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老朱發怒,朱由檢打點上下欲麵聖!
千古帝王PK群,我讓老朱當群主 作者:貧道不戒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扶額。
緩緩梳理著腦海中屬於朱由檢的記憶。
額上的川紋越來越緊,心中怒氣越發強盛。
“皇上,可是龍體欠安?”
王承恩說著,就上前想要去撫朱元璋的後背,這一幕反倒讓老朱的火氣有了發泄的地方,將他一腳踹開。
“沒有尊卑的東西,是誰讓你敢對咱動手動腳的!?”
“皇上…”
“閉嘴,滾出去!”
被朱元璋這麽一踹,再遭怒喝,王承恩心中一酸,不知做錯了什麽。
聖命不可違。
王承恩雖然吃痛,心裏更是委屈,但也不再去辯解,帶著諸多太監惶恐而退。
平常溫文爾雅的皇上,怎麽突然好像變了個人一樣?
王承恩心中不禁納悶。
“老奴服侍陛下這麽多幾年,從未見過他像今日這般啊...”
“陛下...他這是怎麽啦?”
農民起義打了十年,終於平息。
一切都是那麽美好,陛下何故如此暴躁?
莫不是心中憂慮難消…
是那建奴,還是…朝臣?
...
乾清宮內,隻剩下了朱元璋一個人暗自惱火,他不是因當前局麵惱火。
而是在接受了崇禎的記憶後,對朱由檢的幼稚舉措感到不快。
“蠢材!”
朱元璋被封存了關於崇禎一朝的所有記憶,對於他來說相當於第一次知曉了崇禎一朝的所有事。
梳理時間線,
首先的就是天啟帝以“吾弟當為堯舜”傳位朱由檢。
可是朱由檢真的是一個政治小白,一上台就打破了政治平衡,廢了內廷“武功”。
致使東林一黨再無掣肘!
“沽名釣譽,都看出來那些腐儒的問題了還在這瞻前顧後,怕留汙名,何其不爭!”
“宦官幹政,他娘的老四你幹的好事!”
朱元璋氣的咬牙切齒。
一樁樁,一件件,朱元璋全算到了朱棣的頭上。
雖然他知道朱棣登基後,開始啟用宦官,但是看他做的確實還不錯也就沒有再深究此事。
朱棣當年靖難,以建文朝宦官為內應間諜。
加上他學朱元璋,愛搞特務機構,後期建立“東事緝廠”也算是給那些曾經幫他靖難的宦官一個恩賞。
“哎,由檢啊,製衡之道這麽簡單的道理,以前就沒人教你麽...”
朱元璋一聲歎息,他也不想再多說什麽了。
他接受了崇禎的記憶,擁有了他的視角,雖然以老朱的來看錯漏百出,其中更不乏愚蠢之舉。
這個朱由檢,要說沒手段那真不是。
但是...
他把很多事情想的太簡單了,這個青年人看待事物非黑即白,非直即彎。
信任誰,就給予無限恩賞。
不信任了,轉頭就殺!
就比如那個袁崇煥。
哼...
五年複遼!
口氣是真的大,也確實打了勝仗,但是這個人明顯是有點飄的。
朱元璋看來,這個人就四個字——恃寵而驕!
皇太極繞路蒙古,襲擾京畿重地,袁崇煥帶兵跟他玩起了“你跑我追,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想要引皇太極後金兵力攻打京師,再以城牆之利打他個大敗。
戰略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但是意圖太過明顯,明顯到把人家皇太極當傻子玩...
皇太極那樣的人是傻子麽?
很明顯不是!
有一個東西叫做將計就計,袁崇煥置京師於危難想要給自己打一個甕中捉鱉。
那我就委屈一些,
在你們京師附近隨便搶點錢財配合出演,順便反間讓你袁崇煥死無葬身之地!
本就因擅殺毛文龍,引起了朝廷不滿。
麵對建奴大軍隻追不打,最後還引到京師城下,皇帝麵見安撫表達信任,結果蹬鼻子上臉想讓部隊入城休息?
這樣的人哪個皇帝能放心,哪個皇帝能不殺?
...
袁崇煥一事乃是崇禎初年之事,而那也是建奴第一次襲擾京師。
那次之後,崇禎感覺真心錯付。
好像就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樣…
不停地更換內閣首輔、內閣大學士以及地方官吏,往往還沒等到人家大施拳腳就被裁撤。
如今大明,
外有滿洲建奴扣關,內有關內的天災人禍,起義不斷,沿海還有倭奴肆虐。
“哼!好啊,你們一個個的都巴不得咱的大明亡啊!”
朱元璋臉色陰沉,如今局勢他已經差不多明了。
目前農民起義暫時已經被壓了下去,但是東北方向的建奴卻勢大。
原本是蒙古、大明、朝鮮三麵環敵的局麵。
可是...
皇太極自從把其他三個貝勒踹下台後,自己掌權更顯獨特的戰略眼光和能力。
趁著蒙古汗權更替,
威逼蒙古新汗聯姻結成同盟,將南蒙古收歸麾下。
緊接著,趁大明鎮壓各地起義,天災人禍沒辦法抽出兵力的時候出兵朝鮮,將明朝的親兒子粉給收入囊中...
