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的計策一出,沒明白的直唿妙計,明白的卻噤若寒蟬。
豫州易主這件事在賈詡的謀劃下其實已經和他們沒什麽關係了,反而成了袁家兩兄弟之間的矛盾。
賈詡將袁家的遺產拆分成了兩份,一份名為“名分”,送給了最缺名分和影響力的袁譚;一份名為“名望”,送給了想要證明自己比嫡子強的袁尚。
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會對呂布抱有極大的好感。
袁譚會默認將豫州送給呂布,繼而獲得一個戰略緩衝和屏障。
而在袁尚的信中,賈詡點出了兩人共同的敵人。
不不不,不是王弋,而是袁譚。
他相信袁譚能看明白,因為豫州在二人眼中已經不重要了,兩人手裏都掌握著他們雙方迫切想要擁有的東西,兄弟鬩牆是必然事件。
眾人不明白呂布是從什麽地方弄迴來這麽一個怪物,想著自己剛剛跟個棒槌一樣還在幫呂布爭搶兵權,一時間懊惱不已,十分擔心自己以後無法掌控呂布。
有人想要反駁,但是呂布根本不理,認準了賈詡的計策。
既然已經定下了,那就一定要做。
袁尚那麵還好說,派些兵保護一下直接過去就行。
袁譚可就有些麻煩了,按照禮數至少要派人過去一趟。
沒人願意接這個任務,因為很難確定袁譚的態度,搞不好直接就被砍了。
孫乾舉薦了胡綜,他想給胡綜一個機會,這件事如果成了,他就舉薦胡綜升職。
胡綜想了想,倒是沒有拒絕,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和蠢人以後在一起過擔驚受怕的日子太恐怖了,新來的這個倒是很聰明,但是心思過於陰毒。
這樣的勢力能有什麽發展?
呂奉先,迴見吧!
胡綜打定主意不準備在這裏幹了,他要借著這個機會投靠袁譚,至少能安穩些不是麽!
話說胡綜可不是一般人,他在曆史上是孫權最器重的情報長官之一,機要事務上做事滴水不漏。(最要命的是這貨酗酒還能將所有事都做得仔細,文采還好。)
有這麽一個人投靠袁譚,袁譚將補齊所有的短板。
當然,此時袁譚還不清楚自己已經有成就大業的征兆了,他還在為彭城那些要命的農莊頭疼不已。
能和張遼打得有來有迴的周泰算是一流武將了吧?可有誰見過能將周泰射得抱頭鼠竄的農莊?
以袁譚的軍事素養,根本不理解這些農莊的設計思路是什麽。
青石打造的塢堡結構就不說什麽了,這些人還進行了極致的防禦優化,有些甚至進行了陣法布局,形成各個院落互相支援之勢。
袁譚真就不明白,有這個本事幹點什麽不好?非要在這麽一個破地方窩著?出去當官鎮守一方不香嗎?
而且最讓他頭疼的還是林莊,那個破地方呂蒙幾人久攻不下,他特地去看了一下,最終確定除非他們能一下子將山推倒,否則想要攻下來難如登天。
之前認為最大的困難、那條上山的小路都是小意思了。林莊看到岌岌可危幹脆裝都不裝了,直接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化作恐怖的吞噬之怪,收割著袁軍的生命。
真的是獠牙,數百年間林家人將這座山改造到了極致。
和通向山下那條小路相鄰的兩麵其實是有幾條非常隱秘的小徑的,一聲令下,兩側就能冒出幾十名弓箭手對小路上的袁軍進行阻擊。
想要通過那些小徑殺過去也不行,小徑臨山那麵的山體上被鑿出了很多孔洞,敵軍可以依靠這些孔洞向外射擊,還可以用長矛將路過的人戳死或者推下去。
不要想著依靠武功,武功沒有任何意義。
那些小徑都是經過細心挑選的,小徑和上山小路之間的地形非常陡峭,蔣欽憑借速度優勢嚐試過一次,差一點就死在那裏。
而且山下的弓箭手還夠不著這裏,即便是擅射的人射箭,羽箭飛到這個高度也沒什麽殺傷力了。
這還不算完,那條看起來彎彎曲曲的上山小路其實並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林家人精心設計的。
隻要從上麵推下來一塊大石頭,石頭就會精準無比的沿著小路一路滾到山腳下,都不帶絲毫偏差的。
而且在上山小路旁林家人還特意安排了一些從山體內向外放光源的地方,到了晚上將點燃的火盆推出去,將被夜襲的風險降到了最低。
這些還隻是林家人拿出來的,肯定還有沒拿出來的。
呂蒙曾在山頂小路的盡頭看到過兩個奇怪的木頭架子,雖然不知道有什麽作用,但肯定不是什麽好東西。
況且山頂上塢堡內的情況也不明了,誰知道數百年的歲月他們到底累積了多少稀奇古怪的東西?
