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密謀朱柏破身事宜,麻子你猜猜咱要怎麽拆你家?
千古帝王PK群,我讓老朱當群主 作者:貧道不戒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亂世多紅顏,命薄如紙錢。
自古道義接雲天,英雄兩難全,似乎唯有舍生取義棄佳人,才能彰顯英雄本色。
其實任何一個時代,都有美人。
隻是亂世,英雄容易留名,美人也更容易留名,為人津津樂道。
…
“康麻子,你有種就再說一遍!”
“我再說幾遍,還是那句話,朱柏你不能這般任性妄為,到了什麽年齡就該做什麽事兒,這世上哪有如此年齡不破身的道理!?”
“我喜歡,你管天管地,還管的著...這事兒啊!”
朱柏的臉色猶如熟透的蘋果一般,羞惱得通紅。
“剛才看你的模樣,顯然也是動了心思,那就讓你爹趕緊給你安排,抓緊破了,實在太丟人了。”
“丟人,你才丟人呢,打了敗仗流落山野還拐個懵懂少女伴在左右,你就是個大淫棍,難不成你以為所有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事情的麽!?”
康熙大敗山海關,流落深山,身受重傷,還丟失了一條手臂。
卻還有閑情雅致,拐走了一個深山之中的懵懂少女伴在左右。
由此可見,就能看出皇帝這種東西的…龍性本淫。
“柏兒,你先下去,咱和麻子聊一下。”
“啊?”
“咱讓你退下。”
“不是,為啥啊?”
“送福王殿下,下殿!”
.....
文淵閣中,朱柏吵鬧幾句。
康熙的某些話擊中了老朱的痛點。
竟然正事不聊,先把朱柏趕了出去…
“咱把他趕出去了,你給咱說說,這給小十二開苞到底誰合適,他剛才動心的是誰?
朱柏方才意動。
很大程度上是想到了這個時代的那幾個絕世大美人...秦淮八豔!
隻是朱元璋並不知曉。
對於這明末時期的風流人物,屬實不在他了解範疇之中。
“別的朕不清楚,不過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豔,那是如雷貫耳的,若是給朱柏開苞而用,可為上選。”
“秦淮八豔?”
老朱眉頭一皺,秦淮河那是什麽地兒?
當年明朝初建,那秦淮河就是出名的煙花之地,畫舫遊船,靡靡之音…
讓那的女子,給他寶貝兒子開苞?
“康麻子,仗著副本不是真死,你膽子挺大啊,想忽悠咱讓妓女睡咱兒子!?”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咬著牙根。
“妓女又如何,能解決你兒子的問題,你在乎那麽多做什麽,這不過是一個副本罷了。”
康熙一臉無所謂的樣子,覺得朱元璋太過於食古不化。
“你也知道那是…妓女!”
朱元璋壓低了聲音,朝著康熙吼道。
“嗬~”
康熙一聲冷笑。
“十裏秦淮繁盛景,秦淮八妓豔名揚,朱元璋別怪朕沒提醒你,你那兒子這麽大歲數還不碰女人,說不好那裏有什麽問題…”
“你放屁!”
“哼,朕言盡於此,秦淮八豔雖是風塵女子,說是豔名傳世,可驚豔的不僅僅是容貌,更有才情,倒也不算委屈朱柏。”
“記憶封存,為什麽你還記得有這——秦淮八豔!?”
朱元璋有點動心,卻上前一步,向康熙質問。
“八豔之名,在清初多有流傳,她們的故事很模糊朕記不起來,但是這八人絕對是這個時代難得的美人。
“這樣啊…你可知道名字?”
“自然…不完全記得。”
“一個都不記得?”
“有兩人比較清晰,一個是董小宛,另一個是柳如是。”
“為何幫咱?”
朱元璋定定地注視著康熙。
“別惡心我,朕可不是幫你,隻是看不過去,那麽大的一個皇子、王爺竟然這麽大還是個雛兒,簡直荒唐。”
“是是是,荒唐!太特麽荒唐了。”
朱元璋頭一迴非常認同康熙的觀點,把胳膊掛在了他的脖頸上。
“麻子啊,仗還是要打,你們清朝我們大明肯定也要收迴來,你也別太難過,子孫不爭氣,你自己不中用,別難過哈。”
老朱說完朝著康熙嘿兒嘿兒一笑。
每逢康熙說什麽,就放開了手,背朝著康熙繼續說道:
“入冬了,按照曆年慣例,這時節正是建奴劫掠我大明周邊的時候,你猜猜咱準備怎麽做?”
