緊攔住說:“既然我是來問計的,怎麽能讓張將軍上?我來,我來!我還沒老得走不動呢,哈哈……張將軍稍候,且看我破城,功勞定少不了張將軍一份。”
說罷,祖茂打馬就走。
張任這才想起來,祖茂是黃蓋的副將,和自己打得不是一麵城牆……
其實張任的這個計策是個人都能想到,黃蓋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想不到自己上?
問題是想到了有啥用?他又不是那些菜鳥將領,想到了和去做不是一迴事啊……
祖茂將張任的計策告訴了黃蓋,黃蓋撓了撓頭罵道:“這算是個鳥計策?現在士氣正盛,稍有受挫主將就上?那以後還怎麽打?以後難道打不過就要主將上?”
“話雖如此,但是張任是陛下很看重的將領,能力也比我等要強上許多,我覺得他可能是認為現在的時機已經到了吧……”
“唉……”
黃蓋歎息一聲,時機到了嗎?
也罷,就這麽一會兒功夫,他已經又換下來兩隊攻城的士卒了。
想到這裏,黃蓋拿起兵器就要親自上陣。
祖茂卻攔住他道:“我來吧!”
“你?”
“放心,我有分寸。況且我是副將,失敗了不至於影響士氣。”
“那你多加小心,帶我的親衛去。”
“好!”
祖茂答應一聲,領著三百黃蓋的親衛營上了前線。
事實上益州軍打得確實難看了一些,攻城部隊屢屢受挫,但是並不艱難。
益州弓箭手的壓製力還是很強的,曹軍的弓箭手大量殺傷了攻城部隊,自己也被對方重創。
主要是益州弓箭手的射速過快,精準度卻一般,箭雨看起來很唬人,落到城頭一次造成的殺傷非常有限,打出來的效果很難看,不過累積多了依舊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
黃蓋再一次組織了一波進攻,這是他今日能組織的最後一次進攻了。
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是他第四次進攻,士卒們早已經不耐煩了。
黃蓋為了鼓舞士氣親自上陣擂鼓,牛皮大鼓敲得震天響。
而隨著祖茂的一聲令下,軍陣再次快速啟動,發起了散兵衝鋒。
著甲有著甲的優勢,輕裝也有輕裝的好處,死是容易死了一些,可是速度快啊!
這次有祖茂親自上陣,加之曹軍的弓箭手已經不多,一千兵馬來到城牆下也隻損失了一百左右,士氣依舊無比旺盛。
祖茂指揮著人架起梯子率先向上攀登上去,一塊塊滾木礌石下雨般砸下,卻被他忽左忽右一一閃過。
見到此情此景,哪怕其他士卒的攻勢已然不順利被砸死了許多人,可是將領如此勇武,他們也忘記了恐懼,亡命一般不停的向上攀登。
三步,兩步,一步……
望著近在眼前的城牆,祖茂鬆了口氣的同時也在暗暗行氣,爭取為部下打下來一片登陸區域。
然而……
當他登上城牆後卻發現扔石頭的曹軍早已自動讓開了一片區域,他的眼前沒什麽敵人,隻有一架上麵裝著一柄長矛的巨弩。
長矛在陽光下閃耀的寒光刺痛骨髓,旁邊站著的一員將領眼神中同樣沒有一絲感情。
隻見那名將領輕輕揮了揮手,長矛以肉眼不可見的速度飛向祖茂,他還沒有反應過來,身體就已經被洞穿了。
怎麽會有這種東西?
曹軍哪來的這種東西?
之前為什麽不用?
臨死前的莫名其妙三連問占據著祖茂的大腦,讓他無暇思考別的,也沒有時間得出答案。
年輕將領兩步上前,一把將已經半個身體飛出城的祖茂拉了迴來,並且一劍梟首。
“爾等獎勵已死,為何不降!”將領舉著祖茂的頭顱,向益州軍展示著。
一瞬間,原本高漲的士氣崩潰!
就連黃蓋的親衛也無心戀戰,紛紛調頭就跑,生怕慢了一步死在這裏。
不過有個膽大的在跑之前還是問道:“你是何人?”
“哼!曹純,曹子和。迴去告訴你們將軍:不降,就死。”
曹純,老曹家這一代最全麵的將領,黃蓋的攻城部隊在轉瞬之間被打崩了數次不是沒有原因的。
也算是黃蓋倒黴,被分到了曹純守衛的城牆,這裏除了弓箭手不是他麾下的人以外,守城的士卒全是他訓練的騎兵,戰鬥力可不是被曹操過完篩子後留下的那些步卒能比的。
他和曹仁是親兄弟,曹操這次算是孤注一擲了,自己和大兒子都出去了,留守老家的就是這對已經擺明了支持曹昂的兄弟。
況且兩人的才能十分優秀,也沒有辜負曹操的期望。
祖茂的陣亡對益州軍的士氣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孫堅隻能收兵另尋機會。
他不是不能接受祖茂死,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但是他無法接受祖茂就這麽死了。
老部下無聲無息,莫名其妙的死了?
孫堅心中的怒火已經到了極限,他開始逐漸找迴了一些忘記的東西。
“撤軍,後退到武都郡從長計議。”
孫堅下達了自己的命令,一個看起來十分窩囊的命令。
但是張任卻知道這一點兒也不窩囊,是當下最正確的選擇,因為孫堅看穿了曹仁的詭計。
在大多數將領都叫囂著為祖茂報仇的時候,孫堅想起了一支被人遺忘的軍隊,那支上午剛剛出城的騎兵。
五千騎兵能做很多事情,多到能讓整個益州軍崩潰。
孫堅沒有騎兵,一個都沒有,所以他必須想個辦法滅掉那些騎兵,想個辦法破解射殺了祖茂的巨弩。
其實孫堅現在就有辦法,隻要他親自上就行,整個天下單論武藝他自信沒幾個人能比得過他。
可惜他是皇帝,皇帝不能親自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