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都是陛下魅力太大惹的禍!
直播老祖八卦:投喂黑月光秦始皇 作者:離疾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哦吼,發怒了。
周葭摸了摸鼻子,“我把內容整理發你。”
逼殺那麽多李唐的人,還是由他們自己處理這些事情去吧。
隻是,武曌確實危險了啊。
她歎了口氣。
“692年,西周都督唐休璟提議請複取四鎮,四鎮指的是龜茲、疏勒、於闐、碎葉這四處,這四處是李世民時期設置的軍鎮,由安西都護府統領,這不是我們第一次在西域設置相關的管理機構。
早在漢時我們就有在西域設立過西域都護府,下一期如果確實要講漢的話,西域也是一個重點,尤其要講一個內容,叫絲綢之路,來給大家看看我們在西域那些年的風雨漂泊。
那為什麽會提出這個呢,安西四鎮雖然有所設置,但是並不穩定,收複淪陷收複淪陷,武曌通過了複取四鎮決策之後,派遣大將軍王孝傑出軍西政,成功收複安西四鎮,並且,在朝中官員一致反對的情況下,增兵三萬駐守四鎮,這一措施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時期都再未反複。”
秦
嬴政聽著他們在西域的設置,再想想自己如今大秦的情況,看向下方的臣子們。
實際上他隻是想詢問吩咐下去的事情進度如何,奈何臣子們對他的濾鏡已經堅不可破的地步,愣是從那雙眼睛裏麵看到了幽怨和委屈,拉起了眾人的愧疚心,怎麽想都覺得他們現在的辦事效率配不上陛下對他們的信任,當下頭腦一熱,豪氣衝天。
搞糧食的說立馬迴去改進農具尋找良種,弄軍事的說迴去繼續訓練加強難度,修改法令革新的說三天內新的法令必將傳遍整個大秦……
完美貫徹落實卷不死就往死裏卷。
孩子們也不甘落後,準備迴去就讓周葭再給他們多上些課多準備一些習題冊,就連百姓們也不願意落後,一個個打了雞血似的,辦事兒速度更快,安穩地做著自己應做的事兒,對某些六國餘孽的挑撥充耳不聞,還不忘去官府舉報,甚至還給他們自己想了個口號成天激勵自己:辛苦你我他,共鑄大秦美好明天。
周葭當時聽到口號的時候,良心備受譴責,總覺得自己跟個傳銷頭頭一樣把這些人忽悠瘸了,都開始自我pua了,但沒多久就心安理得的把一切歸結到了嬴政身上。
不是她的錯!
都是陛下魅力太大惹的禍!
至於嬴政,由於朝臣的過度熱情,導致他後來都不怎麽敢給下麵的人施加壓力了,生怕他們猝死了。
如今看到他們猩紅的眼光,他就知道這些家夥又誤會他的意思了!
瞬間頭又大了。
“盡力而為。”
嬴政低沉的聲音在鹹陽響起。
被朝臣們調動起積極性的劉季在聽到嬴政輕柔的安撫聲血氣上湧,“陛下!”
喊的撕心裂肺,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扶蘇看著他的模樣默歎口氣。
很好,又瘋了一個。
“嗯?”
嬴政視線看來,劉季賤兮兮地笑,起身就往嬴政身邊跑,朝臣都沒反應過來就就見他已經上了玉階,爪子不安分地往嬴政肩上放。
蒙恬等人警鈴大作,“劉季,把你豬手放下!”
眼看著那爪子就要落在嬴政身上,蒙恬幾人臉色愈發難看。
周葭打一開始就跟他們每個人私發了一句讓他們注意劉季別讓劉季靠近他們家陛下,是他們分心了,對不起陛下啊。
嬴政睨了一眼。
劉季那爪子愣是沒敢放上去,跪坐在陛下身旁,輕挑地說:“嘿嘿,陛下,不如您派我出去給您拉能臣異士去?我保證,絕對把他們忽悠過來給陛下您幹事兒如何?”
蒙恬幾人鬆了口氣,麵無表情鬆了口氣。
心裏已經在琢磨今兒個下班後怎麽折磨劉季了。
“哦?”
