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龍國驕傲,複興號!
公開穿越者:文化入侵平行藍星 作者:泥石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個人在當年的恩恩怨怨其實是小事。
那個年代這樣的事情非常多。
記載中,一開始卡爾本茨並不知道戴姆勒也在製造汽車。
相對應的,戴姆勒也不知道。
直到戴勒姆製造出摩托車整整一年後,已經拿到了生產許可,這時候卡爾本茨才知道。
而戴姆勒也是偶然看到報紙報道的卡爾本茨招商廣告,才知道對方在製造汽車。
在這幾百年時間內,大量的東西是同步出現的。
曾經有兩個人同時間設計出了微積分。
也有兩個人分別製造出了電報。
此類事件非常多。
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後者是抄襲。
第二種,是因為消息不通暢,不知道前者的成果。
而真相,應該更貼近於第一種。
例子還是那個例子,整部在丹麥寫成的童話裏,除了中東王子們,隻有一個國外主角,這個主角還是個龍國人。
這要是丹麥人寫的,那真是有鬼了。
更讓人疑惑的是其中大量故事和明朝的很多話本小故事架構一模一樣。
當然了,這在學術界也多是猜測。
不過也有很多石錘的事情,比如繪畫藝術對於東方的學習。
畫這種東西,被認定抄襲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文章,很容易認定抄襲,所以也很少真的有人去針對版權開放的這些作品去調查。
不過,科技不同。
當年的德意誌,被稱作是山寨大國。
後來這個名號轉到了櫻花國身上。
在那個年代,
德意誌也被稱作是粗製濫造。
後來是櫻花國被稱作粗製濫造。
這裏麵的利益稍微分析一下就能知道其中的真相。
而卡爾本茨的造車,有八成概率是他得知戴勒姆造出摩托,
然後又參考了高盧雞國人居紐的原車照片,
然後設計了自己的內燃機三蹦子。
隻不過,
他永遠不會承認這一點。
不過,林軒並沒有這麽說。
節目嘛,
陰陽怪氣一下就得了,一直陰陽怪氣又沒證據,高不壞別人名聲,
把自己名聲搞臭了。
複原品前,林軒掀開了紅布。
卡爾本茨所製造的那種汽車出現在了現場。
這當然不是原車,是複製品。
複製這個也沒有當年發明它那麽困難,極其簡單。
不過,
這個車型,還是讓很多汽車愛好者討論了起來。
【沒想到地星在汽車方麵走了不少彎路。】
【他們的動能傳到裝置似乎發展的非常滯後,所以先出現了三輪車。】
【我終於找到我們藍星比地星厲害的地方了,我們的馮卡爾先發明了四輪車,
後來才有人簡化出了三輪車。】
【一開始領先,
後來被超越了啊。】
【也不能說超越,是走向了不同的路,
現在為止,
並沒有發現地星汽車發展更快的額痕跡。】
很多觀眾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不過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
汽車,
對於普羅大眾而言,夠用就行。
一百三的上限速度就已經夠了。
什麽德意誌不限速高速這種扯犢子的事情就別來了,
那條路上也就能跑個一百六,
路沒那麽好。
而更快的車,或者更快的加速,
似乎跟普羅大眾沒關係。
隻是有些刺激罷了。
事實上,地星上,汽車和飛機的發展,
在速度方麵的發展,
和交通需求半點關係都沒有,都是為了拍電影,
才最初走上越來越快的道路的。
比如飛機,
是霍華德休斯為了拍攝曆史上第一部長篇有聲電影,
才製造出了氣動布局完全符合空氣動力學,
速度超快的飛機。
而後來二次大戰,因為櫻花國先搞出了新型戰鬥機零式戰鬥機,所以霍華德休斯才在米國的授意下開始做米國的單翼戰鬥機。
汽車的發展,和一位喜劇大師有關。
巴斯特基頓為了拍攝出單手抓著汽車,在空中飛行的畫麵,要求必須要車速夠快。
那個時代沒有威亞沒有電腦特效,必須是車子真的夠快,才能飛起來。
所以速度本來差一點意思的車才發展的越來越快。
而後來,速度成為了酷的象征。
製造出新式戰鬥機,製造出曆史上第一台巨型運輸機,為宇航奠基的霍華德休斯人生中最得意的事情,是成為了第一個開著飛機橫跨大西洋的人。
而汽車也是越來越快,並且出現在007係列電影中,以百公裏加速聞名。
那個年代,要裝酷,你沒一輛007同款車,怎麽裝?
