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音樂的特點非常鮮明。


    在現代音樂中,和旋的使用是最大的區別,三和旋之外,十一和旋和十三和旋被大量使用,甚至出現了無和旋的純節奏主義。


    這些東西在藍星也是一樣的。


    但藍星的古典音樂缺失,導致藍星的現代音樂多了一種變化。


    從地星人角度看《常迴家看看》就是老掉牙的譜曲,雖然感情真摯,歌曲十分的有韻律感和樂感美感。


    但本質上在結構上非常老套。


    但是!


    《常迴家看看》在地星觀眾耳中,就跟神的音樂出現了一樣。


    它的節奏感,把現代地星人聲音樂中的氣口明明白白的交代了。


    2/4的兩拍結束後,停一拍。


    然後在副歌部分,取消停一拍,直接爆發衝鋒。


    這種節奏感是藍星現代流行樂中根本沒出現過的。


    林軒之前給藍星觀眾播放的地星歌曲,那都是二十一世紀後的歌曲了。


    那些歌曲雖然在樂理上發展到了更高的程度,但也缺少了能夠推理演化過程的必要條件。


    所以在藍星觀眾耳中,那些都是音樂發展到小眾化之後產生了大變化。


    是某些小眾分類,不按照主流音樂發展而誕生的小分支。


    藍星觀眾壓根就沒想過,這些就是地星主流流行音樂。


    直到常迴家看看出現,大家才敏銳的發現,這是和藍星流行樂一樣的主流音樂,隻是在節奏變化上多了一種選擇。


    導致音樂豐富性比藍星更強。


    接下來的《難忘今宵》也是這方麵的典型代表。


    所以,看完地星春晚後,龍國音樂學院的流行樂教授鄭少離教授直接發了圍脖:


    “各位朋友,老年人不怎麽上網,我問一下,這個《常迴家看看》是誰寫的?真的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音樂嗎?它的節拍感和質樸的情感是通過樂理產生的嗎?有人有同感嗎?”


    這就像是一枚深水炸彈。


    龍國,學習音樂的人不多,比例不大,兩百個人中有一個大概懂一些。


    一千人裏麵有一個係統的學過。


    三千人裏麵有一個從業者。


    但是,十幾億的人口基數擺在這兒。


    這一討論,就引發了數百萬人的共鳴。


    這就和八十年代,鄧歌後的音樂進入內地給樂迷的感覺一模一樣。


    而當年在八十年代,可沒有網絡給大家抒發自己的看法。


    甚至於就連卡帶都是大家互相私下錄製。


    一首歌互相錄製個十幾次,都糊了。


    而現在,另一個世界的音樂,無比新奇的音樂,擺在所有人的麵前。


    全國十幾億人,光是狂熱的音樂愛好者就有數千萬。


    而其中,學過樂理知識的人就有數百萬。


    試想一下,第一次聽到鄧歌後或者第一次聽到滾石聽到披頭士,第一次聽到貓王或者邁克傑克遜的音樂的這些興奮而激動的人。


    突然之間聚集在網上,瘋狂的討論。


    這種情況就很魔幻。


    估計以主流歌曲聞名的蔡祝福老師從來都沒想過自己的一次表演,會成為另一個世界樂迷眼中對新世界的第一次探索。


    自己會成為無數人心中第一個占據音樂教父位置的人選。


    【這種歌曲的結構其實和我們藍星的結構一樣短,但是內容通俗,形式感活潑,而且感情真摯無比,這都是從樂曲上散發出的魅力!】


    【用同樣的樂器,體現出的和我們不一樣的東西,這種感覺太奇妙了!】


    【你們有沒有覺得,這首《常迴家看看》以及以前林軒節目上播放過的《心太軟》剛好是我們藍星很著名的那首《墨韻》一脈相承?】


    這個評論很快就引發了討論。


    【啊?這三首歌哪兒跟哪兒都不挨著啊!!!】


    【樓上的你可能沒學過樂理知識,這三首歌的節拍規律是一樣的,隻不過是從我們這種風格一直發展到《心太軟》那種風格,中間有巨大的變化,但本質上是一樣的。】


    這就好像一加一等於二,三乘以三等於九,三的三次方等於二十七這三個等式一樣。


    看起來一點關係都沒有。


    實際上,三乘以三可以看做是三個三相加,而三的三次方可以看做是三乘以三再乘以三。


    這種遞進關係在數學層麵,是不可以切斷的強聯係。


    而藍星的《墨韻》地星的《常迴家看看》以及《心太軟》剛好就是2/4拍音樂在韻律上的一脈相承。


    很快,就有人受到啟發,去查看林軒曾經播放過的音樂。


    【這麽說的話,我們藍星的《鶴城故事》加上地星春晚的《難忘今宵》以及林軒以前播放過的《千年等一迴》還有《隱形的翅膀》是弱拍(4/4)音樂發展脈絡,而且比這個脈絡更清晰?】


