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
公開穿越者:文化入侵平行藍星 作者:泥石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尹中天笑著:“人物可以很輕易介紹,而年代很難介紹。”
“我們先聊人物,然後再去聊那英雄輩出的年代?”
林軒點頭:“敢問藍星龍國曆史上最高的軍事成就是什麽?”
尹中天思索了一下:“應該是三度蔥嶺。”
林軒在《百大將領》中看到過這個典故。
蔥嶺是龍國和中亞之間的分割線,需要翻越海拔五千米的山嶺才能翻過去。
<a id="wzsy" href="http://www.1200ksw.net">1200ksw.net</a>
這條嶺就叫蔥嶺。
而三度蔥嶺是這個世界大魏朝一個名叫周道新的武將,曾經帶兵三次在蔥嶺與中亞某國大戰,三次殺過蔥嶺的故事。
林軒微微一笑,指著背後屏幕,指著貝加爾湖附近:“此地叫做狼居胥山,我地星龍國曆史上最高的成就叫做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
尹中天:“意思是跨越萬裏之遙,在狼居胥山這麽遠的位置擊敗強敵?”
林軒:“遠逐賊寇,然後在狼居胥山祭天封禪。”
“果然厲害,在冷兵器時代做到這一點,毫無疑問就是戰神!”
“那……地星龍國有幾人完成過這個成就?”
林軒:“五人。”
“強漢兩人,盛唐一人,大明兩人。”
尹中天:“這麽遠的戰爭,有五個人做到過?你先告訴我一下,地星龍國的朝代年表。”
林軒:“很複雜,不過有一個幼兒都知道的順口溜大概概括。”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張紹雲:“那你講一下第一位封狼居胥的英雄的故事,他是幾十歲完成了這個成就?正值壯年三十,還是經驗老到的四十歲時候,或是大氣以成的五十六十?”
林軒笑著:“霍去病那年二十一歲。”
此話一出,全場觀眾傻眼。
彈幕也炸開了。
【不是吧,編故事都不認真一點,二十一歲完成曆史最高軍事成就?】
【二十一歲統領軍隊就算了,還打到了國土之外萬裏?】
【有沒有可能地星龍國當時的疆域邊界距離狼居胥山不遠,他撿了個便宜?】
【瞎扯,要是距離狼居胥山不遠,怎麽排前麵的那個漢代隻有兩個人完成,曆史隻有五個人完成?】
【看看林軒怎麽說。】
林軒在台上:“故事還要從另一個一生沒有一次敗績的不敗元帥——衛青,以及那個曆史上有資格競爭千古一帝稱號的漢武帝——劉徹,說起。”
大家都覺得很奇怪,那位少年英雄和這兩人有什麽關係?
“漢武帝時期登基之時,衛青正在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的府邸做養馬的奴仆。”
“有一天漢武帝到了姐姐家,意外看到了姐姐的女仆,於是娶她入宮為貴妃,此人就是衛子夫。”
“而衛子夫,就是衛青的姐姐。”
“後來衛子夫曾經是武帝朝的皇後。”
尹中天聽得一愣一愣的。
這也太過於玄妙了,聽上去太假了,反而不像是編的了。
一個一生不敗的超級猛將,是養馬奴仆出身?
平步青雲成了皇帝的小舅子?
林軒繼續:“衛子夫入宮,衛青得到漢武帝重用。”
“曾經漢朝麵對匈奴,一直是劣勢狀態,國富兵強的武帝決定教訓不斷襲擾漢朝邊民的匈奴帝國。”
“衛青,代表大漢,打贏了大漢曆史上麵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
尹中天:“看起來,這位一生不敗的統帥,也有資格稱之為曆史級別的猛將,那霍去病在哪兒?”
