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7、溫泉,雪屋建造!
公開穿越者:文化入侵平行藍星 作者:泥石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藍洞出來,越野房車在冰天雪地中前進。
“接下來沒多遠,就能看到第二個奇景。”
在冰雪之中,林軒開車不算快。
不過剛和網友聊了沒一會兒,讀了一點點彈幕,目的地就已經到了。
靠近這裏,冰雪消退。
大地上長滿了苔蘚,形成苔原。
整個苔原都是黃綠色的。
而黃綠色的苔原上,一片湛藍的湖泊就在這裏靜靜的躺著。
“這就是地星上的冰地島著名的藍湖。”
“它是一個溫泉。”
如此巨大的溫泉,全世界隻此一個。
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溫泉。
在地星,有調查顯示,冰地島有百分之八十七的居民,全部都是用溫泉洗澡的。
他們生活的地方遍地是溫泉。
這種溫泉數量可能隻有川西的兩州可以媲美。
不過川西比冰地島大很多,所以論密度,還是冰地島多點。
【這麽大個湖泊,都是溫泉?】
【在我的認知中,溫泉不都是那種很小的池塘嗎?】
【對啊,就算是人造溫泉,最多也就七八米直徑,這麽大個湖,全是溫泉?】
整個苔原風景其實很美。
特別是,在藍湖,還看得到遠天的火山。
這個世界的網友對於艾斯格蘭島根本不熟悉,林軒一直沒說,他們一直不知道這座島有大量火山。
不過聰明的網友已經看出來了。
這麽大個湖,全都是溫泉,那說明地底岩漿活動非常密集。
有火山那不都是正常的麽?
不過這些網友人數還是太少了,在海量的彈幕裏並不起眼。
林軒:“我們現在就不泡溫泉了,關鍵是泡溫泉也沒法兒播啊。”
【哎!泡啊!付費觀看也可以!】
【小哥哥泡一泡嘛,我還沒看過別人泡溫泉,想見見世麵。】
【嗬嗬,前麵的lsn沒看過櫻花國特產?我不信。】
林軒比了個中指:“出發,繼續,這裏也就是順帶來看一下。”
艾斯格蘭島很適合旅遊,但是全世界最大的潛在遊客群體是哪兒呢?
龍國。
說到底,林軒介紹隻是順便,隻是想帶龍國網友看一下世界風景而已。
至於世界上的網友,時不時的還得照顧一下,好吸引更多的觀眾。
苔原這一片,就很漫長了。
林軒朝著東南方開去。
事實上從苔原出來,有西北方和東南方兩個方向。
分別有一座巨大的火山。
往西北方向,是一直延續苔原的。
和想象中的北方冷南方熱不同。
北方的火山和熔岩活動比較密集。
而南方那座火山上一次噴發應該是三百年前的事情了。
所以東南方是一片巨大的永凍冰原。
反而是更北方的因為岩漿活動非常密集,所以溫度常年都在零度以上。
當然,這些火山在藍星叫什麽,在地星叫什麽,林軒也懶得去核對了。
都是順帶看一看的事兒。
車子朝著東南方不斷的前進,很快就進入了一片冰原。
“這裏是冰原,很漫長,要明天才能到達目的地。”
“所以今晚我們要找個合適的地方留宿了。”
車子在雪白的冰原上前進,這畫麵,又非常適合做屏保做壁紙。
很多網友都在欣賞美景。
車上的林軒開著車,眺望著遠方。
一望無際的冰原,有起伏也是一些小山包。
而沒有冰的地方,那就是距離岩漿不遠的地方。
這裏是艾斯格蘭島不是冰地島,沒有人,林軒可不會在岩漿活動的區域定居。
所以,林軒最終選擇了直接停車。
“好像沒有適合宿營的地方。”
安璐瑤:“我們就在車上睡覺唄?”
這一次的房車不是之前的地星號,而是一輛越野房車。
全車長五米九九,是車頭和車身分離的重卡房車。
俗稱末日戰車類房車。
裏麵做了很嚴密的防寒措施。
下車後,林軒看了看冰原:“我突然想起地星上的一個民族。”
“他們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圈。”
“他們會用冰或者雪做屋子生活。”
冰屋比較少見,雪屋比較常見。
《與穿越者同行看世界》更多的是出來玩兒,展現林軒的個人,不過時不時的展現一下地星的東西,也不要緊。
安璐瑤很好奇雪做的屋子:“我們試試?”