各種各樣的啟動鏡頭,飆車鏡頭,開車追飛機一類的鏡頭,讓汽車工業有了巨大的發展。
這種發展中,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原因,但卻也是一個巨大的外因。
因為這種追求,可以讓粉絲掏錢。
有人願意買賬,商品才能發展。
而藍星這邊的汽車,發展因素一直主要都是內因。
準確的說是越來越好的發動機,讓車子本來就越來越快。
在土澳速度賽出現之前,藍星汽車的發展,和主動追求越來越快那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兩種思路,沒有高低之分。
也沒有對錯之分。
但是!
有勝敗之分!
快就是快,無論是什麽原因,
快就是勝利者。
快可以帶來很多改變。
兩座千萬人口的城市之間,
整體車流快百分之十,
能帶來經濟效益,不可計量。
如果這兩座城市距離三百公裏左右,
三小時到,和兩小時到,和一小時到。
會產生的經濟效益差距是成倍疊加的。
如果需要三小時到,加上出發前的準備時間,加上去另一個城市辦事的時間,那就需要來迴兩天。
這樣一來,如果另一座城市有商機,會有多少人願意去呢?
如果隻需要一小時能到,那麽來迴加上辦事,一共就隻需要一天甚至半天。
那麽絕大多數人都不會介意親自走一趟。
這裏麵,是多少經濟利益在其中?
快,不隻是炫酷而已。
新的展台前,雖然被布蓋著,但是展台上的東西太大了。
壓根不像是汽車。
要不然……就是重型大卡車?
林軒:“這是地星正在運營的車子中,最快的一輛。”
“它可以在超短距離內加速到四百公裏以上,穩定巡航速度可以到達五百公裏每小時。”
此話一出,彈幕直接炸穿。
【什麽??????????】
【搞笑嗎?車怎麽能這麽快???!】
【這應該不可能是汽車,這是火車。】
【廢話,運營兩個字說明了一切,這麽大的運營車輛,總不能是大巴吧?】
紅布掀開,它顯出了真容。
說實話,並不帥氣,也沒科技感,製造的還行。
當然了,是對地星人而言。
對藍星人而言,它的樣子看上去科技感十足。
林軒:“磁懸浮列車。”
“利用超導體技術,電磁推動。”
“這東西,讓我講太多,我也講不來,一起去看看吧。”
講不來?林軒怎麽可能講不來,這可不能講。
藍星可沒有磁懸浮。
就連地星也隻有這一班磁懸浮。
“地星龍國,魔都。”
林軒笑著:“這項技術,來自於地星德意誌。”
【哈哈哈,我們德意誌科技真強!】
【地星德意誌,也是科技的代表嗎?】
【問個問題,為什麽這項技術來自於德意誌,但龍國魔都這一條是世界上唯一一條在運營的磁懸浮列車?】
林軒並沒有過多介紹,而是帶著觀眾視角,登上了磁懸浮列車。
速度飛快,很快就到達了四百四十五公裏每小時。
隨後,對向一輛磁懸浮列車駛來。
強大的速度讓兩輛車中間的空氣迅速被抽幹。
於是,車子朝著對向磁懸浮迅速靠近。
當然了,並沒有真的靠近。
隻是有一點靠過去。
僅僅有一秒半這種感受,對向磁懸浮消失了。
僅僅一秒半的錯車時間!!
