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還未真正登基,


    便開始對朝臣進行提拔和安排,不過此時沒有任何一人反對。


    “兵部尚書之位空缺,如今兵部諸事皆由於謙主持大局,任命於謙暫代兵部尚書一職!


    此戰勝你就是兵部尚書,此戰若歿!


    於謙,大明...陪你亡國!”


    ....


    臥朝?(這是一個動作,表明眾臣聽完之後,被霸氣震懾,臥底朝拜!)


    ???


    什麽玩意兒?


    升職就升職,你整出一個打輸了...大明陪我亡國?


    我這還怎麽學你謙虛一下...


    ...


    於謙很難得的懵逼了,自從宣德皇帝殯天之後,他從未有過如此懵逼的時刻。


    講道理,他升任兵部尚書可謂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大家都看的明明白白,早晚的問題罷了。


    不過這任職感言,


    他該怎麽說?


    剛剛陛下三辭三讓那套自己好像不能學,話都說到這兒了,自己怎麽三辭三讓,是一點謙虛的機會都給小謙謙啊!


    弱小無助小謙謙...


    “臣於謙,領旨謝恩!”


    ...


    “戶部右侍郎陳循,擢升戶部尚書,任內閣首輔,統領百官,籌措軍需。”


    “臣領旨,謝主隆恩!”


    ...


    “如今戰況,居庸關城防堅固,麵對的更不是瓦剌主力不足為懼怕,而脫脫不花那方也是如此,先帝生死不詳,紫荊關城防兵力不足,當務之急是發兵援助紫荊關。”


    李世民在升任提拔了一番之後,


    算是初步有了自己的班底了,


    說是徹底掌控朝堂那還為時尚早,


    不過也不在這一時,以後再徐徐圖之為時不晚,當下還是要把戰事擺在第一位。


    “皇上,此時瓦剌一方,四路大軍南下,之前已經向各個關卡派兵,如果此時派兵紫荊關,微臣擔憂...”


    於謙聽到李世民要援助紫荊關,


    不得不硬著頭皮提出建議,


    此時援兵當然是當務之急,可朝中可用之兵不多,若這時候援兵紫荊關,那京師城防將會極度空虛。


    “你擔心什麽,擔心我京師可用之兵,不足以守城?”


    “皇上英明,正是如此,如今調派各地兵事前往邊關,京師周圍精銳之兵不足三萬,加上輔兵若是以守為攻,可保京師無恙!


    但若支援紫荊關,


    我大明的關卡任何被一方被瓦剌攻破,那我京師便很可能被一舉攻下,請皇上三思!”


    李世民聽著於謙的匯報,


    腦海裏不斷的閃過各種情況,


    對比瓦剌和大明軍隊的戰力,他的腦中不斷閃過許多想法...


    紫荊關若不支援,


    被破開的幾率很大,守城之兵現在實在太少,


    但如果支援兵力那就大不一樣,定然可以打退敵方。


    如果支援,


    通過紫荊關消磨瓦剌士氣,等他們大軍越過紫荊關向京師前來的時候,京師的援軍怕也是快要到了,


    到時候來一個關門打狗...


    可這樣做,


    並不是李世民想要看到的,


    這樣做和他經曆的渭水之盟又有何異,渭水之盟乃是李世民的一生之恥,他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在自己作為帝王的時候再次出現。


    “於大人,你的顧慮朕清楚了,但是朕心意已決!”


    李世民態度堅決,


    他不是不停諫言的君王,


    恰恰相反,


    他是一個能把魏征這個魏懟懟留在朝堂上的人,自古帝王有幾個可以容得下這種敢指著自己鼻子罵的臣子,他李世民就是!


    “紫荊關朝廷若不馳援,定然無法抵擋瓦剌的大軍主力,宣城、大同周邊的百姓已經遭了難,朕決不允許瓦剌打入我大明腹地。”


    於謙聞聽此言,也是內心掙紮,他又何嚐不明白...


    紫荊關如果被破,


    無數百姓將會死在瓦剌大軍的屠刀之下,那群瓦剌人如果進來的了,他們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燒殺搶掠,奸淫婦女。


    大明京師會固若金湯,但關內百姓的天就踏了...


    於謙他不是不知道,


    但是知道又能如何?


    京師若失陷,那大明朝就完了!


    大明完了...


    隻會有更多的百姓蒙難,靖康之恥那血琳琳的教訓,元朝平常百姓的苦不堪言,那就不再是史書上的寥寥數字,


    人間將再成煉獄!


    “皇上...”


    於謙這個時候想說京師是國本,但他讓李世民說的張不開嘴。


    “於大人,朕知道你的顧慮,但大丈夫生而為人,立於世間,怎能容那些蟲蛇作祟,


    既是存亡之戰,諸位,朕敢登基稱帝,那朕便已經做好了殉國追隨先帝的覺悟,諸君,可求退路乎?”


    諸君,可求退路乎?


    將軍!


    四個二!


    王炸!


    眾臣惶恐跪伏,這說的是人話麽,你個當皇帝的都做好殉國準備了...


    問我們求不求退路,我們敢說啥?


    “臣惶恐,願與聖君共進退!”


    “於大人,你攜兩萬精銳,十萬輔兵護衛京師,發動民眾參與護國,戰後論功行賞!


    勤王之師繼續集結進京,暫時按兵不動,整軍待戰,隨時準備支援邊關。”


    “調集整合一萬精銳,三萬輔兵,馬匹三千,四萬大軍隨朕親征,支援紫荊關。


    兵貴神速,輕騎先行,陳循你調出從通州運來的部分糧草,拿出行軍所需,軍士帶夠三日口糧,令後續部隊押送糧草!”


    “不可,絕對不可,皇上,你就是砍了臣的腦袋臣也決不同意!”


    於直直嚴詞拒絕,


    冒死覲言!


    開玩笑呢?


    大明上一個禦駕親征的皇帝剛撞完柱子…


    又送過去一個?


    雖說朱祁鈺看起來是一個雄主,


    大明曆代先皇也都是走這個路子的,但是明燈在前,誰敢放任新皇親征!


    還隻帶四萬人…


    一萬戰兵精銳…三萬輔兵?


    要知道先帝朱祁鎮帶兵五十萬,


    都折在了土木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古帝王PK群,我讓老朱當群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貧道不戒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貧道不戒色並收藏千古帝王PK群,我讓老朱當群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