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袁譚開不開心,事實就是這樣,他沒有權力去改變,那支部隊就是屬於他的敵人的。
不過沒有權力不要緊,袁譚有能力。
計劃繼續,呂蒙率領著水軍以及四千步弓手出發了。
雖然原定的是五千人,而且袁譚這次出兵的數量增加了一倍,但是張承和蔣欽的部隊反而減少了。
一切的原因在於會稽,做為盟友,王朗願意為呂蒙的軍隊籌措軍糧,並且保證不會延誤。
這是辛評爭取來的有利條件,可是有個前提,王朗要求以餘杭為界,將錢塘附近的三座城全部交給他。
事實上交不交根本不是袁譚能夠決定的,呂蒙這支兵馬打完就要走,根本無法留人駐守,王朗要是想要,不提供軍糧也是可以的。
而且大家都是盟友,好處不能由袁譚一個人都吃了,辛評答應了這個條件,袁譚對他的決定也表示了認同。
反正會稽就一個郡,早打晚打罷了。
所以張承隻有四千兵馬,剩餘一千人的位置全部是他們的糧草。
袁譚是不準備跨境給他們運糧了,有那麽一支軍隊在,誰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這次的行軍其實相當危險,說到底呂範訓練的是水軍而不是海軍,在江河中他們能鬧得天翻地覆,到了海裏,哪怕是沿著海岸地區,很可能一股風浪就將他們全部吞沒。
不過他們的運氣相當不錯,經過半個月的航行,成功來到了婁縣附近的海邊。
這裏沒有港口,張承他們連用小船運再加懂水性的自己遊,也足足花了五天多才將他們全部的家當搬到岸邊。
目送呂蒙離去,看了看累成死狗的士卒,張承三人立即商量了起來。
“婁縣攻還是不攻?步司馬,你覺得呢?”張承問了一個極為搞笑的問題。
步騭卻沒有笑,反而仔細思考片刻說道:“將軍,不如我們賣個破綻。”
“哪裏?”
“由拳如何?吳縣離得太近,容易出意外。”
“可行。”張承點了點頭,有些遺憾的說,“早知道讓他們留下一艘船了……步司馬走一趟吧?我可以給你一千兵馬。”
“用不著。”不知搖了搖頭,笑道,“兩人就夠!”
“妙計!”張承撫掌而笑。
蔣欽聽得是雲裏霧裏的,根本不明白兩人到底在說些什麽。
張承一見到蔣欽那副歪著腦袋裝可愛的求知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上去就是一巴掌。
“像個人行不行!”張承怒斥。
蔣欽嘿嘿一笑,摩拳擦掌道:“仲嗣大哥,要不要我先去探探路?”
說著,他就要喊人和他出發。
“迴來吧你!”張承一把拉住,低聲說,“去找兩個過命的弟兄,嘴要嚴的,要有家小的。告訴他們,隻要我張家一日不倒,我張仲嗣就養他們家人一輩子。以後我兒子有什麽,他兒子就有什麽。”
“這麽好?有我一份不?”
“快滾!”
張承氣急,上去就是一腳。
蔣欽也不惱,笑嘻嘻的跑開了。
他不知道張承想要做什麽,但還是找來了兩個水寨的老弟兄。
張承低聲吩咐了一條計策,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承諾,以後必定保證他們家的後代脫離賊人的身份,成為一個世家子弟。
這兩人聽完倒是很高興,一條命換自己家一個未來,那是非常值得的。
不過蔣欽卻很是哀傷,恨不得自己替兩人去執行任務。
張承是讓他們去送死的,這兩個人需要將一條情報傳遞給婁縣的守軍,那就是張承他們兩千偷襲由拳的士卒落水於此,正在尋找由拳的位置。
由拳這個地方不會有什麽正經的守軍,它的地理位置很偏,周圍沒什麽大型城池,隻有海邊有個海鹽縣。
平日裏除了鬧些山賊越人以外,基本上沒什麽危險,任何麻煩隻要組織些民壯就解決了。
但是這裏又十分重要,它是吳郡南部三城,甚至是會稽郡進入中原的必經之路。
如果不想走海路進入長江,那要麽就翻山,要麽就走這裏。
婁縣不可能不派人救援,至少也應該派人去通知一聲。
不過婁縣的守軍應該也不會輕易上當,必定會進行多次偵查。
於是張承就將士卒分成了四隊,一千人一隊。
一隊由一名校尉率領,負責在這裏裝死和看守和整理物資;
一隊由步騭率領向由拳方向行軍,找個合適的地方埋伏起來,伺機襲擊救援由拳的士卒;
一隊由蔣欽率領藏在婁縣附近,等待進攻信號;
一隊由張承親自率領,就埋伏在附近,防止婁縣派兵偷襲看守物資的士卒同時,還能調度全軍。
很周密的計劃,婁縣也不可能有太多兵馬,這裏離吳縣太近了,最多隻有一些給袁術禁衛打下手的二三線部隊駐守。
事實沒有出乎張承的預料,婁縣隻有五百兵馬,是維護吳縣到錢塘整條路線用的。
其實這些兵馬放在由拳更合適,但是人家由拳根本不想要。
小賊自己就能處理了,大賊人家直接找錢塘。
錢塘的大頭兵給點好處就賣力得很,何必去求那些養尊處優的老兵痞?
