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國,帝都。
朝堂之上,眾大臣正討論著雲離城的戰事。
“皇上,老臣以為,趙國經過這五年的發展,已經不再是五年前的趙國。”
“之前在趙國的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寧遠國與之交戰了足足八年,也還是沒能讓國土增添一分。”
“現如今想要啃下趙國的一塊肉,怕是難上加難。”
朝堂下議論紛紛,又一年輕朝臣出列,“皇上,依臣之見,我們還是求和吧!”
高位上年輕的帝王怒聲道:“這仗還沒開始正式打呢,怎麽就一個個的開始唱衰了!”
“他趙國雖國富民強,但若是我們周邊的國家全都聯合起來,他趙國如何能敵!”
靜默片刻,剛才年老的臣子就繼續道:
“皇上,雖說聯合起所有國家圍攻,趙國必定抵擋不住。”
“但這麽多國家,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與趙國為敵。”
“就拿這次的羌國來說,雖然他們也與寧遠國達成了協議,但從開戰到現在,他們隻是派兵壓境,並沒有與趙國開戰。”
“而我們前後三次,先是黎大人所帶領的隱士在雲離城全軍覆沒。”
“後是付將軍所帶領的十五萬人馬攻打雲影城,一無所獲。”
“再後來皇上派六萬兵馬前去雲離城,準備與寧遠國合圍,結果傳來的戰果是六萬人馬足足損失五萬之多,隻餘下幾千人馬。”
“出師未捷,視為不利。”
想到死去的幾萬戰士,年老的臣子痛心疾首。
跪地請求道:“皇上,咱們求和吧,長久戰並不適合影國啊!”
“求和!求和!求和!!!”
年輕的帝王將桌案上的戰報掃在地上。
“戰爭才開始,為何你們個個都在主張求和!難不成朕想要擴大疆土還能有錯?”
跪在地上的臣子抬頭,苦口婆心,“皇上,擴大疆土並沒錯,可眼下趙國兵強馬壯,並非開戰的好時機。”
“這三次的戰役,難道還不能說明嗎,還請皇上三思。”
帝王皺眉,辯解道:“第一次是天降白光,第二次是趙國派兵支援,第三次是趙國用毒。”
“這些都是巧合和運氣,試問自古爭奪城池,哪個國家不是消耗巨大?”
“區區幾萬兵馬的損失,就能把你們嚇到了?”
“求和之事不必再提,退朝!”
帝王甩手離開,徒留下一幹臣子搖頭歎息。
剛才勸說求和的老臣起身,歎道:
“若是當初……”
“丞相大人!”
話還未說完,就被一旁的大臣打斷。
影國丞相再次搖頭,卻沒再繼續剛才的未盡之語。
影國皇上從朝堂離開後,就宣召了威武將軍,讓他率領十萬人馬前往雲夜城。
雖然他還是要攻打趙國,但他不準備派兵去雲離城了。
總覺得雲離城有些玄乎。
兩次派人前去,都是損失慘重。
所以他決定專攻雲影城。
雖然趙國的實力的確很強,地廣人多,國力雄厚。
但兵力被分散的情況下,他不信他撕不開雲影城的口子。
之前想著虛晃一招,讓趙國以為他們要攻打雲影城。
實則目標是雲離城。
但並沒有成功,還損失了一百多個隱士。
現如今隻剩下黎墨和他那不知死活的屬下。
現在也不準備再為攻打趙國之事賣命。
也不知道黎墨是怎麽想的。
不過黎墨並不受他管控,所以對黎墨之事他也是毫無辦法。
想著黎墨手中的人手也沒了,不參與就不參與吧。
多他一個也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戰爭又不是憑一個人就能決定勝負的。
拋開邊防的這些事,影國皇上又想到老丞相說的話。
雖然他不主張求和,但老丞相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眼下隻有寧遠國羌國和他們影國對趙國開戰。
羌國又僅僅隻是對趙國兵臨城下,並沒有真正的發動戰爭。
看來,他有必要派人前往南淵。
說服南淵國聖女,讓她出兵一起討伐。
皇上看向一旁,開口:“宣大使長前來見朕。”
“是。”
一旁守候的太監聞言,立刻從暗處走出來,行禮告退。
太監從房裏出去後,招來門口的其中一個太監。
守門太監走過來,詢問:“安公公?”