【臥槽!這是什麽速度!!!】
【太快了!!!】
【這項技術不推廣開嗎?】
林軒:“事實上,地星還有另外兩條磁懸浮軌道車,不過磁懸浮列車隻此一條。”
畫麵移到了另一處:“世界上唯一一條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常沙市。”
畫麵再移動到另外一處:“世界上唯一一條空軌磁懸浮,漢武市,目前還沒運營。”
“因為磁懸浮的本質就是快,所以行業內不認為中低速磁懸浮列車算磁懸浮列車,如果這條空軌運營起來,那代表著磁懸浮列車真正的開始發展了。”
隨後林軒來到了一個試驗基地。
這個實驗基地,有一條玻璃軌道。
“這裏麵,有一輛運用了超導磁懸浮技術的列車,而它的軌道是真空軌道。”
“它的試運行速度是一千二百公裏。”
“當然,還有另外一處試驗基地,有一條試驗速度超過兩千四百公裏每小時的真空軌道車。”
“這些都還是地星並沒有開始運營的高科技列車。”
【一千二百公裏?那不是特麽和飛機一樣的速度??】
【兩千四百公裏每小時?比飛機都快!!!】
【不好意思問一下,地星藍星真的是平行世界麽?怎麽差距這麽大?】
【其實沒那麽大的差距,科技上藍星並不落後,這都是科技民用化的程度導致的詫異。】
這倒是真的,還是有網友懂行。
超導體技術,磁懸浮技術,在藍星的各大國軍方,也不是沒研究。
但對於民用來說,並沒有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軍工科技民用化,說起來是很簡單的事情,事實上技術也是簡單的事情。
不過這不隻是關乎於技術,還和組織力度以及執行力等東西有關。
光是列車係統本身的組織力所代表的的科技含量,比列車本身可高多了。
林軒笑著:“這些東西,我也隻是在地星的新聞裏見過,今天我也是第一次見。”
“這些還沒有實際運用的科技,拿出來講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去看一看現在正在運用的科技。”
一條鐵路出現在眼前。
夾在兩山之間,隻有一段鐵路是外露的。
一輛白色的列車從西側隧道涵洞飛速衝了出來,速度飛快。
大概十二秒後,全部消失在動車隧道中。
“這是動車組,這種列車的速度最高可以到三百公裏以上,不過一般都是以二百多公裏的速度在運行。”
快,真的快。
比藍星的列車快太多了。
現在藍星也有很多國家有高速列車。
但是速度比這個差遠了。
當然了,哪怕是地星上,龍國之外的國家的高速列車,比這個也差遠了。
【這也太快了吧,雖然聽起來比起剛剛見到那個一千二百公裏時速的試驗車慢多了,但是比我們藍星的列車快好多!!!】
【我記得我們爪哇國的高速列車實際速度是一百二十公裏每小時吧……】
【這其實也不算什麽,我們阿三國也有高速列車的。】
【嗬嗬,三哥你們的高速列車時速九十公裏,以為我不知道麽?】
【放屁,我們阿三國的高速列車設計時速是一百八十公裏好麽?沒文化真可怕。】
【是是是,設計速度是一百八,可惜外麵掛了太多思密達,隻能跑九十,再快手就拉不住了。】
【西八!樓上的小鬼砸冒充我們棒國人!】
林軒這一部分的內容,並不是放給網友看的,而是放給各國高層看的。
不過各國網友在尖端科技領域很容易吵起來。
特別油管五常,誰都不服誰,打嘴炮一個比一個厲害。
真正的科技強大的國家的網友都被震住了。
這玩意兒這麽快?咱們國家不是發達國家嗎,怎麽沒有這個?