“行。”林軒:“上車。”
冰原上也有雪,但是這裏其實是一處冰蓋,並不是積雪形成的那種冰原。
這種冰蓋是大量的雪,不斷的被壓緊,然後被太陽烤融化,凝結成冰殼,然後又落雪,長期往複形成的。
這裏的雪並不能挖出來。
得選一個地勢稍微矮一點,雪沒有形成冰蓋的地方才行。
很快,林軒的車找到了這樣一個地方。
這是地星的什麽位置,林軒自己都不知道。
不過在往下的方向,有一片小苔原,甚至還有植被生長。
這個地方應該是動物出沒的地方。
而雪中,也有很多樹木。
這說明每年這裏起碼是有一段時間雪會融化的。
但不是現在。
“在冰上,你以為自己在地表,實際上很有可能是在某個深達百米的冰裂縫上。”
“雪下麵也一樣。”
“看起來是平地,實際上有可能是在溝渠之上。”
“我們盡量找兩棵樹之間的位置。”
車子停下,林軒帶著工具下車了。
後車,陳光孝和暮雪卓瑪對視。
暮雪卓瑪:“陳光哥,我們怎麽辦?”
陳光孝:“我得去拍攝老板建造雪屋的過程,等這個過程結束,我們再建雪屋?”
暮雪卓瑪:“呃,車上明明可以睡。”
陳光孝點頭:“有道理,老板發神經,咱們還是正常人,咱們睡車上。”
陳光孝:“那你點燃爐火,開柴暖,記住看一氧化碳警報器的數值。”
“明白。”
陳光孝船上衣服雪鞋,扛著攝像機,就下車了。
雪地上,林軒正帶著一個雪拖車後箱用手拖著在雪地上行走。
安璐瑤穿的毛茸茸的,小臉幾乎沒有露出來:“怎麽弄?”
林軒:“先把雪裝在這裏麵,裝滿。”
“然後翻過來,把雪倒出來,就形成了一塊大雪磚。”
“雪的摩擦力非常強,稍微壓實一點,就成型了。”
安璐瑤:“那這個步驟我來,剩下的步驟你來。”
做雪磚其實不難。
一個人有全套工具,搭建雪屋都不算很難。
有一個人幫忙,林軒的動作就很快了。
很快,雪磚圍成了一個圓形的區域。
林軒用刀砍雪磚,讓兩塊雪磚的邊口契合,接在一起。
然後開始壘砌第二層。
第二層和第一層一樣,都是平行地麵的。
第三層開始,林軒就故意砍掉了雪磚底麵的一些雪,形成夾角。
斜著放上去,漸漸地有了角度。
第四層雪磚上去後,已經和人一樣高了。
這個過程非常的快。
而下麵兩層雪磚哪兒挖了個洞,可以出入。
安璐瑤做雪磚的效率,已經高出林軒搭建的效率了,畢竟第三四層開始,就有角度了,需要修正的地方非常多。
“接下來怎麽辦?這不會倒下來嗎?”
