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生露出一個無奈表情說道:“以你們幾個朝代的公工藝,也就老朱的明朝初期有可能有這個技術造出蒸汽機,不過也是難上加難,像大秦朝大漢朝想要造出蒸汽機,哪怕是給上你們圖紙,估計沒有十年八年也難。”
此話一出,幾個皇帝頓時哀嚎。
“難道如此神奇,我大秦不配擁有?”
“蒸汽火車!如若我大漢有此神物,運送兵馬一日即可,支援戰爭簡直無往不利!何愁我大漢不興啊!”
“仙師,難道我等的朝代真的不配擁有此物?”
李長生無奈的伸手往下壓道:“言重了,言重了…我隻是說你們可能造不出來,但是沒說你們不能擁有。”
“你們隻需要等到朱由檢造出蒸汽火車,從他那裏購買即可啊!”
各大皇帝眼中紛紛一亮,一道道目光鎖定向朱由檢。
李長生笑道:“你們雖然製造不出蒸汽火車,但是製造鐵軌還是綽綽有餘,隻需要派人提前規劃製造出各大站點的火車站,沿途鋪設鐵軌,等到朱由檢製造出蒸汽火車,從他那裏大量購買即可。”
“自己朝代再慢慢研究,終於有一天也能自己製造出蒸汽火車,同時這段空白期內也有蒸汽火車使用。”
眾皇帝長舒一口氣,知道蒸汽火車的妙用之後,要是告訴他們,他們各自的朝代不能擁有蒸汽火車的話,這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崇禎啊,你迴去可要大力的研究蒸汽火車,咱們所有人可都靠你的了。”嬴政笑嗬嗬的拍著朱由檢的肩膀。
“朱由檢,我身為你的老祖宗,替你打下了一片江山,你送我幾架蒸汽火車,不吃虧吧?”朱元璋也是笑嗬嗬說道,窮怕了的洪武大帝,可是摳門的很。
眼看一幫子家夥如同餓狼一般的眼神盯著自己,朱由檢打了個哆嗦,連忙道:“各位放心,這種國之重器我迴國之後一定大力的研發,一旦研究出來,定會跟大家商量一個好價錢…”
朱由檢興奮的戳著手,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奸商的光芒。
一看這家夥的眼神,眾皇帝翻著白眼,朱由檢也是窮怕了,要是研究出蒸汽火車售賣給他們,肯定會狠狠的宰上一筆。
李長生微笑道:“這份圖紙如此精密,你們已經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機,有了最基本的工業能力,完成的最難的一步,隻需要改進一下蒸汽機的材料和擴大一下蒸汽機,很容易就能造走出蒸汽火車。”
“蒸汽火車隻是我給你的第一份禮物。”
“還有?”朱由檢頓時唿吸急促,難道還有比蒸汽火車更加珍貴的東西?
隻見李長生再度拿出一份圖紙,覆蓋了蒸汽火車的圖紙,上麵標注著各種零件,嬴政他們這種古人並不認識這玩意兒,但是米酒兒一眼便看出了驚訝道:“是蒸汽卡車?”
李長生點頭笑道:“對,就是蒸汽卡車。”
其餘皇帝雖然不知道蒸汽卡車是什麽,但是能被李長生拿出來,說明肯定能夠比肩蒸汽火車。
“仙師我看這蒸汽卡車的尺寸好像還沒有蒸汽火車大,難道這蒸汽卡車是縮小了蒸汽火車?”扶蘇詢問道。
李長生點了點頭說道:“你們也可以這麽理解,不同的是蒸汽火車必須在鐵軌上麵行駛,所以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鋪設鐵軌,一旦鐵軌鋪設成功,蒸汽火車的速度將會極快。”
“不同於蒸汽火車的是,蒸汽卡車不需要鐵軌,直接能夠在路麵上行駛,且也能在載著噸的重物,你們各地不是已經開始修路了嗎?修好的路剛好可以供蒸汽卡車行駛!”