嬴政筆下未停。
“陛下,我這人沒什麽本事,就是嘴皮子利落,你把拉攏人才這事兒交給我,保證不會讓您失望。”劉季拍拍胸脯。
周葭之前和嬴政說過,劉邦這個人說沒用也有點用,說有點用吧作用也不怎麽大,但就是特別適合識人用人搞忽悠,身上那股子流氓氣甚至去別國當臥底都合適得很,沒人會懷疑他。
“朕不是讓你去見項羽了?”
一說起那個小子劉季渾身都疼。
“那小子,莽啊……”
他那天去見項羽,好家夥,那家夥見麵就打,身上疼了好久了呢,
“那……若是我把項羽拿下了?”
劉季試探地看著他。
“你若將項羽拿下,朕就如你所願,不必整日困在鹹陽宮內。”
“陛下……”
蒙恬等人還是有些憂慮,不過嬴政的決定也不是他們能夠更改的。
“謝陛下!”
劉季爽了。
唐
李世民很不爽,他明明已經把那四鎮拿下了,沒想到還是會有多次失守的情況。
“陛下,長孫大人、李大人等一同請見。”
長孫皇後知道他們來的原因,道:“陛下放心去吧,臣妾會照看好孩子們的。”
李世民沒有拒絕,見到長孫無忌和李靖等人後,第一句話就問:“免禮,安西四鎮的情況,諸位愛卿認為如何?”
李靖道:“陛下,安西四鎮既然不穩,增兵確實可以維護四鎮安定,隻是如此的話,向外擴張的速度定會減慢。”
“不錯,陛下,我們也要考慮下,日後若是真的將外部擴張都打下來,又要如何避免發生四鎮這樣的情況,若是如此反複失守又收服,耗費的是我大唐的時間精力啊。”
他們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地方都打下來,也不可能讓那些人一下子就認同自己是大唐的人,既要守,又要攻,兵力分配是個大問題啊。
雖然周葭說的是大唐的問題,但有腦子的皇帝已經把安西四鎮的事情帶入自己王朝相對應的情況,一樣在商討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所以評論上沒有多少人說話。
係統把這些事情傳給周葭後,周葭笑道:“聽係統說諸位皇帝在煩惱兵力分配的問題,後麵我把具體情況發送給各位,你們可以參考這個做個對應。
確實不能隻打地盤,但是不治理,你們打下其他地方以後怎麽治理還是要根據你們當時實際情況慢慢試錯的,不治理的話就跟成吉思汗一樣直接崩盤了,但是如果要教化的話,讓儒家去,儒家特別適合教化,讓他們學習儒家教材,學漢話識漢文,過個差不多三代左右的樣子他們對大唐就有歸屬感了,那時候就一切好辦了。
各位不是開始弄紙了嗎?你們搞一個類似報紙之類的東西,各種誇自己,讓來做生意的那些人把你們的報紙或者東西什麽的帶走增加知名度,提高那些百姓對你們的好感,夾帶私貨,宣傳自己的文化什麽的,等認同感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有一部分的百姓成為你們的死忠粉,你們那個時候帶兵去也好,還是文化入侵也好,都會很輕鬆的。武曌……”
周葭原本想繼續講,但就是因為這段話,評論再次瘋漲。
【聽著有點缺德,但好像有點道理。】
【這屬於陰謀詭計了吧,我堂堂大國怎麽能使這種不入流的計謀?】
【可是,這樣的話聽起來確實可行啊。】
百姓爭論不休,皇帝們聽著周葭的話也心動,但周葭這話說的如此順溜,讓他們壓力更大。
雖然周葭說沒啥想法,要是有想法直接給三件套,但她每天叭叭各種放肆開罵,皇家的威嚴看似還在,但相比之前確實降了不少,若是周葭哪天心血來潮真的要搞事情……
不敢想。
始皇帝嬴政:【是他國針對後世華夏的。】
漢武帝劉徹:【你這話順溜的讓朕心慌,所以這也是後世華夏的遭遇了?】
宋太祖趙匡胤:【好主意,但你為何如此清楚?】
皇帝們的提問先後出現。
周葭的話看似有點可笑,怎麽可能如此順利就能夠滅亡另一個國家,但細細想來就會發現這才是最恐怖的。
日日不著痕跡的侵蝕,讓你毫無征兆的淪陷,可能被賣了都得替別人數錢。
嬴政是唯一一個肯定句,周葭有些好奇地問:“其他都是疑問句,就陛下您是肯定句,陛下為何如此肯定?”