    大量的討論一直持續到了新年。


    林軒以前沒有機會播放這麽多主流音樂。


    什麽叫主流音樂?它和小眾音樂是互相對立但也互相依存的。


    主流音樂就像是樹幹,而小眾音樂就像是樹枝上開的花朵。


    大家都會誇獎花朵好看,花朵真香,很少有人誇獎樹幹真俊!


    但,不存在樹幹,就沒有分支。


    而且,給你看一朵花,根本看不清音樂之樹的本質。


    在地星春晚這個機會上,播出了好幾首主流音樂,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一下就清晰了。


    不是說誰的音樂發展的更好。


    而是缺少了變化之後,少掉了很多門類。


    雖然藍星人對於這些音樂如何分類摸不著頭腦。


    但,脈絡清晰後,學音樂的人迅速就發現了它們的存在。


    這和發現新大陸一樣。


    本來以前世界上隻有歐亞非和阿三次大陸是大家熟悉的。


    現在南北美加澳洲出現了。


    藍星音樂的歐亞非領域發展的不比地星差,但是南北美聞所未聞。


    這都是因為古典音樂缺失造成的。


    在藍星,態度也就是情感最為純粹的搖滾,不存在。


    在藍星,節奏感更純粹新舞曲以及一脈相承的迪斯科和電音不存在。


    在藍星,節拍更明朗的這一大類音樂都不存在。


    這都是因為藍星沒有貝多芬的緣故。


    音樂發展缺少了這些門類,導致藍星的流行音樂生活氣息不夠那麽濃鬱,音域更寬廣,也不那麽通俗。


    曲調不算那麽順口,易傳唱的口水歌反而不怎麽存在。


    聲樂技巧自然也是相應的缺失。


    藍星音樂也照樣有大才,很快就有各種層出不窮的嚐試出現在網絡上。


    大家都在押寶式的貢獻出自己的音樂理解。


    甚至有人花了幾個小時,搞出了合格的搖滾樂出來!


    這種魔幻場景,在其他任何世界恐怕都不好看到。


    大清早,林軒起床,看了一眼卓越發過來的報告。


    《唐人街探案1》全國拍片率百分之五。


    春節檔龍國一共有十四部電影上映。


    其中有七部是在各地區上映的小範圍上映的湊數電影。


    剩下七部中,有三部賀歲片,兩部米國片。


    還有一部是春節檔之前上映的,因為票房不錯,所以現在還在分拍片率。


    三部賀歲片分別是《蘭花往事》、《宮中迷夢》、《笑林記》。


    兩部米國片分別是《鋼鐵巨人》、《火星軌道》。


    其中,《宮中迷夢》因為是出自賀歲片大導演劉導之手,拍片率直接就是百分之二十四。


    比引入的米國片《火星軌道》的百分之二十一還高。


    《笑林記》百分之十九。


    三部片就分了百分之六十四的拍片。


    《鋼鐵巨人》百分之十三。


    《蘭花往事》百分之十一。


    合起來就是百分之八十八。


    林軒提供的地星電影《唐人街探案》分到了百分之五,剩下七部共分百分之七的拍片率。


    安璐瑤看到資料,指了指《宮廷迷夢》:“這部電影是曆史上著名的故事西燕《拓跋覆滅記》改編的,至少一年前就已經在影迷群體裏非常出名了。”


    “最近三個月連環轟炸,每天都看得到主演緋聞或者是片子的新消息爆點。”


    林軒點頭:“我也注意到了。”


    畢竟林軒也喜歡上網,雖然還沒看過藍星電影,但是還是看到了不少新聞。


    畢竟天天推,誰都看到了。


    電影就是這樣,要票房高,就得賺路人粉的錢。


    你看一次新聞,對它概念模糊,看十個新聞,小有興趣,你看一百個新聞,你想不想去看一看?


