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倒也沒有著急。
耐心的等待著眾人的決定。
正好剛剛來到此地,他也決定將這個小島成為他的勢力緩衝地帶。
到時候將兵力帶來的時候可以在這裏進行休整。
而這段時間也會待在這裏。
將周邊的勢力清剿一下。
看向其餘的女子。
高麗話他也不會說。
也不準備去商量。
大明女子的話他還有閑情往迴送一下。
但高麗和扶桑除了留在這裏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他也沒有閑工夫去特意送一下。
在場大明的女子大概有二十多名。
除了一個已經呆傻,一個人蹲在一邊傻笑之外。
其餘人還基本保持著正常。
也有可能心靈已經受創,隻是暫時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至於身體上的傷害,已經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了。
一個個的身體就沒有完整的。
最可怖的是一名女子衣服破爛露出的大腿之上。
整個大腿血肉模糊,骨頭都翻出了一大片。
上麵依稀可見亂七八糟的……牙齒印。
隻是看了一眼,朱高煦就將視線轉開。
等到女子哭聲終於停止之後,麵麵相覷不知道如何是好。
相互對視著一言不發。
看到這副場景。
朱高煦又說了一句。
“你們也不要擔心丟在這裏死路一條。”
“我們現在隻有二百人左右。”
“但之後還會有源源不斷的軍隊抵達。”
“幾年之後甚至還會讓百姓往這邊遷移。”
“即使不在這個地方,也會往扶桑遷移。”
“你們完全可以融入其中,開始自己新的生活。”
話音剛落,其中幾個女子立馬眼睛大亮。
她們的家人都在上一次遇到海盜時被殺個幹淨。
此刻剩下她們一人也不知道何去何從。
獨自留在島上也知道根本就沒有活路。
此刻聽到朱高煦的話後簡直是如籟天音。
沒有猶豫,立刻跪倒在地感謝起來。
朱高煦看向剩下的幾人。
一人猶豫一番之後,試探著問道。
“小女子願意留在這裏,但還是想迴去見娘親最後一麵,不知……”
為難的看向朱高煦。
她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過分。
人家又不欠她什麽。
這樣祈求是有些無禮的。
所以說著說著就有些說不下去了。
朱高煦倒是沒有在意。
隨意的說道。
“沒有問題。”
“其他人若是想迴去看看,一起迴去就好。”
“但隻能將你們送到海津。”
“到時候給你們點盤纏,能不能找迴家裏就看你們了。”
“而且,若是到時候反悔也沒關係,好好在家待著就行。”
“實在過不下去,來大沽鎮,我送你們過來。”
朱高煦耐心的說道。
反正他到時候是要迴去的。
就當捎一段路就行。
“多謝恩人!”
聽到朱高煦的話。
眾人一齊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周圍的其餘兩國女子。
看到這些大明女子跪在地上大哭。
雖然聽不懂語言。
但已經養成了條件反射。
一看情況不對,就一同跪倒在地。
什麽也不知道就一陣哇哇亂叫。
高麗女子喊什麽他不清楚。
但扶桑女一聲聲亞麻跌他倒是聽的一清二楚。
額頭一陣黑線。
幹嘛呢你們?
懶得打理,看向大明女子。
最後隻有六人想要迴去看一眼。
但所有人都答應一定會來這邊。
朱高煦看向這群女子。
淡然的問道。
“你們識字嗎?”
二十多個女子緩緩搖頭。
隻有一個女人站了出來。
女子名叫林音,是一名商人的女兒。
家裏富庶,也接觸過詩文。
朱允炆滿意的看著她。
“這段時間無事的時候,讓其她人也學會一些簡單的字。”
“若是能讓這些高麗人和扶桑人也學會就更好了。”
眼中閃爍。
他不喜歡扶桑文化。
終有一天他會將其完全覆滅。
但現在手中人手還是有些少。
文化人更是少的可憐。
暫時這個計劃還沒有辦法展開。
林音點點頭。
雖然不知道對方要幹什麽,但既然是恩人吩咐下來那照做就好。
“石當,安排人在周圍選一個合適的地帶。”
“給這些姑娘也找一些衣物。”
這個山洞雖然景色不錯。
但還是太過於被動了。
隻有一個口子。
被人堵在外麵扔兩把火就沒了。
雖然以他們的實力也不用擔心被人狼狽的打進來。
但還是保險點為好。
石當應了一聲,帶著一群人離開。
扶桑、高麗女子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
看到大明女子被帶走後,老實的跟在後麵。
……
朱高煦在琉璃群島紮根的時候。
燕王府中。
朱棣也收到了京城傳來的信件。
“王爺,信上所寫什麽內容?”
