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嬴政還是有些不懂,但是看著扶蘇模樣,眼前這個小小的裝置,絕對也是不俗的趣物。


    “扶兒,你細於朕說說。”


    扶蘇連忙指著排列好的活字印刷術道:“父皇您看,這每一個小方塊上都刻有字數,隻需要在上麵刷上墨水,再覆蓋上一層紙,就能拓印下一篇完整的文章!”


    “而且每個小方塊都能靈活的換取位置,這些字隻要重新排列,又可以組成一篇新的文章,就可以重複利用!”


    “我大秦如今的書籍文字都是靠人手抄寫,一本複製一本,進度極慢且參差不齊,但如若有了此物,隻需將一本書上的字數進入雕刻,在進行排版印刷!就能大規模的複製書籍!”


    “我大秦哪怕是貧苦百姓都能讀得起書!父皇!此乃文化瑰寶!能讓我大秦文化延綿的神物啊!”


    扶蘇激動的渾身顫抖,嬴政也在扶蘇的一番解釋之下,明白了這活字印刷術的重要性。


    這活字印刷術操作簡單,製作也方便,但是帶來的便攜,超過無數人工。


    再加上大秦也掌握了造紙術,搭配上這活字印刷術,可謂是如虎添翼。


    嬴政心髒狂跳,向李長生詢問道:“敢問仙師,此法為何?”


    “哦,這個啊,這個叫活字印刷術,是傳承文化的利器,大秦之後千年才出現的。”


    “大秦不是已經掌握了造紙術嗎?配合上此法,大秦可以製造出不少的書籍,可以讓大量的書籍流向民間,從而掌握民間百姓的…嗯,思想。”


    嬴政心頭一震,已然明白李長生所說,朝廷若能通過文化的流通,普遍控製民間百姓的思想流動。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傳遞皇權在上,把大秦在內的所有子民融合成一個族,華夏族,通過文化傳遞,讓他們認知大秦是祖國,傳遞愛國之說!”


    “讓愛國的種子種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特別是最底層的普通農民百姓,大秦的文化普及率極低,此法若能傳遞,能迅速在普通百姓的心中種下一個種子,並且發芽。”


    “隻要大秦不在施以暴政,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所謂國家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愛國之心,成長在他們心中的參天大樹,將會使大秦成為不倒的鋼鐵長城!”


    “放眼古今中外,多少朝代的造反是因為百姓活不下去了,百姓活不下去就是一個王朝覆滅的開端,我一直認為衡量一個國家強大的標準,不是屹立在世界之巔,能夠輕易滅殺打壓其他的國家。”


    “而是能保衛自己國家內的人民,同時讓人民安居樂業,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亦是如此。”


    李長生的聲音鏗鏘有力,也給嬴政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


    所謂祖國,所謂民主,所謂愛國之心的概念,如此將其種在人民心中,必能使一棵大樹生根發芽。


    哪怕是大秦未來擁有迷茫君王,使得整個大秦岌岌可危之時,會有更多心懷天下心懷大誌的救國者湧出,被顛覆國祚的幾率,會小上很多。


    “嬴政受教。”


    李長生的一番話已經讓嬴政心頭火熱,幾座紙坊在連綿不斷的造紙下,已經造出了很多紙,足以生產很多的書籍。


    足夠這個種植計劃的開始。


    這隻是其中一項禮物,李長生又帶著扶蘇來到了竹林外的湖邊,讓他看到了一個不斷運行的水車。


    看到此物的扶蘇,又是眼中一亮,連忙蹲到水車旁邊,仔細觀察發現水車不斷的運轉,將水流源源不斷的送向一處耕田。


    比活字印刷術更快,扶蘇立刻發現了此物的精妙和作用。


    “妙!妙極!父皇!您快看,此物不斷的運轉,將流水送向耕田,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乃是農耕利器啊!”


    “這便是我要送給大秦的第二項禮物!水車。”


    “大秦擁有了此物,就能更加容易的灌溉農田,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能讓大秦每年的糧食再翻上一番!”


    李長生微笑著對著扶蘇遞過水車的建造圖紙。


    扶蘇如獲至寶捧在懷中,水車也是利國利民的利器啊!


    此刻的朱標卻是走向不遠處的那片耕地,疑惑的看著那些飽滿的稻穗,他的目光環繞過整片耕地,越看心中越驚。


    連忙到朱元璋的身邊,道:“爹,快來看看這片田!是不是我看錯了?”


    朱元璋一聽也好奇的來到了田埂邊上,目光看著這田中的稻穗,心頭便是一駭,捧著一縷金黃的稻穗,身體止不住的顫抖。


    “怎麽可能…一畝地怎麽可能產出這麽多的稻米?咱這輩子也沒有見過這麽豐收的地呀!”


    整片田地中密密麻麻結滿了金黃的稻穗!所結之碩果累累,朱元璋這輩子都沒看到過如此盛產的稻穗!