始皇帝嬴政:【你們似乎在講一個和字,雖然朕了解不多,但根據你刷到的那些視頻不難看出來你們不怕事兒但也不惹事兒,似乎不會主動挑起戰爭,這計策如此卑劣,禍心袒露無疑,打不了,就隻好用這些陰謀詭計了。】
鹹陽宮,嬴政桌上是剛剛呈上來試做出來的紙,紙上隻有一個字:
戰
和嬴政評論中所說的和剛好相反。
大秦覆滅六國一統,消除戰爭令百姓安居,可以說是為了和,隻是,大秦連年征戰,戰這個字已經融入了每個人的骨血之中。
後世這個和字,對如今的大秦來說並不適合,對他也不符合。
且如今天下還有那麽多的土地,大秦還需要戰,最起碼他們這一代要戰,要將危險革除,但也要慢慢轉戰為和才好啊。
他提筆又在戰旁落下一字:
和
但願他能看到大秦尚和的那一日吧。
嬴政的想法也是秦國曆任先王的看法。
大秦自商鞅開始便尚戰,這和字他們瞅著有點刺眼,不過想想後世的情況也能明白,後世華夏一統且強大,自己平安富足,自然不會吝嗇自己心中的和善。
這個和字,確實和後世相配。
“陛下說的都對,我們講究一個和字,但也不光是我們現在,其實以前也是,華夏這麽多年了,一直在打,不管什麽時候大家心裏肯定都想的是沒有戰爭之苦,隻不過我們現在比較幸運國家安穩。
我剛才說的那些看似不著調的建議,也的確是別的國家對華夏正在幹的事情,我們現在有一個成語,叫文化入侵,內容跟我剛才說的方式差不多,反正就是宣傳他們怎麽怎麽好,直接從內部瓦解,而且涉及到的方麵特別多。
潛移默化是一個很恐怖的詞,你們也要警惕一點的。”
“後世也不安穩呢。”
皇帝們感歎,看似生活的很好,但是實際上也有許多要注意小心的地方。
跟皇帝們在乎這些不同,孔子除了關心這個以外,還想知道周葭剛才為什麽說儒家適合教化,他也想看看儒家在後世如何。
萬世師表孔丘:“周葭姑娘,不知儒家在後世如何?”
周葭渴了正好在喝水,孔子的評論出來激動嗆住了。
媽呀。
孔子。
活的孔子!
周葭不自覺地就想擺出小學生端坐雙手交疊的坐姿,激動又尊敬,但是對他的問題……就後頭那儒家怎麽說啊,而且她也沒做什麽功課。
“老師,不是,孔子先生好,我隻能說,對於您我們所有人都是尊敬的,儒家文化課本上也會教導,嗯,就這樣。”
已讀亂迴。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老實講,她都準備好後續講明清的話把那些腐儒罵個狗血淋頭,順便說說儒家那些“精彩事跡”,但現在見孔子如此詢問,迴想孔子一生,她突然就有點不忍心說了,對他太過殘忍了。
【孔聖人,孔聖人!】
【後世學子見過始祖。】
評論區瞬間被刷爆,比當時李白出現的時候還要誇張。
孔子聽著周葭的迴答,料到後世儒家怕是沒落了,寬大的肩膀塌了下去。
周遊列國,四處奔走,還是沒能將儒家文化傳下去嗎?
三千弟子也有些失落,不過很快就被那些彈幕的熱情給安撫好了。
“老師,您看。”
孔子抬眸,無數條評論從自己的眼前劃過,眼眶都有些紅了。
周葭看著彈幕笑了笑。
孔子值得。
“孔子先生,儒家我們後麵說,現在繼續說武周。695年,武曌建造天樞,提名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刻百官及四夷酋長名以銘記功德,很華美的一個建築。
可惜,李隆基登基以後,恢複唐號,714年下令銷毀天樞,所以這個天樞我們現在看不到了,隻能根據史書上的描繪來複原,這就是一個複原圖。”
周葭放出一張圖片。
武周
武曌聽到自己的天樞被毀,大怒,“來人!將李隆基給朕帶上來!咳咳……”
太平公主站在身旁輕撫她的後背,“母皇,莫動怒,兒臣一定不會再讓這件事情重演的。”
話落,太平眼裏劃過狠辣。
周葭出現以後,她就愈發堅定了自己奪權的信念。
她做的,一定不比李隆基差!