林軒出來後伸了個懶腰,然後走到樹麵前:“接下來就要用工具了。”
林軒撿了一些枯敗的樹幹迴來,放上一塊雪磚,就用樹幹在上麵頂著。
“雪不算太重,所以雪磚不會因為自重而被壓穿。”
一根一根棍子豎起來,一圈雪磚搭好後,直接去掉樹幹,雪磚利用互相的摩擦力,就穩固了。
接著就是封頂。
同樣的辦法,用樹幹撐住,上麵搭上去雪磚。
很快就隻剩最後一塊了。
將雪磚從狹小的空隙送到上麵,然後用刀砍形狀,砍的剛好和剩下那點空契合,直接卡進去。
整個屋頂就做好了。
下麵幾排雪磚非常整齊。
上麵幾排特別是屋頂,就有很多縫隙。
“接下來用散雪撒上去,堵住縫隙就行。”
“你去做,我把門口處理出來。”
因為隻有兩層雪磚的空隙,所以實際上是從門口爬著走的。
林軒用鏟子把門口挖出一個坑洞。
然後用雪磚在門口往外延伸了兩層。
一個標準的雪屋就做好了。
【啊這,這不是冰箱嗎?】
【確定這裏麵能住人?】
林軒拿出溫度計放在外麵,外麵現在的溫度是負十七攝氏度。
而進入裏麵後,裏麵的溫度差不多是負十三攝氏度。
“這個設計是那個民族千年的智慧。”
“保暖其實利用的不是材料保溫,而是材料形成的空氣空隙。”
“空隙越多越密集,溫度傳遞越慢,就形成了保溫的效果。”
林軒掰手指:“包括棉花,鴨絨鵝絨,木棉花,都是利用這樣的原理保溫的。”
“雪本身就是保溫的。”
“而內部溫度高於零度,雪會略微融化,但是並不會滴下來,而是會流到溫度稍低的地方,又凝結成薄薄的冰殼。”
“這裏麵最高可以把溫度升到十三度,隻需要兩根蠟燭和兩個人的體溫就行。”
“比起外界負十幾度,甚至是北極圈冰原中負幾十攝氏度的氣溫,零上幾度雖然寒冷,但已經好太多了。”
林軒笑著:“哪個民族的人會用海豹油點一盞燈,作為取暖工具。”
“畢竟雪屋不可能升溫太多,點篝火什麽的不現實。”
“這個雪屋裏麵,熱空氣會往上走,而冷空氣會沉降到比較矮的地方。”
“所以為了舒適,會把床抬高,大概在這個位置,然後點上蠟燭。”
“一是用蠟燭升溫取暖,二是如果蠟燭熄滅,說明內部氧氣不足。”
這個設計,可以說是古代的冰原民族把冰雪特性利用到了極限。
在地星,大量的影視作品,動畫片中,都經常出現雪屋。
這是沒有木材的情況下的無奈之舉。
“在野外,這一招可以救命。”
幾度的溫度,穿著厚衣服,是能頂過去寒冬的夜晚的。
但如果是暴露在冷風中,再厚的衣服都是送死。
林軒在雪屋牆上開了兩個小壁龕,點燃了燭火。
昏黃的燭火在這裏顯得特別的溫暖。
“現代人已經非常舒適了,可以用充氣的防潮墊隔開雪床。”
“在那個古老冰原民族的曆史中,如果沒有木材的時代,就隻能在雪上覆蓋獸皮然後直接睡。”
可想而知,體溫會融化部分雪,然後濕漉漉的導致失溫。
林軒從車上拿下來很多工具,在雪屋裏放好。
燈光都點燃後,看起來就溫馨舒適很多了。
當充氣墊和睡袋放上去打開後,看起來的確是可以休息。
【感覺有點意思啊。】
【我還是覺得這就是睡在冰箱裏。】
【人體本身是有溫度的,加上小燭火,幾度就不錯了,現在的睡袋大多在零下五度以上都會非常的保暖,實際上比睡在溫暖的家裏還舒服點。】
因為這裏是北極圈附近,而且是初夏。
所以天黑的很晚。
林軒和安璐瑤出了雪屋:“本地時間已經是晚上八點了,不過在北極圈附近有極晝現象。”
“現在雖然還沒到極晝的程度,不過白天很漫長,晚上很短。”
把枯枝和攜帶的木材壘砌在雪地裏挖的坑洞上。
林軒拿出四根破開的木頭墊底,然後在上麵點燃了篝火。
“這下麵的雪還不知道有多深,搞不好等火堆燃盡的時候,會沉下去好幾十厘米。”
“先烤點魚吃。”
從船上上岸,林軒就把船裏奎因送的魚給轉移到房車冰箱裏了,不過儲存的並不多。
因為第二天開始林軒就可以合法打獵了。
這個規定其實有點智慧,可以避免途徑的人興起就去打獵。
而獵人隻允許在到達目的地的第二天開始才允許打獵。
就避免了大部分玩兒票的人的打獵。
因為第二天可以打獵,所以林軒冰箱裏隻凍了兩天的食物應急。
火堆旁邊插上鐵架網,安璐瑤用川味調料開始醃製。
林軒喜歡吃川味,還有甜的東西,安璐瑤記得很清楚。
【哈哈哈,今天看林軒吃得好,明天還得看攝影師。】
【哈哈哈,同感。】
【額,不懂,這是什麽梗?】
【新來的吧?攝影師陳光孝很厲害的,第一次荒野求生的時候,林軒費盡力氣都搞不到吃的,隻能開掛去地星帶食材過來,但是陳光孝卻抓到了很多獵物。】
【荒野求生這種節目,還得看攝影師→。→】
【哈哈,這麽一說我開始期待攝影師出鏡了。】
陳光孝現在也是個大名人了,在地星春晚露臉,又經常在《與穿越者同行看世界》露臉。
他都有自己的粉絲了!