一旁,一個和尚看到朱棣臉色不對,好奇的問道。
朱棣沒有隱瞞,直接將信件遞給了和尚。
對於姚廣孝他沒有任何的戒備。
當初馬皇後死去,他迴京奔喪的時候。
被等在宮外準備做法的姚廣孝一眼看中。
隨後在迴封地的時候對方也跟著一起過來。
這些年來。
隨著兩人的接觸。
朱棣越發發現這個和尚的不凡。
姚廣孝儼然已經成為朱棣身邊的第一謀士。
姚廣孝將信件拿在手中一看。
秦王走了!
隻是驚訝一番,姚廣孝就眯起了眼睛。
兩條眉毛不停的抖動。
片刻後,搖了搖頭。
可惜,晉王還在。
不然以燕王的能力,說不定還真的能被朱元璋看中。
朱元璋以往特意頒布一條嫡長子繼承製。
雖然避免了兄弟相殘,血親殘殺,但也產生了許多的限製。
兄終弟及,子承父業。
這都是很合理的。
但按長幼排序。
秦王,晉王都在燕王的上方。
無論如何也排不到朱棣。
這也是一種遺憾。
朱棣不論是兄弟當中還是與朱允炆相比,能力都強了不止一籌。
但就是天不遂人意。
在朱棣麵前,姚廣孝也不必掩飾什麽。
感慨的說道。
“若是晉王……”
“姚師傅!”
朱棣連忙打斷。
姚廣孝笑了笑,不再多說。
朱棣眼光閃爍,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對於秦王,兩人也算是一起長大的,關係也是不錯的。
隻不過後來各自前往封地後,就基本沒有了聯係。
再加上這些年來朱樉傳出的各種不堪言行,朱棣對於這個二哥的觀感也有所下滑。
可以說是不恥!
所以此刻收到消息時反倒沒有任何的悲傷。
耐心的等待著眾人的決定。
正好剛剛來到此地,他也決定將這個小島成為他的勢力緩衝地帶。
到時候將兵力帶來的時候可以在這裏進行休整。
而這段時間也會待在這裏。
將周邊的勢力清剿一下。
看向其餘的女子。
高麗話他也不會說。
也不準備去商量。
大明女子的話他還有閑情往迴送一下。
但高麗和扶桑除了留在這裏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他也沒有閑工夫去特意送一下。
在場大明的女子大概有二十多名。
除了一個已經呆傻,一個人蹲在一邊傻笑之外。
其餘人還基本保持著正常。
也有可能心靈已經受創,隻是暫時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至於身體上的傷害,已經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了。
一個個的身體就沒有完整的。
最可怖的是一名女子衣服破爛露出的大腿之上。
整個大腿血肉模糊,骨頭都翻出了一大片。
上麵依稀可見亂七八糟的……牙齒印。
隻是看了一眼,朱高煦就將視線轉開。
等到女子哭聲終於停止之後,麵麵相覷不知道如何是好。
相互對視著一言不發。
看到這副場景。
朱高煦又說了一句。
“你們也不要擔心丟在這裏死路一條。”
“我們現在隻有二百人左右。”
“但之後還會有源源不斷的軍隊抵達。”
“幾年之後甚至還會讓百姓往這邊遷移。”
“即使不在這個地方,也會往扶桑遷移。”
“你們完全可以融入其中,開始自己新的生活。”
話音剛落,其中幾個女子立馬眼睛大亮。
她們的家人都在上一次遇到海盜時被殺個幹淨。
此刻剩下她們一人也不知道何去何從。
獨自留在島上也知道根本就沒有活路。
此刻聽到朱高煦的話後簡直是如籟天音。
沒有猶豫,立刻跪倒在地感謝起來。
朱高煦看向剩下的幾人。
一人猶豫一番之後,試探著問道。
“小女子願意留在這裏,但還是想迴去見娘親最後一麵,不知……”
為難的看向朱高煦。
她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過分。
人家又不欠她什麽。
這樣祈求是有些無禮的。
所以說著說著就有些說不下去了。
朱高煦倒是沒有在意。
隨意的說道。
“沒有問題。”
“其他人若是想迴去看看,一起迴去就好。”
“但隻能將你們送到海津。”
“到時候給你們點盤纏,能不能找迴家裏就看你們了。”
“而且,若是到時候反悔也沒關係,好好在家待著就行。”
“實在過不下去,來大沽鎮,我送你們過來。”
朱高煦耐心的說道。
反正他到時候是要迴去的。
就當捎一段路就行。
“多謝恩人!”