“一般在一輛蒸汽卡車滿載的情況下,足夠的燃料提供,一輛蒸汽卡車的速度可以維持在半個時辰八十裏之間!可以行進一百六十裏路!”
“雖然他做不到像蒸汽火車,長時間長距離的運行,也無法做到蒸汽火車這樣強大的載重能力,但是他最強的便是短途運輸能力,絕對吊打你們各個王朝的任何交通工具!”
眾皇帝盯著蒸汽卡車紛紛吞咽著口水,他們不傻,僅是從蒸汽卡車的介紹就立刻想到了蒸汽卡車的經濟和戰略效果。
這玩意兒短時間能夠運送大量的物資,能送貨也一定能夠載人!絕對是發展國家的利器!
李長生看著朱由檢囑咐道:“我一會再給你們一份圖紙,是蒸汽卡車的輪胎,這種卡車如果使用木質輪胎在路上會極為顛簸,輪胎的壽命也很短,所以需要換成橡膠充氣輪胎。”
“不僅可以應付顛簸的路麵,輪胎的壽命也將大大的延長,橡膠這東西是一種化工產物,也可以說是天然的,需要大量的橡膠樹。”
“瓊台和滇南本身也有不少的野生橡膠樹,暫時足夠你使用,但是後麵等到大明朝發展起來,這些橡膠樹肯定不夠,需要提前培育種植。”
“這兩個地區是種植橡膠樹的不二地帶,迴頭我會給你們各自朝代一些這個是在高產抗蟲抗凍的橡膠樹苗,拿迴去之後推廣到這兩個地方好好栽培,橡膠這種東西,也可謂是革新化的工業產品,絕對的大國重器!不可不提前準備!”
聽到李長生的解釋,眾皇帝紛紛點頭。
李長生又微笑道:“橡膠不缺之後就可以大量的製造蒸汽卡車,再配合上你們全國各地修的高速公路,整個國家的交通運輸,就會像一架龐大的機器瘋狂運轉,各地區的經濟將會迎來井噴式的增長!”
“而且這東西完全可以加以改進,把輪胎做寬做大,可以行駛在鬆軟的土地上,在特製一排犁,拖在蒸汽卡車的後麵,便可以一次性鬆土!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哪怕是沒有耕牛,也能輕鬆的拓土…”
李長生幹脆把現代農業的一些知識悉數告知,聽得眾皇帝如癡如醉,沒想到種個地還能有如此之多的學問和方法。
“迴頭你們可以把這些知識刊登在報紙上,發售到全國,讓全國上下的農民都學習新式的耕種方式。”
朱標卻又苦笑道:“仙師,報紙是個好東西,傳播信息,掌控輿論,簡直無往不利,但是有一個致命缺陷,在達官顯貴和富裕地帶,人們是識字,但是對於普通平民百姓來說,他們可能這輩子都沒讀過書,大字都不識一個,報紙給他們也沒用啊…”
“這還不簡單?讓會認字的人讀給他們聽不就行了!”
扶蘇立刻懂起,興奮道:“仙師您說的是讓說書先生以說書的方式讀給不識字的百姓們聽?”
“對啊!這有什麽難的,在各個縣各個鎮上設一個說書先生,每天的工作就是讀報紙,不僅能讓平民百姓也掌握國家的動向,增強對國家的凝聚力,也能為百姓們打發打發時間,何樂而不為?”
眾皇帝連連點頭,心中暗到自己怎麽沒有想到這樣絕妙的主意。
朱由檢可謂是異常興奮,有了蒸汽火車和蒸汽卡車在手,鐵路和高速公路兩大國家重點戰略資源,全國上下的交通將會達到一個恐怖的地步。
平時各大商隊經商需要花費半月一個月的時間,現在是需要一天幾天的時間,節省這麽多時間都是金錢,他們賺的越多給朝廷繳的商稅也就越多。
李長生之前就讓他們降低農稅,增加商稅,現在正是收割的時候了。
這還沒完。
李長生喝了口可樂又說道:“蒸汽火車和蒸汽卡車隻是用於國內增加國內的交通能力,朱由檢我還要給你一樣東西,之前那兩樣是用於國內,這一項則是用於國外!”