林軒:“衛子夫還有一個妹妹,這個妹妹和一個霍姓男子未婚生子,生下一個無名嬰兒。”
“武帝偶感風寒,久病不愈,又一次到了公主府見姐姐,沒想到看到這個小孩兒後,病就好了。”
“於是武帝給他取名霍去病,並且把他當做親兒子養。”
“霍去病十七歲這一年要求參軍,武帝封他為剽姚校尉,此時衛青已經是武帝仰仗的統帥了。”
“這一年,武帝再伐匈奴。”
“衛青作為霍去病的親舅舅,不願意讓外甥冒險,於是給了他八百士兵,讓他做探子部隊。”
聽到這裏尹中天聽出了傳奇的意味:“傳奇從這裏開始?”
林軒笑著點頭:“霍去病心想,探子?那不就是抓舌頭探聽敵方軍情麽?”
“那當然是抓到越重要的人,情報越好。”
“於是霍去病帶領八百騎兵縱橫草原,繞行五百裏,到達了匈奴王庭。”
“最終,霍去病以八百斬殺兩千兩百敵軍,俘虜匈奴國宰相、匈奴王的外公和匈奴王的叔父等皇室成員過百,把匈奴貴族的家眷一鍋端了。”
聽到這裏,觀眾席突然傳出了一聲非常巨大的叫好聲:
“好!”
“精彩!”
“牛逼啊!”
林軒微微一笑:“這是霍去病這輩子打過的,戰果最差的一場仗。”
“因為勇冠三軍,武帝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十七歲封侯?好家夥!!!】
【emmm……這種牛逼的戰績是生涯最差一戰?】
【逗呢……】
林軒繼續講述:“十九歲,霍去病獲封驃騎將軍。”
張紹雲點頭:“明白了,漢武帝娶衛子夫賺大了,賺了兩個曆史級名將。”
林軒笑著:“漢武帝娶衛子夫賺了四個曆史級猛人,以後有機會再說。”
“霍去病此次出征,衛青走北,霍去病帶領一萬騎兵走南佯攻。”
“先連破河西五國,擊殺匈奴單於親子,再斬兩位匈奴王,連破十八關二十七部落,六天轉戰一千裏,奪取匈奴祭天神器金人。讓匈奴六部投降漢朝。”
【這是少年得誌啊!何等意氣風發!】
【粉了粉了,我粉了這個異世界的青年將軍了!】
尹中天點頭:“厲害啊。”
林軒沒有接茬,用手上的小棍子指著背後的地圖,繼續:“然後轉戰小月氏,俘虜匈奴重臣與軍隊二千餘人。”
小棍子繼續移動:“再功祁連山,俘虜四萬,斬首三萬二。讓匈奴十四部投降漢朝。”
現場聽著的人都臉色一變。
【這是什麽操作?】
【冷兵器時代,一萬軍隊轉戰千裏,殺了對方小十萬人俘虜了五萬?】
【這難度等於在現代出去一個團,把敵人五個集團軍給滅了!】
林軒繼續:“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與時年二十一歲的霍去病各率騎兵五萬,再戰匈奴。”
“霍去病帶兵追殺匈奴王萬裏!從漠南追殺到了北海貝加爾湖,在狼居胥山下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殺敵七萬四千餘,致使匈奴大部投降漢朝。”
“因為霍去病身份原因,他也是曆史上第一個代替皇帝封禪的人,而後世,但凡完成同樣成就的武將,便默認可以代替皇帝封禪。”
“這就是我們地星龍國曆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
張紹雲起身:“不對!”
“這種曆史級別的猛將,越是經驗豐富越是強悍。”
“以他二十一歲的戰績,日後必然會打破封狼居胥的記錄。”
“怎麽止步於此?”
“這個故事為之神往,但這是個漏洞。”
林軒抬頭看著張紹雲:“霍去病二十三歲這年投降的匈奴王毀約,武帝大怒,派遣霍去病第四次遠征匈奴。”
“行軍途中,積勞成疾的霍去病突發惡疾,英年早逝。”
聽這曆史聽得就像聽YY故事的觀眾全體驚醒。
【啊????】
【別逗!】
【我的冠軍侯沒有死!】
隻言片語之間,大量網友已經成了霍去病的鐵粉。
大漢冠軍侯,豈是浪得虛名?!
