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從何說起?”
崇禎不解。
“朝堂之事,雖有諸公輔佐,但一切決策皆出自朕之手,怎麽朕就被架空了?”
夜淩空笑了笑。
“架空一個皇帝未必要讓他做不出決策,隻要戳瞎了他的雙眼,戳聾了他的耳朵,引導他做出自己想要的決策就行了。就像給人遞上兩瓶毒藥,一瓶砒霜,一瓶鶴頂紅,讓人從中選一個喝掉?看似能做出選擇,實際上根本沒得選,左右都是死路一條!”
崇禎若有所思。
“大明朝之衰敗,在於黨爭,不管哪個黨當政,誰想做什麽,其他的黨派就會反對。但為了共同利益,這些朝臣又會聯合起來,去傷及國家利益。”
“比如納稅、再比如海禁......”
“如果你跟朝臣說,國庫沒錢了,打算向寺廟征稅,向宗室田產征稅,朝臣們會雙手支持,給你一堆大道理,什麽寺廟、宗室不事生產,卻沾著大量良田;即使你跟他們說,要向天下增加丁稅,他們也支持。增的再多,最後也是加在老百姓身上,那些官紳利用特權、篡改人丁統計,就可以一文錢都不用交。”
“哪怕同樣要交錢,官紳們有的是錢,不在乎那點增稅,但窮人受不了,就隻能把地賣給官紳。這就導致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窮人沒地種,國家沒有稅收,國庫的錢也越來越少。天下如何不亂?”
“但如果你現在說,以後不按照人頭來算,而是按照具體的土地麵積,把丁稅攤入一畝地來算,那些人鑽不了空子,你看他們鬧不鬧?”
“等你跟他們說,官紳也要一體納稅,這些人直接能炸開花?”
崇禎稍微一想,就能想到全天下的讀書人、滿朝官員都會跳出來反對的情形,強勢如他,額頭上也不禁流下冷汗。
“還有海禁!”
“海上有諸多國家,資源,天下也非隻有大明一方之地,無數海島、陸地上,藏著眾多沒有被人開發的黃金、白銀,像南洋諸國、諸島,那邊氣候濕潤,稻米都是一年三熟,如果開海,將這些資源拿來供養大明,大明從此不會再有饑荒之憂!”
“而我大明的瓷器、絲綢、茶葉,都是西方諸國所渴求的,自古以來,大食人不遠萬裏從西域而來,一來一迴,獲利不知多少。”
“在廣東、福建,海外夷人,如佛郎機人,他們發展航海工技,在全世界掠奪資源,西方歐羅巴大陸的諸多國家,一個個地少人稀,猶如春秋戰國時的諸侯小國,但國中財富卻不下於我大明。”
“他們為了賺錢,越過撒拉森,也就是昔日的大食,來此海貿,每次都能獲利百萬。”
“世人皆言晉商富甲天下,他們跟女真眉來眼去,私通買賣,而且勾結官僚,把朝廷撥出的軍費、物資,統統賣給女真,生鐵、軍糧、兵甲,甚至大明的一舉一動都拿去走私,以至於女真越來越強,而關寧軍費卻像個無底洞一樣。”
“晉商早就成為女真人的走狗,但他們在朝中扶持代言人,為其說話,一個個富可敵國,家資數百萬,最富者如山西亢家,家資數千萬。”
崇禎如聽天方夜譚,不敢信的同時,氣的渾身發抖。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南方那幾個豪族、海商世家,家資隻在晉商之上。大明實行海禁,普通民間商人根本無法出海經商,朝廷不知道這裏麵利益如何,一直都是讓那幾家代為經營,他們各個家資不下千萬兩,為保富貴,悶聲發大財,一個個拿錢賄賂、巴結官員,形成一張錯綜複雜的利益網,但凡朝廷有所想法,這群人就會跳出來反對,說一堆大道理,給你扣個與民爭利的大帽子......”
“包括官紳一體納稅也是,實際上這些錢都是用來增加國家稅收,用在國事上,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反而那些口口聲聲說不可與民爭利的,錢都流到他們自己的口袋裏,那朝廷究竟是和百姓爭利,還是和那幾家豪門、還有那幫貪官汙吏去爭利?”