聽到朱高煦的話。
眾人一齊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周圍的其餘兩國女子。
看到這些大明女子跪在地上大哭。
雖然聽不懂語言。
但已經養成了條件反射。
一看情況不對,就一同跪倒在地。
什麽也不知道就一陣哇哇亂叫。
高麗女子喊什麽他不清楚。
但扶桑女一聲聲亞麻跌他倒是聽的一清二楚。
額頭一陣黑線。
幹嘛呢你們?
懶得打理,看向大明女子。
最後隻有六人想要迴去看一眼。
但所有人都答應一定會來這邊。
朱高煦看向這群女子。
淡然的問道。
“你們識字嗎?”
二十多個女子緩緩搖頭。
隻有一個女人站了出來。
女子名叫林音,是一名商人的女兒。
家裏富庶,也接觸過詩文。
朱允炆滿意的看著她。
“這段時間無事的時候,讓其她人也學會一些簡單的字。”
“若是能讓這些高麗人和扶桑人也學會就更好了。”
眼中閃爍。
他不喜歡扶桑文化。
終有一天他會將其完全覆滅。
但現在手中人手還是有些少。
文化人更是少的可憐。
暫時這個計劃還沒有辦法展開。
林音點點頭。
雖然不知道對方要幹什麽,但既然是恩人吩咐下來那照做就好。
“石當,安排人在周圍選一個合適的地帶。”
“給這些姑娘也找一些衣物。”
這個山洞雖然景色不錯。
但還是太過於被動了。
隻有一個口子。
被人堵在外麵扔兩把火就沒了。
雖然以他們的實力也不用擔心被人狼狽的打進來。
但還是保險點為好。
石當應了一聲,帶著一群人離開。
扶桑、高麗女子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
看到大明女子被帶走後,老實的跟在後麵。
……
朱高煦在琉璃群島紮根的時候。
燕王府中。
朱棣也收到了京城傳來的信件。
“王爺,信上所寫什麽內容?”
一旁,一個和尚看到朱棣臉色不對,好奇的問道。
朱棣沒有隱瞞,直接將信件遞給了和尚。
對於姚廣孝他沒有任何的戒備。
當初馬皇後死去,他迴京奔喪的時候。
被等在宮外準備做法的姚廣孝一眼看中。
隨後在迴封地的時候對方也跟著一起過來。
這些年來。
隨著兩人的接觸。
朱棣越發發現這個和尚的不凡。
姚廣孝儼然已經成為朱棣身邊的第一謀士。
姚廣孝將信件拿在手中一看。
秦王走了!
隻是驚訝一番,姚廣孝就眯起了眼睛。
兩條眉毛不停的抖動。
片刻後,搖了搖頭。
可惜,晉王還在。
不然以燕王的能力,說不定還真的能被朱元璋看中。
朱元璋以往特意頒布一條嫡長子繼承製。
雖然避免了兄弟相殘,血親殘殺,但也產生了許多的限製。
兄終弟及,子承父業。
這都是很合理的。
但按長幼排序。
秦王,晉王都在燕王的上方。
無論如何也排不到朱棣。
這也是一種遺憾。
朱棣不論是兄弟當中還是與朱允炆相比,能力都強了不止一籌。
但就是天不遂人意。
在朱棣麵前,姚廣孝也不必掩飾什麽。
感慨的說道。
“若是晉王……”
“姚師傅!”
朱棣連忙打斷。
姚廣孝笑了笑,不再多說。
朱棣眼光閃爍,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對於秦王,兩人也算是一起長大的,關係也是不錯的。
隻不過後來各自前往封地後,就基本沒有了聯係。
再加上這些年來朱樉傳出的各種不堪言行,朱棣對於這個二哥的觀感也有所下滑。
可以說是不恥!
所以此刻收到消息時反倒沒有任何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