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生繼續說到崇禎的第三條罪證。


    “你第三條罪,也是導致明亡的最直接的導火索!就是加重賦稅導致苛政猛於虎!”


    “孔子看到百姓繁重的賦稅,曾發出過苛政猛於虎的感歎,告知統治者不能對百姓壓榨的太過厲害,否則百姓就會反抗!”


    “朱由檢啊,你一開始很懂這個道理,剛開始你還對不少地方免除了新舊遼餉,賑濟了一些百姓,減少了百姓不小的負擔,但是到後來你卻沒有堅持這一條政策,而是逐漸的增加賦稅!”


    “最直接的一條為了解決軍費的開支,你不僅加快了遼餉,還增加了“剿餉”和“練餉”!”


    “在你後世的攝政王多爾袞就曾如此評價:前朝弊政,莫如加派,遼餉之外,又有剿餉、練餉、數倍正供。遠著二十年,近著十餘載,天下嗷嗷,朝不及夕。”


    朱由檢呆呆地聽著,想來內心接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正是因為你一昧的增加賦稅,最終導致民不聊生,迫使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這其中闖王李自成最受百姓愛戴。究其原因正是李自成打出了“迎闖王,不納糧”這個民心的牌!從這裏就能夠看出在你的治理下,當時的明朝賦稅嚴重到何種地步!”


    李長生的聲音鏗鏘有力,像是在朱由檢的心上敲上了一錘又一錘。


    朱標和扶蘇也同樣若有所思。


    他們更加理解李長生那句民便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句話。


    李長生喝了一口酒,潤了一下喉嚨之後接著道。


    “你的第四罪便是用人不當!自毀長城!”


    “朱由檢,你登基稱帝之初,大膽的破格錄用人才,值得肯定!就比如袁崇煥當時閑賦在家被你重用,一躍成為遼東的最高統帥,立下許多大功,這一點值得肯定,但這隻是其中極少的案例,實際情況是你朱由檢在選人上良莠不分,用人嚴格失察!”


    “就比如你一手提拔的親信溫體仁,是一個“為人外曲謹而中猛鷙,機深刺骨”之人;此人極為的妒忌賢能,經常把一些擁有大才之人弄走!身邊全是愚鈍之人自己從而鶴立雞群!而楊嗣昌則是個“專攻妒能”者。他們沒有真本領,隻會察言觀色,討你的歡心!”


    朱由檢的心頭一震,他原以為自己用人堪比太祖,成祖皇帝,卻是被李長生貶的一文不值!


    “當時就有大臣指出你用人失策。但你沒有把他當一迴事,反而對盧象升、孫傳庭等有本事的文臣武將極度排斥,甚至置之於死地而後快,袁崇煥最終就是被淩遲處死!”


    “對此,後世龔煒評論道:“崇禎朝未嚐無仁賢,而信之不專,用之不久,則事之小人日進,而國亡矣。”就是因為你朱由檢的用人不當,使其自毀長城,最終落得個國破家亡的下場!”


    李長生喝了一口酒搖頭歎息。


    “你本可以是一位有作為的好皇帝,如果你不是接手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如果你不急於求成,如果你懂得體恤民生疾苦,如果你能敏銳地辨析人才,大明何豈會於此?


    雖然你朱由檢有“明君”的潛質,可惜你一步步的錯誤,讓你離“明君”逐漸遙遠,甚至葬送了整個大明王朝!”


    朱由檢呆呆的坐在凳子上,一副失了魂的模樣,他原本以為,自己勵精圖治,自己大膽用人,自己能夠治好得了絕症的大明。


    沒想到,卻是他親手將大明送上了絕路。


    一時之間朱由檢的心情極為複雜,悲切、無奈、惱怒,各種情緒匯集在一起,最終隻化為一聲深深的歎息。


    難道這就是我朱由檢的命嗎?


    但是忽然,朱由檢的腦海中靈光一閃,等等…這位神仙如此了解大明,這位神仙還拯救過秦始皇的秦朝,還有太祖皇帝的大明朝…是不是…是不是也能拯救自己,和岌岌可危的明朝?


    一股希望浮現在朱由檢的心中,他毫不猶豫起身跪在了李長生的麵前,雙手抱拳:“還請仙師救我大明!救我朱由檢!”


    李長生微微一笑,立刻將他扶起,卻發出了一聲歎息。


    “說實話,明末的大明已經病入膏肓到了骨子裏,想要拯救這個時候的大明可是難上加難。”


    “朝中黨派鬥爭嚴重,文官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打得滿嘴是血,更別說大明各地的藩王,一個個擁兵自重,軍隊內部更是腐朽嚴重,號稱百萬大軍,可實際能戰之人又是多少?”


    “能聽你大明皇帝朱由檢的人又能有多少?”