“能夠讓海外蠻夷做到四夷賓服的神器!”
此話一出,朱由檢又是倒抽一口涼氣。
李長生再度拿出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圖紙,平鋪在了蒸汽卡車的圖紙之上。
這一下各大皇帝都能認得出來,這圖紙上是什麽東西,一艘船!一艘完全不同的戰船!
整艘船由鋼鐵打造!一艘帶有蒸汽動力的鐵甲戰船!
看到這艘由鋼鐵打造的鐵甲戰船,眾皇帝和武將都是倒抽一口涼氣,他們國家現在的各大船隻,幾乎全部都是用木頭製造的,完全沒有想過用鐵甲來造船!
原因很簡單,太重了容易沉,而且古時候的所有戰船都是人力劃槳驅動,一艘大鐵船,就算真的能浮在水麵上,這得多少人來劃船?
完全是得不償失。
所以一看到這艘大鐵船,眾皇帝除了內心震撼之外,更多的是不解。
“仙師,這艘船全身都由鋼鐵打造?”朱由檢發聲。
李長生微笑點頭:“對!這便是我要給你的對外大殺器!鋼鐵蒸汽船!整艘船的全身全由鋼鐵打造,完全舍棄人力驅動,而是搭配蒸汽機和螺旋槳作為驅動!”
“且在鋼鐵船的船身上,可以搭配不同的重炮火器。”
“在放眼世界各國都是使用木頭造船的時代,這一艘鋼鐵船將是降維打擊!”
各大皇帝紛紛幻想了一下,自己麾下的艦隊全部換成了鋼鐵艦隊,行駛在海麵江麵之上,將是何等的宏偉壯闊,又有何人能敵過這一隊鋼鐵大軍?
朱棣扣著後腦勺不解問道:“可…可仙師,這鐵怎麽能用來造船呢?鐵一放到水裏不就沉下去了嗎?就算是造成船真的能浮在水麵之上嗎?”
旁邊的秦箐箐道:“鐵會沉下去是因為鐵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人可以浮在水麵上,是因為人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鐵造成船之所以能浮在水麵上,是因為浮力,提到浮力就必須想到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說物體受到的浮力等於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鐵雖然密度比水大,但是船的中間是空的,船的總重等於鐵的總重,但是船的體積不是鐵的體積,也就是說船受到的浮力不等於鐵受到的浮力,而是大於鐵受到的浮力,既然浮力大於重力,那船就沉不下去了!”
一幫子皇帝聽的腦袋發懵,什麽阿基什麽米德…聽著他們是一臉茫然。
唯有徐光啟、孫雲球、薄玉三人,聽著秦箐箐的話眼中逐漸一亮,腦海中思索的鐵戰船的可靠性。
朱棣輕咳兩聲道:“這麽說,隻要按照圖紙建造一艘鐵船,鐵船就能夠漂浮在水麵之上?”
