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師。


    高大的城牆下搭著一個又一個的粥棚,還有撿漏的帳篷。


    四處可見衣衫襤褸的難民。


    比起不久之前的麵黃肌瘦,一副要死了的模樣,現在他們的氣色好的多了,至少眼神中有了些許氣力的光芒。


    朝廷的賑災鋪終於不再像是之前那樣做樣子,一天兩次發糧,每次都是插得上筷子的厚粥。


    據說是那位萬歲爺發話了,膽敢貪汙賑災糧餉者,誅其三族!賑災之粥,筷子浮起,則人頭落地!


    每天兩碗厚粥,雖然對於朝廷來說花銷巨大,但至少能養活著十幾萬的災民,不會餓殍遍地。


    但是如今,哪怕有朝廷的兩碗厚粥養著他們,整個難民營中還是蒙著一股死意。


    瘟疫。


    難民營,不用想,沒有什麽叫好的衛生條件,有人病了你傳我我傳你有人死了也來不及處理,一種無形的瘟疫開始散布在難民營中。


    如果不及時處理,還有可能擴散到整個京師,幾十萬難民,怕是得死掉一大半


    。


    但是難民們又能做什麽?


    等死而已。


    城牆上,一個中年男人看著下方的無數難民,心頭確是有些興奮,因為如今的萬歲爺像是開了竅一般,將腐朽的大明開始治理。


    他叫吳又可,是個醫生,被朱由檢從家鄉突然叫到了京師,他誠惶誠恐的拜見這位萬歲爺。


    然而朱由檢做出了一個讓他瞠目結舌的舉動,十分親切的拉著他的手,告訴他,這城外有幾十萬的難民要他救!


    作為醫生又對瘟疫頗有研究的他,當然義不容辭,他從朱由檢那裏得到了一本新式的醫書。


    裏麵對於瘟疫處理的所謂隔離,消毒等等新式概念,讓他醍醐灌頂,對研究瘟疫治療十多年的他激動不已!


    接下來朱由檢賜下的皇命!


    治理大明的瘟疫!


    同時還告知了他一種神藥!抗生素!


    他親眼看到一個受了傷,以是渾身發熱的士兵,本該被判處死刑,注射了抗生素之後,居然緩緩痊愈,此等神藥,對於瘟疫也有大用!


    朱由檢封他為太醫院使,即刻起治理大明瘟疫!


    吳又可馬不停蹄的帶著人,帶著朱由檢給他的東西來,到了城外。


    “吳大人,酒精等等已經準備好了。”


    一名太醫來到吳又可的身邊,他的臉上帶著一個類似於一塊布的東西,這是吳又可根據李長生給的書籍之中記載所製造出來的簡易口罩。


    能夠防範些許的病菌。


    吳又可點了點頭,朱由檢配備給他的一千多號人開始進入難民營中,開始行動。


    酒精全麵消毒整個難民營,將整個難民營重新劃分,瘟疫區緩衝區以及健康區,將所有得了瘟疫的人全部集中到瘟疫區集中隔離。


    不允許其他人接觸。


    每天都要用酒精消毒,同時給得了瘟疫的百姓注射抗生素。


    已經死去的人,全部集中到一處,用大火焚燒。


    原本對於朝廷的這個突然的舉動,難民營裏還掀起了一陣風波,認為朝廷是要拋棄得了瘟疫的普通百姓,將他們秘密處死。


    這其中畢竟還有不少人的家人,有幾個有心之人居然開始敢帶頭鬧事,朱由檢聽聞大怒。


    派遣曹化淳的東廠,攜帶一百號帶著湯姆遜的禁軍前期協助,武力鎮壓了一批鬧事之人,這才能讓吳有可專心的治理瘟疫。


    也就半個月的時間,在精心的管理,抗生素和吳又可配置的藥液的前提下,大量得了瘟疫的病人痊愈!


    百姓們這才發現朝廷居然開始真正的做事,朝廷的公信力在難民營中陡然上升了一大截!