從未有人跟崇禎說過這樣的話,這讓他興奮的同時,也感到一絲畏懼。因為按夜淩空說的去做,無疑他這個皇帝要跟全天下的讀書人作對,那他的皇位還坐得穩嗎?
和其父不同,太子朱慈烺初生牛犢不怕虎,雙目爍爍,把這些話暗暗記在心中。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朝臣們跟你說,給你選擇,看似有的選,可實際上根本沒得選。”
“無論你做什麽,國家也隻會逐漸腐朽,直至滅亡!”
“群臣們告訴你,遼東需要多少軍費,可你不知道這些銀子到底花在哪方麵,各方麵怎麽用的?以至於撥多少就沒多少。看似籌集了很多,但層層盤剝,真正能發到位的隻有一丁點,而大部分都流到了那些貪官汙吏、奸商惡紳的手裏。”
崇禎問道:“那朕該怎麽辦?”
夜淩空道:“建立自己的耳目!朱元璋、朱棣,給你留下了錦衣衛,東廠,為什麽不用?”
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尤其是袁承誌,在他心中,東廠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奸邪機構,魏忠賢更是導致大明衰敗的罪魁禍首,對他的話十分不理解。
袁承誌道:“夜大哥,昔日東廠禍害多少忠良,豈可用之?”
夜淩空道:“錦衣衛、東廠,這等國家機構就像一把劍,劍本身是沒有善惡的,關鍵看什麽人去用,如何去用,用好了就能利國利民,用不好就是禍害,難道江湖上有惡徒持劍行兇,所以天下武者就該棄劍嗎?”
袁承誌口一張一合,不知道該說什麽,
夜淩空看向崇禎道:“皇帝,你該不會真以為這些年的動亂,是魏忠賢,是東廠、錦衣衛搞出來的吧?”
崇禎反問道:“難道不是嗎?”
夜淩空又道:“那我問你,如今東、西廠、錦衣衛,形同虛設,你扳倒魏忠賢,迎來眾正盈朝,可朝局好過一點嗎?”
崇禎沉吟不語。
迴頭看去,朝局、國事,不單沒有變好,反而越發敗壞。
過去他一直看不清。
可現在,迷霧似乎漸漸散去了。
“大明最大的禍害,就是那些讀書人,那些自稱忠良,但都黑了心的東林黨人!他們為了爭權奪利,在朝堂上鬥的你死我活,置國家利益於不顧,隻不過筆杆子在他們手裏,可以用輿論、用書寫,來洗清自己,把髒水都栽給別人。”
“那就是一群碩鼠。”
“魏忠賢的確是條瘋狗,東廠在他手上確實無惡不作,可他惡的主要是那些想要架空皇帝的東林黨人,牽狗的繩子始終在你大哥朱由校的手上!”
崇禎心頭一震。
他的皇位傳自他大哥朱由校,因此他兢兢業業,就怕百年之後,愧對列祖列宗,更辜負大哥的一片苦心。
‘要做的比自家大哥更好!’
過去,其一直這般勉勵自己勤政愛民,他也以為,自己比大哥做的更好。
然而......
“我知道你一直痛心於國家被你大哥敗壞,但我問你,你大哥在位期間,朝廷可向百姓加過一毛稅賦?你大哥在位期間,關寧可缺過餉銀?你在位期間,大明對女真輸贏幾何?你大哥在位期間,又是如何?”
“自己好好想想!”
崇禎暗自思忖。
過往他沒注意這些,此時細想,隻看結果,那個一直被他看不起的大哥,似乎各方各麵都比他做的更好,甚至好的不是一點半點,這讓他頓時有些不能接受,同時又感到迷茫。
“為什麽會這樣?”崇禎不能理解。
夜淩空歎道:“不是說了嗎,那些文人握著筆杆子,他們怎麽說是他們的事,你作為皇帝,心裏得有自己的一杆秤!”
