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大門打開,請狗入關!
千古帝王PK群,我讓老朱當群主 作者:貧道不戒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日子以來,他不斷的疏通上下。
當朝皇帝崇禎,雖然他並不知道現在是誰?
但是...
崇禎新政在這一個月的時間也早已經傳到了山海關,鎮遼餉銀也是發了下來。
雖然這種情況對他策反並不利,
但是後麵又傳來了皇帝徹查貪官汙吏的事情,這就讓乾隆有了發揮的空間。
要論史上誰最會用奸臣,那不好說。
但是如果說史上誰最會駕馭貪官汙吏,那麽乾隆怎麽著也能排進前三,甚至可以爭一爭那第一的位置。
他以手上的各種黑料為要挾,大施手段。
策反祖大壽的同時,也拿下了一大批中上層的將領,如今這山海關內外,薊、遼二鎮多有他的內應。
隻等到清兵前來,引其入關,便可長驅直入!
然而...
他並不知道,他的身份早就被朱元璋知曉。
而他手下的那批被他策反的人中,半真半假!
...
“報!!!”
一聲急報,傳入薊州鎮薊遼總督府。
傳令探子進入殿內,率先迎上的是一個身穿戰袍的花甲老者。
“可有軍報?”
孫承宗今年已是七十五歲的高齡。
人到七十古來稀,本來應該是安享天倫之樂的年齡,卻被皇帝的一旨調令從高陽老家再次調到了前線。
在他身後還有兩個甲不離身的大官。
其中一個是在孫承宗之後督師薊遼的總督吳阿衡,而另一個則是和孫承宗一樣,被朱元璋秘密調過來的陝西巡撫孫傳庭!
孫承宗年邁,朱元璋調他過來的原因很簡單。
信仰,旗幟!
人的名,樹的影!
孫承宗在薊遼之地的作用很大,隻要有他坐鎮後方,其影響力並不比皇帝禦駕親征差多少。
這話可能有點誇張,但確實如此。
孫承宗在如今的大明,那就是第一梯隊的能臣。
他打造的山海關防務,還有關寧錦防線,守護大明二十餘年。
什麽袁崇煥?什麽祖大壽?
什麽明末名將?
那都是由他孫承宗一個一個培養出來的,說到底...
明末戰局,如果要把誰排到第一梯隊,那就隻能是孫承宗!
無論是戰略眼光,還是政治遠見,隻有他。
“魚已經上鉤了!”
孫承宗接過急報,眼睛看向山海關的方向,好像是對著身後的孫傳庭、吳阿衡說話,但又好像不是。
“都師,請下令吧!”
孫傳庭眼中閃過戰意。
收到密詔調兵前來山海關的可不止有他一個人,宣州總督盧象升如今正屯兵山海關附近。
而他則是領命護佑孫承宗,如今清兵既然已經上鉤,也是時候出兵了吧。
萬一晚了...
那這功勞不就白白的全讓盧象升那廝拿去?
孫承宗轉身看向孫傳庭和吳阿衡,沉聲道:
“傳我軍令,命宣大總督盧象升部整軍備戰,待山海關中門大開,直擊多爾袞先遣部隊!”
“是!”
伺候得令,不再停留即可離去。
接著,
孫承宗走到沙盤前向二人布陣。
“吳大人,孫大人,按照先前布置,你二人即刻起兵,分兩翼從這、這趁清軍入關之時,先令內應炮轟中路,接著進攻清軍兩翼!”
“孫傳庭,領命!”
“吳阿衡,領命!”
孫傳庭和吳阿衡兩個人心思不一。
孫傳庭是著急,害怕晚到一步讓盧象升把功勞拿了去。
如今大明朝,僅是一個月就今非昔比。
皇上的密詔裏說的明明白白,若取得大勝,按照軍功封賞之外,還會——增加軍餉!
這是赤裸裸的誘惑啊!
盧象升的父親剛剛亡故,他丁憂之心焦急,連日來收繳藩王土地、錢財那是雷厲風行,就想著趕緊把活兒幹完迴老家守喪。
對於這幫子建奴,可以說是恨的牙癢癢。
他要是殺的興起,直接把那十萬左右的建奴殺了個幹淨,他豈不是白來了?
吳阿衡則是要為自己的腦袋拚命,隻因為...
吳三桂是他極力舉薦的人!
“吳三桂,不親手殺了你,我有何麵目麵見聖上!”
吳阿衡在見到孫承宗、孫傳庭的時候,內心是崩潰的。
老上司突然到來,還告訴他他的小弟私通建奴,意圖謀反,而且已經被皇帝知道了...