而此時,鏡頭在拉高。
和之前鐵路平行,還有另一條鐵路。
因為老鐵路是靠著山的,所以新鐵路是架在高架橋上,然後穿過兩座山的。
當然了,位置也是非常的穩。
隻不過這高架看起來非常的巍峨。
在觀眾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一輛綠色的類似於動車組的車飛速從涵洞出來。
然後迅速消失在另一處涵洞之中。
【這是……】
【鬧鬼麽?】
【比剛剛的那個動車組,快一倍以上吧?】
林軒深吸一口氣:“這是地星龍國複興號高鐵。”
“不隻是高速列車,龍國還建立了高速鐵路網,隻有在高速鐵路網上奔跑的高速列車,才有資格叫做高鐵。”
“動車速度是二百多沒錯,不過在連續經過涵洞隧道的時候,時速頂多一百四左右。”
“而高鐵在任何地星速度都在二百四十公裏每小時以上。”
“在絕大多數地形,速度都超過三百公裏每小時。”
當這句話出來後,很多網友都被震住了。
【好快的車!!!lsp散退,是真的好快的車!!】
【所以,我們龍國也會修建高鐵網絡對吧?】
【我估計是,要不然林軒也不會把這個放出來。】
【好家夥,炫酷啊,好像坐一次。】
【我算了,從燕京到魔都按照現有的鐵路線路,隻要六小時!那我寧願坐高鐵也不坐飛機了!】
飛機需要提前值機,還有飛機場一般都在距離城市很遠的地方。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導致坐飛機幾乎都需要提前兩小時從家裏或者公司出發。
而落地後進入另一個城市,幾乎也是這樣。
燕京飛魔都,全過程要八個小時來迴轉車,身心疲憊。
可如果在火車站坐這種時速三百多的高鐵,全過程六小時,就算提前一小時進去,出來花費半小時,也才七個半小時。
更關鍵的是,沒有來迴轉車!
這不比做飛機舒服多了??!
更何況,如果按照高速鐵路網的設計理念,肯定不會向藍星龍國現在的燕京魔都線那樣曲折。
搞不好全程隻需要三四個小時!
這不比坐飛機快多了?!!!
很多經常坐飛機坐火車的人,很容易就算出了行程對比。
高鐵!是比坐飛機更方便的出行方式!!!!
“這就是地星龍國的驕傲,複興號。”
【太強了,我們藍星龍國也應該建這種高鐵!!!】
【如果我們也有高鐵,那魔都到金陵的距離簡直不值一提。】
【講真,如果有高鐵,金陵不好說,杭城到魔都那不一小時內就到了?】
【燕京到津門豈不是更短?】
【這高鐵,一定要造啊!!!!】
【這是地星龍國的驕傲,也要成為我們藍星龍國的驕傲!!!】
林軒嘴角上翹:“說到底,交通工具無非就是海陸空三種。”
“在我們傳統意義上來講,在陸地上奔跑的某一些交通工具叫做汽車。”
“實際上,這些交通工具也沒有界定清楚。”
“本質上是按照外形界定的。”
“一節拉一節拉很多節的叫做火車。”
“城市裏有軌道的長的叫城市輕軌,隻有一節車廂的叫做有軌電車。”
“四個輪子的叫小轎車,車頭拉著車廂的叫貨車,車頭車廂可以卸下來的叫半掛重卡。”
“那麽請問大家一個問題。”
“可以在陸地上跑,也可以在水中遊的叫什麽?”
【這還不簡單,車船。】
【我抗議,為什麽不叫船車?】
【說起來這項技術到是不難,為什麽咱們藍星沒人用呢?】
【你不知道不代表沒有,米國和龍國還有毛熊國都有水陸兩用戰車。】
【那就是有名字嘛,咱們怎麽叫的?】
【給你說了啊,水陸兩用戰車……】
林軒笑著:“在地星,也有水陸兩用車,名叫做水陸兩用車,或者水陸兩棲船。”
【這一點也不奇怪嘛,畢竟咱們藍星也有。】
【就是,還不如趕緊看看地星的速度賽車!】
林軒挑眉:“哦?水陸兩用車不奇怪?”
“那……空地兩用車,夠不夠奇怪?!”
