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弋這次去幽州很倉促,臣子就隻帶了荀彧和荀攸兩個人,女人也隻帶了袁家的老大袁薇。(沒查著,編的名,別信。)
袁薇是個聰明的女人,她在王弋這裏不僅沒有名分,甚至還要將妹妹撫養長大繼續嫁給王弋,身份有多卑微可想而知。
可她卻沒有一絲抱怨,做事中規中矩,甄薑給她多大的權力,她就辦多大的事,以至於所有人對她的評價都非常好。
以她現在的地位,肯定不適合跟隨王弋出行,所以立即明白這件事和她有關。
袁家……估計是沒了……
如果有人剝奪一個人哭的權力,那麽那個人的控製欲一定已經到了一個變態的地步。
王弋並沒有,所以他沒有打擾在馬車角落中哭泣的袁薇。
袁薇其實已經很克製了,她將自己整個人縮成一團,極力不發出一絲聲音。
她對那些袁家人其實沒有一絲感情,可那麽大的一個家,說沒就沒了,誰都受不了。
可不是人死了那麽簡單,家,沒了……
“袁薇,其實我想安慰一下你,但是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
王弋看著一抽一抽的袁薇著實有些擔憂,很擔心她哪一下一口氣沒上來就過去了。
袁薇聽到王弋的話終於抬起了頭,她的雙眼中爆開了很多毛細血管,將眼球染得通紅,十分滲人。
“如今這個局麵……”
“殿下,臣能和她說幾句嗎?”車窗外忽然傳來了一個女聲。
王弋聽到後打開了車門,將那人放了進來,竟然是穿戴了甲胄的袁靖。
袁靖進來後向王弋行了一禮,轉頭對袁徽說道:“你可能不知道我是誰,但是我知道你,而且還見過你,我也姓袁。袁家人死了我很高興,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的父母可能就在那些人裏麵。”
“你……你……你是什麽人?”袁薇聞言大驚失色,她從未想過有人竟然會因為死了父母而高興,這個人竟然還是袁家人。
“我?算起來我們兩人的太祖應該是同一個人,不過這都不重要,你真不應該為袁家人哭泣。”袁靖的話不僅讓袁薇感到不安,就連王弋都十分意外。
而袁徽則將袁家的秘密說了出來:“你知道袁家為什麽強大嗎?和誰做了高官沒關係,和擁有淵博的知識也沒關係。袁家強大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其殘忍的製度。
袁家在誰都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實行了一個製度——能者擁有一切,庸人付出所有。
袁家是不允許有親情的,直係子弟接受最好的教育,擁有最多的資源,但真正的上位者卻隻有最頂尖的那一兩個。
旁係更沒有權力選擇,除非優秀到耀眼,否則沒有任何機會掌控自己的命運。享受那份天下最頂尖待遇的代價超乎你的想象。
袁紹曾經想要改變這條製度,可是他失敗了,他沒能活到那個時候,其實你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
現在,你還認為自己有為袁家哭的必要嗎?”
袁薇聽得一愣一愣的,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但是王弋一下子就明白了。
袁薇其實和袁靖一樣,她們那一支已經敗落了,就必須成為直係手中謀取利益的棋子。
要不然為何袁術剛死,兩個女兒連帶著玉璽就被送到河北了?
“你倒是挺會安慰人。”王弋白了袁靖一眼,到現在為止他依舊不信任這個女人。
袁靖卻很是平靜地說:“殿下,我並沒有安慰,隻是說了事實罷了。”
“算了,你們聊聊吧,我給你們讓地方。”王弋一邊叫停馬車往荀彧等人的車上走,一邊說道,“你也是袁家人,好歹讓她有些娘家人的感覺。”
有時候他覺得世家真是一群冷血的家夥,為了家族發展可以舍棄任何人的生命,當真是一群心理變態的家夥。
以前他聽過什麽帝國就是一個更大的世家,真是一派胡言。
帝國要真像世家那樣運行,那必然會經曆出生即死亡的命運。
不過世家隻是意識扭曲,不是真的心理變態,那個袁靖才是真的心理變態。
準確的來說她是一個精神病,精神不正常,是人格分裂的患者。
那家夥有三種人格,無微不至的鄰家大姐姐、冷酷無情的暗殺組織首領以及純粹的殺戮機器。
這也是為什麽她會出現在這裏,由於呂邪的懷疑,趙雲出手試探後將袁靖留在身邊任命了一個副官的職位。
趙雲倒不是貪圖美色,而是作為一個一次性用品,袁靖真的很好用。
袁靖那個隻知道殺戮的人格能維持長時間行氣的狀態,代價就是幾乎沒什麽理智,攻擊起來不分敵我。
而趙雲則想著在某些需要斷後的情況下將袁靖丟出去,能給王弋爭取很長時間。
王弋倒是很讚同趙雲的做法,畢竟其他武將去斷後他會心疼,袁靖?他一點兒也不在乎。
來到荀彧的馬車上,王弋看到叔侄二人正在忙著批改公文,他便笑道:“先放一放吧,這些都不著急。”
“殿下,今日事今日畢,明日事最好也能在今日給畢了。”
“畢不了啊……”王弋歎息一聲,無奈道,“文若,我們可能麻煩了。”
“殿下,發生了何事?”
