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過戰爭的綏州城,在綏州一眾地方官的安撫下,很快就恢複了平靜。


    但是楊文昭卻並不敢怠慢,因為勇武營的傷亡很是慘重,守城的八千將士幾乎傷亡一半,風銳營的將士因為是在敵軍沒有防備的情況,驟然發起突襲,陣亡人數較少,但是大多也都帶著傷,而西夏的報複也隨時都有可能到來。


    所以他很快就將沒有受傷的將士進行整合。


    楊文昭很清楚,這次之所以能戰勝,靠的是堅城和突襲,並不是真刀真槍的戰勝了西夏的騎兵,從騎術素養來看,即便是風銳營最精銳的騎兵都和西夏的騎士有一些差距。更別說,指望著剛剛用繳獲的馬成為的騎兵的人,完全就是一群騎在馬上的步兵。


    而騎兵的訓練要經過十分漫長的周期,西夏的報複很快就會來到,吃了虧的西夏人絕對不可能再選擇堅城,楊文昭可以預見到,必然會是風卷殘雲的去掠奪,所以他必須有一支軍隊能正麵和西夏騎兵硬剛,要不然,綏州周圍的一些小城必然是會遭到洗劫。


    所以他決定精選五百騎兵和八百步兵,作為一支機動部隊,這支部隊就作為他日後的親衛軍。


    分別選擇了他最為熟知的曆史上的精銳部隊的訓練方法進行訓練。


    其中,他用的是後世嶽飛的訓練方法,騎兵裝備上配以長、短刀,約十支短弩,二十支硬弓弓箭圍盔,鐵葉片革甲。戰術上,他也選擇了同樣的訓練方法,將全軍分成多個獨立的戰鬥小組,緊密配合。與敵人作戰時,在距離敵人一百餘步時就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馬,然後長刀對劈,迅速衝鋒,集結,再衝鋒,從而大量殺傷敵兵。步兵裝備上,大量的趕製了鉤鐮槍、陌刀等專門對付騎兵衝鋒的武器進行配備。


    這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背嵬軍,在朱仙鎮,嶽飛靠著五百背嵬軍大破金兀術的十萬大軍,讓金人無奈痛唿“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因為前期訓練上有一些準備,加上這些人都是見過血的百戰老兵。隻用了短短20天的時間,楊文昭就完成了這支部隊的組建工作和戰術訓練工作。雖然離真正的背嵬軍肯定還有很大的差距,完不成五百破十萬的壯舉,但是對付個萬餘人應該是不會太落下風。


    ......


    而就在這20天裏,野利遇乞也已經點齊了兵馬,準備卷土重來,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在綏州北200裏新建的虎口堡,這是楊文昭擔任綏州知州之後,為了方便互市,聯通絲綢之路新建的一個堡子,堡子中的守軍並不多,但是極具商業價值,其中滯留了一部分因為戰爭而停止行商的商人和部分物資。


    像這樣的堡子,在綏州地區大概有十幾個,這一次野利遇乞的目標就是他們。


    第一次南侵之所以沒有去攻打這些堡子,是因為野利遇乞想著一次性攻下綏州,這些堡子就會望風而降,隻是沒想到直接在綏州撞了個頭破血流。


    但失敗並沒有讓他驚醒,相反讓他更加膨脹,他認為宋人隻能依靠城牆才能勉強抵禦西夏的進攻,隻要他不去,宋軍決計不敢出門和他硬剛。


    ......


    而在綏州城的楊文昭也早早得到了西夏內部傳來的消息。


    當得知來的是西夏最精銳的鐵鷂子後,楊文昭和一眾將領也都是有些皺眉。


    鐵鷂子總數三千,分十隊,皆由黨項羌貴族豪酋子弟和親信組成,騎良馬,著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於馬上,雖死不墜於地。隨著近些年西夏的發展,鐵鷂子,也已經壯大到了五千人。


    這五千人,對付尋常的宋軍,可能五萬宋軍都不一定能攔得下來,甚至還有被全殲的可能。


    所以楊文昭心裏也有一些打鼓,他不知道新組建的背嵬軍究竟能不能跟成名已久的鐵鷂子開展。


    但是本著氣可鼓而不可泄的原則,楊文昭還是選擇了正麵硬剛。


    隨即站起身“眾位將軍,此戰我們必須打,如果讓野利遇乞將洗劫了所有的堡子,商人們就不會相信我們大宋的軍隊能保護他們的安全,我們辛苦經營的綏州如今的大好局麵就會落入萬劫不複。所以即便是鐵鷂子,我們也必須要幹他。”


    帳內的諸位將軍也漸漸散去了眉頭的陰霾,紛紛起身表決心“末將等,誓死保護綏州。”


    楊文昭看到士氣可用,便開始分配任務“好,此戰由我親率背嵬軍和鐵鷂子接戰,孟英將軍率領剩餘風銳營的兩千騎兵,在虎口堡待命,隨時準備接應我軍。焦輝、程亮兩位將軍,帶領三千勇武營分別進駐周圍的堡子,防止野利遇乞突然改變進攻方向。至於張卓將軍,統帥剩餘部隊留守綏州。給你留下一千騎兵,隨時準備接應其他方向撤退的軍隊。”


    “末將領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宋,影視劇大融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舜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舜名並收藏人在大宋,影視劇大融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