【空……地……兩用?】
【讓直升機或者飛機在道路上奔跑麽?】
【嘶~】
那個年代這樣的事情非常多。
記載中,一開始卡爾本茨並不知道戴姆勒也在製造汽車。
相對應的,戴姆勒也不知道。
直到戴勒姆製造出摩托車整整一年後,已經拿到了生產許可,這時候卡爾本茨才知道。
而戴姆勒也是偶然看到報紙報道的卡爾本茨招商廣告,才知道對方在製造汽車。
在這幾百年時間內,大量的東西是同步出現的。
曾經有兩個人同時間設計出了微積分。
也有兩個人分別製造出了電報。
此類事件非常多。
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後者是抄襲。
第二種,是因為消息不通暢,不知道前者的成果。
而真相,應該更貼近於第一種。
例子還是那個例子,整部在丹麥寫成的童話裏,除了中東王子們,隻有一個國外主角,這個主角還是個龍國人。
這要是丹麥人寫的,那真是有鬼了。
更讓人疑惑的是其中大量故事和明朝的很多話本小故事架構一模一樣。
當然了,這在學術界也多是猜測。
不過也有很多石錘的事情,比如繪畫藝術對於東方的學習。
畫這種東西,被認定抄襲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文章,很容易認定抄襲,所以也很少真的有人去針對版權開放的這些作品去調查。
不過,科技不同。
當年的德意誌,被稱作是山寨大國。
後來這個名號轉到了櫻花國身上。
在那個年代,
德意誌也被稱作是粗製濫造。
後來是櫻花國被稱作粗製濫造。
這裏麵的利益稍微分析一下就能知道其中的真相。
而卡爾本茨的造車,有八成概率是他得知戴勒姆造出摩托,
然後又參考了高盧雞國人居紐的原車照片,
然後設計了自己的內燃機三蹦子。
隻不過,
他永遠不會承認這一點。
不過,林軒並沒有這麽說。
節目嘛,
陰陽怪氣一下就得了,一直陰陽怪氣又沒證據,高不壞別人名聲,
把自己名聲搞臭了。
複原品前,林軒掀開了紅布。
卡爾本茨所製造的那種汽車出現在了現場。
這當然不是原車,是複製品。
複製這個也沒有當年發明它那麽困難,極其簡單。
不過,
這個車型,還是讓很多汽車愛好者討論了起來。
【沒想到地星在汽車方麵走了不少彎路。】
【他們的動能傳到裝置似乎發展的非常滯後,所以先出現了三輪車。】
【我終於找到我們藍星比地星厲害的地方了,我們的馮卡爾先發明了四輪車,
後來才有人簡化出了三輪車。】
【一開始領先,
後來被超越了啊。】
【也不能說超越,是走向了不同的路,
現在為止,
並沒有發現地星汽車發展更快的額痕跡。】
很多觀眾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不過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
汽車,
對於普羅大眾而言,夠用就行。
一百三的上限速度就已經夠了。
什麽德意誌不限速高速這種扯犢子的事情就別來了,
那條路上也就能跑個一百六,
路沒那麽好。
而更快的車,或者更快的加速,
似乎跟普羅大眾沒關係。
隻是有些刺激罷了。
事實上,地星上,汽車和飛機的發展,
在速度方麵的發展,
和交通需求半點關係都沒有,都是為了拍電影,
才最初走上越來越快的道路的。
比如飛機,
是霍華德休斯為了拍攝曆史上第一部長篇有聲電影,
才製造出了氣動布局完全符合空氣動力學,
速度超快的飛機。
而後來二次大戰,因為櫻花國先搞出了新型戰鬥機零式戰鬥機,所以霍華德休斯才在米國的授意下開始做米國的單翼戰鬥機。
汽車的發展,和一位喜劇大師有關。
巴斯特基頓為了拍攝出單手抓著汽車,在空中飛行的畫麵,要求必須要車速夠快。
那個時代沒有威亞沒有電腦特效,必須是車子真的夠快,才能飛起來。
所以速度本來差一點意思的車才發展的越來越快。
而後來,速度成為了酷的象征。
製造出新式戰鬥機,製造出曆史上第一台巨型運輸機,為宇航奠基的霍華德休斯人生中最得意的事情,是成為了第一個開著飛機橫跨大西洋的人。
而汽車也是越來越快,並且出現在007係列電影中,以百公裏加速聞名。
那個年代,要裝酷,你沒一輛007同款車,怎麽裝?