“你是皇帝,是這個國家的首腦,整個帝國圍繞著你在運轉。”
“想做好一個皇帝,未必要事事躬親,但一定要清醒,得有自己的眼睛、耳朵、思考,關鍵要用對人!漢高祖劉邦,謀不如蕭何,計不如張良,用兵更不如韓信,而他卻能成為一代帝王,為何?懂得知人善任罷了。”
“錦衣衛、東廠,包括監軍,就是皇帝的耳目,怎麽用是你的事,你可以用去監察百官的不法之舉,去震懾那些貪官汙吏,也可以刺探敵國情報,你不用,就會變成聾子、瞎子,百官說什麽,你就是什麽。”
“長久以往,自然會令你變得猜忌多疑。”
“倘若當年你不那麽縱容袁崇煥,給遼東安插監軍,但不要幹涉他做事,那你就知道他私通女是真是假,毛文龍是否跋扈妄為,那麽曹化淳給你進讒言,你就不會錯信他。
袁承誌聞言,也不經想道:‘是啊,當年如果崇禎給遼東安插監軍,我爹就不會蒙受不白之冤了。’
夜淩空又道:“太祖、成祖,在位期間,多次興大獄,誅殺官員無數,把一幹人等剝皮塞草,可百姓們卻無不叫好。”
“為何......?因為他們殺的都是貪官汙吏,都是證據確鑿!而證據都是錦衣衛查出來的。”
“而今你自廢耳目,朝臣對你歌功頌德,可百姓是一日不如一日,把你罵個半死,你覺得哪個對你更重要?”
說完不再多言。
夜、袁二人耐心等候,周皇後見丈夫似有顧慮,忍不住道:“陛下,臣妾是個婦道人家,不懂朝堂上的事,此事臣妾本不該多言,可臣妾亦知,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這位小先生說的在理。”
崇禎低頭沉吟,忽然道:“皇後,你說朕,是否性情剛愎?”
“陛下身為帝王,肩負祖宗社稷,眼界自與人不同。就是性子過於剛強,十幾年來,不肯聽臣妾一句話。”
崇禎歎道:“連皇後也這樣說......看來,朕真的錯了!”
他的內心已經不再迷茫!
崇禎臉上,罕見的露出一抹輕鬆的微笑,無論皇後、太子、還是長平公主,都對此感到驚訝。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民是一國之本,跟那些貪官汙吏作對,自己不一定會輸,但跟百姓作對,大明一定會亡。
但他不想做個亡國之君。
崇禎不解。
“朝堂之事,雖有諸公輔佐,但一切決策皆出自朕之手,怎麽朕就被架空了?”
夜淩空笑了笑。
“架空一個皇帝未必要讓他做不出決策,隻要戳瞎了他的雙眼,戳聾了他的耳朵,引導他做出自己想要的決策就行了。就像給人遞上兩瓶毒藥,一瓶砒霜,一瓶鶴頂紅,讓人從中選一個喝掉?看似能做出選擇,實際上根本沒得選,左右都是死路一條!”
崇禎若有所思。
“大明朝之衰敗,在於黨爭,不管哪個黨當政,誰想做什麽,其他的黨派就會反對。但為了共同利益,這些朝臣又會聯合起來,去傷及國家利益。”
“比如納稅、再比如海禁......”
“如果你跟朝臣說,國庫沒錢了,打算向寺廟征稅,向宗室田產征稅,朝臣們會雙手支持,給你一堆大道理,什麽寺廟、宗室不事生產,卻沾著大量良田;即使你跟他們說,要向天下增加丁稅,他們也支持。增的再多,最後也是加在老百姓身上,那些官紳利用特權、篡改人丁統計,就可以一文錢都不用交。”
“哪怕同樣要交錢,官紳們有的是錢,不在乎那點增稅,但窮人受不了,就隻能把地賣給官紳。這就導致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窮人沒地種,國家沒有稅收,國庫的錢也越來越少。天下如何不亂?”
“但如果你現在說,以後不按照人頭來算,而是按照具體的土地麵積,把丁稅攤入一畝地來算,那些人鑽不了空子,你看他們鬧不鬧?”
“等你跟他們說,官紳也要一體納稅,這些人直接能炸開花?”
崇禎稍微一想,就能想到全天下的讀書人、滿朝官員都會跳出來反對的情形,強勢如他,額頭上也不禁流下冷汗。
“還有海禁!”
“海上有諸多國家,資源,天下也非隻有大明一方之地,無數海島、陸地上,藏著眾多沒有被人開發的黃金、白銀,像南洋諸國、諸島,那邊氣候濕潤,稻米都是一年三熟,如果開海,將這些資源拿來供養大明,大明從此不會再有饑荒之憂!”
