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高煦的真情流露下,第二日朱高熾就朝著北平方向趕去。
媳婦都沒有帶。
在石不的暗中保護下一個人騎著馬離開。
不是來不及帶。
他有自己的打算。
他還準備著再迴來呢。
若是之後父王將他扣留。
他也能借口迴來接世子妃逃過一劫。
將朱高熾送走之後,朱高煦直接在屋子裏和兩個老婆嬉戲了幾日。
至於運鹽一事,他已經全部交給唐月等人運行。
就這樣幾天時間匆匆而過。
等他再次見到朱高熾的時候。
對方已經將鹽引拿到手。
隻是迴了新城之後屁股幾天沒有挨凳子。
朱高煦也沒有多問。
還是給對方留點自尊心吧!
而唐月那邊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港口處。
朱高煦看著麵前數百艘商船。
手高高抬起,再狠狠落下。
大喊一聲。
“出發!”
船上的人員立馬大聲唿和起來。
除了從新城招攬的夥計,管事。
朱高煦還為每條船配備了四名士兵和兩名三流高手。
並且每個地區都派遣了兩名二流高手或一名一流高手坐鎮。
基本上新城的中堅高手都派出去了。
若有人敢隨便插手。
就將對方的手給剁下來。
浩浩蕩蕩的船隻順流而下。
等船影消失之後,朱高煦緩緩轉身。
“迴去等消息吧!”
一旁的朱高熾馬上跟了上來。
“老二,不會出什麽事吧?”
到了現在,他才感覺到一絲絲的害怕。
到時候不隻是豪門大族受損。
朝廷也定然會受到巨大的震動。
皇爺爺不會打死他們吧?
朱高煦仿佛能聽到他的心聲。
不在意的說道。
“放心,皇爺爺不會打死我們的。”
“最多就是把我們押解到京城,抽我們即使鞭子,把我們扔小黑屋子裏關上幾個月。”
【來自朱高煦的幽怨+70。】
嗔怒的看了朱高煦一眼。
謝謝你啊!
聽你這麽一安慰。
更害怕了。
“哈哈哈,開個玩笑。”
“看你嚇得。”
“放心,到時候皇爺爺最多關個十天八天的,不會幾個月。”
朱高熾:“……”
……
在朱高煦的商船散到大明各地的同時。
皇宮當中。
朱元璋將奏折放下。
“二虎,高煦那孩子現在應該迴到北平了吧?”
二虎上前說道。
“皇爺,沒有!”
“沒有?”
朱元璋眉毛一挑。
他本是閑著無事隨便一問。
沒想到得到的答案卻和他想的有點不一樣。
這時間,來迴跑兩次都夠了吧?
對方怎麽還沒迴去?
二虎也不敢猶豫。
直接解釋起來。
“皇爺,朱高煦可能短時間不會迴北平了。”
“當初離開京城之後他就直接去往了新城,這段時間一直待在那邊。”
“新城?新城又是什麽地方?”
朱元璋一臉疑惑的問道。
“新城是朱高煦前兩年在海津建立的一座城市。”
之前二虎跟朱元璋匯報過這件事情。
但那時候朱元璋以為是朱高煦隨意胡鬧,也沒有在意。
二虎當然不能指出朱元璋記性不行,隻好重新說了一遍。
“哦哦!”朱元璋恍然大悟:“你好像跟咱提過這件事情。”
不等二虎開口就再次說道。
“怎麽?那座城還真的讓他建成了?”
二虎點點頭。
“此刻城內的住戶已經有了幾萬餘人。”
聽到這話,朱元璋皺了皺眉。
“可是朱高煦強行讓百姓遷移?”
對於老百姓他最為清楚。
隻要不是活不下去絕對不會隨意挪窩的。
但朱高煦短短兩年時間久讓城中多了幾萬人。
沒什麽貓膩他都覺得不可能。
說不定是老四為了讓兒子開心,專門讓人補充了一些進去。
以老四那胡鬧的性子,也不是不可能。
二虎搖搖頭。
“並沒有……”
隨後他將朱高煦的措施詳細的講了一遍。
聽到收留流民的時候,朱元璋欣慰的點點頭。
聽到朱高煦的城池建造的與普通城市與眾不同時,又是滿臉的好奇。
沉默半晌之後,看向二虎。
“二虎,那裏真有你說的那麽有意思?”