安璐瑤看著彈幕樂的不行。
林軒扭頭看了一下彈幕,比了個中指:“今時不同往日,明天和陳光孝比比誰先打到獵物。”
“艾斯格蘭島上有很多奇特的動物,或者說和外界的動物不太一樣,明天早上起來往山下走一點,去苔原和灌木叢那邊看看,應該能打獵。”
以前陳光孝打獵當然厲害。
在特種兵考評裏麵,叢林生存是要直接考核夥食質量的。
而且還要交特種兵們學習動植物知識,避免把保護動物和珍稀植物霍霍了。
在特種兵群體中,很多在野外應急找吃的,基本都會找蛇、鼠一類的東西。
如果可以用槍,什麽獵物他們打不到?
動物又不會規避跑動,比敵人可容易打多了。
《與穿越者同行看世界》第一期去九寨時,林軒還是個荒野小白加大宅男。
如今林軒荒野知識很多,而且也接受過係統的軍事訓練。
在地星那幾年可不是白過的。
【哈哈哈,期待林軒翻車。】
林軒:“呸,你們這些假粉絲。”
安璐瑤笑的前俯後仰,直接翻在了雪坑道中。
林軒:“可別把雪屋壓塌了,要不然晚上就沒得雪屋住了。”
這種體驗新鮮感的事情,一輩子不來個一迴,不是很遺憾嗎?
很快,就開始烤魚了。
林軒又搞來了扇貝等東西烤著,然後烤了個麵包,一個饅頭。
安璐瑤喜歡吃饅頭,不知道是不是隨她媽媽的飲食習慣。
林軒烤個麵包,嚐試嚐試北歐人的飲食習慣。
【話說今晚有極光嗎?】
【搞不好這一次挑戰下來一直都看不到極光。】
林軒樂嗬:“真要是看不到極光,那以後專門拿一期去我們龍國的極北點,漠河。”
說著,林軒播放著歌曲。
“我從沒有見過極光出現的村落
也沒有見過有人在深夜放煙火
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殺人又放火
你什麽都沒有說,野風驚擾我……”
【地星的歌聽著就是舒服啊!節奏感,感情,真好!】
【不過經過流行音樂節的洗禮,我們藍星本土詞曲作家們也在進步,歌手也在進步,特別是很多人直接翻唱地星歌曲,值得關注。】
很多新粉絲都是從《我是穿越者》流行音樂節跟過來的。
他們對於音樂的愛好比路人還要深一點。
“三千裏,偶然見過你
花園裏,有裙翩舞起
燈光底,抖落了晨曦
在1980的漠河舞廳
如果有時間
你會來看一看我吧
看大雪如何衰老的……”
林軒在歌聲中開口:“很多時候,歌曲都是對情緒的表達,對感情的表達和宣泄。”
“這首歌其實背後有一個故事。”
“在地星,漠河所在的興安嶺,曾經發生過一次超大森林火災。”
“那時候,有一個人的妻子在火中受難了。”
“後來有人經常看到他在漠河的舞廳跳著舞,但是從來沒有舞伴,因為他的舞伴已經離開了地星世界。”
“他一直在跳妻子生前喜歡的舞蹈,一跳就是三十年。”
“這首歌非常的孤獨和寂寞,在去年,火遍了地星龍國全網。”
【哎,時間仿佛靜止了,當別人在跳其他舞蹈時,他還在跳著三十年前的舞蹈,懷念亡妻,如果說這不算愛情,那世上再無愛情。】
【希望他老婆並不是去世,而是如同林軒一樣,穿越去了某個世界吧。】
【搞不好就是到了咱們藍星也不好說。】
【哈哈哈,逗。】
吃完烤魚,林軒和安璐瑤真的進了雪屋睡覺。
林軒也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嘛,要是說了一通吹了一通,自己不敢進去住,那不是扯犢子嘛。
“接下來沒多遠,就能看到第二個奇景。”
在冰雪之中,林軒開車不算快。
不過剛和網友聊了沒一會兒,讀了一點點彈幕,目的地就已經到了。
靠近這裏,冰雪消退。
大地上長滿了苔蘚,形成苔原。