“對,隻要把鐵船的密封做好,就完全沒有問題…不過密封性需要焊接技術,我國古代好像有焊接技術…”李長生對這點有點不確定,米酒兒補充道:
“我古代的確有焊接技術,約發明於西周晚期,戰國時期就較廣地使用起來。”
“從焊料成份看,其大體可區分為鉛錫焊、銅焊、銀焊三種類型。鉗錫焊叉可區分為高溫型和低溫型兩種,高溫型約與今軟釺碑相當,低溫型即汞齊焊;其焊料都是鉛、錫及其合金。銅焊和銀焊約與今硬釺焊相當,皆為高溫焊;銅焊焊料包括紅銅和響銅兩種,銀焊料之美者為銀四銅六的合金。春秋之前主要使用鉛錫焊,戰國早期發明了銅焊,關於銀焊的記載始見於明。有關汞齊焊的記載較晚,但其發明年代是不會太晚的。古代焊接的造渣熔劑主要是硼砂,此外還使用過硇砂等。焊接的具體操作約有三種:即高溫澆焊、高溫點焊、汞齊粘焊。”
米酒兒聳肩道:“明朝有個大科學家,宋應星寫過一本天工開物,裏麵詳細介紹過焊接技術,這種焊接技術用來造船應該是沒有問題,不過比起現代的電焊來說,肯定還是會差些。”
李長生大手一揮笑道:“這不是問題,迴頭我給他們搞幾百台電焊機,搞個後備電池和人力發電機,再給他們幾噸焊條,隨便就能用。”
這些東西並不貴,再加上他從五個皇帝手中至少賺了二十億,附贈點禮物而已,李長生完全不心疼。
朱由檢大喜過望,李長生對於他明末的科技發展可謂是不由餘力的支持。
“正好三個蒸汽機的新產物,徐光啟、孫雲球、薄玉三人可以一人負責一處研發,一旦明末王朝有了這三樣東西,無論是對內對外,都可以做到遊刃有餘的對待,哪怕是後麵真的爆發各種天災,朝廷也能迅速的組織賑災,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
“特別是鐵甲戰船,朱由檢你得小心,最的小心的便是海外的蠻夷!他們後麵會對我們神州大陸造成的危害,絲毫不比建奴差!”
“那迂腐的滿清毫無作用!放眼我遼闊中原千年曆史,滿清便是帶來最大恥辱的王朝之一!”李長生氣憤訴說著滿清的罪行。
閉關鎖國導致發展落後,害怕百姓崛起而封鎖火器,國外都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滿清還依舊是那副屎樣。
那該死的慈禧更是泱泱華夏的罪人,李長生說的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說到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簽下的喪權辱國的各種條約…
聽得眾人眉頭倒豎,紛紛怒罵出聲!
朱元璋怒道:“白白賠給那些海外蠻夷將近六億白銀?!還要割地?我大明怎麽亡在這等王朝手中!”
嬴政咬牙道:“什麽狗屁的八國聯軍,區區八千人就能把這滿清打的滿地找牙?這滿清是幹什麽吃的!”
劉徹煞氣淩然:“這等外族蠻夷如此欺辱我中原百姓,和那幫匈奴一樣,該死該殺!就該全部屠殺!”旁邊是滿眼殺意的霍去病點頭附和。
滿清所帶來的屈辱,絕對是一塊慘痛的傷疤,聽的眾人胸中積怒。
“滿清做的最大的貢獻,就是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提供了資金。”李長生沒好氣說完。
語重心長的看著朱由檢道:“所以你知道我要讓你發展鐵甲船的目的了嗎?”
“仙師是不想讓我泱泱華夏再受當年屈辱?”
“對!如今海外那幫蠻夷還沒有徹底的發展起來,你要搶在他們的前麵大力的發展水師!想要不被欺負,那就得主動出擊!”
“打到他們是四夷賓服,打到他們俯首稱臣!”
“朱棣不是打下了整個奴國嗎?這便是一個開始,大量的生產鐵甲船,組成一個所向無敵的海上艦隊,平定國內之亂象之後遠征海外!開疆拓土!”
朱由檢的唿吸陡然一滯,眼神中露出一抹狂熱。
擁有先進艦隊的他,絕對可以做到這一步!
讓朱由檢極其興奮。
嬴政等眾皇帝對視了一眼,這件事情不僅朱由檢要幹,他們也要幹,不過以他們現在的技術想要生產鐵甲船太難,但是提供一些幫助還是沒問題。
嬴政笑嗬嗬道:“崇禎,你放開手去生產,莪大秦朝把一半的鋼鐵產量提供給你!”
劉徹和朱元璋都是同時開口,他們雖然無法給予技術支持,但是可以提供大量的材料支持。
反正朱由檢造的越快,造的越多,他們也好購買。
劉備歎息一聲,看得眼熱,不過他的新漢才剛剛建立,最好還是休養生息,不適合如此大刀闊斧的操勞國力。
不過有其餘三個王朝的支持,朱由檢已經得到了極大的助力,至少在材料方麵完全不缺!