    “國內民生更是蕭條至極,經過你前幾任皇帝的不懈努力,你終於得到了一個,地主並兼無數土地,商人為了利益,錢財可通敵賣國,百姓隻求掙紮求生的大明朝。”


    “而且你朱由檢遠不像老贏和老朱一樣,他們兩個在草堂上說一不二,有哪個大臣敢反駁?隻需稍微調整一二,便可使王朝複興,解決後來隱患,可又有多少人願意聽你朱由檢的?”


    “嘖,沒準狠手一下,你威脅到了各大世家的利益,人家聯起手來換一個聽話的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畢竟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


    一聽此話,朱由檢的眼神中浮現出絕望,難道他的命運和大明的命運都隻有滅亡這一條路嗎?


    嬴政嗬嗬一笑:“仙師,你就別再逗他了,這小子都快哭了。”


    朱由檢心頭一震,眼巴巴的看著李長生,難道眼前這位仙人真的有辦法?


    李長生淡淡一笑:“雖然大明已經病入膏肓,但也不是不得救之,不過重病就得要用重藥!就看你敢不敢下藥了。”


    李長生這是在問他心狠不狠得下去。


    朱由檢一想到自己都要死了,眼神一狠,這還有什麽不敢下藥的?


    “求仙師救命,先師之言!朱由檢必當竭力盡之!”


    “好!其實這辦法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老朱,你應該知道我說的辦法是什麽吧?”李長生笑嗬嗬的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的鼻翼之間冷哼一聲,眼神中出現一股濃鬱的殺意。


    “殺。趴在我大明王朝上吸血的蛀蟲還有何等留戀之意?這些東西就該通通殺掉,通通殺掉,一個不留的通通殺掉!”


    “霍亂朝綱者。通敵賣國者。貪汙受賄者。軍中怯戰者。有辱皇權者。皆殺之!如果是咱在你的朝代,咱會把他們殺的片甲不留,咱會把整個大明朝殺的血流成河!”


    朱由檢的心頭一顫。


    嬴政很淡然的點了點頭。


    李長生淡淡道:“一幫毒瘤,留在朝廷之中隻會吸大明王朝的血,隻會吸大明王朝所有百姓的血,留著他們幹什麽?最為主要的一點,他們不聽你的話反而會淪為你的絆腳石,不殺了還等什麽?”


    “不過殺人也要有個由頭,胡亂殺人你可就是暴君了,萬一哪個藩王來個奉天靖難,那可就得不償失。”


    朱由檢緩緩地唿出了一口氣,心中生出一股磅礴殺意,恭敬問道:“敢問仙師,我該如何動手?”


    “你是皇帝,你想抓住臣子的把柄還不簡單?抓住那些家族豪門的把柄,就全部殺之,而且沒有把柄,你身為堂堂皇帝,製造出一個把柄很難?”


    “我就告訴你哪些人該殺。”


    “李自成雖然滅亡了大明朝,但是後麵建奴入關,被撿了便宜摘了西瓜,洪承疇、祖大壽、吳三桂,這三個家夥在建奴入關後都封王拜候,如此不忠於朝廷之人該不該殺?”


    “該死!”朱由檢咬牙切齒!


    “現在大明的國庫能湊得出來多少錢?一百萬兩白銀能有嗎?你知道那些大臣有多肥嗎?你知道李自成攻入天京城後,從那些大臣的府上收出了多少白銀嗎?”


    “七千萬兩。你看看他們像不像一隻流油的大肥豬?”


    海人聽聞的數量讓朱由檢心頭一顫。


    “你知道那些為了利益可以毫不猶豫賣國的商人,一個個有多肥嗎?別的不說,我就拿山西的八大商舉例,他們每年會給關外的建奴提供數不清的糧食鐵器鹽等等物資,你知道他們有多有錢嗎?”


    “他們加起來的錢上億兩白銀!多到讓你頭皮發麻!而他們還不是最有錢的,最有錢的是沿海那幫,他們的錢加起來,能把控一個王朝的經濟!”


    “之前的魏忠賢能從他們身上抽血給大明王朝續命,可現在魏忠賢一死,他們便再無束縛,你知道當商人的錢超過了國家會發生什麽嗎?”


    “明朝幅員遼闊,各地發展程度不一,而且海岸線比較短,中西部地區距離海岸線很遠,東南沿海商品發展的同時,中西部卻是自給自足的莊園經濟,但偏偏白銀是從海上輸入的,這就造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作為商品,貴金屬大多集中在東南沿海,那些從事外貿走私的富商巨甲手中,而中西部地區的白銀不足,東南沿海貨幣貶值,生產持續擴張,但中西部卻是通貨緊縮,百姓陷入貧苦…這就導致了一個很恐怖的現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食客來自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迷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迷茫並收藏我的食客來自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