畫風突變,聊的內容突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這朱元璋還真是人如其名,當皇帝的人都這樣,聖心難測。
“你想怎麽做那就怎麽做,朕沒興趣猜。”
康熙並不打算接話,斷然拒絕。
“別啊。”
朱元璋一轉頭,小碎步走了迴來,拿肘關節推攘了一下。
“猜猜唄,聊天嘛,別掃興啊。”
“朱元璋…你…”
康熙被五花大綁,做不了什麽動作。
從小的教育讓他並不怎麽會翻白眼,隻能恨恨地瞪著他。
可是,
看著朱元璋那副“單純”的期待模樣,隻能歎了口氣。
“好,朕猜!”
“北方苦寒,明軍與我清軍戰力本就有所差距,冬季更是有利於我清軍作戰,你肯定不會主動出擊。”
“所謂舉措,無非是調集兵力駐守城防,加強戒備,等開春之後再尋戰機。”
朱元璋笑嗬嗬地點點頭。
“分析的很不錯,很接近。”
“要不你繼續猜猜?”
“哼!”
康熙冷哼一聲。
“行吧,咱給你好好說道說道。”
朱元璋嗬嗬一笑,眼神變的銳利起來。
“防禦之事自然要做,如今咱大明國庫充盈,兵啊,還是養的起的。”
“不過…我朝前宣大總督盧象升戰死在你們建奴人之手,此仇此恨,不共戴天啊,底下人戰意隆隆,哎…壓不住。”
康熙抬眼,冷笑。
“盧象升,就是那個在山海關大戰,假裝議和,實則行偷襲之舉的那個?”
別人的話康熙未必記得,但是這個盧象升的豐功偉業在他被抓前便已經知曉。
在山海關大捷後,押送大明叛將吳三桂與他們大清議和,因此遭受大明朝臣的口誅筆伐,更是戴上了叛國賊的帽子。
明軍主帥孫承宗不忿,發兵向遼,收複遼東大半城池。
盧象升也因此,在議和之地被清軍亂刃斬殺。
“嗬…民間不都傳他是叛臣、國賊麽。”
朱元璋搖搖頭,臉上難得出現了一絲唏噓。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古枯...”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盧象升選擇了一條必死之路,也是一條滿是罵名的路,說實在的,這個盧象升…咱是真舍不得,咱是...真佩服。”
“嗬...又是舍不得又是真佩服,那你不還是讓他成為棄子。”
...
自古道義接雲天,英雄兩難全,似乎唯有舍生取義棄佳人,才能彰顯英雄本色。
其實任何一個時代,都有美人。
隻是亂世,英雄容易留名,美人也更容易留名,為人津津樂道。
…
“康麻子,你有種就再說一遍!”
“我再說幾遍,還是那句話,朱柏你不能這般任性妄為,到了什麽年齡就該做什麽事兒,這世上哪有如此年齡不破身的道理!?”
“我喜歡,你管天管地,還管的著...這事兒啊!”
朱柏的臉色猶如熟透的蘋果一般,羞惱得通紅。
“剛才看你的模樣,顯然也是動了心思,那就讓你爹趕緊給你安排,抓緊破了,實在太丟人了。”
“丟人,你才丟人呢,打了敗仗流落山野還拐個懵懂少女伴在左右,你就是個大淫棍,難不成你以為所有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事情的麽!?”
康熙大敗山海關,流落深山,身受重傷,還丟失了一條手臂。
卻還有閑情雅致,拐走了一個深山之中的懵懂少女伴在左右。
由此可見,就能看出皇帝這種東西的…龍性本淫。
“柏兒,你先下去,咱和麻子聊一下。”
“啊?”
“咱讓你退下。”
“不是,為啥啊?”
“送福王殿下,下殿!”
.....
文淵閣中,朱柏吵鬧幾句。
康熙的某些話擊中了老朱的痛點。
竟然正事不聊,先把朱柏趕了出去…
“咱把他趕出去了,你給咱說說,這給小十二開苞到底誰合適,他剛才動心的是誰?
朱柏方才意動。
很大程度上是想到了這個時代的那幾個絕世大美人...秦淮八豔!
隻是朱元璋並不知曉。
對於這明末時期的風流人物,屬實不在他了解範疇之中。
“別的朕不清楚,不過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豔,那是如雷貫耳的,若是給朱柏開苞而用,可為上選。”
“秦淮八豔?”
老朱眉頭一皺,秦淮河那是什麽地兒?
當年明朝初建,那秦淮河就是出名的煙花之地,畫舫遊船,靡靡之音…
讓那的女子,給他寶貝兒子開苞?
