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潤廉心,貪念嗜欲而一壺蕩盡。”這是在一個茶苑內看到的《茶廉賦》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說,茶能滋養清廉之心,勸人們在喝茶、品茶、悟茶中,除汙去垢、淨化心靈,蕩滌貪念欲望、升華思想境界。


    “茶”,有“廉”之韻;“廉”,有“茶”之魂。茶與廉,自古緊密相連。早在西周時期,周武王就用茶設宴,以茶代酒招待各路諸侯、部落酋長,以示節儉、以茶養廉。唐代茶聖陸羽提出“精行儉德”的茶德觀。清代鄭板橋作“茶”聯“墨蘭數枝宣德紙,苦茗一杯成化窯”,茶是鄭板橋創作的伴侶,他一生為官清正廉潔。時至今日,茶已成為不少國人的必飲品。品茶如悟道為人,在慢飲細品中,享芳醇幽香之味、悟恬淡高潔之韻、做清靜廉勤之人,便是得茶之精華和真諦了。


    茶性靜。茶葉入溫開水中,不聲不響、不疾不徐,緩緩沉入杯底,幽香靜靜溢出。賞其色,正而不濁、亮而能清。品其味,澀中有鮮,苦中迴甘,滌塵埃、沁心脾。品茶,解渴提神,使人清醒;悟茶,不驕不躁,可得心靜。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講:“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間潔,韻高致靜。”茶的至高境界,大概就在於讓飲茶人在衝泡、品悟中,去除浮躁、涵養品格、安定心性,守一份清醒和寧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行。”


    對我們而言,清醒和安靜,是為人處世的基石。頭腦清醒、心靈靜謐,方能意誌堅定、深思熟慮、明辨是非,從而知足少欲、篤行致遠。


    茶致廉。淡雅澄澈是茶的底色,清正廉潔是做人本色。一杯茶,彰顯的是高潔清正的君子風範,寄予的是廉潔自律的品格追求。人們常說的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正是茶之節約、儉樸、廉潔的彰顯。東晉桓溫就是以茶養廉的典範。《晉書》載:“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宴飲,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茶廉思想延綿千年,茶廉表達方式,也由茶宴、茶會、茶話演化成今日的茶話會,廣受歡迎,用於社交活動的方方麵麵。“茗溢芳醇滿天地,人修廉潔和乾坤。”以茶明廉、尚儉戒奢,自覺抵製貪圖享樂、鋪張浪費之風,幹幹淨淨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也應是黨員幹部一以貫之的追求。


    茶尚勤。北宋蔡襄所著《茶錄》中有言:“茶生石縫間,蓋精品也。”越是生長在石縫中、岩壁旁的茶樹,製作出來的茶葉,品質越好。可見,好茶的產生,離不開辛勤付出和汗水澆灌。唯有久經風雨折磨、艱苦環境曆練、外力揉撚焙烤和數次沉浮升騰,才能成上品,散清香。人生亦然,天道酬勤,勤則不匱,勤可成事。多年如一日堅持勤奮讀書、刻苦訓練、攻堅克難,練就一身處靜的本領。


    “人生當如茶,清廉勝浮華。”茶之靜、動,靜相輔相成。勤奮勁足不足、精神狀態好不好,養的就是寧靜淡泊、作為新時代的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麵對各種“圍獵”與誘惑,經受孤寂和煎熬,當自覺以茶明廉,如茶般清正、無私。


    節氣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立秋一過,吹在臉上的風,就有了一絲涼意,少了一絲悶熱。秋天,一天天近了,更近了。


    我最懷念秋天裏老家的小院,當秋風吹過的時候,整個小院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景。


    小院東邊,靠近屋簷的地方,有一棵柿子樹。當寬大厚實的葉子隨著秋風悠悠落下,樹上黃澄澄的柿子,就愈發顯眼,掛在樹上,像極了一個個的小燈籠。柿子有很多種,有些柿子熟透了,摘下來卻不能吃,需要放在麥子甕裏,“暖”上十天半個月,才能褪出苦澀,留下甘甜。我家小院這棵柿子樹結的柿子,不用“暖”,熟了以後摘下來就可以吃,格外甘甜。