“我們先聊人物,然後再去聊那英雄輩出的年代?”
林軒點頭:“敢問藍星龍國曆史上最高的軍事成就是什麽?”
尹中天思索了一下:“應該是三度蔥嶺。”
林軒在《百大將領》中看到過這個典故。
蔥嶺是龍國和中亞之間的分割線,需要翻越海拔五千米的山嶺才能翻過去。
<a id="wzsy" href="http://www.1200ksw.net">1200ksw.net</a>
這條嶺就叫蔥嶺。
而三度蔥嶺是這個世界大魏朝一個名叫周道新的武將,曾經帶兵三次在蔥嶺與中亞某國大戰,三次殺過蔥嶺的故事。
林軒微微一笑,指著背後屏幕,指著貝加爾湖附近:“此地叫做狼居胥山,我地星龍國曆史上最高的成就叫做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
尹中天:“意思是跨越萬裏之遙,在狼居胥山這麽遠的位置擊敗強敵?”
林軒:“遠逐賊寇,然後在狼居胥山祭天封禪。”
“果然厲害,在冷兵器時代做到這一點,毫無疑問就是戰神!”
“那……地星龍國有幾人完成過這個成就?”
林軒:“五人。”
“強漢兩人,盛唐一人,大明兩人。”
尹中天:“這麽遠的戰爭,有五個人做到過?你先告訴我一下,地星龍國的朝代年表。”
林軒:“很複雜,不過有一個幼兒都知道的順口溜大概概括。”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張紹雲:“那你講一下第一位封狼居胥的英雄的故事,他是幾十歲完成了這個成就?正值壯年三十,還是經驗老到的四十歲時候,或是大氣以成的五十六十?”
林軒笑著:“霍去病那年二十一歲。”
此話一出,全場觀眾傻眼。
彈幕也炸開了。
【不是吧,編故事都不認真一點,二十一歲完成曆史最高軍事成就?】
【二十一歲統領軍隊就算了,還打到了國土之外萬裏?】
【有沒有可能地星龍國當時的疆域邊界距離狼居胥山不遠,他撿了個便宜?】
【瞎扯,要是距離狼居胥山不遠,怎麽排前麵的那個漢代隻有兩個人完成,曆史隻有五個人完成?】
【看看林軒怎麽說。】
林軒在台上:“故事還要從另一個一生沒有一次敗績的不敗元帥——衛青,以及那個曆史上有資格競爭千古一帝稱號的漢武帝——劉徹,說起。”
大家都覺得很奇怪,那位少年英雄和這兩人有什麽關係?
“漢武帝時期登基之時,衛青正在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的府邸做養馬的奴仆。”
“有一天漢武帝到了姐姐家,意外看到了姐姐的女仆,於是娶她入宮為貴妃,此人就是衛子夫。”
“而衛子夫,就是衛青的姐姐。”
“後來衛子夫曾經是武帝朝的皇後。”
尹中天聽得一愣一愣的。
這也太過於玄妙了,聽上去太假了,反而不像是編的了。
一個一生不敗的超級猛將,是養馬奴仆出身?
平步青雲成了皇帝的小舅子?
林軒繼續:“衛子夫入宮,衛青得到漢武帝重用。”
“曾經漢朝麵對匈奴,一直是劣勢狀態,國富兵強的武帝決定教訓不斷襲擾漢朝邊民的匈奴帝國。”
“衛青,代表大漢,打贏了大漢曆史上麵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
尹中天:“看起來,這位一生不敗的統帥,也有資格稱之為曆史級別的猛將,那霍去病在哪兒?”