二虎尷尬的笑了笑。
“都是屬下進行的匯報,卑職也不是太過了解。”
朱元璋點點頭。
倒也沒有為難他。
隻不過眼中的思索卻並沒有停止。
就當二虎以為朱元璋已經累了的時候。
朱元璋再次開口。
淡淡的問道。
“二虎,你說咱去新城瞧瞧好不好啊?”
二虎沒有迴答。
他怎麽可能替朱元璋做決定。
朱元璋也定然不會是尋求他的意見。
果然,剛說完沒有兩秒。
朱元璋就再次說道。
“必須去。”
“咱一定要去瞧瞧,那裏真有你說的那麽好?”
“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
起身在桌子邊踱步兩圈。
“是啊!咱該去看看!”
“準備一番,三日後去北平,不要告知任何人。”
“這段時間讓允炆監國。”
“咱也是該好好放鬆放鬆了!”
歎息一聲,大殿當中陷入了安靜。
……
唐月已經來到了杭州。
為了避人耳目。
一直在船隻上沒有下去。
時不時就有護衛將信件傳遞到他的手中。
“唐管事,所有人員全部就位。”
“我們還是按照計劃十六號早晨一起發動?”
一名山羊胡的老者激動的說道。
他知道自己即將趕出什麽驚天地的大事。
即使得知消息已經幾十天。
但到了這一刻還是忍不住的激動。
“嗯!”黑暗當中的唐月緩緩點頭。
十六日早晨。
一艘艘商船在眾人沒有反應過來之時,在大明各地同時靠岸。
當第一個經過的百姓聽到唿喊向前的那一步。
鹽戰也就此打響。
隨後大批大批的人流湧向船隻。
短短兩天時間就引起了整個大明朝的震動。
剛剛準備好出行的朱元璋,剛剛將腳步邁出京城大門。
就被從各地奔馳而來的信使擋住了北上的腳步。
皺眉看了看身邊經過的第十匹快馬。
他知道定然有什麽大事要發生。
不禁擔心起來。
允炆剛剛上手,沒有任何經驗,能處理得了嗎?
猶豫一番之後還是轉頭看向二虎。
“迴去!”
北平一行,隻能等事情安定之後再做打算。
媳婦都沒有帶。
在石不的暗中保護下一個人騎著馬離開。
不是來不及帶。
他有自己的打算。
他還準備著再迴來呢。
若是之後父王將他扣留。
他也能借口迴來接世子妃逃過一劫。
將朱高熾送走之後,朱高煦直接在屋子裏和兩個老婆嬉戲了幾日。
至於運鹽一事,他已經全部交給唐月等人運行。
就這樣幾天時間匆匆而過。
等他再次見到朱高熾的時候。
對方已經將鹽引拿到手。
隻是迴了新城之後屁股幾天沒有挨凳子。
朱高煦也沒有多問。
還是給對方留點自尊心吧!
而唐月那邊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港口處。
朱高煦看著麵前數百艘商船。
手高高抬起,再狠狠落下。
大喊一聲。
“出發!”
船上的人員立馬大聲唿和起來。
除了從新城招攬的夥計,管事。
朱高煦還為每條船配備了四名士兵和兩名三流高手。
並且每個地區都派遣了兩名二流高手或一名一流高手坐鎮。
基本上新城的中堅高手都派出去了。
若有人敢隨便插手。
就將對方的手給剁下來。
浩浩蕩蕩的船隻順流而下。
等船影消失之後,朱高煦緩緩轉身。
“迴去等消息吧!”
一旁的朱高熾馬上跟了上來。
“老二,不會出什麽事吧?”
到了現在,他才感覺到一絲絲的害怕。
到時候不隻是豪門大族受損。
朝廷也定然會受到巨大的震動。
皇爺爺不會打死他們吧?
朱高煦仿佛能聽到他的心聲。
不在意的說道。
“放心,皇爺爺不會打死我們的。”
“最多就是把我們押解到京城,抽我們即使鞭子,把我們扔小黑屋子裏關上幾個月。”
【來自朱高煦的幽怨+70。】
嗔怒的看了朱高煦一眼。
謝謝你啊!