李長生麵帶微笑,自己這裏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個中轉站,凝聚各大王朝統一發展!
此話一出,幾個皇帝頓時哀嚎。
“難道如此神奇,我大秦不配擁有?”
“蒸汽火車!如若我大漢有此神物,運送兵馬一日即可,支援戰爭簡直無往不利!何愁我大漢不興啊!”
“仙師,難道我等的朝代真的不配擁有此物?”
李長生無奈的伸手往下壓道:“言重了,言重了…我隻是說你們可能造不出來,但是沒說你們不能擁有。”
“你們隻需要等到朱由檢造出蒸汽火車,從他那裏購買即可啊!”
各大皇帝眼中紛紛一亮,一道道目光鎖定向朱由檢。
李長生笑道:“你們雖然製造不出蒸汽火車,但是製造鐵軌還是綽綽有餘,隻需要派人提前規劃製造出各大站點的火車站,沿途鋪設鐵軌,等到朱由檢製造出蒸汽火車,從他那裏大量購買即可。”
“自己朝代再慢慢研究,終於有一天也能自己製造出蒸汽火車,同時這段空白期內也有蒸汽火車使用。”
眾皇帝長舒一口氣,知道蒸汽火車的妙用之後,要是告訴他們,他們各自的朝代不能擁有蒸汽火車的話,這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崇禎啊,你迴去可要大力的研究蒸汽火車,咱們所有人可都靠你的了。”嬴政笑嗬嗬的拍著朱由檢的肩膀。
“朱由檢,我身為你的老祖宗,替你打下了一片江山,你送我幾架蒸汽火車,不吃虧吧?”朱元璋也是笑嗬嗬說道,窮怕了的洪武大帝,可是摳門的很。
眼看一幫子家夥如同餓狼一般的眼神盯著自己,朱由檢打了個哆嗦,連忙道:“各位放心,這種國之重器我迴國之後一定大力的研發,一旦研究出來,定會跟大家商量一個好價錢…”
朱由檢興奮的戳著手,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奸商的光芒。
一看這家夥的眼神,眾皇帝翻著白眼,朱由檢也是窮怕了,要是研究出蒸汽火車售賣給他們,肯定會狠狠的宰上一筆。
李長生微笑道:“這份圖紙如此精密,你們已經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機,有了最基本的工業能力,完成的最難的一步,隻需要改進一下蒸汽機的材料和擴大一下蒸汽機,很容易就能造走出蒸汽火車。”
“蒸汽火車隻是我給你的第一份禮物。”
“還有?”朱由檢頓時唿吸急促,難道還有比蒸汽火車更加珍貴的東西?
隻見李長生再度拿出一份圖紙,覆蓋了蒸汽火車的圖紙,上麵標注著各種零件,嬴政他們這種古人並不認識這玩意兒,但是米酒兒一眼便看出了驚訝道:“是蒸汽卡車?”
李長生點頭笑道:“對,就是蒸汽卡車。”
其餘皇帝雖然不知道蒸汽卡車是什麽,但是能被李長生拿出來,說明肯定能夠比肩蒸汽火車。
“仙師我看這蒸汽卡車的尺寸好像還沒有蒸汽火車大,難道這蒸汽卡車是縮小了蒸汽火車?”扶蘇詢問道。
李長生點了點頭說道:“你們也可以這麽理解,不同的是蒸汽火車必須在鐵軌上麵行駛,所以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鋪設鐵軌,一旦鐵軌鋪設成功,蒸汽火車的速度將會極快。”
“不同於蒸汽火車的是,蒸汽卡車不需要鐵軌,直接能夠在路麵上行駛,且也能在載著噸的重物,你們各地不是已經開始修路了嗎?修好的路剛好可以供蒸汽卡車行駛!”
“一般在一輛蒸汽卡車滿載的情況下,足夠的燃料提供,一輛蒸汽卡車的速度可以維持在半個時辰八十裏之間!可以行進一百六十裏路!”