周葭摸了摸鼻子,“我把內容整理發你。”
逼殺那麽多李唐的人,還是由他們自己處理這些事情去吧。
隻是,武曌確實危險了啊。
她歎了口氣。
“692年,西周都督唐休璟提議請複取四鎮,四鎮指的是龜茲、疏勒、於闐、碎葉這四處,這四處是李世民時期設置的軍鎮,由安西都護府統領,這不是我們第一次在西域設置相關的管理機構。
早在漢時我們就有在西域設立過西域都護府,下一期如果確實要講漢的話,西域也是一個重點,尤其要講一個內容,叫絲綢之路,來給大家看看我們在西域那些年的風雨漂泊。
那為什麽會提出這個呢,安西四鎮雖然有所設置,但是並不穩定,收複淪陷收複淪陷,武曌通過了複取四鎮決策之後,派遣大將軍王孝傑出軍西政,成功收複安西四鎮,並且,在朝中官員一致反對的情況下,增兵三萬駐守四鎮,這一措施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時期都再未反複。”
秦
嬴政聽著他們在西域的設置,再想想自己如今大秦的情況,看向下方的臣子們。
實際上他隻是想詢問吩咐下去的事情進度如何,奈何臣子們對他的濾鏡已經堅不可破的地步,愣是從那雙眼睛裏麵看到了幽怨和委屈,拉起了眾人的愧疚心,怎麽想都覺得他們現在的辦事效率配不上陛下對他們的信任,當下頭腦一熱,豪氣衝天。
搞糧食的說立馬迴去改進農具尋找良種,弄軍事的說迴去繼續訓練加強難度,修改法令革新的說三天內新的法令必將傳遍整個大秦……
完美貫徹落實卷不死就往死裏卷。
孩子們也不甘落後,準備迴去就讓周葭再給他們多上些課多準備一些習題冊,就連百姓們也不願意落後,一個個打了雞血似的,辦事兒速度更快,安穩地做著自己應做的事兒,對某些六國餘孽的挑撥充耳不聞,還不忘去官府舉報,甚至還給他們自己想了個口號成天激勵自己:辛苦你我他,共鑄大秦美好明天。
周葭當時聽到口號的時候,良心備受譴責,總覺得自己跟個傳銷頭頭一樣把這些人忽悠瘸了,都開始自我pua了,但沒多久就心安理得的把一切歸結到了嬴政身上。
不是她的錯!
都是陛下魅力太大惹的禍!
至於嬴政,由於朝臣的過度熱情,導致他後來都不怎麽敢給下麵的人施加壓力了,生怕他們猝死了。
如今看到他們猩紅的眼光,他就知道這些家夥又誤會他的意思了!
瞬間頭又大了。
“盡力而為。”
嬴政低沉的聲音在鹹陽響起。
被朝臣們調動起積極性的劉季在聽到嬴政輕柔的安撫聲血氣上湧,“陛下!”
喊的撕心裂肺,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扶蘇看著他的模樣默歎口氣。
很好,又瘋了一個。
“嗯?”
嬴政視線看來,劉季賤兮兮地笑,起身就往嬴政身邊跑,朝臣都沒反應過來就就見他已經上了玉階,爪子不安分地往嬴政肩上放。
蒙恬等人警鈴大作,“劉季,把你豬手放下!”
眼看著那爪子就要落在嬴政身上,蒙恬幾人臉色愈發難看。
周葭打一開始就跟他們每個人私發了一句讓他們注意劉季別讓劉季靠近他們家陛下,是他們分心了,對不起陛下啊。
嬴政睨了一眼。
劉季那爪子愣是沒敢放上去,跪坐在陛下身旁,輕挑地說:“嘿嘿,陛下,不如您派我出去給您拉能臣異士去?我保證,絕對把他們忽悠過來給陛下您幹事兒如何?”
蒙恬幾人鬆了口氣,麵無表情鬆了口氣。
心裏已經在琢磨今兒個下班後怎麽折磨劉季了。
“哦?”
嬴政筆下未停。
“陛下,我這人沒什麽本事,就是嘴皮子利落,你把拉攏人才這事兒交給我,保證不會讓您失望。”劉季拍拍胸脯。
周葭之前和嬴政說過,劉邦這個人說沒用也有點用,說有點用吧作用也不怎麽大,但就是特別適合識人用人搞忽悠,身上那股子流氓氣甚至去別國當臥底都合適得很,沒人會懷疑他。
“朕不是讓你去見項羽了?”