    這位朱由檢後麵要做的事情,提升了很大的便攜作用。


    遣散難民。


    是遣散,不是驅趕。


    之所以做了這麽多難民的原因,除了天災之外更多的是戰亂,戰亂減少了耕地,難民們沒有吃的隻能逃離家鄉。


    但是在朱由檢減免賦稅的政策,再加上強大的武力鎮壓之下,各地的農民起義相繼被平定,難民們也沒必要繼續居住在京師下麵,風吹日曬。


    朱由檢開始派人處理難民問題,這些都是大明最為健碩的勞動力,由朝廷派人路上給他們吃的,送他們前往朝廷分配的不同地方,同時給予他們田地耕種。


    這種好事怎麽會有人拒絕?


    原本京師城外聚集了幾十萬的難民,也就半個多月的時間,削減到隻有幾萬之人。


    這些人還是因為得了瘟疫,朝廷不讓他們離開,必須把他們治療好,才能讓他們離開,以免瘟疫擴散。


    各種政策之下,民心逐漸迴歸。


    除此事之外。


    繼朱由檢收服了山西八大商之後,與東南沿海的宗族勢力展開大戰,並且收複東南沿海所有碼頭,抄了東南沿海那邊豪門貴族的家。


    消息再度傳遍朝政,一時間讓百官心頭一駭。


    同樣的,從這些沿海宗族家族裏搜出來的賬本,也記載了朝廷各大官員往來記錄。


    原本被血液染的一片紅色,還沒有來的徹底清洗的刑場,又迎來了新的一波客人,殺的是昏天暗地,殺的是文武百官膽顫心驚。


    誰也沒想到朱由檢如此之狠。


    文武百官不是不想匯聚實力前來抵抗,是完全抵抗不了朱由檢。


    原本文官們能靠著罵街和各種方式逼迫朱由檢,但是現在的朱由檢,現在的崇禎皇帝已然已經偏執到瘋狂,你們罵就認同你們罵,你們要說朕是個暴君,那朕就做一個暴君給你們看!


    當皇帝真正的強硬起來,所謂的官員壓迫皇權不過是一場笑話。


    除非實力差距到極其離譜。


    文官都不行,更別提武將。


    禁軍,京師,還有兩大新軍,還有孫傳廷和盧升象等等李長生口中所說的武將,都被朱由檢提拔,肯定會依附皇權,不會傻到和朱由檢對著幹。


    朱由檢已經一手將整個朝政全部把握在了手中,再加上幾場大戰打下來,自己的威望已經達到了頂峰,對於朝廷的掌握,絲毫不比之前那位太祖皇帝差。


    甚至由於朝中沒有那些開國功臣,各大勢力也被他清除的差不多,比起太祖皇帝朱元璋對於朝政的把控,朱由檢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加上朱由檢大力的宰殺肥豬,如今的國庫富裕,到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東南沿海的富商比起晉商八大商絲毫不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光是各大宗族廟宇儲存的黃金,都有足足三百萬兩,白銀過億,各種煤礦,鐵礦,鹽礦資源更是超乎朱由檢的想象。


    東南沿海的富商能比晉商八大商還要富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瘋狂的走私,背靠大海是個天然的走私渠道!


    周圍的海禁政策,沿海家族的錢財經營之下,對於他們來說完全就是一張廢紙,當地官員甚至幫著走私,畢竟他們能拿到的錢財,可比朝廷給的那點俸祿都太多了。


    將東南沿海掌握到自己手中之後,朱由檢上朝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廢除祖傳的海禁政策!


    這是李長生特意提給他的,大海就是一座赤裸裸的金庫,無論是海運的稅收還是什麽方式,都能給朝廷帶來源源不斷的賦稅、錢財,還能幫助朝廷召開眼界接觸更先進的科技,更多的文化等等!


    可能會有弊端,但利大於弊!


    源於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從來都是錯的。


    這一點朱元璋也在食神居,向朱由檢承認過。


    所以朱由檢重新掌握東南沿海的第一件事,便是開放海運。


    廢棄掉了祖傳的禁海政策。


    朝廷中不乏一些迂腐老臣對此持反對意見,但朱由檢現在理都懶得理他們。


    僅僅是除掉禁海政策的一個月,朝廷開始逐步接手東南沿海的家族的生意,一個月時間便給朝廷帶來了一百萬兩白銀的收入。


    這恐怖的收益看得朱由檢眼睛都直了!


    這還僅僅是開放的一個月,朝廷沒有徹底接手的情況!


    如果大力的發展,東南沿海所帶給朝廷的收益將會遠超大明之前的賦稅!