“雖然他做不到像蒸汽火車,長時間長距離的運行,也無法做到蒸汽火車這樣強大的載重能力,但是他最強的便是短途運輸能力,絕對吊打你們各個王朝的任何交通工具!”
眾皇帝盯著蒸汽卡車紛紛吞咽著口水,他們不傻,僅是從蒸汽卡車的介紹就立刻想到了蒸汽卡車的經濟和戰略效果。
這玩意兒短時間能夠運送大量的物資,能送貨也一定能夠載人!絕對是發展國家的利器!
李長生看著朱由檢囑咐道:“我一會再給你們一份圖紙,是蒸汽卡車的輪胎,這種卡車如果使用木質輪胎在路上會極為顛簸,輪胎的壽命也很短,所以需要換成橡膠充氣輪胎。”
“不僅可以應付顛簸的路麵,輪胎的壽命也將大大的延長,橡膠這東西是一種化工產物,也可以說是天然的,需要大量的橡膠樹。”
“瓊台和滇南本身也有不少的野生橡膠樹,暫時足夠你使用,但是後麵等到大明朝發展起來,這些橡膠樹肯定不夠,需要提前培育種植。”
“這兩個地區是種植橡膠樹的不二地帶,迴頭我會給你們各自朝代一些這個是在高產抗蟲抗凍的橡膠樹苗,拿迴去之後推廣到這兩個地方好好栽培,橡膠這種東西,也可謂是革新化的工業產品,絕對的大國重器!不可不提前準備!”
聽到李長生的解釋,眾皇帝紛紛點頭。
李長生又微笑道:“橡膠不缺之後就可以大量的製造蒸汽卡車,再配合上你們全國各地修的高速公路,整個國家的交通運輸,就會像一架龐大的機器瘋狂運轉,各地區的經濟將會迎來井噴式的增長!”
“而且這東西完全可以加以改進,把輪胎做寬做大,可以行駛在鬆軟的土地上,在特製一排犁,拖在蒸汽卡車的後麵,便可以一次性鬆土!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哪怕是沒有耕牛,也能輕鬆的拓土…”
李長生幹脆把現代農業的一些知識悉數告知,聽得眾皇帝如癡如醉,沒想到種個地還能有如此之多的學問和方法。
“迴頭你們可以把這些知識刊登在報紙上,發售到全國,讓全國上下的農民都學習新式的耕種方式。”
朱標卻又苦笑道:“仙師,報紙是個好東西,傳播信息,掌控輿論,簡直無往不利,但是有一個致命缺陷,在達官顯貴和富裕地帶,人們是識字,但是對於普通平民百姓來說,他們可能這輩子都沒讀過書,大字都不識一個,報紙給他們也沒用啊…”
“這還不簡單?讓會認字的人讀給他們聽不就行了!”
扶蘇立刻懂起,興奮道:“仙師您說的是讓說書先生以說書的方式讀給不識字的百姓們聽?”
“對啊!這有什麽難的,在各個縣各個鎮上設一個說書先生,每天的工作就是讀報紙,不僅能讓平民百姓也掌握國家的動向,增強對國家的凝聚力,也能為百姓們打發打發時間,何樂而不為?”
眾皇帝連連點頭,心中暗到自己怎麽沒有想到這樣絕妙的主意。
朱由檢可謂是異常興奮,有了蒸汽火車和蒸汽卡車在手,鐵路和高速公路兩大國家重點戰略資源,全國上下的交通將會達到一個恐怖的地步。
平時各大商隊經商需要花費半月一個月的時間,現在是需要一天幾天的時間,節省這麽多時間都是金錢,他們賺的越多給朝廷繳的商稅也就越多。
李長生之前就讓他們降低農稅,增加商稅,現在正是收割的時候了。
這還沒完。
李長生喝了口可樂又說道:“蒸汽火車和蒸汽卡車隻是用於國內增加國內的交通能力,朱由檢我還要給你一樣東西,之前那兩樣是用於國內,這一項則是用於國外!”