“而我大明的瓷器、絲綢、茶葉,都是西方諸國所渴求的,自古以來,大食人不遠萬裏從西域而來,一來一迴,獲利不知多少。”
“在廣東、福建,海外夷人,如佛郎機人,他們發展航海工技,在全世界掠奪資源,西方歐羅巴大陸的諸多國家,一個個地少人稀,猶如春秋戰國時的諸侯小國,但國中財富卻不下於我大明。”
“他們為了賺錢,越過撒拉森,也就是昔日的大食,來此海貿,每次都能獲利百萬。”
“世人皆言晉商富甲天下,他們跟女真眉來眼去,私通買賣,而且勾結官僚,把朝廷撥出的軍費、物資,統統賣給女真,生鐵、軍糧、兵甲,甚至大明的一舉一動都拿去走私,以至於女真越來越強,而關寧軍費卻像個無底洞一樣。”
“晉商早就成為女真人的走狗,但他們在朝中扶持代言人,為其說話,一個個富可敵國,家資數百萬,最富者如山西亢家,家資數千萬。”
崇禎如聽天方夜譚,不敢信的同時,氣的渾身發抖。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南方那幾個豪族、海商世家,家資隻在晉商之上。大明實行海禁,普通民間商人根本無法出海經商,朝廷不知道這裏麵利益如何,一直都是讓那幾家代為經營,他們各個家資不下千萬兩,為保富貴,悶聲發大財,一個個拿錢賄賂、巴結官員,形成一張錯綜複雜的利益網,但凡朝廷有所想法,這群人就會跳出來反對,說一堆大道理,給你扣個與民爭利的大帽子......”
“包括官紳一體納稅也是,實際上這些錢都是用來增加國家稅收,用在國事上,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反而那些口口聲聲說不可與民爭利的,錢都流到他們自己的口袋裏,那朝廷究竟是和百姓爭利,還是和那幾家豪門、還有那幫貪官汙吏去爭利?”
從未有人跟崇禎說過這樣的話,這讓他興奮的同時,也感到一絲畏懼。因為按夜淩空說的去做,無疑他這個皇帝要跟全天下的讀書人作對,那他的皇位還坐得穩嗎?
和其父不同,太子朱慈烺初生牛犢不怕虎,雙目爍爍,把這些話暗暗記在心中。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朝臣們跟你說,給你選擇,看似有的選,可實際上根本沒得選。”
“無論你做什麽,國家也隻會逐漸腐朽,直至滅亡!”
“群臣們告訴你,遼東需要多少軍費,可你不知道這些銀子到底花在哪方麵,各方麵怎麽用的?以至於撥多少就沒多少。看似籌集了很多,但層層盤剝,真正能發到位的隻有一丁點,而大部分都流到了那些貪官汙吏、奸商惡紳的手裏。”
崇禎問道:“那朕該怎麽辦?”
夜淩空道:“建立自己的耳目!朱元璋、朱棣,給你留下了錦衣衛,東廠,為什麽不用?”
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尤其是袁承誌,在他心中,東廠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奸邪機構,魏忠賢更是導致大明衰敗的罪魁禍首,對他的話十分不理解。
袁承誌道:“夜大哥,昔日東廠禍害多少忠良,豈可用之?”
夜淩空道:“錦衣衛、東廠,這等國家機構就像一把劍,劍本身是沒有善惡的,關鍵看什麽人去用,如何去用,用好了就能利國利民,用不好就是禍害,難道江湖上有惡徒持劍行兇,所以天下武者就該棄劍嗎?”
袁承誌口一張一合,不知道該說什麽,
夜淩空看向崇禎道:“皇帝,你該不會真以為這些年的動亂,是魏忠賢,是東廠、錦衣衛搞出來的吧?”
崇禎反問道:“難道不是嗎?”
夜淩空又道:“那我問你,如今東、西廠、錦衣衛,形同虛設,你扳倒魏忠賢,迎來眾正盈朝,可朝局好過一點嗎?”