安公公附耳,“皇上召見大使長,你去傳個話。”
“是。”
太監點頭,隨後轉身出去,找大使長去了。
在人走後,安公公左右看了看。
對另一個守著的人開口:“好好候著,我出去一趟。”
守門的太監點頭。
安公公就朝一側離開。
不多時,安公公就迴來了。
問守門的太監,“皇上可有叫人?”
太監搖頭,“不曾。”
安公公點頭,然後走到另一邊候著。
過了一會兒,大使長就來了。
安公公推開門走進去,“皇上,大使長來了。”
“讓他進來。”
皇上的聲音從高處傳來。
安公公聞言,躬身退了出去。
安公公並沒有再進去,而是留在了外麵。
不知道皇上和大使長說了些什麽,過了三息時間,大使長就出來了。
安公公走上前,對大使長行了禮。
“大使長慢走。”
大使長製止了安公公準備抬腿的動作。
“安公公止步。”
安公公點頭,在大使長走遠後這才推門進去。
影國,離王府。
主院內一溫文爾雅,潤潤如玉的男子負手而立。
在身後之人話音落下後,過了半響才開口:
“所以,今日皇上不但沒有同意求和,還派了威武將軍率領十萬大軍前往雲影城?”
“是。”
男子身後的人低頭迴複。
“我知道了,下去吧。”
“屬下告退。”
身後之人離開後,男子看向皇宮的方向,喃喃道:“這是最後一次機會。”
丞相府。
丞相下朝歸來後,一藍衣女孩就迎了上來,詢問道:“爹,結果如何。”
丞相搖頭。
歎氣道:“皇上主戰,不願求和。”
女孩不解,“自開戰以來,影國就一直在損兵折將,趙國卻沒有多少損傷。”
“如今天氣嚴寒,極有可能出現災情,緣何不先暫時休戰?”
丞相再次歎氣,“這一點連你都想到了,皇上卻絲毫沒聽進去。”
“短期內趙國絕不會失守,繼續打下去肯定是場持久戰。”
“屆時,先不說是否真有災情,邊關將士的糧草都不能保證。”
朝堂之上,眾大臣正討論著雲離城的戰事。
“皇上,老臣以為,趙國經過這五年的發展,已經不再是五年前的趙國。”
“之前在趙國的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寧遠國與之交戰了足足八年,也還是沒能讓國土增添一分。”
“現如今想要啃下趙國的一塊肉,怕是難上加難。”
朝堂下議論紛紛,又一年輕朝臣出列,“皇上,依臣之見,我們還是求和吧!”
高位上年輕的帝王怒聲道:“這仗還沒開始正式打呢,怎麽就一個個的開始唱衰了!”
“他趙國雖國富民強,但若是我們周邊的國家全都聯合起來,他趙國如何能敵!”
靜默片刻,剛才年老的臣子就繼續道:
“皇上,雖說聯合起所有國家圍攻,趙國必定抵擋不住。”
“但這麽多國家,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與趙國為敵。”
“就拿這次的羌國來說,雖然他們也與寧遠國達成了協議,但從開戰到現在,他們隻是派兵壓境,並沒有與趙國開戰。”
“而我們前後三次,先是黎大人所帶領的隱士在雲離城全軍覆沒。”
“後是付將軍所帶領的十五萬人馬攻打雲影城,一無所獲。”
“再後來皇上派六萬兵馬前去雲離城,準備與寧遠國合圍,結果傳來的戰果是六萬人馬足足損失五萬之多,隻餘下幾千人馬。”
“出師未捷,視為不利。”
想到死去的幾萬戰士,年老的臣子痛心疾首。
跪地請求道:“皇上,咱們求和吧,長久戰並不適合影國啊!”
“求和!求和!求和!!!”
年輕的帝王將桌案上的戰報掃在地上。
“戰爭才開始,為何你們個個都在主張求和!難不成朕想要擴大疆土還能有錯?”
跪在地上的臣子抬頭,苦口婆心,“皇上,擴大疆土並沒錯,可眼下趙國兵強馬壯,並非開戰的好時機。”
“這三次的戰役,難道還不能說明嗎,還請皇上三思。”
帝王皺眉,辯解道:“第一次是天降白光,第二次是趙國派兵支援,第三次是趙國用毒。”
“這些都是巧合和運氣,試問自古爭奪城池,哪個國家不是消耗巨大?”