他當時又驚又怒,可是什麽也幹不了。
因為他的權力在孫承宗到來的那天便徹底被架空了。
...
此海關城牆上。
八萬餘騎兵殺到,濃煙滾滾。
吳三桂看著遠處逐漸靠近的清軍,心中激動不已,如今山海關還沒有被他全部掌控。
不過...
他並不需要掌控整個山海關,他將親信集中在了一塊,鎮守山海關的中路門戶。
隻等著他們大清的睿親王多爾袞兵臨城下。
打開關門,迎其入關即可!
“到了...到了!”
乾隆眼中放光,大聲喝道。
“打開關門,本總兵要出關迎戰!”
啊?
山海關上不知真相的守兵一個個目瞪口呆,眾臉懵逼。
什麽意思?
總兵大人瘋了?還是顛了?
打開關門...還出關迎戰?
神經病啊,腦子被門擠了還是洗澡的時候進水了?
山海關城牆堅固,易守難攻,火氣充足,在關牆之上轟他們不好麽,你出去跟他們白刃戰?
“開關門!!!”
乾隆再次下令,這個時候有守軍上前勸阻。
“總兵,不可啊,這時關門一開,豈不是讓建奴有機可乘!”
“哼!違抗軍令,死!”
吳三桂冷哼一聲,死字未落,身邊的副將便抽出配劍,一劍結果了勸阻之人的性命。
“總兵有令,打開關門,抗令者——死!”
小兵沒有選擇的權利,隻能聽令。
但是總有那麽幾個熱血之人,他們看著吳三桂再看看近在咫尺的建奴鐵騎。
就這般情景,誰又是個傻子?
吳三桂通敵之心,昭然若揭。
“開關引敵,吳三桂你不得好死,毋寧死,不開關門!”
“——殺!”
乾隆圖窮匕見,在山海關中門之上展開屠戮。
“哎...吳三桂,還是動手了!”
盧象升頭戴白巾,身披白袍,渾身素縞,收起千裏鏡歎了一口氣。
戰爭,是殘酷的!
中門之上,
大多是吳三桂的親信,但也有一些不是。
隻有如此,才更加真實,才不會讓吳三桂察覺出異樣,隻是可惜了那些將士...
待大戰結束,清點好那些被吳三桂屠戮的忠貞之士。
“總督,我們...?”
“不急,既然是關門打狗,那怎麽也要讓狗...先進門!”
...
當朝皇帝崇禎,雖然他並不知道現在是誰?
但是...
崇禎新政在這一個月的時間也早已經傳到了山海關,鎮遼餉銀也是發了下來。
雖然這種情況對他策反並不利,
但是後麵又傳來了皇帝徹查貪官汙吏的事情,這就讓乾隆有了發揮的空間。
要論史上誰最會用奸臣,那不好說。
但是如果說史上誰最會駕馭貪官汙吏,那麽乾隆怎麽著也能排進前三,甚至可以爭一爭那第一的位置。
他以手上的各種黑料為要挾,大施手段。
策反祖大壽的同時,也拿下了一大批中上層的將領,如今這山海關內外,薊、遼二鎮多有他的內應。
隻等到清兵前來,引其入關,便可長驅直入!
然而...
他並不知道,他的身份早就被朱元璋知曉。
而他手下的那批被他策反的人中,半真半假!
...
“報!!!”
一聲急報,傳入薊州鎮薊遼總督府。
傳令探子進入殿內,率先迎上的是一個身穿戰袍的花甲老者。
“可有軍報?”
孫承宗今年已是七十五歲的高齡。
人到七十古來稀,本來應該是安享天倫之樂的年齡,卻被皇帝的一旨調令從高陽老家再次調到了前線。
在他身後還有兩個甲不離身的大官。
其中一個是在孫承宗之後督師薊遼的總督吳阿衡,而另一個則是和孫承宗一樣,被朱元璋秘密調過來的陝西巡撫孫傳庭!
孫承宗年邁,朱元璋調他過來的原因很簡單。
信仰,旗幟!
人的名,樹的影!
孫承宗在薊遼之地的作用很大,隻要有他坐鎮後方,其影響力並不比皇帝禦駕親征差多少。
這話可能有點誇張,但確實如此。
孫承宗在如今的大明,那就是第一梯隊的能臣。
他打造的山海關防務,還有關寧錦防線,守護大明二十餘年。
什麽袁崇煥?什麽祖大壽?
什麽明末名將?
那都是由他孫承宗一個一個培養出來的,說到底...
明末戰局,如果要把誰排到第一梯隊,那就隻能是孫承宗!