婁縣的縣令也知道人家不待見他,可為了口袋裏的那點東西,他得去待見人家啊。
在嚴刑逼供將兩個士卒拷打死之後,他派遣士卒多次偵查之後,才向由拳派了三百名士卒。
他覺得三百也就夠了,對方總共隻剩下一千來人,還都是些落水狗,能有什麽戰鬥力?
他的命令也很簡單,不求由拳這次給什麽,隻要下次有什麽好處記得他的好就行。
三百想要守住一千殘兵確實沒什麽問題,但是兩百想要守住三千精銳還是很難的。
張承一等到三百支援由拳的士卒被步騭解決的消息,立即率領所有的部隊對婁縣展開了夜襲。
這次張承可是將裝備都給帶全了,什麽繩梯、抓鉤之類的,應有盡有。
況且婁縣隻有一百五十名守軍,其餘的五十人監視他們的時候已經被幹掉了。
蔣欽打頭陣,將抓鉤上纏上布條,不費吹灰之力便奪下一座城門。
張承沒有下令先去收拾縣令,而是下令先封鎖城門,不允許任何人走脫。
婁縣就這麽神不知鬼不覺的被張承控製了,而他足足等了十天,才故意賣了一個破綻,讓幾個人“逃”出了婁縣。
這是張承算好的,從丹徒被破到如今,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
袁術的人應該已經和袁譚在丹徒附近對峙很久了,雙方早已清楚了底細。
婁縣的西麵就是吳縣,隻要自己這裏的風聲漏出去,如果袁術不派出那傳說中的禁衛,就必須從前線調兵。
如此一來袁譚就有機會了,而且他身邊的人手足夠,肯定能撐到呂蒙及時過來支援。
那呂蒙能及時來支援嗎?
很難說……至少現在呂蒙是不敢打錢塘的。
現在呂蒙的船停在山陰南麵的一個湖裏,人藏在會稽山裏,都不敢輕易露麵。
隻因為錢塘附近有一座能夠駐紮兩萬兵馬的軍營,軍營中還是滿編的。
當時製定這個計策的時候他們就漏了這個問題,既然袁術和王朗對峙,袁術不可能不在邊界駐紮軍隊,哪怕沒有那兩萬人,三城的城防軍也不是呂蒙這五千人能夠解決的。
問題擺在了兩人麵前,就算是呂範也沒有好辦法。
硬實力的差距擺在那裏,任憑他有多厲害的腦子,也解決不了眼前的麻煩。
謀士的一個計策能抵得上多少兵這種話聽起來很美好,可是真要是兩軍對壘,謀士就算再厲害也彌補不了雙方實打實的兵力差距,至少呂範不行。
袁術看樣子又沒有調兵的意思,現在能怎麽辦?求吧!
兩人找上了王朗,王朗也伸出了援手。
兩天之後,諸暨發生山越叛亂,聲勢十分浩大,據說有十萬之眾。
諸暨向王朗求援,王朗命令賀齊從餘暨調兵一萬前去平叛。
賀齊的兵馬前腳剛走,錢塘後腳就有了兵馬調動。
原來不是錢塘不想去支援前線,隻是因為他們不敢走而已。
這裏的守將天天給袁術寫解釋信,當然,袁術也天天往這裏送調兵令。
直到最近袁術可能是看到了守將的解釋,覺得這裏的兵馬確實不能輕動,調兵令才停止發放。
可是袁術不用了,守將不能不去。
他不想一輩子都守在錢塘,必須要去前線立些功勞才行。
賀齊一走算是讓他長舒了口氣,就當是剛收到最後一封調兵令,立即點齊兵馬向吳縣支援了過去。
呂蒙和呂範不禁感慨,還真是對峙的時間長了,各有各的道啊!
諸暨哪有什麽叛亂?
王朗召集了一些山越的頭人,說是要在諸暨諸暨開一次大的交易大會,馬上就要開春了,大家都要忙了,一次性買完省得以後麻煩。
同時王朗還說願意幫忙建造場地的寨子,到時候能得到一些優惠,賀齊那些人則是去為了維持秩序的,山越的頭人們也都同意了。
當時兩人就在現場,片刻都沒錯過。
不過既然麻煩走了,他們兩個就要動手了。
當然,他們的目標並不是錢塘三城,而是已經走了的那個麻煩。
呂蒙想要對袁術的援軍動手,而呂範同意了!