崇禎沉吟不語。
迴頭看去,朝局、國事,不單沒有變好,反而越發敗壞。
過去他一直看不清。
可現在,迷霧似乎漸漸散去了。
“大明最大的禍害,就是那些讀書人,那些自稱忠良,但都黑了心的東林黨人!他們為了爭權奪利,在朝堂上鬥的你死我活,置國家利益於不顧,隻不過筆杆子在他們手裏,可以用輿論、用書寫,來洗清自己,把髒水都栽給別人。”
“那就是一群碩鼠。”
“魏忠賢的確是條瘋狗,東廠在他手上確實無惡不作,可他惡的主要是那些想要架空皇帝的東林黨人,牽狗的繩子始終在你大哥朱由校的手上!”
崇禎心頭一震。
他的皇位傳自他大哥朱由校,因此他兢兢業業,就怕百年之後,愧對列祖列宗,更辜負大哥的一片苦心。
‘要做的比自家大哥更好!’
過去,其一直這般勉勵自己勤政愛民,他也以為,自己比大哥做的更好。
然而......
“我知道你一直痛心於國家被你大哥敗壞,但我問你,你大哥在位期間,朝廷可向百姓加過一毛稅賦?你大哥在位期間,關寧可缺過餉銀?你在位期間,大明對女真輸贏幾何?你大哥在位期間,又是如何?”
“自己好好想想!”
崇禎暗自思忖。
過往他沒注意這些,此時細想,隻看結果,那個一直被他看不起的大哥,似乎各方各麵都比他做的更好,甚至好的不是一點半點,這讓他頓時有些不能接受,同時又感到迷茫。
“為什麽會這樣?”崇禎不能理解。
夜淩空歎道:“不是說了嗎,那些文人握著筆杆子,他們怎麽說是他們的事,你作為皇帝,心裏得有自己的一杆秤!”
“你是皇帝,是這個國家的首腦,整個帝國圍繞著你在運轉。”
“想做好一個皇帝,未必要事事躬親,但一定要清醒,得有自己的眼睛、耳朵、思考,關鍵要用對人!漢高祖劉邦,謀不如蕭何,計不如張良,用兵更不如韓信,而他卻能成為一代帝王,為何?懂得知人善任罷了。”
“錦衣衛、東廠,包括監軍,就是皇帝的耳目,怎麽用是你的事,你可以用去監察百官的不法之舉,去震懾那些貪官汙吏,也可以刺探敵國情報,你不用,就會變成聾子、瞎子,百官說什麽,你就是什麽。”
“長久以往,自然會令你變得猜忌多疑。”
“倘若當年你不那麽縱容袁崇煥,給遼東安插監軍,但不要幹涉他做事,那你就知道他私通女是真是假,毛文龍是否跋扈妄為,那麽曹化淳給你進讒言,你就不會錯信他。
袁承誌聞言,也不經想道:‘是啊,當年如果崇禎給遼東安插監軍,我爹就不會蒙受不白之冤了。’
夜淩空又道:“太祖、成祖,在位期間,多次興大獄,誅殺官員無數,把一幹人等剝皮塞草,可百姓們卻無不叫好。”
“為何......?因為他們殺的都是貪官汙吏,都是證據確鑿!而證據都是錦衣衛查出來的。”
“而今你自廢耳目,朝臣對你歌功頌德,可百姓是一日不如一日,把你罵個半死,你覺得哪個對你更重要?”
說完不再多言。
夜、袁二人耐心等候,周皇後見丈夫似有顧慮,忍不住道:“陛下,臣妾是個婦道人家,不懂朝堂上的事,此事臣妾本不該多言,可臣妾亦知,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這位小先生說的在理。”
崇禎低頭沉吟,忽然道:“皇後,你說朕,是否性情剛愎?”
“陛下身為帝王,肩負祖宗社稷,眼界自與人不同。就是性子過於剛強,十幾年來,不肯聽臣妾一句話。”
崇禎歎道:“連皇後也這樣說......看來,朕真的錯了!”
他的內心已經不再迷茫!
崇禎臉上,罕見的露出一抹輕鬆的微笑,無論皇後、太子、還是長平公主,都對此感到驚訝。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民是一國之本,跟那些貪官汙吏作對,自己不一定會輸,但跟百姓作對,大明一定會亡。
但他不想做個亡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