各種各樣的啟動鏡頭,飆車鏡頭,開車追飛機一類的鏡頭,讓汽車工業有了巨大的發展。
這種發展中,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原因,但卻也是一個巨大的外因。
因為這種追求,可以讓粉絲掏錢。
有人願意買賬,商品才能發展。
而藍星這邊的汽車,發展因素一直主要都是內因。
準確的說是越來越好的發動機,讓車子本來就越來越快。
在土澳速度賽出現之前,藍星汽車的發展,和主動追求越來越快那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兩種思路,沒有高低之分。
也沒有對錯之分。
但是!
有勝敗之分!
快就是快,無論是什麽原因,
快就是勝利者。
快可以帶來很多改變。
兩座千萬人口的城市之間,
整體車流快百分之十,
能帶來經濟效益,不可計量。
如果這兩座城市距離三百公裏左右,
三小時到,和兩小時到,和一小時到。
會產生的經濟效益差距是成倍疊加的。
如果需要三小時到,加上出發前的準備時間,加上去另一個城市辦事的時間,那就需要來迴兩天。
這樣一來,如果另一座城市有商機,會有多少人願意去呢?
如果隻需要一小時能到,那麽來迴加上辦事,一共就隻需要一天甚至半天。
那麽絕大多數人都不會介意親自走一趟。
這裏麵,是多少經濟利益在其中?
快,不隻是炫酷而已。
新的展台前,雖然被布蓋著,但是展台上的東西太大了。
壓根不像是汽車。
要不然……就是重型大卡車?
林軒:“這是地星正在運營的車子中,最快的一輛。”
“它可以在超短距離內加速到四百公裏以上,穩定巡航速度可以到達五百公裏每小時。”
此話一出,彈幕直接炸穿。
【什麽??????????】
【搞笑嗎?車怎麽能這麽快???!】
【這應該不可能是汽車,這是火車。】
【廢話,運營兩個字說明了一切,這麽大的運營車輛,總不能是大巴吧?】
紅布掀開,它顯出了真容。
說實話,並不帥氣,也沒科技感,製造的還行。
當然了,是對地星人而言。
對藍星人而言,它的樣子看上去科技感十足。
林軒:“磁懸浮列車。”
“利用超導體技術,電磁推動。”
“這東西,讓我講太多,我也講不來,一起去看看吧。”
講不來?林軒怎麽可能講不來,這可不能講。
藍星可沒有磁懸浮。
就連地星也隻有這一班磁懸浮。
“地星龍國,魔都。”
林軒笑著:“這項技術,來自於地星德意誌。”
【哈哈哈,我們德意誌科技真強!】
【地星德意誌,也是科技的代表嗎?】
【問個問題,為什麽這項技術來自於德意誌,但龍國魔都這一條是世界上唯一一條在運營的磁懸浮列車?】
林軒並沒有過多介紹,而是帶著觀眾視角,登上了磁懸浮列車。
速度飛快,很快就到達了四百四十五公裏每小時。
隨後,對向一輛磁懸浮列車駛來。
強大的速度讓兩輛車中間的空氣迅速被抽幹。
於是,車子朝著對向磁懸浮迅速靠近。
當然了,並沒有真的靠近。
隻是有一點靠過去。
僅僅有一秒半這種感受,對向磁懸浮消失了。
僅僅一秒半的錯車時間!!