聽你這麽一安慰。
更害怕了。
“哈哈哈,開個玩笑。”
“看你嚇得。”
“放心,到時候皇爺爺最多關個十天八天的,不會幾個月。”
朱高熾:“……”
……
在朱高煦的商船散到大明各地的同時。
皇宮當中。
朱元璋將奏折放下。
“二虎,高煦那孩子現在應該迴到北平了吧?”
二虎上前說道。
“皇爺,沒有!”
“沒有?”
朱元璋眉毛一挑。
他本是閑著無事隨便一問。
沒想到得到的答案卻和他想的有點不一樣。
這時間,來迴跑兩次都夠了吧?
對方怎麽還沒迴去?
二虎也不敢猶豫。
直接解釋起來。
“皇爺,朱高煦可能短時間不會迴北平了。”
“當初離開京城之後他就直接去往了新城,這段時間一直待在那邊。”
“新城?新城又是什麽地方?”
朱元璋一臉疑惑的問道。
“新城是朱高煦前兩年在海津建立的一座城市。”
之前二虎跟朱元璋匯報過這件事情。
但那時候朱元璋以為是朱高煦隨意胡鬧,也沒有在意。
二虎當然不能指出朱元璋記性不行,隻好重新說了一遍。
“哦哦!”朱元璋恍然大悟:“你好像跟咱提過這件事情。”
不等二虎開口就再次說道。
“怎麽?那座城還真的讓他建成了?”
二虎點點頭。
“此刻城內的住戶已經有了幾萬餘人。”
聽到這話,朱元璋皺了皺眉。
“可是朱高煦強行讓百姓遷移?”
對於老百姓他最為清楚。
隻要不是活不下去絕對不會隨意挪窩的。
但朱高煦短短兩年時間久讓城中多了幾萬人。
沒什麽貓膩他都覺得不可能。
說不定是老四為了讓兒子開心,專門讓人補充了一些進去。
以老四那胡鬧的性子,也不是不可能。
二虎搖搖頭。
“並沒有……”
隨後他將朱高煦的措施詳細的講了一遍。
聽到收留流民的時候,朱元璋欣慰的點點頭。
聽到朱高煦的城池建造的與普通城市與眾不同時,又是滿臉的好奇。
沉默半晌之後,看向二虎。
“二虎,那裏真有你說的那麽有意思?”
二虎尷尬的笑了笑。
“都是屬下進行的匯報,卑職也不是太過了解。”
朱元璋點點頭。
倒也沒有為難他。
隻不過眼中的思索卻並沒有停止。
就當二虎以為朱元璋已經累了的時候。
朱元璋再次開口。
淡淡的問道。
“二虎,你說咱去新城瞧瞧好不好啊?”
二虎沒有迴答。
他怎麽可能替朱元璋做決定。
朱元璋也定然不會是尋求他的意見。
果然,剛說完沒有兩秒。
朱元璋就再次說道。
“必須去。”
“咱一定要去瞧瞧,那裏真有你說的那麽好?”
“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
起身在桌子邊踱步兩圈。
“是啊!咱該去看看!”
“準備一番,三日後去北平,不要告知任何人。”
“這段時間讓允炆監國。”
“咱也是該好好放鬆放鬆了!”
歎息一聲,大殿當中陷入了安靜。
……
唐月已經來到了杭州。
為了避人耳目。
一直在船隻上沒有下去。
時不時就有護衛將信件傳遞到他的手中。
“唐管事,所有人員全部就位。”
“我們還是按照計劃十六號早晨一起發動?”
一名山羊胡的老者激動的說道。
他知道自己即將趕出什麽驚天地的大事。
即使得知消息已經幾十天。
但到了這一刻還是忍不住的激動。
“嗯!”黑暗當中的唐月緩緩點頭。
十六日早晨。
一艘艘商船在眾人沒有反應過來之時,在大明各地同時靠岸。
當第一個經過的百姓聽到唿喊向前的那一步。
鹽戰也就此打響。
隨後大批大批的人流湧向船隻。
短短兩天時間就引起了整個大明朝的震動。
剛剛準備好出行的朱元璋,剛剛將腳步邁出京城大門。
就被從各地奔馳而來的信使擋住了北上的腳步。
皺眉看了看身邊經過的第十匹快馬。
他知道定然有什麽大事要發生。
不禁擔心起來。
允炆剛剛上手,沒有任何經驗,能處理得了嗎?
猶豫一番之後還是轉頭看向二虎。
“迴去!”
北平一行,隻能等事情安定之後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