    朱由檢喜不勝收!


    之前那些反對廢除海禁的迂腐老臣,一個個也不說話了,乖乖巧巧的喊了一聲陛下聖明,是我等迂腐。


    更有好消息接著傳來,畢懋康把車床研究了一個透徹,嘔心瀝血一月多時間,終於製造出了大明第一把栓動式步槍!


    一次性可以上三發子彈!


    雖然載彈量和射速還有精準度,不如莫辛納甘,但是在同時期的武器,大明的這一把栓動式步槍,已經是降維打擊!


    朱由檢親自將其命名為新明一式步槍!


    而且子彈也開始更新換代,開始冶煉合金作為彈殼,煉鋼用作彈頭!一天產能全開,能製造出三萬多發新式子彈!三百多杆新明一式步槍!


    這已經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額!


    嚐到了甜頭的畢懋康立刻跟朱由檢哭窮,車床不夠用,一百架車床太少了,完全不夠用!


    陛下趕緊從哪裏多搞點車床過來!


    想要製造車床,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還要是有些困難。


    朱由檢答應了下來,想著下次去到仙師那裏一定得多要點車床過來。


    大明朝的一切開始煥發盎然的生機,朱由檢雖然近期殺了很多人,但是殺的都是貪官貴族,殺的都是那些吸大明的血吸百姓的血的惡吏!


    對於百姓可是仁愛有加,又是減免賦稅,又是賑災等等,再加上這次難民的處理,朱由檢在民間的聲望陡然提升了不少。


    朱由檢這個明末皇帝終於可以喘口氣的時候,又有一件破事傳來。


    是明末的宗親們開始跟朝廷要銀子了。


    一開始朝廷還說沒有錢,各種拖欠他們的俸祿,那幫宗親們雖然惱怒,但的確也沒有辦法,畢竟朝廷是真的沒有錢,撒潑耍無賴,朝廷也變不出錢給他們。


    但現在不一樣了啊,朝廷先是平定了各大農民起義的叛亂,又是抄了晉商八大家又是抄了東南沿海,還派人接手了他們的生意,將私企強行的變為國企。


    那現在國庫是肥的流油啊!


    各大封地的藩王也開始紛紛要錢,畢竟你朝廷肥了是肥了,但我們可得是你朱由檢的宗親啊,你不給我們點錢怎麽行?


    朱由檢派人一算,頓時心疼的不能唿吸,加上朝廷之前的賴賬,要發給所有宗親包括各大藩王的錢財,加起來足有五千萬兩白銀之巨!


    朝廷就算是再肥也經不住這樣吃的啊!


    坐在書房中的朱由檢看的,這個數據直接一手扯的粉碎,要錢沒有,要命他朱由檢倒是有一條!


    不行了,必須對大明這個最大的毒瘤動手了,否則哪怕大明賺再多的錢都是無底洞。


    沒過多久,各大王都收到了朱由儉的一紙調令。


    那啥,朕要過壽了,你們作為朕的兄弟啊,叔叔啊,都得過來一趟,朕在京師等你們,最好把咱的侄子啊,嫂嫂啊,什麽的都帶過來玩一趟,朕也好給你們發錢。


    有傻乎乎的立刻屁顛屁顛的趕去了。


    但也有聰明的王爺察覺到不對。


    不對啊,你朱由檢最近幹了這麽多大事,殺了這麽多人,突然叫我舉家去京師,多少有點脖子發寒。


    麵對這些因各種理由不肯前去的王爺,朱由檢處事倒也簡單,讓曹變蛟黃得功等人親自帶大軍前去接!


    現在朝廷的實力可不是藩王能夠擬比的,也不是所有的藩王,都是永樂大帝朱棣。


    於是所有的藩王都被朱由檢乖乖的弄到了京師,連帶著拖家帶口。


    第二天朱由檢把所有王爺弄到早朝上,告訴了他們一個消息。


    “如今大明各地災難不斷,難民數以百萬記,你們得幫朕分擔分擔。”


    各大王爺聽到這段話,還以為朱由檢賺了這麽多錢還不滿意,還在哭窮,讓他們捐錢,想到朱由檢最近的所作所為,每一個王爺都準備好大出血了。


    結果朱由檢更狠,直接惦念起他們的老底。


    “從今天起啊,你們就別迴家了啊,正給你們每人都在軍師留了一個大宅子,你們舉家以後都留在京師了啊,就居住在朕眼皮子底下。


    每年還是該給你們發錢發錢,就在朕的眼皮底下當個逍遙王爺就可以了。”


    “你們迴不去了,那封地也沒用了,也就歸朝廷所有了,朕要劃分給難民,讓他們去耕種,給咱大明生產糧食。”


    此話一出,所有王爺都懵了,啥情況,我以為你隻要我的錢,但你他娘的把家產全拿走了?


