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隻學了皮毛
我有一城,住著曆代帝王 作者:青丘大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登基即位之後,忽必烈在中央設中書省,在各地分設十路宣撫司】
【由於蒙哥麾下的怯薛軍在帶著他的靈柩北歸後,都留在了漠北,所以忽必烈便在他的潛邸宿衛的基礎上迅速擴充、重建大汗的怯薛軍】
【為了防範阿裏不哥,忽必烈還下令將大量的糧食、馬匹運到了漠南沿線,扼守大漠南緣,伺機渡漠遠征的戰前部署】
【同時,忽必烈還對南宋保持克製的態度,以集中力量先解決阿裏不哥】
【1260年,阿裏不哥得知忽必烈搶先召開了忽裏勒台後,便隻能匆忙在5月召集留守漠北份地的諸王宗戚召開大會】
【大會上,阿裏不哥被擁立為大汗】
【如此,有趣的一幕出現了,蒙古出現了兩位大汗相互抗衡的局麵】
聽到這裏,鐵木真的眉頭就是一皺。
【忽必烈先是緩和了與支持阿裏不哥的諸王關係】
【然後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托,與阿裏不哥展開了鬥爭】
【首先,忽必烈成功抵禦了阿裏不哥南下的大軍,迫使其撤出和林,迴到了他的封地】
【隨後,忽必烈派軍擊殺了在陝甘一帶,手握重兵的阿裏不哥支持者渾都海、阿藍答兒,穩定了陝甘一帶的局勢】
【公元1261年初,忽必烈在開平召開集會,調整行政中樞】
【同年,阿裏不哥率兵攻打忽必烈,結果被忽必烈擊敗】
【10月,忽必烈北征,與阿裏不哥大戰,雙方僵持不下後,各自引軍後退,在大磧南緣對峙】
【公元1262年,漠北發生饑荒,忽必烈禁絕了糧道,阿裏不哥由於缺乏糧草而西遷,忽必烈再次收迴和林】
【公元1264年,阿裏不哥因為駐地出現饑荒,軍心渙散,隻得向忽必烈投降】
【至此,蒙古內部長達五年的汗位爭奪戰方才結束】
【忽必烈擊敗阿裏不哥而奪得汗位後,積極謀劃新一輪的對宋戰爭】
【同年8月,忽必烈下詔燕京扔改為中都,作建都準備】
【公元1268年,忽必烈任用南宋降將劉整的策略,命阿術、劉整率軍圍困南宋重鎮襄陽、樊城】
【公元1270年,劉整奉命在襄樊前線建造戰艦,操練水軍。南宋數次派兵破圍,但是未能成功】
【公元1271年,忽必烈根據《易經》當中“大哉乾元”之義,將蒙古國改為“大元”】
【由此,蒙古皇帝變為大元皇帝,“大元”國號正式出現,忽必烈成為元朝首任皇帝】
【公元1272年2月,忽必烈改中都為大都,宣布建都於此】
【公元1273年,大都宮殿建成】
【同年,樊城被攻破,不久後襄陽守將呂文煥舉城投降】
【公元1274年正月,忽必烈在正殿接受朝賀】
【另外,忽必烈在地方上建行省,開創了華夏當代省製的開端】
【為了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理,忽必烈又下令在各地建立驛站】
【同年,阿術迴朝覲見忽必烈,請求出兵江南。忽必烈最終接納了大臣們的建議】
【3月,忽必烈開始調兵,分三路攻打南宋】
【同年,忽必烈以早已歸順的高麗為基礎,派出蒙古及高麗聯軍兩萬多人,船隻900艘,攻打日本的鐮倉幕府】
【但登陸後剛與倭軍對戰,便因遭遇台風來襲而撤退,最終半數的士兵淹沒在海中】
【公元1275年2月,元軍在丁家洲大敗由南宋宰相賈似道率領的大軍】
【隨後,元軍一路收取多州】
【秋天,阿術又率軍擊敗了南宋大將張世傑的水師。此戰後,南宋失去了與元朝正麵作戰的能力】
【公元1275年,忽必烈因為征調財賦,將安童調離相位,阿合馬得以獨當國柄】
【自此,阿合馬變的更加專橫跋扈,打擊、殘害政敵,在朝中布置黨羽,在府中聚斂了巨額財富】
【公元1276年初,南宋太後謝道清帶宋恭帝趙?出降,獻上降表】
【此後,元軍開始著手消滅南宋的殘餘勢力】
【直到1279年的崖山之戰,宋軍戰敗後,南宋滅亡】
【元朝也正式實現了自唐朝以來的大一統局麵】
眾人一時間紛紛議論起來。
【公元1281年,忽必烈又下令渡海攻打倭國,結果這一次又遭遇到台風,失利而返】
【公元1282年,忽必烈發兵攻打占城(南越)】
【同年,元大都發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殺阿合馬事件】
【此事發生之後,忽必烈更加不信任漢人臣僚,且對在大都的前南宋宗室采取防範和遷徙政策,還支持和縱容楊璉真迦挖掘毀壞南宋諸帝陵墓】
聽到這裏,趙匡胤麵色冰冷的向著忽必烈走去,盤龍棍出現在他的手中。
而其他皇帝的臉色,也十分的不好看。
所有人都轉頭看了忽必烈一眼。
見狀,柴榮一把攔住了他。
“要動手,等係統講完,始皇處理完的!”
