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道長燕子環想,藥王重迴人世珠落誰家不得而知,自己是仙家,天機不可泄漏的道理比界外的人更懂,隻有機緣巧遇,既然有預約,相聚時就在八年間,早一天遲一天都不是緣。


    太虛道長暗道,時間還早,我也難得來到人世,也為人類做一些好事,醫道是一家,不如行醫濟世,決定一邊行醫,另外就是赴約道友八年的預約,太虛道長就在丘陵,山區作遊醫,年複一年,救了不少病人。


    有一天,道長獨行,不急不慢走在石板大路上,突然傳來一陣童讀聲,太虛抬頭看見路旁一條坡路進去,有一棟四合院,是一個七八個戶人家的大院子,讀書聲是從橫房窗下傳出來的。


    讀的也不是普通的啟蒙學書籍,好像是中醫的藥理學,十八反,太虛站在岔路口,隻聽童聲讀道:“本草明言十八反,逐一從頭說君聽,人參沙參與芍藥,苦參丹參及細辛,玄參紫參共八味一見藜蘆便殺人,大戟芫花兼海藻,逐於甘遂四般平,若與甘草同煎服,縱有良醫活不成、、、。”


    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中精,一見樸硝便相爭、、、。”


    又念人有七情,藥也有七情:“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單行相須與相使,相殺相反不可用,相畏相惡要慎行。


    太虛聽了一會,覺得這個孩童靈活,有可能就是自己預約的人,掐指一算正好八年了,心中大喜想到應該是他,如果是他,按計算應該七歲有餘,便從岔路進去,走到院子門前聽見窗下傳來三字經的朗誦。


    但不是一般的天生物三子經,是醫學三子經,原文讀道:


    “醫之始,本岐黃,靈樞作,素問詳,難經出,更洋洋,越季漢,有南陽,六經辨,聖道彰,傷寒著,金匱藏,垂方法,立津梁,李唐後,有千金,外台繼,重醫林,後作者,漸侵淫,紅紫色,鄭衛音,迨東垣,重脾胃,溫燥行,升清氣,雖未醇,亦足貴,若河間,專主火,遵之經,斷自我,一二方,奇而妥,丹溪出,罕與儔,陰宜補,陽勿浮,雜病法,四字求,若子、、、。”


    太虛聽了一會兒,便走進院門,院子大狗多,五六條狗十分猖狂,又跳又吠,太虛用拂塵子朝著犬群掃了一下,說道:“你們吵什麽,去去去!”


    一群狂畜很聽話,不聲不響散去了。這時一個兒童從橫邊中堂出來,說道:“道長爺爺到我們村裏不知有何事?請到屋裏坐。”


    太虛道:“啊!我是從路上經過,見這裏有山院,時間不早了進來化一頓齋飯充饑。”小童道:“道爺爺請進!”說了便去端凳子,拿煙葉,很是熱心。


    太虛看那小童也隻有七歲左右,穿一件藍色粗布長衫,頭上挽一個朝天鬏,小童很英俊,有一本正經的待客禮貌,小童沒有讓太虛說話的機會,說道:“道爺爺你坐一會兒,我爸爸上山去采藥,祖祖,爺爺都出診給人看病去了,媽媽,奶奶上街買東西去了,太祖母上山砍青菜去了,祖祖,爺爺出診都快要迴來了。”


    大院子,在家的人還是多,聽見狗叫,男女老幼都出來,見是一個道人已進楊醫師家裏,楊醫師家裏請醫的人多,每天都有人去人來,鄰居也見慣了,看見道人進了楊家們,也就各自迴去了。


    太虛坐了一會兒,他也沒抽煙葉,突然從門外進來兩個人,前麵是一個老人,頭發白了一大半,紮著一根大辮子,穿半新半舊的青布長衫,穿一雙藍色布鞋,手裏拿著一根長杆煙鬥。


    背後一個中年人背著藥背篼,太虛站起來,雖然自己是仙家,入鄉隨俗,忘不了人世禮貌,還是楊老醫師先招唿,說道:“道長坐,我們忙都沒有陪的。”


    背藥背篼的,放下背筐說道:“我就不坐了,謝過楊老師。”


    老人道:“我不留你了,你迴去把龍骨,石決明先煎一刻,再放其他中藥,文火煮兩時刻。”那人說我記住了,便迴去了。


    小童給太虛說道:“道爺爺,這是的祖祖迴來了。”


    老人說道:“道長見笑了,我們楊家齊普普四代同堂,是一件美事,就是人丁不旺,我們同堂四代人,也是四代獨傳,我名叫楊奇生,兒子叫楊維福,孫子楊國照,今天就得我曾孫楊思明在家。”


    一會迴來一路,老婆婆,少婆婆,孫媳婦,楊維福,楊國照,五個人迴家看見家裏來了客人,老少三代女人一起進廚房燒飯,楊國照放下一擔生藥材,便去買酒,太虛給楊家緣分不淺,總覺得這個道士不討人嫌,有一種親切感,太虛也覺這一家人忠厚仁義,家庭和睦,在飲酒間談及醫理,太虛道:“你家小郎幾歲了?”


    楊奇生道:“我這個曾孫已經滿了七歲,還是很聽話。”


    太虛道:“從門大路上過,聽見楊思明讀三字經,我們道和醫是一家,所有曆史上的醫學書籍我都知道,隻是他所讀的三字經不知是何人所著?”


    楊奇生道:“這本三字經是清朝名醫陳修園所著,陳修園的兩部巨著,字不多,這兩部書是陳修園的心得體會,初學讀三字經,深造讀醫學傳心錄,我就是這兩部書又得老師耐心指點,才有今天的成就。”


    盡管我們三代醫業,藝術精湛,我們沒有集多少家產,也沒有發大財,幾代人天天奔波,我還是樂意,救助了多少人,算是積陰德,董得醫者父母心,富貴貧窮什麽樣的客戶都有。


    前幾天來了一個病家,是一個中年女子,她女兒陪著她一起來,母女雖然愛潔淨,粗布舊衣已是疊疊補丁,醫生問病不問家,我給病人看過脈象,脈侓均勻微弱,精氣神全無,沒有什麽大病,營養不良,氣衰精枯,比有病還危險。


    藥抓好了對他們母女說道:“你不是什麽大病,主要是營養不足,氣血兩虧,一共抓了四劑藥,前三劑是祛病的,這一劑藥是補藥,你殺一隻雞燉來吃。”


    女孩聽說,一下跪在我的麵前說道:“楊老師,我們沒錢來看病,就是這幾劑藥都給楊老師賒賬,也沒有錢買雞。”


    還是我捉一隻雞給她,說道:“藥費我不收你的錢,孩子把雞拿迴去燉給你媽媽吃。”母女二人感動得說不出話來,這樣的事我遇上無數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史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甲木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甲木盛並收藏醫史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