整個苔原都是黃綠色的。
而黃綠色的苔原上,一片湛藍的湖泊就在這裏靜靜的躺著。
“這就是地星上的冰地島著名的藍湖。”
“它是一個溫泉。”
如此巨大的溫泉,全世界隻此一個。
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溫泉。
在地星,有調查顯示,冰地島有百分之八十七的居民,全部都是用溫泉洗澡的。
他們生活的地方遍地是溫泉。
這種溫泉數量可能隻有川西的兩州可以媲美。
不過川西比冰地島大很多,所以論密度,還是冰地島多點。
【這麽大個湖泊,都是溫泉?】
【在我的認知中,溫泉不都是那種很小的池塘嗎?】
【對啊,就算是人造溫泉,最多也就七八米直徑,這麽大個湖,全是溫泉?】
整個苔原風景其實很美。
特別是,在藍湖,還看得到遠天的火山。
這個世界的網友對於艾斯格蘭島根本不熟悉,林軒一直沒說,他們一直不知道這座島有大量火山。
不過聰明的網友已經看出來了。
這麽大個湖,全都是溫泉,那說明地底岩漿活動非常密集。
有火山那不都是正常的麽?
不過這些網友人數還是太少了,在海量的彈幕裏並不起眼。
林軒:“我們現在就不泡溫泉了,關鍵是泡溫泉也沒法兒播啊。”
【哎!泡啊!付費觀看也可以!】
【小哥哥泡一泡嘛,我還沒看過別人泡溫泉,想見見世麵。】
【嗬嗬,前麵的lsn沒看過櫻花國特產?我不信。】
林軒比了個中指:“出發,繼續,這裏也就是順帶來看一下。”
艾斯格蘭島很適合旅遊,但是全世界最大的潛在遊客群體是哪兒呢?
龍國。
說到底,林軒介紹隻是順便,隻是想帶龍國網友看一下世界風景而已。
至於世界上的網友,時不時的還得照顧一下,好吸引更多的觀眾。
苔原這一片,就很漫長了。
林軒朝著東南方開去。
事實上從苔原出來,有西北方和東南方兩個方向。
分別有一座巨大的火山。
往西北方向,是一直延續苔原的。
和想象中的北方冷南方熱不同。
北方的火山和熔岩活動比較密集。
而南方那座火山上一次噴發應該是三百年前的事情了。
所以東南方是一片巨大的永凍冰原。
反而是更北方的因為岩漿活動非常密集,所以溫度常年都在零度以上。
當然,這些火山在藍星叫什麽,在地星叫什麽,林軒也懶得去核對了。
都是順帶看一看的事兒。
車子朝著東南方不斷的前進,很快就進入了一片冰原。
“這裏是冰原,很漫長,要明天才能到達目的地。”
“所以今晚我們要找個合適的地方留宿了。”
車子在雪白的冰原上前進,這畫麵,又非常適合做屏保做壁紙。
很多網友都在欣賞美景。
車上的林軒開著車,眺望著遠方。
一望無際的冰原,有起伏也是一些小山包。
而沒有冰的地方,那就是距離岩漿不遠的地方。
這裏是艾斯格蘭島不是冰地島,沒有人,林軒可不會在岩漿活動的區域定居。
所以,林軒最終選擇了直接停車。
“好像沒有適合宿營的地方。”
安璐瑤:“我們就在車上睡覺唄?”
這一次的房車不是之前的地星號,而是一輛越野房車。
全車長五米九九,是車頭和車身分離的重卡房車。
俗稱末日戰車類房車。
裏麵做了很嚴密的防寒措施。
下車後,林軒看了看冰原:“我突然想起地星上的一個民族。”
“他們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圈。”
“他們會用冰或者雪做屋子生活。”
冰屋比較少見,雪屋比較常見。
《與穿越者同行看世界》更多的是出來玩兒,展現林軒的個人,不過時不時的展現一下地星的東西,也不要緊。
安璐瑤很好奇雪做的屋子:“我們試試?”