“能夠讓海外蠻夷做到四夷賓服的神器!”
此話一出,朱由檢又是倒抽一口涼氣。
李長生再度拿出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圖紙,平鋪在了蒸汽卡車的圖紙之上。
這一下各大皇帝都能認得出來,這圖紙上是什麽東西,一艘船!一艘完全不同的戰船!
整艘船由鋼鐵打造!一艘帶有蒸汽動力的鐵甲戰船!
看到這艘由鋼鐵打造的鐵甲戰船,眾皇帝和武將都是倒抽一口涼氣,他們國家現在的各大船隻,幾乎全部都是用木頭製造的,完全沒有想過用鐵甲來造船!
原因很簡單,太重了容易沉,而且古時候的所有戰船都是人力劃槳驅動,一艘大鐵船,就算真的能浮在水麵上,這得多少人來劃船?
完全是得不償失。
所以一看到這艘大鐵船,眾皇帝除了內心震撼之外,更多的是不解。
“仙師,這艘船全身都由鋼鐵打造?”朱由檢發聲。
李長生微笑點頭:“對!這便是我要給你的對外大殺器!鋼鐵蒸汽船!整艘船的全身全由鋼鐵打造,完全舍棄人力驅動,而是搭配蒸汽機和螺旋槳作為驅動!”
“且在鋼鐵船的船身上,可以搭配不同的重炮火器。”
“在放眼世界各國都是使用木頭造船的時代,這一艘鋼鐵船將是降維打擊!”
各大皇帝紛紛幻想了一下,自己麾下的艦隊全部換成了鋼鐵艦隊,行駛在海麵江麵之上,將是何等的宏偉壯闊,又有何人能敵過這一隊鋼鐵大軍?
朱棣扣著後腦勺不解問道:“可…可仙師,這鐵怎麽能用來造船呢?鐵一放到水裏不就沉下去了嗎?就算是造成船真的能浮在水麵之上嗎?”
旁邊的秦箐箐道:“鐵會沉下去是因為鐵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人可以浮在水麵上,是因為人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鐵造成船之所以能浮在水麵上,是因為浮力,提到浮力就必須想到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說物體受到的浮力等於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鐵雖然密度比水大,但是船的中間是空的,船的總重等於鐵的總重,但是船的體積不是鐵的體積,也就是說船受到的浮力不等於鐵受到的浮力,而是大於鐵受到的浮力,既然浮力大於重力,那船就沉不下去了!”
一幫子皇帝聽的腦袋發懵,什麽阿基什麽米德…聽著他們是一臉茫然。
唯有徐光啟、孫雲球、薄玉三人,聽著秦箐箐的話眼中逐漸一亮,腦海中思索的鐵戰船的可靠性。
朱棣輕咳兩聲道:“這麽說,隻要按照圖紙建造一艘鐵船,鐵船就能夠漂浮在水麵之上?”
“對,隻要把鐵船的密封做好,就完全沒有問題…不過密封性需要焊接技術,我國古代好像有焊接技術…”李長生對這點有點不確定,米酒兒補充道:
“我古代的確有焊接技術,約發明於西周晚期,戰國時期就較廣地使用起來。”
“從焊料成份看,其大體可區分為鉛錫焊、銅焊、銀焊三種類型。鉗錫焊叉可區分為高溫型和低溫型兩種,高溫型約與今軟釺碑相當,低溫型即汞齊焊;其焊料都是鉛、錫及其合金。銅焊和銀焊約與今硬釺焊相當,皆為高溫焊;銅焊焊料包括紅銅和響銅兩種,銀焊料之美者為銀四銅六的合金。春秋之前主要使用鉛錫焊,戰國早期發明了銅焊,關於銀焊的記載始見於明。有關汞齊焊的記載較晚,但其發明年代是不會太晚的。古代焊接的造渣熔劑主要是硼砂,此外還使用過硇砂等。焊接的具體操作約有三種:即高溫澆焊、高溫點焊、汞齊粘焊。”
米酒兒聳肩道:“明朝有個大科學家,宋應星寫過一本天工開物,裏麵詳細介紹過焊接技術,這種焊接技術用來造船應該是沒有問題,不過比起現代的電焊來說,肯定還是會差些。”
李長生大手一揮笑道:“這不是問題,迴頭我給他們搞幾百台電焊機,搞個後備電池和人力發電機,再給他們幾噸焊條,隨便就能用。”
這些東西並不貴,再加上他從五個皇帝手中至少賺了二十億,附贈點禮物而已,李長生完全不心疼。
朱由檢大喜過望,李長生對於他明末的科技發展可謂是不由餘力的支持。
“正好三個蒸汽機的新產物,徐光啟、孫雲球、薄玉三人可以一人負責一處研發,一旦明末王朝有了這三樣東西,無論是對內對外,都可以做到遊刃有餘的對待,哪怕是後麵真的爆發各種天災,朝廷也能迅速的組織賑災,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
“特別是鐵甲戰船,朱由檢你得小心,最的小心的便是海外的蠻夷!他們後麵會對我們神州大陸造成的危害,絲毫不比建奴差!”