袁譚曾試過勸降,人家根本不理他,聽是聽到了,連個迴應的都沒有。
“要不圍著算了,我們為什麽非要和這個地方較勁?”張承一臉無奈,“彭城也打下來了,糧食問題也解決了,圍著唄。打不死還餓不死了?”
三個年輕人都苦著一張臉,就連蔣欽都沒了往日的跳脫。
呂蒙聽到張承的話,很是懊惱:“為了打林莊死了這麽多人,別的不說,士卒那邊就無法交代。”
“你統兵行不行啊?”張承對呂蒙的迴答很是不滿。
他當然知道林莊必須要打,和士兵們開不開心沒什麽關係。
林莊的位置十分特殊,顯然是高人特意設計的。
林莊位於泗水上遊,不遠處就是通往留縣的官道,是一個十分緊要的位置,能夠直接影響到周圍數座城池的安危,就算是毀去了也不能留給敵人。
要是真耗上一兩年,萬一哪一年雨水多一些,林莊裏跑出去兩個人隨便在河堤上鏟兩鍬,彭城國境內泗水下遊的城池沒一個能幸免。
三人再次陷入了沉默,這已經不是他們三個第一次這樣了,隻有那時不時抽動的苦澀臉龐證明著他們不是泥塑。
良久,張承終於開口:“我建議退兵。”
“退兵?”呂蒙和蔣欽同時驚唿。
“對,退兵。”張承點了點頭解釋,“林間小路狹窄,根本不適合大軍一起進攻,人多破綻反而更多。我覺得不如退兵,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機會。”
蔣欽潑起了冷水:“仲嗣大哥,人多都沒機會,人少還能有機會?”
“不!或許還真有!”呂蒙似乎想到了什麽,冷靜的分析,“我攻打這座莊園時,在最後的時候有林家人進入了祠堂後消失不見了。事後我派人仔細搜尋過,並沒有找到能藏人的地方。也就是說祠堂肯定有密道,隻是我沒有發現。如果我們撤出去,留些精銳潛伏在這裏……”
“那就不能撤了,非但不能撤,還要增兵。”張承的眼中閃過一絲冷色,沉聲說道,“我們要盡全力進攻山間小路,別管能不能排開陣勢,將所有士卒全都拉過去擺在他們眼前。隻有讓他們感覺到壓力才能逼他們從山裏出來偷襲我們。”
“那我留下吧!”蔣欽主動攬下了這個任務。
張承卻搖搖頭說:“林莊肯定有什麽方法能從裏麵看到我們這些人,我們這幾個將領他們一定早就盯死了,所以我們需要一個陌生人。”
“要不……算了。”呂蒙欲言又止。
他想著將周泰借過來,以周泰的武藝足以完成這個任務。
但這次明顯是袁譚給他們三個的考驗,三個年輕人很想表現自己,借周泰成績是會打折扣的。
就在這時,傳令兵進來稟報:“三位將軍,主公讓我告訴三位去接收一千士卒。”
“一千?怎麽這麽多?”
“是這樣的,徐將軍押解來了從徐州支援來的糧草,隨行的還有五千士卒。”
“行了,我知道了。公文給我,一會兒就去。”
呂蒙打發走了傳令兵,和兩個小夥伴對視了一眼,都笑了出來。
徐盛來得巧,來得更好!
張承笑道:“今日讓士卒休息,我們好好計劃一下,明日早上我們就攻山。勝負,便在,黃昏!”