“康麻子,仗著副本不是真死,你膽子挺大啊,想忽悠咱讓妓女睡咱兒子!?”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咬著牙根。
“妓女又如何,能解決你兒子的問題,你在乎那麽多做什麽,這不過是一個副本罷了。”
康熙一臉無所謂的樣子,覺得朱元璋太過於食古不化。
“你也知道那是…妓女!”
朱元璋壓低了聲音,朝著康熙吼道。
“嗬~”
康熙一聲冷笑。
“十裏秦淮繁盛景,秦淮八妓豔名揚,朱元璋別怪朕沒提醒你,你那兒子這麽大歲數還不碰女人,說不好那裏有什麽問題…”
“你放屁!”
“哼,朕言盡於此,秦淮八豔雖是風塵女子,說是豔名傳世,可驚豔的不僅僅是容貌,更有才情,倒也不算委屈朱柏。”
“記憶封存,為什麽你還記得有這——秦淮八豔!?”
朱元璋有點動心,卻上前一步,向康熙質問。
“八豔之名,在清初多有流傳,她們的故事很模糊朕記不起來,但是這八人絕對是這個時代難得的美人。
“這樣啊…你可知道名字?”
“自然…不完全記得。”
“一個都不記得?”
“有兩人比較清晰,一個是董小宛,另一個是柳如是。”
“為何幫咱?”
朱元璋定定地注視著康熙。
“別惡心我,朕可不是幫你,隻是看不過去,那麽大的一個皇子、王爺竟然這麽大還是個雛兒,簡直荒唐。”
“是是是,荒唐!太特麽荒唐了。”
朱元璋頭一迴非常認同康熙的觀點,把胳膊掛在了他的脖頸上。
“麻子啊,仗還是要打,你們清朝我們大明肯定也要收迴來,你也別太難過,子孫不爭氣,你自己不中用,別難過哈。”
老朱說完朝著康熙嘿兒嘿兒一笑。
每逢康熙說什麽,就放開了手,背朝著康熙繼續說道:
“入冬了,按照曆年慣例,這時節正是建奴劫掠我大明周邊的時候,你猜猜咱準備怎麽做?”
畫風突變,聊的內容突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這朱元璋還真是人如其名,當皇帝的人都這樣,聖心難測。
“你想怎麽做那就怎麽做,朕沒興趣猜。”
康熙並不打算接話,斷然拒絕。
“別啊。”
朱元璋一轉頭,小碎步走了迴來,拿肘關節推攘了一下。
“猜猜唄,聊天嘛,別掃興啊。”
“朱元璋…你…”
康熙被五花大綁,做不了什麽動作。
從小的教育讓他並不怎麽會翻白眼,隻能恨恨地瞪著他。
可是,
看著朱元璋那副“單純”的期待模樣,隻能歎了口氣。
“好,朕猜!”
“北方苦寒,明軍與我清軍戰力本就有所差距,冬季更是有利於我清軍作戰,你肯定不會主動出擊。”
“所謂舉措,無非是調集兵力駐守城防,加強戒備,等開春之後再尋戰機。”
朱元璋笑嗬嗬地點點頭。
“分析的很不錯,很接近。”
“要不你繼續猜猜?”
“哼!”
康熙冷哼一聲。
“行吧,咱給你好好說道說道。”
朱元璋嗬嗬一笑,眼神變的銳利起來。
“防禦之事自然要做,如今咱大明國庫充盈,兵啊,還是養的起的。”
“不過…我朝前宣大總督盧象升戰死在你們建奴人之手,此仇此恨,不共戴天啊,底下人戰意隆隆,哎…壓不住。”
康熙抬眼,冷笑。
“盧象升,就是那個在山海關大戰,假裝議和,實則行偷襲之舉的那個?”
別人的話康熙未必記得,但是這個盧象升的豐功偉業在他被抓前便已經知曉。
在山海關大捷後,押送大明叛將吳三桂與他們大清議和,因此遭受大明朝臣的口誅筆伐,更是戴上了叛國賊的帽子。
明軍主帥孫承宗不忿,發兵向遼,收複遼東大半城池。
盧象升也因此,在議和之地被清軍亂刃斬殺。
“嗬…民間不都傳他是叛臣、國賊麽。”
朱元璋搖搖頭,臉上難得出現了一絲唏噓。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古枯...”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盧象升選擇了一條必死之路,也是一條滿是罵名的路,說實在的,這個盧象升…咱是真舍不得,咱是...真佩服。”
“嗬...又是舍不得又是真佩服,那你不還是讓他成為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