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文化,從一座碑讀懂“貞觀之治”背後的秘密。


    唐貞觀六年,被尊為“唐人楷書第一”的歐陽詢接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布置的一項任務,為秘書監魏徵撰寫的銘文書丹。


    這年,歐陽詢76歲。他將畢生功力傾注筆端,成就了這篇被譽為“翰墨之冠”的《九成宮醴泉銘》。


    一千多年來,《九成宮醴泉銘》一直被視為學書之正途。


    “黃屋非貴,天下為憂。”“居高思墜,持滿戒溢。”……拋開書法成就的光環,《九成宮醴泉銘》中的句句諫諍之言也珍貴無比,不僅被曆代為政者奉為圭臬,也為我們揭示了“貞觀之治”背後的秘密。


    鬥轉星移,九成宮早已化作塵土,但刻有《九成宮醴泉銘》的石碑依然幸運地矗立在原址。讓我們走進陝西省麟遊縣,去重新品讀這座大唐的精神地標。


    隋亡政息——“愛一夫之力,惜十家之產”


    農曆四月,關中暑氣漸濃。唐太宗李世民麵容消瘦、神情疲憊,多年來繁重的政務讓這位正值盛年的皇帝憂勞成疾,久治未愈。


    大臣們建議修建一座可以避暑的離宮,供皇帝怡神養性。但大興土木必然會勞民傷財,李世民實在不忍心加重百姓負擔。這時有人提出,可將位於麟遊的仁壽宮翻新以作避暑之用。


    仁壽宮,由隋文帝楊堅命人建造。當年楊堅難以忍受國都大興城(今西安市)的暑熱,詔令天下繪獻山川圖,以擇勝地建造離宮。最終選定了距國都僅160公裏,三伏天氣溫在20攝氏度左右的麟遊鎮頭。


    鎮頭雖是避暑寶地,但山高穀深地勢不平,要修建大型宮殿免不了要塹山堙穀。隋開皇十三年,宮殿開始修建,幾萬被征調的民夫投入到這項浩大的工程中。為趕進度,作為監工的右仆射楊素督工十分嚴苛,數萬民夫勞累致死。


    《資治通鑒》中描述了當時的慘狀,“疲屯顛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築為平地。”許多疲憊不堪、倒地而亡的民夫,被殘忍地直接填入坑中,帶著憤恨深埋在這座帝王宮殿之下。


    隋開皇十五年,這座氣勢恢宏的宮殿竣工。楊堅派大臣視察後得知這座宮殿“頗傷綺麗,大損人丁”,怒斥楊素“為吾結怨天下”。但獨孤皇後卻認為,“帝王法有離宮別館,今天下太平,造一宮何足損費。”


    楊堅聽後轉怒為喜,重獎了楊素,並取“故堯舜行德則民仁壽”之美意,命名這座宮殿為“仁壽宮”。


    諷刺的是,這座宮殿建成20餘年,隋朝就二世而亡,僅存在了37年。


    親眼見證強大的隋朝覆滅於一夕之間,對李世民造成的心理震撼無疑是巨大的。貞觀初年,李世民曾對侍臣說:“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若耽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又擾生民。且複出一非理之言,萬姓為之解體,怨既作,離叛亦興。朕每思此,不敢縱逸。”


    貞觀五年,李世民將仁壽宮更名為九成宮。秉持著“愛一夫之力,惜十家之產”原則,整修九成宮時僅“斫雕為樸,損之又損,去其泰甚,葺其頹壞,雜丹墀以沙礫,間粉壁以塗泥,玉砌接於土階,茅茨續於瓊室”而已。


    最終,修葺一新的九成宮“仰觀壯麗,可作鑒於既往;俯察卑儉,足垂訓於後昆”。


    這是一座宮殿,也是一個王朝的統治者愛民與務實的具體表現。在九成宮避暑期間,李世民依舊整日與群臣討論天下大事,朝政沒有一日荒廢。


    主明臣直——“居高思墜,持滿戒溢”


    九成宮雖然修繕完畢,但還麵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沒有水源。


    隋朝建造仁壽宮時,為了解決用水問題,“以輪汲水上山,列水磨以供宮內”。但為了節省成本,九成宮沒有恢複這套龐大的供水係統。李世民帶著群臣入住九成宮後,隻能靠民夫辛苦地從山下拉水來維持。但這並非長久之計,李世民為此憂心忡忡。