無論是戰略眼光,還是政治遠見,隻有他。
“魚已經上鉤了!”
孫承宗接過急報,眼睛看向山海關的方向,好像是對著身後的孫傳庭、吳阿衡說話,但又好像不是。
“都師,請下令吧!”
孫傳庭眼中閃過戰意。
收到密詔調兵前來山海關的可不止有他一個人,宣州總督盧象升如今正屯兵山海關附近。
而他則是領命護佑孫承宗,如今清兵既然已經上鉤,也是時候出兵了吧。
萬一晚了...
那這功勞不就白白的全讓盧象升那廝拿去?
孫承宗轉身看向孫傳庭和吳阿衡,沉聲道:
“傳我軍令,命宣大總督盧象升部整軍備戰,待山海關中門大開,直擊多爾袞先遣部隊!”
“是!”
伺候得令,不再停留即可離去。
接著,
孫承宗走到沙盤前向二人布陣。
“吳大人,孫大人,按照先前布置,你二人即刻起兵,分兩翼從這、這趁清軍入關之時,先令內應炮轟中路,接著進攻清軍兩翼!”
“孫傳庭,領命!”
“吳阿衡,領命!”
孫傳庭和吳阿衡兩個人心思不一。
孫傳庭是著急,害怕晚到一步讓盧象升把功勞拿了去。
如今大明朝,僅是一個月就今非昔比。
皇上的密詔裏說的明明白白,若取得大勝,按照軍功封賞之外,還會——增加軍餉!
這是赤裸裸的誘惑啊!
盧象升的父親剛剛亡故,他丁憂之心焦急,連日來收繳藩王土地、錢財那是雷厲風行,就想著趕緊把活兒幹完迴老家守喪。
對於這幫子建奴,可以說是恨的牙癢癢。
他要是殺的興起,直接把那十萬左右的建奴殺了個幹淨,他豈不是白來了?
吳阿衡則是要為自己的腦袋拚命,隻因為...
吳三桂是他極力舉薦的人!
“吳三桂,不親手殺了你,我有何麵目麵見聖上!”
吳阿衡在見到孫承宗、孫傳庭的時候,內心是崩潰的。
老上司突然到來,還告訴他他的小弟私通建奴,意圖謀反,而且已經被皇帝知道了...
他當時又驚又怒,可是什麽也幹不了。
因為他的權力在孫承宗到來的那天便徹底被架空了。
...
此海關城牆上。
八萬餘騎兵殺到,濃煙滾滾。
吳三桂看著遠處逐漸靠近的清軍,心中激動不已,如今山海關還沒有被他全部掌控。
不過...
他並不需要掌控整個山海關,他將親信集中在了一塊,鎮守山海關的中路門戶。
隻等著他們大清的睿親王多爾袞兵臨城下。
打開關門,迎其入關即可!
“到了...到了!”
乾隆眼中放光,大聲喝道。
“打開關門,本總兵要出關迎戰!”
啊?
山海關上不知真相的守兵一個個目瞪口呆,眾臉懵逼。
什麽意思?
總兵大人瘋了?還是顛了?
打開關門...還出關迎戰?
神經病啊,腦子被門擠了還是洗澡的時候進水了?
山海關城牆堅固,易守難攻,火氣充足,在關牆之上轟他們不好麽,你出去跟他們白刃戰?
“開關門!!!”
乾隆再次下令,這個時候有守軍上前勸阻。
“總兵,不可啊,這時關門一開,豈不是讓建奴有機可乘!”
“哼!違抗軍令,死!”
吳三桂冷哼一聲,死字未落,身邊的副將便抽出配劍,一劍結果了勸阻之人的性命。
“總兵有令,打開關門,抗令者——死!”
小兵沒有選擇的權利,隻能聽令。
但是總有那麽幾個熱血之人,他們看著吳三桂再看看近在咫尺的建奴鐵騎。
就這般情景,誰又是個傻子?
吳三桂通敵之心,昭然若揭。
“開關引敵,吳三桂你不得好死,毋寧死,不開關門!”
“——殺!”
乾隆圖窮匕見,在山海關中門之上展開屠戮。
“哎...吳三桂,還是動手了!”
盧象升頭戴白巾,身披白袍,渾身素縞,收起千裏鏡歎了一口氣。
戰爭,是殘酷的!
中門之上,
大多是吳三桂的親信,但也有一些不是。
隻有如此,才更加真實,才不會讓吳三桂察覺出異樣,隻是可惜了那些將士...
待大戰結束,清點好那些被吳三桂屠戮的忠貞之士。
“總督,我們...?”
“不急,既然是關門打狗,那怎麽也要讓狗...先進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