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國三年三月初,西半島,新首城。


    蘭國和哥方人的戰事已接近尾聲,我軍騎兵擊潰哥方左賢王部後,蘭軍便一鼓作氣,將其全部逐出國都黎城附近,斬獲超過1500人。隨後,蘭軍全部主力超過萬人進入香巴尼盟,並作出向北包抄哥方軍後路的態勢。


    哥方大可汗手中的人馬不如蘭西多,於是便留下右賢王部殿後,自己飛快北返草原。右賢王部且戰且退,又有上千人成了蘭軍矛下亡魂。


    自開春以來,哥方軍動員戰士近萬,一個月的戰鬥損失便超過3000人,元氣大傷,士氣跌入穀底,已基本無力南侵……至少蘭西是這麽認為的。


    對於我們來說,情況也漸漸變得複雜。雖然這一趟考察蘭國收獲頗豐,黎城的治理、蘭國軍隊的組織程度、蘭國一眾高官的性格都有了切身體會,但我軍的裝備、戰鬥力同樣也暴露在對方的眼中——騎兵的突騎戰術、人馬身披的藤甲、馬背上的高馬鞍,還有少數先鋒騎兵手持的、足以刺穿對方的銅矛頭——比石矛頭鋒利了不止一點點!


    這些細節都會被蘭國的有心人深入研究,除銅矛頭外,其他東西並沒有太高的技術門檻,假以時日,蘭軍中的高級將領們或許便有人能夠想通關節,進而達成技術或戰法突破。我軍在蘭國時間越長,暴露的先進經驗便越多,將來蘭軍的威脅便多一分。因此,隨著戰事向好,在黎城周邊的戰火逐漸熄滅後,我們便向蘭西辭行,並飛快迴到了西半島尖的新首城。蘭王同樣也像送瘟神一般,立即同意了我們離開——看來他也很怕暴露虛實。


    在新首城,足足20艘大船的海軍已經就緒。氣候漸漸轉暖,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運人!


    在秋末前,風暴島上剩下的近6萬人必須全部轉移至西半島上。鑒於西半島肯定“接待”不了這麽多人,其中七成的人要橫穿西半島和波爾多盟,越過大神山迴到我們的本土,並打散加入各侯國。此外,在西半島上我決定分封最大的兩個部落聯盟——葉盟和夏盟——為諸侯國,帶領留下的人鎮守新納入版圖的西半島地區。


    準備完畢,我和嚴青眼、佘遠跟隨20艘海船起航,首建和元丙則留在西半島上分別負責整理住所和軍事防禦,以待洶湧而來的移民。


    自冰雪融化後,夏盟統帥夏無忌早就翹首期待我們一行人了。到達風暴島(英格蘭島)後,我們先在夏盟稍作歇息,將夏清、夏利等人在大陸上的情況簡要講了講,隨即便催促夏無忌開始準備登船搬遷事宜了。


    據夏無忌講,島上絕大多數部落,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部落,都同意離開越來越危險的風暴島,去相對溫暖的大陸上生活,更何況大陸上還有同源同宗,且擁有一眾“神器”的“大尼天國”——剛剛弄明白這個詞時的我差點驚呆。


    除風暴島外,西邊還有個小一些的島上還有數千人,開春後也同大島取得了聯係,並製作木筏開始擺渡過來,加入遷徙大軍。


    當然,仍有少數人不願意離開風暴島這個“祖地”——安土重遷的習慣也不僅僅是華夏的專利。我大手一揮,隻要人數不多,想留下的人盡管留下,若有一日希望離開,可隨時遣人聯係我們,定會派船來接。不過,我再次提醒,風暴島的氣候環境將急劇惡化,留下的人將麵臨生存危機和生命危險,希望大家慎重考慮。


    最終,6萬人中僅4000餘人希望留下。我們緊急製定了計劃,按照先南後北的順序逐批將各部落運送至大陸。每個部落帶足全體人半個月的食物和必要器具,留下的人繼續狩獵、采集,盡可能將島上可食用的動植物搜刮幹淨——反正冬天也得被冰雪埋了,不如充分利用。