柴榮壓低聲音說道。
而鐵木真,則是一腳將忽必烈踹翻在地。
“破壞前朝皇帝陵墓,你瘋了?!”
緊接著,鐵木真對著忽必烈拳打腳踢起來。
【阿合馬死後,右丞相和禮霍孫開始著手清除阿合馬的黨羽勢力,改革吏治】
【但是,未能解決元朝的財政問題】
【公元1284年,忽必烈先後任用盧世榮、桑哥專理財政,試圖解決愈發嚴重的通貨膨脹,但都以失敗告終】
【同年,忽必烈發兵攻打安南的陳朝】
【公元1287年,乃顏發生叛亂,忽必烈率軍親征】
【6月,雙方在遼河一帶展開對戰,乃顏被擒殺】
【乃顏雖死,但是元朝直到1292年,才完全平息其餘部的叛亂】
【忽必烈因為在中年以後患上足疾的原因,所以在後期時經常臥榻辦公,對朝政逐漸力不從心】
【因此,大臣們常常不能見到忽必烈,往往需要通過南必皇後奏事,也是因為這樣,南必皇後得以幹預國政】
“後宮幹政,這不會剛建立元朝就玩完了吧?”
“那可不好說啊。畢竟,世事難料不是。”
武則天:你們發現一件事沒有?
“什麽事?”
“不管是北魏,還是金國,亦或者這大元,想學中原正統,卻隻是學了個皮毛,沒得真意。”
“嗯,確實如此。”
【公元1294年正月,忽必烈病重,將皇孫鐵穆耳托付給了知樞密院事伯顏】
【由於蒙哥麾下的怯薛軍在帶著他的靈柩北歸後,都留在了漠北,所以忽必烈便在他的潛邸宿衛的基礎上迅速擴充、重建大汗的怯薛軍】
【為了防範阿裏不哥,忽必烈還下令將大量的糧食、馬匹運到了漠南沿線,扼守大漠南緣,伺機渡漠遠征的戰前部署】
【同時,忽必烈還對南宋保持克製的態度,以集中力量先解決阿裏不哥】
【1260年,阿裏不哥得知忽必烈搶先召開了忽裏勒台後,便隻能匆忙在5月召集留守漠北份地的諸王宗戚召開大會】
【大會上,阿裏不哥被擁立為大汗】
【如此,有趣的一幕出現了,蒙古出現了兩位大汗相互抗衡的局麵】
聽到這裏,鐵木真的眉頭就是一皺。
【忽必烈先是緩和了與支持阿裏不哥的諸王關係】
【然後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托,與阿裏不哥展開了鬥爭】
【首先,忽必烈成功抵禦了阿裏不哥南下的大軍,迫使其撤出和林,迴到了他的封地】
【隨後,忽必烈派軍擊殺了在陝甘一帶,手握重兵的阿裏不哥支持者渾都海、阿藍答兒,穩定了陝甘一帶的局勢】
【公元1261年初,忽必烈在開平召開集會,調整行政中樞】
【同年,阿裏不哥率兵攻打忽必烈,結果被忽必烈擊敗】
【10月,忽必烈北征,與阿裏不哥大戰,雙方僵持不下後,各自引軍後退,在大磧南緣對峙】
【公元1262年,漠北發生饑荒,忽必烈禁絕了糧道,阿裏不哥由於缺乏糧草而西遷,忽必烈再次收迴和林】
【公元1264年,阿裏不哥因為駐地出現饑荒,軍心渙散,隻得向忽必烈投降】
【至此,蒙古內部長達五年的汗位爭奪戰方才結束】
【忽必烈擊敗阿裏不哥而奪得汗位後,積極謀劃新一輪的對宋戰爭】
【同年8月,忽必烈下詔燕京扔改為中都,作建都準備】
【公元1268年,忽必烈任用南宋降將劉整的策略,命阿術、劉整率軍圍困南宋重鎮襄陽、樊城】
【公元1270年,劉整奉命在襄樊前線建造戰艦,操練水軍。南宋數次派兵破圍,但是未能成功】
【公元1271年,忽必烈根據《易經》當中“大哉乾元”之義,將蒙古國改為“大元”】
【由此,蒙古皇帝變為大元皇帝,“大元”國號正式出現,忽必烈成為元朝首任皇帝】
【公元1272年2月,忽必烈改中都為大都,宣布建都於此】
【公元1273年,大都宮殿建成】