林軒:“衛子夫還有一個妹妹,這個妹妹和一個霍姓男子未婚生子,生下一個無名嬰兒。”
“武帝偶感風寒,久病不愈,又一次到了公主府見姐姐,沒想到看到這個小孩兒後,病就好了。”
“於是武帝給他取名霍去病,並且把他當做親兒子養。”
“霍去病十七歲這一年要求參軍,武帝封他為剽姚校尉,此時衛青已經是武帝仰仗的統帥了。”
“這一年,武帝再伐匈奴。”
“衛青作為霍去病的親舅舅,不願意讓外甥冒險,於是給了他八百士兵,讓他做探子部隊。”
聽到這裏尹中天聽出了傳奇的意味:“傳奇從這裏開始?”
林軒笑著點頭:“霍去病心想,探子?那不就是抓舌頭探聽敵方軍情麽?”
“那當然是抓到越重要的人,情報越好。”
“於是霍去病帶領八百騎兵縱橫草原,繞行五百裏,到達了匈奴王庭。”
“最終,霍去病以八百斬殺兩千兩百敵軍,俘虜匈奴國宰相、匈奴王的外公和匈奴王的叔父等皇室成員過百,把匈奴貴族的家眷一鍋端了。”
聽到這裏,觀眾席突然傳出了一聲非常巨大的叫好聲:
“好!”
“精彩!”
“牛逼啊!”
林軒微微一笑:“這是霍去病這輩子打過的,戰果最差的一場仗。”
“因為勇冠三軍,武帝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十七歲封侯?好家夥!!!】
【emmm……這種牛逼的戰績是生涯最差一戰?】
【逗呢……】
林軒繼續講述:“十九歲,霍去病獲封驃騎將軍。”
張紹雲點頭:“明白了,漢武帝娶衛子夫賺大了,賺了兩個曆史級名將。”
林軒笑著:“漢武帝娶衛子夫賺了四個曆史級猛人,以後有機會再說。”
“霍去病此次出征,衛青走北,霍去病帶領一萬騎兵走南佯攻。”
“先連破河西五國,擊殺匈奴單於親子,再斬兩位匈奴王,連破十八關二十七部落,六天轉戰一千裏,奪取匈奴祭天神器金人。讓匈奴六部投降漢朝。”
【這是少年得誌啊!何等意氣風發!】
【粉了粉了,我粉了這個異世界的青年將軍了!】
尹中天點頭:“厲害啊。”
林軒沒有接茬,用手上的小棍子指著背後的地圖,繼續:“然後轉戰小月氏,俘虜匈奴重臣與軍隊二千餘人。”
小棍子繼續移動:“再功祁連山,俘虜四萬,斬首三萬二。讓匈奴十四部投降漢朝。”
現場聽著的人都臉色一變。
【這是什麽操作?】
【冷兵器時代,一萬軍隊轉戰千裏,殺了對方小十萬人俘虜了五萬?】
【這難度等於在現代出去一個團,把敵人五個集團軍給滅了!】
林軒繼續:“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與時年二十一歲的霍去病各率騎兵五萬,再戰匈奴。”
“霍去病帶兵追殺匈奴王萬裏!從漠南追殺到了北海貝加爾湖,在狼居胥山下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殺敵七萬四千餘,致使匈奴大部投降漢朝。”
“因為霍去病身份原因,他也是曆史上第一個代替皇帝封禪的人,而後世,但凡完成同樣成就的武將,便默認可以代替皇帝封禪。”
“這就是我們地星龍國曆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
張紹雲起身:“不對!”
“這種曆史級別的猛將,越是經驗豐富越是強悍。”
“以他二十一歲的戰績,日後必然會打破封狼居胥的記錄。”
“怎麽止步於此?”
“這個故事為之神往,但這是個漏洞。”
林軒抬頭看著張紹雲:“霍去病二十三歲這年投降的匈奴王毀約,武帝大怒,派遣霍去病第四次遠征匈奴。”
“行軍途中,積勞成疾的霍去病突發惡疾,英年早逝。”
聽這曆史聽得就像聽YY故事的觀眾全體驚醒。
【啊????】
【別逗!】
【我的冠軍侯沒有死!】
隻言片語之間,大量網友已經成了霍去病的鐵粉。
大漢冠軍侯,豈是浪得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