    一日,李世民在宮內散步時,發現高聳的樓閣下,土地略顯濕潤,“因而以杖導之,有泉隨而湧出”,這眼泉水的出現,既除了民夫之苦,也解了九成宮之渴,如此恰到好處,堪稱奇跡,值得立碑為記。於是,李世民將撰寫銘文的任務交給了秘書監魏徵。


    作為一篇奉皇帝之命撰寫、又屬銘文體裁的文章,自然是以歌頌皇帝功德為主基調。但是魏徵不同於一些文人隻會在文中堆砌華麗辭藻來讚揚皇帝,而是巧妙地在文中融入了對李世民的勸諫。


    魏徵描述這眼泉水“其清若鏡,味甘如醴”,讚美其能“激揚清波,滌蕩瑕穢”,導養正性,澄瑩心神,又引經據典,證明醴泉出,是因為“天子令德”。而在文章的最後,魏徵不失時機地提出,隻有時刻“居高思墜,持滿戒溢”,才能“永保貞吉”,可謂是金玉良言、擲地有聲,展現了一個諫諍之臣的拳拳之心。


    虛心納諫無疑是一個傑出帝王必備的品質。開創了“貞觀之治”,為盛唐氣象奠基的唐太宗李世民堪當從諫如流的典範。自古以來,諫臣難當,而魏徵能有屢屢直言的底氣,正是緣於李世民超凡的氣度。


    貞觀十二年,李世民臨幸洛陽時住在了隋煬帝時期建造的顯仁宮內,他因為沒有享受到很好的待遇而責罰了侍衛們。對此,魏徵以隋煬帝曾令下屬進獻食物,進獻不多就要受到責罰為例,規勸李世民勿忘前朝之鑒,“當戰戰栗栗,每事省約”。魏徵的一番話宛如當頭棒喝,震醒了思想鬆懈、意欲享受的李世民,他當即表示,“非公,朕不聞此言。自今以後,庶幾無如此事。”


    創業易,守業難。經過十幾年的勵精圖治,貞觀中期國泰民安,內外無事,李世民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廣求珍寶、四處巡遊,勞民傷財。魏徵對此極為憂慮,他堅持奏章直諫,指出皇帝有十個方麵不能善始善終的缺點,直言“載舟覆舟”的道理,希望李世民能“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繼續保持貞觀初年的優良作風。


    李世民也鄭重地將魏徵的奏章置於案頭、書於屏風之上,時時警醒自己行不逾矩。


    以史為鑒——“念茲在茲,永保貞吉”。


    貞觀十七年,中國曆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魏徵去世,享年64歲。他的離去讓整個大唐悲痛不已,李世民廢朝五日,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員都來參加葬禮,太子李承乾在西華堂為他舉哀。


    下葬時,李世民賜給魏家用鳥羽裝飾的車蓋和鼓吹樂隊,但魏徵夫人裴氏卻悉辭不受,“徵平生儉素,今葬以一品羽儀,非亡者之誌。”最終,魏徵的棺材被一輛用布罩著的車子拉到了陵墓。李世民登上西苑樓,望著送葬的隊伍,潸然淚下。


    刻有《九成宮醴泉銘》的石碑依然矗立在原址。王曉輝 攝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李世民十分懷念這位陪伴了自己10餘年的臣子,將魏徵比作可以照見自己得失的一麵鏡子。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從魏徵的句句諫言中汲取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力量。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以史為鑒,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


    1937年8月,毛澤東在《矛盾論》一文中就借用魏徵“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思想,來教導同誌們不要片麵看問題。1944年3月,為紀念明末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勝利300周年,郭沫若撰寫《甲申三百年祭》,在重慶《新華日報》連載。毛澤東讀後深受震撼,要求將《甲申三百年祭》作為延安整風文件印發全黨學習,提醒幹部“必須永遠保持清醒與學習態度,萬萬不可衝昏頭腦,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轍”。5年後,毛澤東在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的“趕考”路上又提起《甲申三百年祭》時說:“現在僅僅是讀了個開頭,這篇文章是要永遠讀下去的。”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後,毛澤東又賦詩“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號召大家決不能滿足於眼前的勝利,重蹈項羽的覆轍。


    一座九成宮,見證了隋亡唐興;一篇《九成宮醴泉銘》,道盡了為政最高境界。古碑靜靜矗立,時時提醒人們“念茲在茲,永保貞吉”。


    五絕 冬夜


    古月迄今都,圍爐酒滿壺。


    堂前等落雪,院裏話春圖。


    隨寫…… 年複一年,年赴一年,年富一年。願大家:前方菜光萬丈、身後溫暖一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日摩天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清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清達並收藏夏日摩天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