“中興之相,屁的中興之相,北有餓狼即將撲食,滿朝上下竟還在歡欣鼓舞!”
此時正值崇禎十一年,五月。
農民起義被鎮壓,朝堂上下為之振奮,舉行慶典,各地宗室世子紛紛入京參與慶功大典。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想讓自己能夠冷靜下來。
不知道是深唿吸起了作用,還是朱元璋想到了什麽有趣的事情,他的嘴角竟然露出了一絲淺笑。
“慶典是吧...”
“多好的局麵啊,那麽多肥羊等著咱,康麻子,洗幹淨脖子,你就給咱等死吧。”
看著自己的掌心,
手指一個一個扣到掌心捏成拳頭,隨後看向殿外。
熟悉老朱的人都知道,這一刻的明末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被扒皮被草點天燈了。
...
與此同時,
順天府內兩處王府也紛紛有了動靜。
其一為順天府大興縣的福王府,另一個則是桂王府。
兩處王府高門大院,富麗堂皇。
雖說桂王、福王都已就藩,但是京師的王府就是他們的門麵,哪怕能住的時間很少,卻也極盡奢華。
\"嗬...還真是富麗堂皇,原來我們大明的藩王是這般有錢。”
桂王第四子,永明王朱由榔看著王府內的陳列一聲冷笑。
作為桂王四子,他本是沒有資格承襲藩王爵位的。
因此在崇禎六年被封為永明王。
梳理記憶。
皇帝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各地藩王又過著什麽樣的日子?
當皇帝的朱由檢每日殫精竭慮,自己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而各地藩王則是錦衣玉食,鋪張奢靡。
就這...
苦哈哈的皇帝,天天還要聽著他們吐苦水,有事兒沒事兒還要各種封賞。
以一國之力,贍養宗室。
養!就養出了這麽一群沒心沒肺的紈絝!
“此時的上位不知是太祖爺還是小祖宗,應該是太祖吧,不行...我要趕緊去覲見聖上!”
覲見皇帝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其間有許多的手續還有章程,但是這些並難不倒朱由檢,他推開房門喚來王府管事之人。
“取一些財物來,疏通下關係,本王有事要覲見聖上。”
“啊?啊...是。”
不顧下人反應,朱由檢看著陰沉沉的天空略顯無奈。
很惡心,但是必須要這麽做。
朱由檢懂!
現在的大明已經爛透了,他想要快速的見到太祖爺,必須得用點“人情世故”
...
緩緩梳理著腦海中屬於朱由檢的記憶。
額上的川紋越來越緊,心中怒氣越發強盛。
“皇上,可是龍體欠安?”
王承恩說著,就上前想要去撫朱元璋的後背,這一幕反倒讓老朱的火氣有了發泄的地方,將他一腳踹開。
“沒有尊卑的東西,是誰讓你敢對咱動手動腳的!?”
“皇上…”
“閉嘴,滾出去!”
被朱元璋這麽一踹,再遭怒喝,王承恩心中一酸,不知做錯了什麽。
聖命不可違。
王承恩雖然吃痛,心裏更是委屈,但也不再去辯解,帶著諸多太監惶恐而退。
平常溫文爾雅的皇上,怎麽突然好像變了個人一樣?
王承恩心中不禁納悶。
“老奴服侍陛下這麽多幾年,從未見過他像今日這般啊...”
“陛下...他這是怎麽啦?”
農民起義打了十年,終於平息。
一切都是那麽美好,陛下何故如此暴躁?
莫不是心中憂慮難消…
是那建奴,還是…朝臣?
...
乾清宮內,隻剩下了朱元璋一個人暗自惱火,他不是因當前局麵惱火。
而是在接受了崇禎的記憶後,對朱由檢的幼稚舉措感到不快。
“蠢材!”
朱元璋被封存了關於崇禎一朝的所有記憶,對於他來說相當於第一次知曉了崇禎一朝的所有事。
梳理時間線,
首先的就是天啟帝以“吾弟當為堯舜”傳位朱由檢。
可是朱由檢真的是一個政治小白,一上台就打破了政治平衡,廢了內廷“武功”。
致使東林一黨再無掣肘!
“沽名釣譽,都看出來那些腐儒的問題了還在這瞻前顧後,怕留汙名,何其不爭!”
“宦官幹政,他娘的老四你幹的好事!”
朱元璋氣的咬牙切齒。
一樁樁,一件件,朱元璋全算到了朱棣的頭上。
雖然他知道朱棣登基後,開始啟用宦官,但是看他做的確實還不錯也就沒有再深究此事。
朱棣當年靖難,以建文朝宦官為內應間諜。
加上他學朱元璋,愛搞特務機構,後期建立“東事緝廠”也算是給那些曾經幫他靖難的宦官一個恩賞。
“哎,由檢啊,製衡之道這麽簡單的道理,以前就沒人教你麽...”