呂蒙的鬱悶一掃而空,邊走邊說道:“我這就去將我們製勝的法寶請迴來,諸位,等我,等我!哈哈哈……”
一夜無話。
第二日清晨,天色尚未褪去黑暗,呂蒙便你帶著兩千士卒在山腳下密密麻麻的排開陣勢。
說實話,兩千人想要在這個地方展開很困難,山在山莊的裏麵,山前的空地並不大,很多人都站在院落裏或者小巷中。人挨人、人擠人著實有些壯觀。
一名校尉帶著自己麾下的士卒來到小路前,比了一個手勢。
身後士卒迅速整備好裝備,扛起盾牌做出進攻姿態。
與此同時,最下麵的幾個火盆忽然熄滅。
這仿佛是個信號,校尉見狀立即帶人順著小路衝了上去。
不到片刻,山上便響起了銅鑼聲,半山腰上幾個暗門被推開,一隊隊弓箭手魚貫而出,瞄準了上山的小路……
豫州易主這件事在賈詡的謀劃下其實已經和他們沒什麽關係了,反而成了袁家兩兄弟之間的矛盾。
賈詡將袁家的遺產拆分成了兩份,一份名為“名分”,送給了最缺名分和影響力的袁譚;一份名為“名望”,送給了想要證明自己比嫡子強的袁尚。
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會對呂布抱有極大的好感。
袁譚會默認將豫州送給呂布,繼而獲得一個戰略緩衝和屏障。
而在袁尚的信中,賈詡點出了兩人共同的敵人。
不不不,不是王弋,而是袁譚。
他相信袁譚能看明白,因為豫州在二人眼中已經不重要了,兩人手裏都掌握著他們雙方迫切想要擁有的東西,兄弟鬩牆是必然事件。
眾人不明白呂布是從什麽地方弄迴來這麽一個怪物,想著自己剛剛跟個棒槌一樣還在幫呂布爭搶兵權,一時間懊惱不已,十分擔心自己以後無法掌控呂布。
有人想要反駁,但是呂布根本不理,認準了賈詡的計策。
既然已經定下了,那就一定要做。
袁尚那麵還好說,派些兵保護一下直接過去就行。
袁譚可就有些麻煩了,按照禮數至少要派人過去一趟。
沒人願意接這個任務,因為很難確定袁譚的態度,搞不好直接就被砍了。
孫乾舉薦了胡綜,他想給胡綜一個機會,這件事如果成了,他就舉薦胡綜升職。
胡綜想了想,倒是沒有拒絕,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和蠢人以後在一起過擔驚受怕的日子太恐怖了,新來的這個倒是很聰明,但是心思過於陰毒。
這樣的勢力能有什麽發展?
呂奉先,迴見吧!
胡綜打定主意不準備在這裏幹了,他要借著這個機會投靠袁譚,至少能安穩些不是麽!
話說胡綜可不是一般人,他在曆史上是孫權最器重的情報長官之一,機要事務上做事滴水不漏。(最要命的是這貨酗酒還能將所有事都做得仔細,文采還好。)
有這麽一個人投靠袁譚,袁譚將補齊所有的短板。
當然,此時袁譚還不清楚自己已經有成就大業的征兆了,他還在為彭城那些要命的農莊頭疼不已。
能和張遼打得有來有迴的周泰算是一流武將了吧?可有誰見過能將周泰射得抱頭鼠竄的農莊?
以袁譚的軍事素養,根本不理解這些農莊的設計思路是什麽。
青石打造的塢堡結構就不說什麽了,這些人還進行了極致的防禦優化,有些甚至進行了陣法布局,形成各個院落互相支援之勢。
袁譚真就不明白,有這個本事幹點什麽不好?非要在這麽一個破地方窩著?出去當官鎮守一方不香嗎?
而且最讓他頭疼的還是林莊,那個破地方呂蒙幾人久攻不下,他特地去看了一下,最終確定除非他們能一下子將山推倒,否則想要攻下來難如登天。
之前認為最大的困難、那條上山的小路都是小意思了。林莊看到岌岌可危幹脆裝都不裝了,直接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化作恐怖的吞噬之怪,收割著袁軍的生命。
真的是獠牙,數百年間林家人將這座山改造到了極致。
和通向山下那條小路相鄰的兩麵其實是有幾條非常隱秘的小徑的,一聲令下,兩側就能冒出幾十名弓箭手對小路上的袁軍進行阻擊。
想要通過那些小徑殺過去也不行,小徑臨山那麵的山體上被鑿出了很多孔洞,敵軍可以依靠這些孔洞向外射擊,還可以用長矛將路過的人戳死或者推下去。
不要想著依靠武功,武功沒有任何意義。
那些小徑都是經過細心挑選的,小徑和上山小路之間的地形非常陡峭,蔣欽憑借速度優勢嚐試過一次,差一點就死在那裏。
而且山下的弓箭手還夠不著這裏,即便是擅射的人射箭,羽箭飛到這個高度也沒什麽殺傷力了。
這還不算完,那條看起來彎彎曲曲的上山小路其實並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林家人精心設計的。
隻要從上麵推下來一塊大石頭,石頭就會精準無比的沿著小路一路滾到山腳下,都不帶絲毫偏差的。
而且在上山小路旁林家人還特意安排了一些從山體內向外放光源的地方,到了晚上將點燃的火盆推出去,將被夜襲的風險降到了最低。
這些還隻是林家人拿出來的,肯定還有沒拿出來的。
呂蒙曾在山頂小路的盡頭看到過兩個奇怪的木頭架子,雖然不知道有什麽作用,但肯定不是什麽好東西。
況且山頂上塢堡內的情況也不明了,誰知道數百年的歲月他們到底累積了多少稀奇古怪的東西?