一說起那個小子劉季渾身都疼。
“那小子,莽啊……”
他那天去見項羽,好家夥,那家夥見麵就打,身上疼了好久了呢,
“那……若是我把項羽拿下了?”
劉季試探地看著他。
“你若將項羽拿下,朕就如你所願,不必整日困在鹹陽宮內。”
“陛下……”
蒙恬等人還是有些憂慮,不過嬴政的決定也不是他們能夠更改的。
“謝陛下!”
劉季爽了。
唐
李世民很不爽,他明明已經把那四鎮拿下了,沒想到還是會有多次失守的情況。
“陛下,長孫大人、李大人等一同請見。”
長孫皇後知道他們來的原因,道:“陛下放心去吧,臣妾會照看好孩子們的。”
李世民沒有拒絕,見到長孫無忌和李靖等人後,第一句話就問:“免禮,安西四鎮的情況,諸位愛卿認為如何?”
李靖道:“陛下,安西四鎮既然不穩,增兵確實可以維護四鎮安定,隻是如此的話,向外擴張的速度定會減慢。”
“不錯,陛下,我們也要考慮下,日後若是真的將外部擴張都打下來,又要如何避免發生四鎮這樣的情況,若是如此反複失守又收服,耗費的是我大唐的時間精力啊。”
他們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地方都打下來,也不可能讓那些人一下子就認同自己是大唐的人,既要守,又要攻,兵力分配是個大問題啊。
雖然周葭說的是大唐的問題,但有腦子的皇帝已經把安西四鎮的事情帶入自己王朝相對應的情況,一樣在商討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所以評論上沒有多少人說話。
係統把這些事情傳給周葭後,周葭笑道:“聽係統說諸位皇帝在煩惱兵力分配的問題,後麵我把具體情況發送給各位,你們可以參考這個做個對應。
確實不能隻打地盤,但是不治理,你們打下其他地方以後怎麽治理還是要根據你們當時實際情況慢慢試錯的,不治理的話就跟成吉思汗一樣直接崩盤了,但是如果要教化的話,讓儒家去,儒家特別適合教化,讓他們學習儒家教材,學漢話識漢文,過個差不多三代左右的樣子他們對大唐就有歸屬感了,那時候就一切好辦了。
各位不是開始弄紙了嗎?你們搞一個類似報紙之類的東西,各種誇自己,讓來做生意的那些人把你們的報紙或者東西什麽的帶走增加知名度,提高那些百姓對你們的好感,夾帶私貨,宣傳自己的文化什麽的,等認同感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有一部分的百姓成為你們的死忠粉,你們那個時候帶兵去也好,還是文化入侵也好,都會很輕鬆的。武曌……”
周葭原本想繼續講,但就是因為這段話,評論再次瘋漲。
【聽著有點缺德,但好像有點道理。】
【這屬於陰謀詭計了吧,我堂堂大國怎麽能使這種不入流的計謀?】
【可是,這樣的話聽起來確實可行啊。】
百姓爭論不休,皇帝們聽著周葭的話也心動,但周葭這話說的如此順溜,讓他們壓力更大。
雖然周葭說沒啥想法,要是有想法直接給三件套,但她每天叭叭各種放肆開罵,皇家的威嚴看似還在,但相比之前確實降了不少,若是周葭哪天心血來潮真的要搞事情……
不敢想。
始皇帝嬴政:【是他國針對後世華夏的。】
漢武帝劉徹:【你這話順溜的讓朕心慌,所以這也是後世華夏的遭遇了?】
宋太祖趙匡胤:【好主意,但你為何如此清楚?】
皇帝們的提問先後出現。
周葭的話看似有點可笑,怎麽可能如此順利就能夠滅亡另一個國家,但細細想來就會發現這才是最恐怖的。
日日不著痕跡的侵蝕,讓你毫無征兆的淪陷,可能被賣了都得替別人數錢。
嬴政是唯一一個肯定句,周葭有些好奇地問:“其他都是疑問句,就陛下您是肯定句,陛下為何如此肯定?”