    不用說,這肯定是李長生種下的,神仙的地方竟是如此神奇!生長出來的稻穗居然也如此之多!


    就這畝產,起碼千斤!是大秦和大明時代母產稻米的數倍有餘!


    朱元璋這邊的狀態也讓嬴政他們看到了,嬴政也好奇的走了過來,看到畝產如此之盛的稻穗,頓時也被驚駭的不行。


    “要是咱大秦的田能夠像仙人的田一樣產出如此多的稻米,再加上有土豆這種神物,大秦的子民這輩子都不會挨餓了啊!”


    嬴政忍不住的感慨,他和朱元璋都認為,此地能產出如此之多的稻米,全是因為李長生這裏是神仙之地。


    李長生麵露微笑的走到了他們身旁,指著這盛產豐碩的稻穗道:“老朱老贏,此物便是我給你們兩個準備的共同禮物!”


    李長生此話一出,頓時讓兩個人同時打了一個哆嗦。


    什麽意思?


    一個大膽的想法浮現在他們的腦海中,但他們又有些不敢相信,難道他們的時代也能種出如此盛產的稻穗?


    一想到這個可能,他們的手都止不住的顫抖。


    朱元璋是挨過餓的人,他看到這些稻米,比看到武器還要來的激動忍不住的詢問道:“老李,你別嚇咱,你的意思是說,這畝田能生長出如此之多的稻米,不是因為在這片神仙之地?”


    李長生滿麵微笑,伸手摘下了一縷稻穗,眉目之中全是尊敬的神色。


    “不,因為這個稻米隻要好好栽培,哪怕是在你們的朝代也能盛產如此之盛!”


    “因為此物,是一個餓過肚子老人,窮極一生所栽培而來,他在田地間忙碌了一輩子,培育出此物,名曰雜交水稻!為了讓神州大地萬萬人民,不餓肚子!”


    李長生手裏拿著稻穗鄭重其事道:“你們所看到的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可達3000斤!若大秦和大明細心栽培!哪怕因為環境和技術各種原因有所減產,但畝產也絕對不會少於千斤!”


    “土豆是我給你們的第一項禮物,畝產雖然更盛,能夠讓更多人填飽肚子,但土豆不易保存,而且做不了軍用糧食,萬一遇上個饑荒之年,人民還得餓肚子!”


    “但有了這雜交水稻就完全不一樣!水稻可以保存的更久,且可以作為軍用糧!平常年間可以吃土豆,儲存雜交水稻,一旦遇到了饑荒年間!此物就可以救國救民!”


    畝產千斤的水稻…雜交水稻所帶來的震撼,甚至比土豆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水稻才是真正的戰略物資,能夠儲存好幾年!能夠真正安國安民的利器!


    雜交水稻對於古代封建王朝來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寶貝!


    嬴政和朱元璋的眼神顫抖,他們無法想象,究竟是什麽樣的神仙才能培育出這種水稻!


    朱標的聲音略顯顫抖問道:“敢問李仙師,培育此物之人難道也是神仙嗎?”


    “不,培育它的不是什麽神仙,我剛剛說過,培育出它的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他一生隻做一件事!讓後輩,再也不會挨餓!


    他挨過餓,不想讓後輩再挨餓!窮極一生,穿著最簡陋的衣服,戴著草帽,頂著烈日,遊走在稻田中!隻為了培育出這讓後人不再挨餓的水稻!”


    “他甚至考慮到了最極端的情況,偉大到培育出了能夠在鹽堿地生長的水稻,也能夠做到畝產千斤!”


    “這哪是普通人!在我大秦!若有此等人物出現!我嬴政要為他立太廟!要讓後世永世歌讚他!”


    “不!朕既然得此水稻!朕迴去便要為他立太廟!”嬴政鄭重其事!


    能夠不吝私心,隻為天下黎民而操勞之人,哪怕是千古君王,都心懷敬之!


    “如此千古人物,君王都懷著敬意,但這世間仍有宵小之徒敢詆毀辱罵他…”李長生閉著眼睛搖頭。


    嬴政大怒:“此等立廟人物也有人敢罵?為何?”


    “這世間總有人有妒忌之心吧。”李長生搖頭。


    “啊呀呀!若我在大秦出了這樣的千古人物,膽敢有人罵他!詆毀他!我王賁第一個不放過!必將其剁成肉泥!”王賁難掩怒氣!


    眾人皆是如此,連一向心慈的扶蘇,都破天荒地陰沉下臉。


    朱標鄭重問道:“敢問仙師!此位老先生為何名!我大明也要為其立廟!”


    李長生握著沉甸甸的稻穗,仿佛看到了一個被曬的黝黑,佝僂著身子的老人。


    “他姓袁,我尊稱他為,袁公。袁公可千古。”


    朱元璋落淚:“袁公千古!若此等人物,早些出現該多好…”


    朱元璋一家,都是餓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食客來自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迷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迷茫並收藏我的食客來自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