“袁家人死在亂軍之中,有些人要鬧了。”
“那主公還要出行?我等應該速速迴去……”
“別急,等你和我去過幽州後就知道為什麽要來這一趟了,我擔心的是另一件事。”王弋的臉色逐漸陰沉,冷聲說道,“這次出發之前,我已經將明鏡司的人全都安排出去了,你猜猜會抓到誰?”
“明鏡司?殿下覺得他們會造反?應該不會的,如今河北的強盛之勢已然確定,他們又沒有什麽借口,是不敢造反的。”
“他們真要是敢造反就好了。”王弋苦澀一笑,“可他們要是展現自己的忠誠呢?哼,唉……”
“忠誠?”荀彧先是一愣,繼而臉色大變,勃然大怒道,“他們敢?他們要是敢,我一個個親手剁了他們!”
荀攸在一旁同樣苦笑,能把荀彧氣成這樣可不容易。
不過他並不看好王弋的計劃,出言提示:“殿下,明鏡司恐怕不夠吧。”
“怎麽會不夠?”
“殿下,光看著各個世家沒用。世家能翻的了什麽風浪?他們的命運都攥在殿下手裏,不敢怎麽樣的。可若是他們以勢相迫……”
荀攸並沒有將話說完,但是王弋已經明白了。
王弋很清楚,到了他現在這種實力,正麵一對一是沒有對手的,隻是這樣並不代表他就無敵了,事實上任何一個帝王都不可能無敵,他們最大的敵人是勢。
帝王都抗衡不了的,更何況現在的王弋呢?
所謂的勢其實就是民意,想要拒絕民意很簡單,直接無視就好了。
可是有些事情是不能無視的,就比如建議王弋稱帝。
在無知的百姓中,稱帝對於王弋來說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更何況王弋手上有玉璽,他也沒有理由拒絕。
可事實上這件事對於他來說百害而無一利,因為他手上有玉璽,一旦稱帝所有的諸侯就有了結盟的理由。
哪怕遠在益州的孫堅不參與,劉表、曹操、袁譚、呂布這幾個人也夠他喝一壺的。
想到這裏王弋一個頭倆大,命令隊伍迅速行軍,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幽州,他要去樂浪郡一趟。
是的,這次他要去的不是遼隊,而是樂浪。
他要去見一見公孫家那幫人,看看他們在那邊發展的好不好,能不能做到幾代之後成為一個廢物。
順便他還要去邊境看看,呂布是打不成了,可是右軍又不能閑著,要不然這兩年積攢下來的家底兒放在手裏還怪燒手的。
他準備看看能不能發展一下自己的後院,將高句麗和夫餘的土地給攻略下來,將那裏改建成自己堅實的糧食產地。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都說河北富庶,還真是沒說錯,整個冀州都是一片平原,就是專門給人用來種地的。
但是冀州卻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缺水!
別看冀州看起來河流眾多四通八達,可它真的也就看起來那麽多,水係並不豐富。
生活需要水,種地更需要水。
哪怕王弋讓劉德然瘋狂改建也不行,完全供不上現在冀州的需求。
冀州的絕大多數土地其實都是荒著的,不是沒人想開墾,而是開墾了也沒用,種不出糧食。
冀州大部分農田全在河流邊上,遠一些的灌溉又需要引流,每年發生的村落間的水源戰爭數都數不過來,比大漢幾百年來打的戰爭加起來都要多。
由於河北相對太平,大量百姓遷徙過來謀求活路。
這樣的遷徙自然越多越好,王弋極為歡迎。
可是十年後呢?
如今王弋都需要麵臨產能過剩,有人、有牛,卻沒有土地耕種的問題。
等到十年之後孩子長大成人分家出去居住,新一批的人口潮降臨,他應該拿什麽土地去應對多出來的人口?