“行。”林軒:“上車。”
冰原上也有雪,但是這裏其實是一處冰蓋,並不是積雪形成的那種冰原。
這種冰蓋是大量的雪,不斷的被壓緊,然後被太陽烤融化,凝結成冰殼,然後又落雪,長期往複形成的。
這裏的雪並不能挖出來。
得選一個地勢稍微矮一點,雪沒有形成冰蓋的地方才行。
很快,林軒的車找到了這樣一個地方。
這是地星的什麽位置,林軒自己都不知道。
不過在往下的方向,有一片小苔原,甚至還有植被生長。
這個地方應該是動物出沒的地方。
而雪中,也有很多樹木。
這說明每年這裏起碼是有一段時間雪會融化的。
但不是現在。
“在冰上,你以為自己在地表,實際上很有可能是在某個深達百米的冰裂縫上。”
“雪下麵也一樣。”
“看起來是平地,實際上有可能是在溝渠之上。”
“我們盡量找兩棵樹之間的位置。”
車子停下,林軒帶著工具下車了。
後車,陳光孝和暮雪卓瑪對視。
暮雪卓瑪:“陳光哥,我們怎麽辦?”
陳光孝:“我得去拍攝老板建造雪屋的過程,等這個過程結束,我們再建雪屋?”
暮雪卓瑪:“呃,車上明明可以睡。”
陳光孝點頭:“有道理,老板發神經,咱們還是正常人,咱們睡車上。”
陳光孝:“那你點燃爐火,開柴暖,記住看一氧化碳警報器的數值。”
“明白。”
陳光孝船上衣服雪鞋,扛著攝像機,就下車了。
雪地上,林軒正帶著一個雪拖車後箱用手拖著在雪地上行走。
安璐瑤穿的毛茸茸的,小臉幾乎沒有露出來:“怎麽弄?”
林軒:“先把雪裝在這裏麵,裝滿。”
“然後翻過來,把雪倒出來,就形成了一塊大雪磚。”
“雪的摩擦力非常強,稍微壓實一點,就成型了。”
安璐瑤:“那這個步驟我來,剩下的步驟你來。”
做雪磚其實不難。
一個人有全套工具,搭建雪屋都不算很難。
有一個人幫忙,林軒的動作就很快了。
很快,雪磚圍成了一個圓形的區域。
林軒用刀砍雪磚,讓兩塊雪磚的邊口契合,接在一起。
然後開始壘砌第二層。
第二層和第一層一樣,都是平行地麵的。
第三層開始,林軒就故意砍掉了雪磚底麵的一些雪,形成夾角。
斜著放上去,漸漸地有了角度。
第四層雪磚上去後,已經和人一樣高了。
這個過程非常的快。
而下麵兩層雪磚哪兒挖了個洞,可以出入。
安璐瑤做雪磚的效率,已經高出林軒搭建的效率了,畢竟第三四層開始,就有角度了,需要修正的地方非常多。
“接下來怎麽辦?這不會倒下來嗎?”