【臥槽!這是什麽速度!!!】
【太快了!!!】
【這項技術不推廣開嗎?】
林軒:“事實上,地星還有另外兩條磁懸浮軌道車,不過磁懸浮列車隻此一條。”
畫麵移到了另一處:“世界上唯一一條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常沙市。”
畫麵再移動到另外一處:“世界上唯一一條空軌磁懸浮,漢武市,目前還沒運營。”
“因為磁懸浮的本質就是快,所以行業內不認為中低速磁懸浮列車算磁懸浮列車,如果這條空軌運營起來,那代表著磁懸浮列車真正的開始發展了。”
隨後林軒來到了一個試驗基地。
這個實驗基地,有一條玻璃軌道。
“這裏麵,有一輛運用了超導磁懸浮技術的列車,而它的軌道是真空軌道。”
“它的試運行速度是一千二百公裏。”
“當然,還有另外一處試驗基地,有一條試驗速度超過兩千四百公裏每小時的真空軌道車。”
“這些都還是地星並沒有開始運營的高科技列車。”
【一千二百公裏?那不是特麽和飛機一樣的速度??】
【兩千四百公裏每小時?比飛機都快!!!】
【不好意思問一下,地星藍星真的是平行世界麽?怎麽差距這麽大?】
【其實沒那麽大的差距,科技上藍星並不落後,這都是科技民用化的程度導致的詫異。】
這倒是真的,還是有網友懂行。
超導體技術,磁懸浮技術,在藍星的各大國軍方,也不是沒研究。
但對於民用來說,並沒有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軍工科技民用化,說起來是很簡單的事情,事實上技術也是簡單的事情。
不過這不隻是關乎於技術,還和組織力度以及執行力等東西有關。
光是列車係統本身的組織力所代表的的科技含量,比列車本身可高多了。
林軒笑著:“這些東西,我也隻是在地星的新聞裏見過,今天我也是第一次見。”
“這些還沒有實際運用的科技,拿出來講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去看一看現在正在運用的科技。”
一條鐵路出現在眼前。
夾在兩山之間,隻有一段鐵路是外露的。
一輛白色的列車從西側隧道涵洞飛速衝了出來,速度飛快。
大概十二秒後,全部消失在動車隧道中。
“這是動車組,這種列車的速度最高可以到三百公裏以上,不過一般都是以二百多公裏的速度在運行。”
快,真的快。
比藍星的列車快太多了。
現在藍星也有很多國家有高速列車。
但是速度比這個差遠了。
當然了,哪怕是地星上,龍國之外的國家的高速列車,比這個也差遠了。
【這也太快了吧,雖然聽起來比起剛剛見到那個一千二百公裏時速的試驗車慢多了,但是比我們藍星的列車快好多!!!】
【我記得我們爪哇國的高速列車實際速度是一百二十公裏每小時吧……】
【這其實也不算什麽,我們阿三國也有高速列車的。】
【嗬嗬,三哥你們的高速列車時速九十公裏,以為我不知道麽?】
【放屁,我們阿三國的高速列車設計時速是一百八十公裏好麽?沒文化真可怕。】
【是是是,設計速度是一百八,可惜外麵掛了太多思密達,隻能跑九十,再快手就拉不住了。】
【西八!樓上的小鬼砸冒充我們棒國人!】
林軒這一部分的內容,並不是放給網友看的,而是放給各國高層看的。
不過各國網友在尖端科技領域很容易吵起來。
特別油管五常,誰都不服誰,打嘴炮一個比一個厲害。
真正的科技強大的國家的網友都被震住了。
這玩意兒這麽快?咱們國家不是發達國家嗎,怎麽沒有這個?