    安璐瑤又指了指《蘭花往事》:“這部片子是文藝片。”


    林軒腦門上三個問號:“這不是賀歲片麽?文藝片賀歲?”


    安璐瑤一臉很正常的樣子:“不對嗎?”


    “文藝片不能賀歲嗎?”


    林軒想了半天,解釋:“文藝片應該是那種悲劇啊,悲春傷秋啊。”


    “或者是揭露黑暗啊,或者拍攝某個人心酸悲慘的一生啊一類的電影啊!”


    “這怎麽賀歲?”


    安璐瑤:“悲劇?《宮中迷夢》才是個悲劇。”


    “《蘭花往事》是一部輕喜劇文藝片吧?!”


    文藝片還可以輕喜劇?


    隨即,林軒想到了原因。


    所謂文藝片,和地星上的文藝片不一樣。


    文藝片本質上說是拿獎電影。


    而地星龍國,拿獎電影等於醜化國內某種現象。


    因為你不這麽做,就拿不到獎。


    就有那麽一小撮人,削尖了腦袋想要拿獎,不停的拍一些莫名其妙的題材。


    比如把殺人犯拍的很讓人同情啊。


    比如把某個特殊的個案拍成好像是受了社會壓迫,廣泛存在的啊這種。


    但是,這在藍星龍國是不存在的。


    因為藍星龍國,沒有那麽多漢奸。


    沒有大清,藍星龍國的漢奸明顯少的多的多。


    包括以前林軒發現的那個現象。


    這個世界的英特蘭也派了人到龍國偷茶種,然後招聘茶農去阿三國種茶。


    結果愣是沒找到願意去的人!


    大清因為得國不正,所以喜歡改曆史,然後搞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論調給百姓洗腦。


    導致百姓對於統治階層的看法非常扭曲。


    而且大清這個古怪的王朝,明明皇家早八百年就接觸到了新世界的科技,卻不允許民間發展。


    跪舔洋人,壓製國內百姓。


    國內的大魏在末期,同樣遭遇了外部戰鬥力高於大魏內部的情況。


    卻從沒有發展到統治階層跪舔洋人的程度。


    對於救國救難的百姓也沒有壓製。


    這個世界,大魏過渡到近現代,更平緩一些。


    漢奸數量就少很多了。


    所以,不存在什麽我黑我祖國施舍我個獎吧這種情況。


    這個世界所謂的文藝片,指的是文學藝術化電影化。


    特點更溫情,更多講的是親情和失敗的愛情。


    如果不涉及愛情,要文藝,那就是講親情,講親情,風格上自然是可以輕喜劇的。


    林軒繞了一大圈,終於明白了這個現象。


    原來《蘭花往事》不是簡簡單單的文藝片,而是輕喜劇,難怪拍片率那麽高。


    也就是說,《唐人街探案》的對手其實是《蘭花往事》和《笑林記》。


    而《火星軌道》和《宮中迷夢》的火星撞藍星,跟《唐人街探案》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這兩部高拍片率電影肯定有一部要裝死在南牆上。


    就會多出來很多拍片率,然後這些拍片率由《蘭花往事》《笑林記》以及林軒提供的《唐人街探案》來搏鬥,來爭搶。


    林軒迴頭:“你想看哪些電影?”


    安璐瑤指著《唐人街探案》:“當然是這一部啊!”


    “要不要看這一部?”林軒指了指蘭花往事。


    安璐瑤:“你把蘭花往事當做是假想敵啊?那行啊,都看。”


    林軒:“那,換衣服,我們出門兒。”