    這哪行?一幫王爺一哭二鬧三上吊!說什麽就是不同意!


    他們在自己封地上就是土皇帝,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想增加稅收就增加稅收,每天過的紙醉金迷,樂哉樂哉,何不快哉?


    這要是在你眼皮子底下,什麽錦衣衛東廠還不是褲衩子都不剩?


    不行!打死不幹!


    一幫王爺天天坐在奉天殿外就是鬧,說什麽都不同意。


    什麽陛下有違背祖訓,怎麽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政策,你朱由檢如此之做,勢必要遭天譴的!


    太祖皇帝在九泉之下會把你朱由檢吊起來抽的!


    朱由檢聽的直冷笑,他娘的,太祖皇帝早就這麽幹了!


    你還別說,這麽幹是真的省錢。


    這幫王爺威脅不大,畢竟經過高祖皇帝朱棣一次削藩過後,明朝的王爺大多數都廢了,都隻會斂財作樂,想要再出一個奉天靖難的朱棣顯然是癡人說夢。


    畢竟他們現在全部都被搞到了京城,手上又沒有兵權,就算是有朝廷也絲毫不慫,畢竟現在的朱由檢兵力實力打天打地都行。


    朱由檢理都沒理這幫王爺,直接將這個消息傳遍天下。


    天下人傻了,明朝宗親也傻了,傳了幾百年的規矩就被朱由檢這麽改變了。


    也有聰明的明朝宗親立刻認識到,這是朱由檢心疼錢了,他們的處境也要不妙了。


    果然沒過多久又是一則政策,比處理王爺們的政策還要來的震撼。


    廢除所謂戶籍製度,百姓們想幹什麽就可以幹什麽,包括所有黃籍的皇室宗親,朝廷從現在開始不會再給他們發放俸祿,想要獲取朝廷的俸祿,隻有考取功名,才會重新得到自己身為皇室宗親的俸祿!


    此話一出,又有人不幹了。


    我每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就能領錢的工作,被你朱由檢一句話取消了?這可不行!


    明朝的皇室宗親,那可是不少人,立刻聚集在宮門外進行抗議!


    但朱由檢跟這幫人的血緣關係,不知道淡到哪個鳥去了,對付他們可沒有對付王爺的善心,錦衣衛和東廠一出,各種把柄一抓,宰了一批又殺了上千號人。


    一瞬間所有人都老實了。


    自己是大明皇室宗親這句話,留著以後慢慢炫耀吧。


    原本還不屈服的王爺一看,得,你朱由檢這麽玩,我認慫,乖巧的迴到了朱由檢分給他們的府邸,當一個逍遙王爺。


    當然大肆斂財,欺壓百姓的事,是不可能隨意辦到了,畢竟現在的錦衣衛和東廠,那可是真恐怖。


    也有令死不屈者,非要要迴自己的封地,死扛跪在宮門前。


    朱由檢的耐心也耗盡,我大明未來的運勢就是這樣,不處理了你們,怎麽保全千萬百姓?


    下了個死命令,下次上朝還有人跪在這革新一切,貶為庶民!朕要是不辦,枉為皇帝!


    加上著最後一句話,朱由檢幾乎就是破釜沉舟,明擺著告訴你們,你們要是再不走,朕絕對幹你們,畢竟朕連枉為皇帝這句話都說了。


    在強的人也看出來了,朱由檢有多狠,乖乖巧巧的離開了。


    徹底解決大明內亂的朱由檢終於能舒舒服服的睡個好覺,接下來隻需要自己勤勉一點,好好處理各地天災湧來的難民,恢複大明國內的民生,大明便不會亡於他手!


    在最後對付那關外無恥的建奴!


    朱由檢心潮澎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食客來自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迷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迷茫並收藏我的食客來自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