袁譚曾試過勸降,人家根本不理他,聽是聽到了,連個迴應的都沒有。
“要不圍著算了,我們為什麽非要和這個地方較勁?”張承一臉無奈,“彭城也打下來了,糧食問題也解決了,圍著唄。打不死還餓不死了?”
三個年輕人都苦著一張臉,就連蔣欽都沒了往日的跳脫。
呂蒙聽到張承的話,很是懊惱:“為了打林莊死了這麽多人,別的不說,士卒那邊就無法交代。”
“你統兵行不行啊?”張承對呂蒙的迴答很是不滿。
他當然知道林莊必須要打,和士兵們開不開心沒什麽關係。
林莊的位置十分特殊,顯然是高人特意設計的。
林莊位於泗水上遊,不遠處就是通往留縣的官道,是一個十分緊要的位置,能夠直接影響到周圍數座城池的安危,就算是毀去了也不能留給敵人。
要是真耗上一兩年,萬一哪一年雨水多一些,林莊裏跑出去兩個人隨便在河堤上鏟兩鍬,彭城國境內泗水下遊的城池沒一個能幸免。
三人再次陷入了沉默,這已經不是他們三個第一次這樣了,隻有那時不時抽動的苦澀臉龐證明著他們不是泥塑。
良久,張承終於開口:“我建議退兵。”
“退兵?”呂蒙和蔣欽同時驚唿。
“對,退兵。”張承點了點頭解釋,“林間小路狹窄,根本不適合大軍一起進攻,人多破綻反而更多。我覺得不如退兵,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機會。”
蔣欽潑起了冷水:“仲嗣大哥,人多都沒機會,人少還能有機會?”
“不!或許還真有!”呂蒙似乎想到了什麽,冷靜的分析,“我攻打這座莊園時,在最後的時候有林家人進入了祠堂後消失不見了。事後我派人仔細搜尋過,並沒有找到能藏人的地方。也就是說祠堂肯定有密道,隻是我沒有發現。如果我們撤出去,留些精銳潛伏在這裏……”
“那就不能撤了,非但不能撤,還要增兵。”張承的眼中閃過一絲冷色,沉聲說道,“我們要盡全力進攻山間小路,別管能不能排開陣勢,將所有士卒全都拉過去擺在他們眼前。隻有讓他們感覺到壓力才能逼他們從山裏出來偷襲我們。”
“那我留下吧!”蔣欽主動攬下了這個任務。
張承卻搖搖頭說:“林莊肯定有什麽方法能從裏麵看到我們這些人,我們這幾個將領他們一定早就盯死了,所以我們需要一個陌生人。”
“要不……算了。”呂蒙欲言又止。
他想著將周泰借過來,以周泰的武藝足以完成這個任務。
但這次明顯是袁譚給他們三個的考驗,三個年輕人很想表現自己,借周泰成績是會打折扣的。
就在這時,傳令兵進來稟報:“三位將軍,主公讓我告訴三位去接收一千士卒。”
“一千?怎麽這麽多?”
“是這樣的,徐將軍押解來了從徐州支援來的糧草,隨行的還有五千士卒。”
“行了,我知道了。公文給我,一會兒就去。”
呂蒙打發走了傳令兵,和兩個小夥伴對視了一眼,都笑了出來。
徐盛來得巧,來得更好!
張承笑道:“今日讓士卒休息,我們好好計劃一下,明日早上我們就攻山。勝負,便在,黃昏!”
呂蒙的鬱悶一掃而空,邊走邊說道:“我這就去將我們製勝的法寶請迴來,諸位,等我,等我!哈哈哈……”
一夜無話。
第二日清晨,天色尚未褪去黑暗,呂蒙便你帶著兩千士卒在山腳下密密麻麻的排開陣勢。
說實話,兩千人想要在這個地方展開很困難,山在山莊的裏麵,山前的空地並不大,很多人都站在院落裏或者小巷中。人挨人、人擠人著實有些壯觀。
一名校尉帶著自己麾下的士卒來到小路前,比了一個手勢。
身後士卒迅速整備好裝備,扛起盾牌做出進攻姿態。
與此同時,最下麵的幾個火盆忽然熄滅。
這仿佛是個信號,校尉見狀立即帶人順著小路衝了上去。
不到片刻,山上便響起了銅鑼聲,半山腰上幾個暗門被推開,一隊隊弓箭手魚貫而出,瞄準了上山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