沒人能保證十年之後可以打完統一戰爭,這又不是熱武器時代,王弋也需要拿著大刀長矛,遵循“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原則,他並不比其他人多什麽……
袁薇是個聰明的女人,她在王弋這裏不僅沒有名分,甚至還要將妹妹撫養長大繼續嫁給王弋,身份有多卑微可想而知。
可她卻沒有一絲抱怨,做事中規中矩,甄薑給她多大的權力,她就辦多大的事,以至於所有人對她的評價都非常好。
以她現在的地位,肯定不適合跟隨王弋出行,所以立即明白這件事和她有關。
袁家……估計是沒了……
如果有人剝奪一個人哭的權力,那麽那個人的控製欲一定已經到了一個變態的地步。
王弋並沒有,所以他沒有打擾在馬車角落中哭泣的袁薇。
袁薇其實已經很克製了,她將自己整個人縮成一團,極力不發出一絲聲音。
她對那些袁家人其實沒有一絲感情,可那麽大的一個家,說沒就沒了,誰都受不了。
可不是人死了那麽簡單,家,沒了……
“袁薇,其實我想安慰一下你,但是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
王弋看著一抽一抽的袁薇著實有些擔憂,很擔心她哪一下一口氣沒上來就過去了。
袁薇聽到王弋的話終於抬起了頭,她的雙眼中爆開了很多毛細血管,將眼球染得通紅,十分滲人。
“如今這個局麵……”
“殿下,臣能和她說幾句嗎?”車窗外忽然傳來了一個女聲。
王弋聽到後打開了車門,將那人放了進來,竟然是穿戴了甲胄的袁靖。
袁靖進來後向王弋行了一禮,轉頭對袁徽說道:“你可能不知道我是誰,但是我知道你,而且還見過你,我也姓袁。袁家人死了我很高興,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的父母可能就在那些人裏麵。”
“你……你……你是什麽人?”袁薇聞言大驚失色,她從未想過有人竟然會因為死了父母而高興,這個人竟然還是袁家人。
“我?算起來我們兩人的太祖應該是同一個人,不過這都不重要,你真不應該為袁家人哭泣。”袁靖的話不僅讓袁薇感到不安,就連王弋都十分意外。
而袁徽則將袁家的秘密說了出來:“你知道袁家為什麽強大嗎?和誰做了高官沒關係,和擁有淵博的知識也沒關係。袁家強大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其殘忍的製度。
袁家在誰都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實行了一個製度——能者擁有一切,庸人付出所有。
袁家是不允許有親情的,直係子弟接受最好的教育,擁有最多的資源,但真正的上位者卻隻有最頂尖的那一兩個。
旁係更沒有權力選擇,除非優秀到耀眼,否則沒有任何機會掌控自己的命運。享受那份天下最頂尖待遇的代價超乎你的想象。
袁紹曾經想要改變這條製度,可是他失敗了,他沒能活到那個時候,其實你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
現在,你還認為自己有為袁家哭的必要嗎?”
袁薇聽得一愣一愣的,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但是王弋一下子就明白了。
袁薇其實和袁靖一樣,她們那一支已經敗落了,就必須成為直係手中謀取利益的棋子。
要不然為何袁術剛死,兩個女兒連帶著玉璽就被送到河北了?
“你倒是挺會安慰人。”王弋白了袁靖一眼,到現在為止他依舊不信任這個女人。
袁靖卻很是平靜地說:“殿下,我並沒有安慰,隻是說了事實罷了。”
“算了,你們聊聊吧,我給你們讓地方。”王弋一邊叫停馬車往荀彧等人的車上走,一邊說道,“你也是袁家人,好歹讓她有些娘家人的感覺。”
有時候他覺得世家真是一群冷血的家夥,為了家族發展可以舍棄任何人的生命,當真是一群心理變態的家夥。
以前他聽過什麽帝國就是一個更大的世家,真是一派胡言。
帝國要真像世家那樣運行,那必然會經曆出生即死亡的命運。
不過世家隻是意識扭曲,不是真的心理變態,那個袁靖才是真的心理變態。
準確的來說她是一個精神病,精神不正常,是人格分裂的患者。
那家夥有三種人格,無微不至的鄰家大姐姐、冷酷無情的暗殺組織首領以及純粹的殺戮機器。
這也是為什麽她會出現在這裏,由於呂邪的懷疑,趙雲出手試探後將袁靖留在身邊任命了一個副官的職位。
趙雲倒不是貪圖美色,而是作為一個一次性用品,袁靖真的很好用。
袁靖那個隻知道殺戮的人格能維持長時間行氣的狀態,代價就是幾乎沒什麽理智,攻擊起來不分敵我。
而趙雲則想著在某些需要斷後的情況下將袁靖丟出去,能給王弋爭取很長時間。
王弋倒是很讚同趙雲的做法,畢竟其他武將去斷後他會心疼,袁靖?他一點兒也不在乎。
來到荀彧的馬車上,王弋看到叔侄二人正在忙著批改公文,他便笑道:“先放一放吧,這些都不著急。”
“殿下,今日事今日畢,明日事最好也能在今日給畢了。”
“畢不了啊……”王弋歎息一聲,無奈道,“文若,我們可能麻煩了。”
“殿下,發生了何事?”