“那迂腐的滿清毫無作用!放眼我遼闊中原千年曆史,滿清便是帶來最大恥辱的王朝之一!”李長生氣憤訴說著滿清的罪行。
閉關鎖國導致發展落後,害怕百姓崛起而封鎖火器,國外都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滿清還依舊是那副屎樣。
那該死的慈禧更是泱泱華夏的罪人,李長生說的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說到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簽下的喪權辱國的各種條約…
聽得眾人眉頭倒豎,紛紛怒罵出聲!
朱元璋怒道:“白白賠給那些海外蠻夷將近六億白銀?!還要割地?我大明怎麽亡在這等王朝手中!”
嬴政咬牙道:“什麽狗屁的八國聯軍,區區八千人就能把這滿清打的滿地找牙?這滿清是幹什麽吃的!”
劉徹煞氣淩然:“這等外族蠻夷如此欺辱我中原百姓,和那幫匈奴一樣,該死該殺!就該全部屠殺!”旁邊是滿眼殺意的霍去病點頭附和。
滿清所帶來的屈辱,絕對是一塊慘痛的傷疤,聽的眾人胸中積怒。
“滿清做的最大的貢獻,就是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提供了資金。”李長生沒好氣說完。
語重心長的看著朱由檢道:“所以你知道我要讓你發展鐵甲船的目的了嗎?”
“仙師是不想讓我泱泱華夏再受當年屈辱?”
“對!如今海外那幫蠻夷還沒有徹底的發展起來,你要搶在他們的前麵大力的發展水師!想要不被欺負,那就得主動出擊!”
“打到他們是四夷賓服,打到他們俯首稱臣!”
“朱棣不是打下了整個奴國嗎?這便是一個開始,大量的生產鐵甲船,組成一個所向無敵的海上艦隊,平定國內之亂象之後遠征海外!開疆拓土!”
朱由檢的唿吸陡然一滯,眼神中露出一抹狂熱。
擁有先進艦隊的他,絕對可以做到這一步!
讓朱由檢極其興奮。
嬴政等眾皇帝對視了一眼,這件事情不僅朱由檢要幹,他們也要幹,不過以他們現在的技術想要生產鐵甲船太難,但是提供一些幫助還是沒問題。
嬴政笑嗬嗬道:“崇禎,你放開手去生產,莪大秦朝把一半的鋼鐵產量提供給你!”
劉徹和朱元璋都是同時開口,他們雖然無法給予技術支持,但是可以提供大量的材料支持。
反正朱由檢造的越快,造的越多,他們也好購買。
劉備歎息一聲,看得眼熱,不過他的新漢才剛剛建立,最好還是休養生息,不適合如此大刀闊斧的操勞國力。
不過有其餘三個王朝的支持,朱由檢已經得到了極大的助力,至少在材料方麵完全不缺!
李長生麵帶微笑,自己這裏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個中轉站,凝聚各大王朝統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