    每當柿子成熟的時候,麻雀、喜鵲以及很多不知名的鳥兒,就天天圍著柿子樹轉,啄食高處香甜可口的柿子。父母從來不會驅趕它們,用母親的話說,它們那點肚子,能吃多少?每天嘰嘰喳喳的,還讓家裏很熱鬧,挺好。


    小院西邊,是一棵棗樹。棗樹才一人多高,卻已經結了好幾年棗子了,第一年十幾顆,第二年幾十顆,到了第三年,就有上百顆。棗是金絲小棗,不大,卻很甜。我觀察過,樹上的棗子,不是一天變紅的,總是朝著東邊的一麵最開始紅,一定是朝著太陽,日照時間長的原因。


    今年棗子結了很多,掛在樹上紅彤彤的,很誘人,鳥雀們卻幾乎不來碰它們。母親說,棗子皮硬,肉粗,不到萬不得已找不到吃的,鳥雀不會吃它們。看來這些飛來飛去的小精靈,吃食上還挺挑剔。


    圍著這棵棗樹,是母親精心侍弄的一個小花園,裏麵各種各樣的花都有,不過都不是啥名貴品種,無非是鄉村最常見的雞冠花、鳳仙花、獅子菊什麽的。立秋過後,這些花都顯出衰敗的跡象,多數葉子開始泛黃,花也早就謝了。有一種花是例外,那就是菊花。


    母親很喜歡菊花,有時候站在花圃前看菊花,一站就是老半天。我問過她原因,作為農村婦女的母親,說不出多麽詩意的話來,不過我明白她的意思,她喜歡的就是到了秋天,菊花那種熱熱鬧鬧、毫無保留、恣意開放的姿態,就像母親的性格一樣。


    秋風過小院,小院是豐富的、充實的。有柿子,有棗子,有菊花,有各種鳥雀,還有雞、鴨、鵝、羊……秋收的時候,田裏的花生、紅薯、南瓜、穀子,都會被父母用排子車、拖拉機、小推車,一趟趟地拉到院子裏。原來略顯空曠的院子,一下子擠得滿滿當當,有時候幾乎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


    一年的收成都在這裏了,父母整天在院子裏摘花生、切紅薯、搬南瓜、晾穀子,每天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意,似乎不知道勞累一樣。有時一陣秋風吹過,拂動了母親包頭的淺黃色頭巾,她卻絲毫沒有留意,仍舊坐在成堆的黃澄澄的花生堆裏,耐心地摘著花生,看上去,就像一幅靜謐而優美的油畫一般。


    我已經好幾年沒有在秋天迴老家,沒有吹一吹家鄉的秋風,看一看小院的風景了。


    今天六度空間帶領周末兩天來到黃河岸邊的澽水遊玩,在車上 歪歪魚給大家講澽水的故事。


    君住澽水頭 我住澽水尾


    黃河岸邊有條澽水河,白馬灘這頭,韓城那頭。


    白馬灘又名“蛟龍鎮”“蛟龍裏”,北魏時隸屬夏陽(今韓城市)。明清時期,白馬灘隸屬陝西省同州府韓城縣澽源鄉(原薛峰鄉)蛟龍鎮。1941年,白馬灘西北邊地劃歸黃龍縣,抗戰時期歸二戰區韓城縣管轄。1958年9月,撤銷區鄉建製,建立人民公社,白馬灘公社歸韓城縣管轄。1961年9月改製後,白馬灘歸黃龍縣管轄至今。