而此時,鏡頭在拉高。
和之前鐵路平行,還有另一條鐵路。
因為老鐵路是靠著山的,所以新鐵路是架在高架橋上,然後穿過兩座山的。
當然了,位置也是非常的穩。
隻不過這高架看起來非常的巍峨。
在觀眾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一輛綠色的類似於動車組的車飛速從涵洞出來。
然後迅速消失在另一處涵洞之中。
【這是……】
【鬧鬼麽?】
【比剛剛的那個動車組,快一倍以上吧?】
林軒深吸一口氣:“這是地星龍國複興號高鐵。”
“不隻是高速列車,龍國還建立了高速鐵路網,隻有在高速鐵路網上奔跑的高速列車,才有資格叫做高鐵。”
“動車速度是二百多沒錯,不過在連續經過涵洞隧道的時候,時速頂多一百四左右。”
“而高鐵在任何地星速度都在二百四十公裏每小時以上。”
“在絕大多數地形,速度都超過三百公裏每小時。”
當這句話出來後,很多網友都被震住了。
【好快的車!!!lsp散退,是真的好快的車!!】
【所以,我們龍國也會修建高鐵網絡對吧?】
【我估計是,要不然林軒也不會把這個放出來。】
【好家夥,炫酷啊,好像坐一次。】
【我算了,從燕京到魔都按照現有的鐵路線路,隻要六小時!那我寧願坐高鐵也不坐飛機了!】
飛機需要提前值機,還有飛機場一般都在距離城市很遠的地方。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導致坐飛機幾乎都需要提前兩小時從家裏或者公司出發。
而落地後進入另一個城市,幾乎也是這樣。
燕京飛魔都,全過程要八個小時來迴轉車,身心疲憊。
可如果在火車站坐這種時速三百多的高鐵,全過程六小時,就算提前一小時進去,出來花費半小時,也才七個半小時。
更關鍵的是,沒有來迴轉車!
這不比做飛機舒服多了??!
更何況,如果按照高速鐵路網的設計理念,肯定不會向藍星龍國現在的燕京魔都線那樣曲折。
搞不好全程隻需要三四個小時!
這不比坐飛機快多了?!!!
很多經常坐飛機坐火車的人,很容易就算出了行程對比。
高鐵!是比坐飛機更方便的出行方式!!!!
“這就是地星龍國的驕傲,複興號。”
【太強了,我們藍星龍國也應該建這種高鐵!!!】
【如果我們也有高鐵,那魔都到金陵的距離簡直不值一提。】
【講真,如果有高鐵,金陵不好說,杭城到魔都那不一小時內就到了?】
【燕京到津門豈不是更短?】
【這高鐵,一定要造啊!!!!】
【這是地星龍國的驕傲,也要成為我們藍星龍國的驕傲!!!】
林軒嘴角上翹:“說到底,交通工具無非就是海陸空三種。”
“在我們傳統意義上來講,在陸地上奔跑的某一些交通工具叫做汽車。”
“實際上,這些交通工具也沒有界定清楚。”
“本質上是按照外形界定的。”
“一節拉一節拉很多節的叫做火車。”
“城市裏有軌道的長的叫城市輕軌,隻有一節車廂的叫做有軌電車。”
“四個輪子的叫小轎車,車頭拉著車廂的叫貨車,車頭車廂可以卸下來的叫半掛重卡。”
“那麽請問大家一個問題。”
“可以在陸地上跑,也可以在水中遊的叫什麽?”
【這還不簡單,車船。】
【我抗議,為什麽不叫船車?】
【說起來這項技術到是不難,為什麽咱們藍星沒人用呢?】
【你不知道不代表沒有,米國和龍國還有毛熊國都有水陸兩用戰車。】
【那就是有名字嘛,咱們怎麽叫的?】
【給你說了啊,水陸兩用戰車……】
林軒笑著:“在地星,也有水陸兩用車,名叫做水陸兩用車,或者水陸兩棲船。”
【這一點也不奇怪嘛,畢竟咱們藍星也有。】
【就是,還不如趕緊看看地星的速度賽車!】
林軒挑眉:“哦?水陸兩用車不奇怪?”
“那……空地兩用車,夠不夠奇怪?!”
【空……地……兩用?】
【讓直升機或者飛機在道路上奔跑麽?】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