“區區幾萬兵馬的損失,就能把你們嚇到了?”
“求和之事不必再提,退朝!”
帝王甩手離開,徒留下一幹臣子搖頭歎息。
剛才勸說求和的老臣起身,歎道:
“若是當初……”
“丞相大人!”
話還未說完,就被一旁的大臣打斷。
影國丞相再次搖頭,卻沒再繼續剛才的未盡之語。
影國皇上從朝堂離開後,就宣召了威武將軍,讓他率領十萬人馬前往雲夜城。
雖然他還是要攻打趙國,但他不準備派兵去雲離城了。
總覺得雲離城有些玄乎。
兩次派人前去,都是損失慘重。
所以他決定專攻雲影城。
雖然趙國的實力的確很強,地廣人多,國力雄厚。
但兵力被分散的情況下,他不信他撕不開雲影城的口子。
之前想著虛晃一招,讓趙國以為他們要攻打雲影城。
實則目標是雲離城。
但並沒有成功,還損失了一百多個隱士。
現如今隻剩下黎墨和他那不知死活的屬下。
現在也不準備再為攻打趙國之事賣命。
也不知道黎墨是怎麽想的。
不過黎墨並不受他管控,所以對黎墨之事他也是毫無辦法。
想著黎墨手中的人手也沒了,不參與就不參與吧。
多他一個也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戰爭又不是憑一個人就能決定勝負的。
拋開邊防的這些事,影國皇上又想到老丞相說的話。
雖然他不主張求和,但老丞相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眼下隻有寧遠國羌國和他們影國對趙國開戰。
羌國又僅僅隻是對趙國兵臨城下,並沒有真正的發動戰爭。
看來,他有必要派人前往南淵。
說服南淵國聖女,讓她出兵一起討伐。
皇上看向一旁,開口:“宣大使長前來見朕。”
“是。”
一旁守候的太監聞言,立刻從暗處走出來,行禮告退。
太監從房裏出去後,招來門口的其中一個太監。
守門太監走過來,詢問:“安公公?”
安公公附耳,“皇上召見大使長,你去傳個話。”
“是。”
太監點頭,隨後轉身出去,找大使長去了。
在人走後,安公公左右看了看。
對另一個守著的人開口:“好好候著,我出去一趟。”
守門的太監點頭。
安公公就朝一側離開。
不多時,安公公就迴來了。
問守門的太監,“皇上可有叫人?”
太監搖頭,“不曾。”
安公公點頭,然後走到另一邊候著。
過了一會兒,大使長就來了。
安公公推開門走進去,“皇上,大使長來了。”
“讓他進來。”
皇上的聲音從高處傳來。
安公公聞言,躬身退了出去。
安公公並沒有再進去,而是留在了外麵。
不知道皇上和大使長說了些什麽,過了三息時間,大使長就出來了。
安公公走上前,對大使長行了禮。
“大使長慢走。”
大使長製止了安公公準備抬腿的動作。
“安公公止步。”
安公公點頭,在大使長走遠後這才推門進去。
影國,離王府。
主院內一溫文爾雅,潤潤如玉的男子負手而立。
在身後之人話音落下後,過了半響才開口:
“所以,今日皇上不但沒有同意求和,還派了威武將軍率領十萬大軍前往雲影城?”
“是。”
男子身後的人低頭迴複。
“我知道了,下去吧。”
“屬下告退。”
身後之人離開後,男子看向皇宮的方向,喃喃道:“這是最後一次機會。”
丞相府。
丞相下朝歸來後,一藍衣女孩就迎了上來,詢問道:“爹,結果如何。”
丞相搖頭。
歎氣道:“皇上主戰,不願求和。”
女孩不解,“自開戰以來,影國就一直在損兵折將,趙國卻沒有多少損傷。”
“如今天氣嚴寒,極有可能出現災情,緣何不先暫時休戰?”
丞相再次歎氣,“這一點連你都想到了,皇上卻絲毫沒聽進去。”
“短期內趙國絕不會失守,繼續打下去肯定是場持久戰。”
“屆時,先不說是否真有災情,邊關將士的糧草都不能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