不過沒有權力不要緊,袁譚有能力。
計劃繼續,呂蒙率領著水軍以及四千步弓手出發了。
雖然原定的是五千人,而且袁譚這次出兵的數量增加了一倍,但是張承和蔣欽的部隊反而減少了。
一切的原因在於會稽,做為盟友,王朗願意為呂蒙的軍隊籌措軍糧,並且保證不會延誤。
這是辛評爭取來的有利條件,可是有個前提,王朗要求以餘杭為界,將錢塘附近的三座城全部交給他。
事實上交不交根本不是袁譚能夠決定的,呂蒙這支兵馬打完就要走,根本無法留人駐守,王朗要是想要,不提供軍糧也是可以的。
而且大家都是盟友,好處不能由袁譚一個人都吃了,辛評答應了這個條件,袁譚對他的決定也表示了認同。
反正會稽就一個郡,早打晚打罷了。
所以張承隻有四千兵馬,剩餘一千人的位置全部是他們的糧草。
袁譚是不準備跨境給他們運糧了,有那麽一支軍隊在,誰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這次的行軍其實相當危險,說到底呂範訓練的是水軍而不是海軍,在江河中他們能鬧得天翻地覆,到了海裏,哪怕是沿著海岸地區,很可能一股風浪就將他們全部吞沒。
不過他們的運氣相當不錯,經過半個月的航行,成功來到了婁縣附近的海邊。
這裏沒有港口,張承他們連用小船運再加懂水性的自己遊,也足足花了五天多才將他們全部的家當搬到岸邊。
目送呂蒙離去,看了看累成死狗的士卒,張承三人立即商量了起來。
“婁縣攻還是不攻?步司馬,你覺得呢?”張承問了一個極為搞笑的問題。
步騭卻沒有笑,反而仔細思考片刻說道:“將軍,不如我們賣個破綻。”
“哪裏?”
“由拳如何?吳縣離得太近,容易出意外。”
“可行。”張承點了點頭,有些遺憾的說,“早知道讓他們留下一艘船了……步司馬走一趟吧?我可以給你一千兵馬。”
“用不著。”不知搖了搖頭,笑道,“兩人就夠!”
“妙計!”張承撫掌而笑。
蔣欽聽得是雲裏霧裏的,根本不明白兩人到底在說些什麽。
張承一見到蔣欽那副歪著腦袋裝可愛的求知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上去就是一巴掌。
“像個人行不行!”張承怒斥。
蔣欽嘿嘿一笑,摩拳擦掌道:“仲嗣大哥,要不要我先去探探路?”
說著,他就要喊人和他出發。
“迴來吧你!”張承一把拉住,低聲說,“去找兩個過命的弟兄,嘴要嚴的,要有家小的。告訴他們,隻要我張家一日不倒,我張仲嗣就養他們家人一輩子。以後我兒子有什麽,他兒子就有什麽。”
“這麽好?有我一份不?”
“快滾!”
張承氣急,上去就是一腳。
蔣欽也不惱,笑嘻嘻的跑開了。
他不知道張承想要做什麽,但還是找來了兩個水寨的老弟兄。
張承低聲吩咐了一條計策,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承諾,以後必定保證他們家的後代脫離賊人的身份,成為一個世家子弟。
這兩人聽完倒是很高興,一條命換自己家一個未來,那是非常值得的。
不過蔣欽卻很是哀傷,恨不得自己替兩人去執行任務。
張承是讓他們去送死的,這兩個人需要將一條情報傳遞給婁縣的守軍,那就是張承他們兩千偷襲由拳的士卒落水於此,正在尋找由拳的位置。
由拳這個地方不會有什麽正經的守軍,它的地理位置很偏,周圍沒什麽大型城池,隻有海邊有個海鹽縣。
平日裏除了鬧些山賊越人以外,基本上沒什麽危險,任何麻煩隻要組織些民壯就解決了。
但是這裏又十分重要,它是吳郡南部三城,甚至是會稽郡進入中原的必經之路。
如果不想走海路進入長江,那要麽就翻山,要麽就走這裏。
婁縣不可能不派人救援,至少也應該派人去通知一聲。
不過婁縣的守軍應該也不會輕易上當,必定會進行多次偵查。
於是張承就將士卒分成了四隊,一千人一隊。
一隊由一名校尉率領,負責在這裏裝死和看守和整理物資;
一隊由步騭率領向由拳方向行軍,找個合適的地方埋伏起來,伺機襲擊救援由拳的士卒;
一隊由蔣欽率領藏在婁縣附近,等待進攻信號;
一隊由張承親自率領,就埋伏在附近,防止婁縣派兵偷襲看守物資的士卒同時,還能調度全軍。
很周密的計劃,婁縣也不可能有太多兵馬,這裏離吳縣太近了,最多隻有一些給袁術禁衛打下手的二三線部隊駐守。
事實沒有出乎張承的預料,婁縣隻有五百兵馬,是維護吳縣到錢塘整條路線用的。
其實這些兵馬放在由拳更合適,但是人家由拳根本不想要。
小賊自己就能處理了,大賊人家直接找錢塘。
錢塘的大頭兵給點好處就賣力得很,何必去求那些養尊處優的老兵痞?