始皇帝嬴政:【你們似乎在講一個和字,雖然朕了解不多,但根據你刷到的那些視頻不難看出來你們不怕事兒但也不惹事兒,似乎不會主動挑起戰爭,這計策如此卑劣,禍心袒露無疑,打不了,就隻好用這些陰謀詭計了。】
鹹陽宮,嬴政桌上是剛剛呈上來試做出來的紙,紙上隻有一個字:
戰
和嬴政評論中所說的和剛好相反。
大秦覆滅六國一統,消除戰爭令百姓安居,可以說是為了和,隻是,大秦連年征戰,戰這個字已經融入了每個人的骨血之中。
後世這個和字,對如今的大秦來說並不適合,對他也不符合。
且如今天下還有那麽多的土地,大秦還需要戰,最起碼他們這一代要戰,要將危險革除,但也要慢慢轉戰為和才好啊。
他提筆又在戰旁落下一字:
和
但願他能看到大秦尚和的那一日吧。
嬴政的想法也是秦國曆任先王的看法。
大秦自商鞅開始便尚戰,這和字他們瞅著有點刺眼,不過想想後世的情況也能明白,後世華夏一統且強大,自己平安富足,自然不會吝嗇自己心中的和善。
這個和字,確實和後世相配。
“陛下說的都對,我們講究一個和字,但也不光是我們現在,其實以前也是,華夏這麽多年了,一直在打,不管什麽時候大家心裏肯定都想的是沒有戰爭之苦,隻不過我們現在比較幸運國家安穩。
我剛才說的那些看似不著調的建議,也的確是別的國家對華夏正在幹的事情,我們現在有一個成語,叫文化入侵,內容跟我剛才說的方式差不多,反正就是宣傳他們怎麽怎麽好,直接從內部瓦解,而且涉及到的方麵特別多。
潛移默化是一個很恐怖的詞,你們也要警惕一點的。”
“後世也不安穩呢。”
皇帝們感歎,看似生活的很好,但是實際上也有許多要注意小心的地方。
跟皇帝們在乎這些不同,孔子除了關心這個以外,還想知道周葭剛才為什麽說儒家適合教化,他也想看看儒家在後世如何。
萬世師表孔丘:“周葭姑娘,不知儒家在後世如何?”
周葭渴了正好在喝水,孔子的評論出來激動嗆住了。
媽呀。
孔子。
活的孔子!
周葭不自覺地就想擺出小學生端坐雙手交疊的坐姿,激動又尊敬,但是對他的問題……就後頭那儒家怎麽說啊,而且她也沒做什麽功課。
“老師,不是,孔子先生好,我隻能說,對於您我們所有人都是尊敬的,儒家文化課本上也會教導,嗯,就這樣。”
已讀亂迴。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老實講,她都準備好後續講明清的話把那些腐儒罵個狗血淋頭,順便說說儒家那些“精彩事跡”,但現在見孔子如此詢問,迴想孔子一生,她突然就有點不忍心說了,對他太過殘忍了。
【孔聖人,孔聖人!】
【後世學子見過始祖。】
評論區瞬間被刷爆,比當時李白出現的時候還要誇張。
孔子聽著周葭的迴答,料到後世儒家怕是沒落了,寬大的肩膀塌了下去。
周遊列國,四處奔走,還是沒能將儒家文化傳下去嗎?
三千弟子也有些失落,不過很快就被那些彈幕的熱情給安撫好了。
“老師,您看。”
孔子抬眸,無數條評論從自己的眼前劃過,眼眶都有些紅了。
周葭看著彈幕笑了笑。
孔子值得。
“孔子先生,儒家我們後麵說,現在繼續說武周。695年,武曌建造天樞,提名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刻百官及四夷酋長名以銘記功德,很華美的一個建築。
可惜,李隆基登基以後,恢複唐號,714年下令銷毀天樞,所以這個天樞我們現在看不到了,隻能根據史書上的描繪來複原,這就是一個複原圖。”
周葭放出一張圖片。
武周
武曌聽到自己的天樞被毀,大怒,“來人!將李隆基給朕帶上來!咳咳……”
太平公主站在身旁輕撫她的後背,“母皇,莫動怒,兒臣一定不會再讓這件事情重演的。”
話落,太平眼裏劃過狠辣。
周葭出現以後,她就愈發堅定了自己奪權的信念。
她做的,一定不比李隆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