    大年初一,看電影的不多,林軒很快就選到了場次,位置都還不錯。


    很快,到了電影院。


    林軒和安璐瑤都帶著口罩,捂著帽子,周圍沒人發現這兩人是自己昨天看到的兩個主持人。


    這些人都在討論地星春晚的事情。


    林軒這才通過路人的口知道,藍星春晚炸開了。


    地星春晚昨天一開始收視率百分之十二,最後一路暴漲到了百分之四十四。


    而晚上的時候,全網各種熱議地星春晚,藍星春晚沒人看。


    藍星春晚收視率還是高的,百分之四十五,比地星春晚高。


    問題是,本來應該是看電視黃金時期的藍星春晚播放的夜間,隻有兩億台電視機打開,隻有六億電視人口在看電視。


    而下午的時候有三億台電視機打開,八億電視人口在看電視。


    所以,藍星春晚創造了最近十年最低收視人數記錄。


    原因就是,網友都把電視關了,瘋狂討論地星春晚去了。


    這一次,全國人民都已經知道有個穿越者有個地星人在藍星的事情了。


    林軒聽了半天,才知道,地星人對於地星音樂熱情高漲。


    昨晚上,圍脖三度癱瘓。


    最高的時候,上千萬人在圍脖討論地星音樂。


    要知道,平時十萬人級別的討論,集中在某一個熱點事件,就是熱搜第一。


    昨天晚上,又是過年。


    導致圍脖癱瘓。


    按道理圍脖根本沒那個能力恢複使用,但不知道為什麽,連續三次崩潰後都馬上就修複了。


    甚至有傳聞說上麵出動了剛剛研製的超級電腦,臨時布置了環境,用來承載昨晚的討論。


    昨天晚上,全國都在討論地星音樂!


    林軒壓根沒想到,也沒注意到。


    昨晚上,安璐瑤給家裏父母打電話,林軒擱那兒耳朵支棱的老高聽去了。


    壓根沒怎麽玩兒手機。


    進入電影院,光線黑下來,兩人才拿掉圍巾,去掉口罩。


    銀幕上,《蘭花往事》開始了。


    蘭花往事,講的是一個君子故事。


    講的是無疾而終的愛情,但也是親情片。


    大體故事,是三十年代,一個名為華宇的龍國青年去高盧雞國留學。


    在那裏,龍國青年遇到了同樣留學的一位姑娘。


    兩人在高盧雞國結婚,生子。


    然後兩人約定迴國。


    因為特殊年代,是分開走的。


    但是,姑娘剛走,第二次大戰爆發了。


    華宇帶著孩子顛沛流離,一路上居然到了德意誌國。


    在德意誌國,遇到了一個叫珍爾蒂妮的姑娘。


    因為當時,德意誌國和櫻花國還沒有確定結盟。


    所以華宇暫住在珍爾蒂妮家。


    珍爾蒂妮也在幫華宇聯絡能夠迴龍國的方法。


    這個過程中,珍爾蒂妮和華宇的兒子多多產生了類似於母子的感情。


    在這個東西的推動下,華宇和珍爾蒂妮之間也產生了情愫。


    經過了整整六年,過程中,戰事惡化,華宇的處境也越來越惡化。


    珍爾蒂妮也一直在保護華宇父子。


    並且感情越來越深厚,過程中,多多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屢次玩弄了阻撓華宇迴國的櫻花國特使。


    安璐瑤在旁邊訴說,林軒才知道,這是藍星曆史上的真實故事。


    後來被一位家寫成了著名的《蘭花往事》。


    林軒這才更投入的看電影。


    故事的最後,珍爾蒂妮在和母親的坦白中說了這樣一段話。


    “在龍國,蘭花代表了君子。”


    “華宇就是一個君子,雖然在這裏很多年,但他夫人還在龍國等他。”


    “所以我沒辦法越過界限,我也很想留下他們。”


    故事的最後,華宇無以為報,在戰亂中的廢墟裏,找到了一盆蘭花,送給珍爾蒂妮作為離別禮物。


    故事裏,華宇最後迴到了龍國,成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電子物理學家,材料學家。


    而珍爾蒂妮不知道什麽原因,一生未婚。


    輕喜劇,悲劇也不算悲劇的結尾。


    這種故事,其實在地星也不是沒有。


    當年地星,龍國很多進步青年都在歐陸讀書。


    最後都是在德意誌東躲xz,最後在那邊戰爭結束後,迴到了國內。


    這個故事因為是藍星龍國觀眾耳熟能詳的趣聞和改編的,所以非常能打。


    林軒看完後都感歎,水平真的高。


    看樣子,藍星至少在電影領域,不比地星差。


    如果這個春節檔其他六部電影都這個水平,《唐人街探案》很有可能會因為沒有觀眾熟悉的明星而撲街。


    除非林軒站出來宣傳,曝光它來自地星。


    結束前,安璐瑤就帶上了口罩捂上了帽子:“走,去看我們的電影。”


    林軒笑著:“行,《蘭花往事》雖然強,但是我們的唐人也很厲害。”


    “帶你看看去。”


    兩部連看。


    和《蘭花往事》的輕喜劇風格不同,《唐人街探案》屬於爆笑類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開穿越者:文化入侵平行藍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泥石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泥石像並收藏公開穿越者:文化入侵平行藍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