林軒出來後伸了個懶腰,然後走到樹麵前:“接下來就要用工具了。”
林軒撿了一些枯敗的樹幹迴來,放上一塊雪磚,就用樹幹在上麵頂著。
“雪不算太重,所以雪磚不會因為自重而被壓穿。”
一根一根棍子豎起來,一圈雪磚搭好後,直接去掉樹幹,雪磚利用互相的摩擦力,就穩固了。
接著就是封頂。
同樣的辦法,用樹幹撐住,上麵搭上去雪磚。
很快就隻剩最後一塊了。
將雪磚從狹小的空隙送到上麵,然後用刀砍形狀,砍的剛好和剩下那點空契合,直接卡進去。
整個屋頂就做好了。
下麵幾排雪磚非常整齊。
上麵幾排特別是屋頂,就有很多縫隙。
“接下來用散雪撒上去,堵住縫隙就行。”
“你去做,我把門口處理出來。”
因為隻有兩層雪磚的空隙,所以實際上是從門口爬著走的。
林軒用鏟子把門口挖出一個坑洞。
然後用雪磚在門口往外延伸了兩層。
一個標準的雪屋就做好了。
【啊這,這不是冰箱嗎?】
【確定這裏麵能住人?】
林軒拿出溫度計放在外麵,外麵現在的溫度是負十七攝氏度。
而進入裏麵後,裏麵的溫度差不多是負十三攝氏度。
“這個設計是那個民族千年的智慧。”
“保暖其實利用的不是材料保溫,而是材料形成的空氣空隙。”
“空隙越多越密集,溫度傳遞越慢,就形成了保溫的效果。”
林軒掰手指:“包括棉花,鴨絨鵝絨,木棉花,都是利用這樣的原理保溫的。”
“雪本身就是保溫的。”
“而內部溫度高於零度,雪會略微融化,但是並不會滴下來,而是會流到溫度稍低的地方,又凝結成薄薄的冰殼。”
“這裏麵最高可以把溫度升到十三度,隻需要兩根蠟燭和兩個人的體溫就行。”
“比起外界負十幾度,甚至是北極圈冰原中負幾十攝氏度的氣溫,零上幾度雖然寒冷,但已經好太多了。”
林軒笑著:“哪個民族的人會用海豹油點一盞燈,作為取暖工具。”
“畢竟雪屋不可能升溫太多,點篝火什麽的不現實。”
“這個雪屋裏麵,熱空氣會往上走,而冷空氣會沉降到比較矮的地方。”
“所以為了舒適,會把床抬高,大概在這個位置,然後點上蠟燭。”
“一是用蠟燭升溫取暖,二是如果蠟燭熄滅,說明內部氧氣不足。”
這個設計,可以說是古代的冰原民族把冰雪特性利用到了極限。
在地星,大量的影視作品,動畫片中,都經常出現雪屋。
這是沒有木材的情況下的無奈之舉。
“在野外,這一招可以救命。”
幾度的溫度,穿著厚衣服,是能頂過去寒冬的夜晚的。
但如果是暴露在冷風中,再厚的衣服都是送死。
林軒在雪屋牆上開了兩個小壁龕,點燃了燭火。
昏黃的燭火在這裏顯得特別的溫暖。
“現代人已經非常舒適了,可以用充氣的防潮墊隔開雪床。”
“在那個古老冰原民族的曆史中,如果沒有木材的時代,就隻能在雪上覆蓋獸皮然後直接睡。”
可想而知,體溫會融化部分雪,然後濕漉漉的導致失溫。
林軒從車上拿下來很多工具,在雪屋裏放好。
燈光都點燃後,看起來就溫馨舒適很多了。
當充氣墊和睡袋放上去打開後,看起來的確是可以休息。
【感覺有點意思啊。】
【我還是覺得這就是睡在冰箱裏。】
【人體本身是有溫度的,加上小燭火,幾度就不錯了,現在的睡袋大多在零下五度以上都會非常的保暖,實際上比睡在溫暖的家裏還舒服點。】
因為這裏是北極圈附近,而且是初夏。
所以天黑的很晚。
林軒和安璐瑤出了雪屋:“本地時間已經是晚上八點了,不過在北極圈附近有極晝現象。”
“現在雖然還沒到極晝的程度,不過白天很漫長,晚上很短。”
把枯枝和攜帶的木材壘砌在雪地裏挖的坑洞上。
林軒拿出四根破開的木頭墊底,然後在上麵點燃了篝火。
“這下麵的雪還不知道有多深,搞不好等火堆燃盡的時候,會沉下去好幾十厘米。”
“先烤點魚吃。”
從船上上岸,林軒就把船裏奎因送的魚給轉移到房車冰箱裏了,不過儲存的並不多。
因為第二天開始林軒就可以合法打獵了。
這個規定其實有點智慧,可以避免途徑的人興起就去打獵。
而獵人隻允許在到達目的地的第二天開始才允許打獵。
就避免了大部分玩兒票的人的打獵。
因為第二天可以打獵,所以林軒冰箱裏隻凍了兩天的食物應急。
火堆旁邊插上鐵架網,安璐瑤用川味調料開始醃製。
林軒喜歡吃川味,還有甜的東西,安璐瑤記得很清楚。
【哈哈哈,今天看林軒吃得好,明天還得看攝影師。】
【哈哈哈,同感。】
【額,不懂,這是什麽梗?】
【新來的吧?攝影師陳光孝很厲害的,第一次荒野求生的時候,林軒費盡力氣都搞不到吃的,隻能開掛去地星帶食材過來,但是陳光孝卻抓到了很多獵物。】
【荒野求生這種節目,還得看攝影師→。→】
【哈哈,這麽一說我開始期待攝影師出鏡了。】
陳光孝現在也是個大名人了,在地星春晚露臉,又經常在《與穿越者同行看世界》露臉。
他都有自己的粉絲了!