婁縣的縣令也知道人家不待見他,可為了口袋裏的那點東西,他得去待見人家啊。
在嚴刑逼供將兩個士卒拷打死之後,他派遣士卒多次偵查之後,才向由拳派了三百名士卒。
他覺得三百也就夠了,對方總共隻剩下一千來人,還都是些落水狗,能有什麽戰鬥力?
他的命令也很簡單,不求由拳這次給什麽,隻要下次有什麽好處記得他的好就行。
三百想要守住一千殘兵確實沒什麽問題,但是兩百想要守住三千精銳還是很難的。
張承一等到三百支援由拳的士卒被步騭解決的消息,立即率領所有的部隊對婁縣展開了夜襲。
這次張承可是將裝備都給帶全了,什麽繩梯、抓鉤之類的,應有盡有。
況且婁縣隻有一百五十名守軍,其餘的五十人監視他們的時候已經被幹掉了。
蔣欽打頭陣,將抓鉤上纏上布條,不費吹灰之力便奪下一座城門。
張承沒有下令先去收拾縣令,而是下令先封鎖城門,不允許任何人走脫。
婁縣就這麽神不知鬼不覺的被張承控製了,而他足足等了十天,才故意賣了一個破綻,讓幾個人“逃”出了婁縣。
這是張承算好的,從丹徒被破到如今,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
袁術的人應該已經和袁譚在丹徒附近對峙很久了,雙方早已清楚了底細。
婁縣的西麵就是吳縣,隻要自己這裏的風聲漏出去,如果袁術不派出那傳說中的禁衛,就必須從前線調兵。
如此一來袁譚就有機會了,而且他身邊的人手足夠,肯定能撐到呂蒙及時過來支援。
那呂蒙能及時來支援嗎?
很難說……至少現在呂蒙是不敢打錢塘的。
現在呂蒙的船停在山陰南麵的一個湖裏,人藏在會稽山裏,都不敢輕易露麵。
隻因為錢塘附近有一座能夠駐紮兩萬兵馬的軍營,軍營中還是滿編的。
當時製定這個計策的時候他們就漏了這個問題,既然袁術和王朗對峙,袁術不可能不在邊界駐紮軍隊,哪怕沒有那兩萬人,三城的城防軍也不是呂蒙這五千人能夠解決的。
問題擺在了兩人麵前,就算是呂範也沒有好辦法。
硬實力的差距擺在那裏,任憑他有多厲害的腦子,也解決不了眼前的麻煩。
謀士的一個計策能抵得上多少兵這種話聽起來很美好,可是真要是兩軍對壘,謀士就算再厲害也彌補不了雙方實打實的兵力差距,至少呂範不行。
袁術看樣子又沒有調兵的意思,現在能怎麽辦?求吧!
兩人找上了王朗,王朗也伸出了援手。
兩天之後,諸暨發生山越叛亂,聲勢十分浩大,據說有十萬之眾。
諸暨向王朗求援,王朗命令賀齊從餘暨調兵一萬前去平叛。
賀齊的兵馬前腳剛走,錢塘後腳就有了兵馬調動。
原來不是錢塘不想去支援前線,隻是因為他們不敢走而已。
這裏的守將天天給袁術寫解釋信,當然,袁術也天天往這裏送調兵令。
直到最近袁術可能是看到了守將的解釋,覺得這裏的兵馬確實不能輕動,調兵令才停止發放。
可是袁術不用了,守將不能不去。
他不想一輩子都守在錢塘,必須要去前線立些功勞才行。
賀齊一走算是讓他長舒了口氣,就當是剛收到最後一封調兵令,立即點齊兵馬向吳縣支援了過去。
呂蒙和呂範不禁感慨,還真是對峙的時間長了,各有各的道啊!
諸暨哪有什麽叛亂?
王朗召集了一些山越的頭人,說是要在諸暨諸暨開一次大的交易大會,馬上就要開春了,大家都要忙了,一次性買完省得以後麻煩。
同時王朗還說願意幫忙建造場地的寨子,到時候能得到一些優惠,賀齊那些人則是去為了維持秩序的,山越的頭人們也都同意了。
當時兩人就在現場,片刻都沒錯過。
不過既然麻煩走了,他們兩個就要動手了。
當然,他們的目標並不是錢塘三城,而是已經走了的那個麻煩。
呂蒙想要對袁術的援軍動手,而呂範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