    因為自古一家人,白馬灘和韓城人的飲食習慣如出一轍。玉米麵做的“酸菜攪團”,是韓城和白馬灘人十分鍾愛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美味的酸菜攪團,相傳源於漢朝。當時,劉秀為躲避王莽追趕,逃至人煙稀少的桑義溝(今白馬灘鎮後石門附近),因連日奔走,饑餓難忍,於是來到一戶山民家中討飯。山民家隻有自產的玉米麵,隻好將水燒開,把玉米麵撒進開水中攪勻煮熟,佐以野菜醃製的酸菜。劉秀饑不擇食,越吃越香,連吃三大碗,問主人這是什麽飯。因這頓飯是臨時做的,主人一時不知如何迴答,就按照做法隨口答道:“酸菜攪團。”從此,酸菜攪團成了韓城人和白馬灘人喜愛的家常美味之一。


    除了可口的酸菜攪團,臊子餛飩也是白馬灘和韓城人招待貴賓的美味佳肴。餛飩含有團圓美滿之意,自古以來是韓城人過年過節、男婚女嫁、老人祝壽、孩子滿月等重要場合招待親朋好友和貴賓的待客飯。自古韓城、白馬灘是一家人,走動頻繁,因而餛飩這道美食因美味可口、便於儲存的優勢,日漸盛行於白馬灘一帶,食用方法和所用佐料與韓城無二。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飯桌上的菜品日益豐盛,可相同的口味和飲食習慣,已根深蒂固於兩地人們的心中。如今,無論在韓城還是白馬灘、依然是相同的菜品,熟悉的味道。


    俗話說,十裏鄉俗不同。可澽水綿延百裏,韓城和白馬灘兩地的民俗卻大同小異。就拿結婚來說,雙方協商好結婚日子後,在完婚的前一天,男方要到女方家去“祀先”,祭拜女方三代宗親,祈求平安。同時,男方要給女方家送大肉,名曰“連親肉”,供女方家第二天招待貴賓食用。結婚當天起轎時,女方父親“燎轎”後,迎親隊伍喜氣洋洋打道迴府,舉行婚禮儀式。結婚第二天,女方家會派人給新娘送“頭油”。第三天,新郎新娘“迴門”。時代在發展,民俗也在改進,當初鳳冠霞帔早已變成潔白的婚紗,喪事中的繁文縟節也隨著文明新風有了改進,可那些深藏在人們心中關於婚喪嫁娶的古老習俗,依然延續在澽水河沿岸人們的心中。


    一方水土一方人。民間藝術是一個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極富白馬灘特色的民間藝術當屬黃龍獵鼓。黃龍獵鼓以其渾厚雄壯、粗獷豪放、場麵宏大、裝束別異而享譽省內外。獵鼓起源於白馬灘民間“上廟鼓”“九村九折鼓”“社火鑼鼓”。受韓城文化影響,後又加入韓城秧歌、繞杆、背芯子等元素,更名為“豐收鑼鼓”。“豐收鑼鼓”主要演繹趙氏孤兒被程嬰解救後放在九龍山上九郎廟的一段苦難生活經曆。表演時,鼓點時緊時慢,時急時緩,時靜時動,時而稀疏時而密集,時而淒涼時而喜慶,時而悲壯時而激昂,以排山倒海之勢折服觀眾。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為參加公祭黃帝大型演出,黃龍縣文化館對白馬灘“豐收鑼鼓”重新編排,加入古時山民狩獵時與野獸搏鬥的元素,使其更具地方特色,同時更名為“黃龍獵鼓”。但不管如何更改,那鏗鏘的鼓聲中依然有韓城韻味,那飛舞的繞杆、獨具特色的高蹺,以及豐富多彩的背芯子,處處都有韓城鑼鼓的影子。


    無論白馬灘人還是韓城人,對於澽水的熱愛,都深入骨髓。為了表達這種熱愛,他們把“澽”字嵌入地名、村名中。比如白馬灘有澽緣橋、澽水亭、澽水園等,而韓城則有澽源鄉、澽峰村等。如今,不管走在白馬灘,還是韓城的街道,含有“澽”字的商鋪店麵更是不勝枚舉。


    盡管白馬灘不再是韓城的一部分,可是喝著相同的水,有著相同的文化,他們依河而居,君住澽水頭,我住澽水尾,任他滄海變桑田,同飲一河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日摩天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清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清達並收藏夏日摩天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