安璐瑤看著彈幕樂的不行。
林軒扭頭看了一下彈幕,比了個中指:“今時不同往日,明天和陳光孝比比誰先打到獵物。”
“艾斯格蘭島上有很多奇特的動物,或者說和外界的動物不太一樣,明天早上起來往山下走一點,去苔原和灌木叢那邊看看,應該能打獵。”
以前陳光孝打獵當然厲害。
在特種兵考評裏麵,叢林生存是要直接考核夥食質量的。
而且還要交特種兵們學習動植物知識,避免把保護動物和珍稀植物霍霍了。
在特種兵群體中,很多在野外應急找吃的,基本都會找蛇、鼠一類的東西。
如果可以用槍,什麽獵物他們打不到?
動物又不會規避跑動,比敵人可容易打多了。
《與穿越者同行看世界》第一期去九寨時,林軒還是個荒野小白加大宅男。
如今林軒荒野知識很多,而且也接受過係統的軍事訓練。
在地星那幾年可不是白過的。
【哈哈哈,期待林軒翻車。】
林軒:“呸,你們這些假粉絲。”
安璐瑤笑的前俯後仰,直接翻在了雪坑道中。
林軒:“可別把雪屋壓塌了,要不然晚上就沒得雪屋住了。”
這種體驗新鮮感的事情,一輩子不來個一迴,不是很遺憾嗎?
很快,就開始烤魚了。
林軒又搞來了扇貝等東西烤著,然後烤了個麵包,一個饅頭。
安璐瑤喜歡吃饅頭,不知道是不是隨她媽媽的飲食習慣。
林軒烤個麵包,嚐試嚐試北歐人的飲食習慣。
【話說今晚有極光嗎?】
【搞不好這一次挑戰下來一直都看不到極光。】
林軒樂嗬:“真要是看不到極光,那以後專門拿一期去我們龍國的極北點,漠河。”
說著,林軒播放著歌曲。
“我從沒有見過極光出現的村落
也沒有見過有人在深夜放煙火
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殺人又放火
你什麽都沒有說,野風驚擾我……”
【地星的歌聽著就是舒服啊!節奏感,感情,真好!】
【不過經過流行音樂節的洗禮,我們藍星本土詞曲作家們也在進步,歌手也在進步,特別是很多人直接翻唱地星歌曲,值得關注。】
很多新粉絲都是從《我是穿越者》流行音樂節跟過來的。
他們對於音樂的愛好比路人還要深一點。
“三千裏,偶然見過你
花園裏,有裙翩舞起
燈光底,抖落了晨曦
在1980的漠河舞廳
如果有時間
你會來看一看我吧
看大雪如何衰老的……”
林軒在歌聲中開口:“很多時候,歌曲都是對情緒的表達,對感情的表達和宣泄。”
“這首歌其實背後有一個故事。”
“在地星,漠河所在的興安嶺,曾經發生過一次超大森林火災。”
“那時候,有一個人的妻子在火中受難了。”
“後來有人經常看到他在漠河的舞廳跳著舞,但是從來沒有舞伴,因為他的舞伴已經離開了地星世界。”
“他一直在跳妻子生前喜歡的舞蹈,一跳就是三十年。”
“這首歌非常的孤獨和寂寞,在去年,火遍了地星龍國全網。”
【哎,時間仿佛靜止了,當別人在跳其他舞蹈時,他還在跳著三十年前的舞蹈,懷念亡妻,如果說這不算愛情,那世上再無愛情。】
【希望他老婆並不是去世,而是如同林軒一樣,穿越去了某個世界吧。】
【搞不好就是到了咱們藍星也不好說。】
【哈哈哈,逗。】
吃完烤魚,林軒和安璐瑤真的進了雪屋睡覺。
林軒也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嘛,要是說了一通吹了一通,自己不敢進去住,那不是扯犢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