【同年,樊城被攻破,不久後襄陽守將呂文煥舉城投降】
【公元1274年正月,忽必烈在正殿接受朝賀】
【另外,忽必烈在地方上建行省,開創了華夏當代省製的開端】
【為了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理,忽必烈又下令在各地建立驛站】
【同年,阿術迴朝覲見忽必烈,請求出兵江南。忽必烈最終接納了大臣們的建議】
【3月,忽必烈開始調兵,分三路攻打南宋】
【同年,忽必烈以早已歸順的高麗為基礎,派出蒙古及高麗聯軍兩萬多人,船隻900艘,攻打日本的鐮倉幕府】
【但登陸後剛與倭軍對戰,便因遭遇台風來襲而撤退,最終半數的士兵淹沒在海中】
【公元1275年2月,元軍在丁家洲大敗由南宋宰相賈似道率領的大軍】
【隨後,元軍一路收取多州】
【秋天,阿術又率軍擊敗了南宋大將張世傑的水師。此戰後,南宋失去了與元朝正麵作戰的能力】
【公元1275年,忽必烈因為征調財賦,將安童調離相位,阿合馬得以獨當國柄】
【自此,阿合馬變的更加專橫跋扈,打擊、殘害政敵,在朝中布置黨羽,在府中聚斂了巨額財富】
【公元1276年初,南宋太後謝道清帶宋恭帝趙?出降,獻上降表】
【此後,元軍開始著手消滅南宋的殘餘勢力】
【直到1279年的崖山之戰,宋軍戰敗後,南宋滅亡】
【元朝也正式實現了自唐朝以來的大一統局麵】
眾人一時間紛紛議論起來。
【公元1281年,忽必烈又下令渡海攻打倭國,結果這一次又遭遇到台風,失利而返】
【公元1282年,忽必烈發兵攻打占城(南越)】
【同年,元大都發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殺阿合馬事件】
【此事發生之後,忽必烈更加不信任漢人臣僚,且對在大都的前南宋宗室采取防範和遷徙政策,還支持和縱容楊璉真迦挖掘毀壞南宋諸帝陵墓】
聽到這裏,趙匡胤麵色冰冷的向著忽必烈走去,盤龍棍出現在他的手中。
而其他皇帝的臉色,也十分的不好看。
所有人都轉頭看了忽必烈一眼。
見狀,柴榮一把攔住了他。
“要動手,等係統講完,始皇處理完的!”
柴榮壓低聲音說道。
而鐵木真,則是一腳將忽必烈踹翻在地。
“破壞前朝皇帝陵墓,你瘋了?!”
緊接著,鐵木真對著忽必烈拳打腳踢起來。
【阿合馬死後,右丞相和禮霍孫開始著手清除阿合馬的黨羽勢力,改革吏治】
【但是,未能解決元朝的財政問題】
【公元1284年,忽必烈先後任用盧世榮、桑哥專理財政,試圖解決愈發嚴重的通貨膨脹,但都以失敗告終】
【同年,忽必烈發兵攻打安南的陳朝】
【公元1287年,乃顏發生叛亂,忽必烈率軍親征】
【6月,雙方在遼河一帶展開對戰,乃顏被擒殺】
【乃顏雖死,但是元朝直到1292年,才完全平息其餘部的叛亂】
【忽必烈因為在中年以後患上足疾的原因,所以在後期時經常臥榻辦公,對朝政逐漸力不從心】
【因此,大臣們常常不能見到忽必烈,往往需要通過南必皇後奏事,也是因為這樣,南必皇後得以幹預國政】
“後宮幹政,這不會剛建立元朝就玩完了吧?”
“那可不好說啊。畢竟,世事難料不是。”
武則天:你們發現一件事沒有?
“什麽事?”
“不管是北魏,還是金國,亦或者這大元,想學中原正統,卻隻是學了個皮毛,沒得真意。”
“嗯,確實如此。”
【公元1294年正月,忽必烈病重,將皇孫鐵穆耳托付給了知樞密院事伯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