朱元璋一聲歎息,他也不想再多說什麽了。
他接受了崇禎的記憶,擁有了他的視角,雖然以老朱的來看錯漏百出,其中更不乏愚蠢之舉。
這個朱由檢,要說沒手段那真不是。
但是...
他把很多事情想的太簡單了,這個青年人看待事物非黑即白,非直即彎。
信任誰,就給予無限恩賞。
不信任了,轉頭就殺!
就比如那個袁崇煥。
哼...
五年複遼!
口氣是真的大,也確實打了勝仗,但是這個人明顯是有點飄的。
朱元璋看來,這個人就四個字——恃寵而驕!
皇太極繞路蒙古,襲擾京畿重地,袁崇煥帶兵跟他玩起了“你跑我追,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想要引皇太極後金兵力攻打京師,再以城牆之利打他個大敗。
戰略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但是意圖太過明顯,明顯到把人家皇太極當傻子玩...
皇太極那樣的人是傻子麽?
很明顯不是!
有一個東西叫做將計就計,袁崇煥置京師於危難想要給自己打一個甕中捉鱉。
那我就委屈一些,
在你們京師附近隨便搶點錢財配合出演,順便反間讓你袁崇煥死無葬身之地!
本就因擅殺毛文龍,引起了朝廷不滿。
麵對建奴大軍隻追不打,最後還引到京師城下,皇帝麵見安撫表達信任,結果蹬鼻子上臉想讓部隊入城休息?
這樣的人哪個皇帝能放心,哪個皇帝能不殺?
...
袁崇煥一事乃是崇禎初年之事,而那也是建奴第一次襲擾京師。
那次之後,崇禎感覺真心錯付。
好像就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樣…
不停地更換內閣首輔、內閣大學士以及地方官吏,往往還沒等到人家大施拳腳就被裁撤。
如今大明,
外有滿洲建奴扣關,內有關內的天災人禍,起義不斷,沿海還有倭奴肆虐。
“哼!好啊,你們一個個的都巴不得咱的大明亡啊!”
朱元璋臉色陰沉,如今局勢他已經差不多明了。
目前農民起義暫時已經被壓了下去,但是東北方向的建奴卻勢大。
原本是蒙古、大明、朝鮮三麵環敵的局麵。
可是...
皇太極自從把其他三個貝勒踹下台後,自己掌權更顯獨特的戰略眼光和能力。
趁著蒙古汗權更替,
威逼蒙古新汗聯姻結成同盟,將南蒙古收歸麾下。
緊接著,趁大明鎮壓各地起義,天災人禍沒辦法抽出兵力的時候出兵朝鮮,將明朝的親兒子粉給收入囊中...
“中興之相,屁的中興之相,北有餓狼即將撲食,滿朝上下竟還在歡欣鼓舞!”
此時正值崇禎十一年,五月。
農民起義被鎮壓,朝堂上下為之振奮,舉行慶典,各地宗室世子紛紛入京參與慶功大典。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想讓自己能夠冷靜下來。
不知道是深唿吸起了作用,還是朱元璋想到了什麽有趣的事情,他的嘴角竟然露出了一絲淺笑。
“慶典是吧...”
“多好的局麵啊,那麽多肥羊等著咱,康麻子,洗幹淨脖子,你就給咱等死吧。”
看著自己的掌心,
手指一個一個扣到掌心捏成拳頭,隨後看向殿外。
熟悉老朱的人都知道,這一刻的明末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被扒皮被草點天燈了。
...
與此同時,
順天府內兩處王府也紛紛有了動靜。
其一為順天府大興縣的福王府,另一個則是桂王府。
兩處王府高門大院,富麗堂皇。
雖說桂王、福王都已就藩,但是京師的王府就是他們的門麵,哪怕能住的時間很少,卻也極盡奢華。
\"嗬...還真是富麗堂皇,原來我們大明的藩王是這般有錢。”
桂王第四子,永明王朱由榔看著王府內的陳列一聲冷笑。
作為桂王四子,他本是沒有資格承襲藩王爵位的。
因此在崇禎六年被封為永明王。
梳理記憶。
皇帝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各地藩王又過著什麽樣的日子?
當皇帝的朱由檢每日殫精竭慮,自己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而各地藩王則是錦衣玉食,鋪張奢靡。
就這...
苦哈哈的皇帝,天天還要聽著他們吐苦水,有事兒沒事兒還要各種封賞。
以一國之力,贍養宗室。
養!就養出了這麽一群沒心沒肺的紈絝!
“此時的上位不知是太祖爺還是小祖宗,應該是太祖吧,不行...我要趕緊去覲見聖上!”
覲見皇帝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其間有許多的手續還有章程,但是這些並難不倒朱由檢,他推開房門喚來王府管事之人。
“取一些財物來,疏通下關係,本王有事要覲見聖上。”
“啊?啊...是。”
不顧下人反應,朱由檢看著陰沉沉的天空略顯無奈。
很惡心,但是必須要這麽做。
朱由檢懂!
現在的大明已經爛透了,他想要快速的見到太祖爺,必須得用點“人情世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