“袁家人死在亂軍之中,有些人要鬧了。”
“那主公還要出行?我等應該速速迴去……”
“別急,等你和我去過幽州後就知道為什麽要來這一趟了,我擔心的是另一件事。”王弋的臉色逐漸陰沉,冷聲說道,“這次出發之前,我已經將明鏡司的人全都安排出去了,你猜猜會抓到誰?”
“明鏡司?殿下覺得他們會造反?應該不會的,如今河北的強盛之勢已然確定,他們又沒有什麽借口,是不敢造反的。”
“他們真要是敢造反就好了。”王弋苦澀一笑,“可他們要是展現自己的忠誠呢?哼,唉……”
“忠誠?”荀彧先是一愣,繼而臉色大變,勃然大怒道,“他們敢?他們要是敢,我一個個親手剁了他們!”
荀攸在一旁同樣苦笑,能把荀彧氣成這樣可不容易。
不過他並不看好王弋的計劃,出言提示:“殿下,明鏡司恐怕不夠吧。”
“怎麽會不夠?”
“殿下,光看著各個世家沒用。世家能翻的了什麽風浪?他們的命運都攥在殿下手裏,不敢怎麽樣的。可若是他們以勢相迫……”
荀攸並沒有將話說完,但是王弋已經明白了。
王弋很清楚,到了他現在這種實力,正麵一對一是沒有對手的,隻是這樣並不代表他就無敵了,事實上任何一個帝王都不可能無敵,他們最大的敵人是勢。
帝王都抗衡不了的,更何況現在的王弋呢?
所謂的勢其實就是民意,想要拒絕民意很簡單,直接無視就好了。
可是有些事情是不能無視的,就比如建議王弋稱帝。
在無知的百姓中,稱帝對於王弋來說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更何況王弋手上有玉璽,他也沒有理由拒絕。
可事實上這件事對於他來說百害而無一利,因為他手上有玉璽,一旦稱帝所有的諸侯就有了結盟的理由。
哪怕遠在益州的孫堅不參與,劉表、曹操、袁譚、呂布這幾個人也夠他喝一壺的。
想到這裏王弋一個頭倆大,命令隊伍迅速行軍,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幽州,他要去樂浪郡一趟。
是的,這次他要去的不是遼隊,而是樂浪。
他要去見一見公孫家那幫人,看看他們在那邊發展的好不好,能不能做到幾代之後成為一個廢物。
順便他還要去邊境看看,呂布是打不成了,可是右軍又不能閑著,要不然這兩年積攢下來的家底兒放在手裏還怪燒手的。
他準備看看能不能發展一下自己的後院,將高句麗和夫餘的土地給攻略下來,將那裏改建成自己堅實的糧食產地。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都說河北富庶,還真是沒說錯,整個冀州都是一片平原,就是專門給人用來種地的。
但是冀州卻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缺水!
別看冀州看起來河流眾多四通八達,可它真的也就看起來那麽多,水係並不豐富。
生活需要水,種地更需要水。
哪怕王弋讓劉德然瘋狂改建也不行,完全供不上現在冀州的需求。
冀州的絕大多數土地其實都是荒著的,不是沒人想開墾,而是開墾了也沒用,種不出糧食。
冀州大部分農田全在河流邊上,遠一些的灌溉又需要引流,每年發生的村落間的水源戰爭數都數不過來,比大漢幾百年來打的戰爭加起來都要多。
由於河北相對太平,大量百姓遷徙過來謀求活路。
這樣的遷徙自然越多越好,王弋極為歡迎。
可是十年後呢?
如今王弋都需要麵臨產能過剩,有人、有牛,卻沒有土地耕種的問題。
等到十年之後孩子長大成人分家出去居住,新一批的人口潮降臨,他應該拿什麽土地去應對多出來的人口?
沒人能保證十年之後可以打完統一戰爭,這又不是熱武器時代,王弋也需要拿著大刀長矛,遵循“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原則,他並不比其他人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