    南方諸部落聯盟按照夏、葉、春、秋、冬、石、土、玉的順序登船。夏盟、葉盟抵達西半島後,按照劃定好的國界,進駐首建、夏清他們已經清理出的住所暫住,並繼續在西半島地區狩獵、采集,為後續過境的諸部落提供一部分食物。


    其餘六盟和北方諸部落隨後依照計劃次序登船駛向新首城,船隊日日不息,自風暴島至新首城,一個白天便能走一個來迴——我要求每個月要運送8000人,10月初必須將全部人員運畢,除去夏季可能有的風暴和暴雨天氣,每月平均大約隻有半個月能夠運人,則船隊每日至少運輸600人,方能滿足我的指令。還好,現在的船大,20艘船運輸600人和隨行的物資綽綽有餘。


    移民抵達大陸後,在夏國和葉國進行簡單修整,便南下穿過波爾多盟和大神山抵達本土。首寶柱等一大批官員帶領的“接納團”會在大神山最西端的西海陘接受一批批的新移民,並按照分配計劃,派人指引其繼續向東、西、南三個方向行進,抵達最終分配的地方,沿途的物資確保充足。到達王畿或目的國後,後續的教育、工作等事宜均由當地自行安排,務必公平公正,不得歧視、虐待新加入的移民。


    波爾多盟被我們嚴令拿出全部多餘的食物……其實不止,大聖山盟的也被我連哄帶嚇薅過來了,移民沿途的吃喝、休息終於有了保障。比埃爾和弗比斯這倆家夥起初還老大不樂意,希望多積攢點物資北上打蘭西,也被我以盟約為由製止。作為聽話的迴報,我給他們倆每人送了10柄銅斧、20副銅鑿,新的“神器”把這倆家夥驚得完全忘了什麽打蘭西,抱著“寶貝”們研究了好幾天,連睡覺都擺在床頭。直到我派人提醒他們——這些玩意兒是用的!是用的!趕緊分給手下人砍樹加工木頭去!


    真沒出息啊……


    應付完這兩個貨,我便跟隨夏盟——馬上將變成夏國了——的首批移民乘船趕赴大陸。這批船隻依然采用劃槳作為動力,至於新動力——船帆的事情,佘大堅手下的新得力幹將元涉正在帶領一個龐大團隊晝夜研究,試驗了獸皮、葉子紙、編繩等一係列材料,均無法做出我描述的“吃風帆船”——或是處處漏風,或是一觸即破。日前在風暴島時,首建提了一句,說元涉他們正在改變思路,放棄那些具有韌性的柔軟材料,改用薄木板試驗,不知效果如何。


    船隻在黑色的海中起伏,正午的陽光照得海麵泛起粼粼波光。後世的著名的英吉利海峽,此時還遠遠沒有那麽多國家間的政治、軍事意義,維京人的龍頭戰艦尚未降臨,征服者威廉的船隊仍未出發,拿破侖睥睨世界的馬鞭也未指向這裏,整個海峽顯得靜謐而深邃、安靜且祥和。突然,遠處的海中掀起一陣巨響,一個龐大的身影躍出海麵,帶起晶瑩的水珠彩虹,隨即沒入深海,濺起一片巨大的雪白浪花。


    鯨魚!海中之王!


    我和船上眾人聞聲,快步跑到一側船舷,腳下的船都被擠壓的向一邊略帶傾斜,其他船上的人也開始紛紛好奇觀看。隨即,更多的鯨背出水,似驚鴻一瞥般,展示著水下身軀的龐大和神秘。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裏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寬廣的深海,巨大的生靈,幾億年不變的那麽完美。但自今日起,新的海洋征服者傲然屹立在海上,一改此前危險的“小舢板擺渡”,開始帶領龐大規模的人口航行在寬闊的海麵上,在陸地和島嶼之間自由遷徙。我們腳下的船隻依然很小,材料尚且簡陋,動力仍舊落後,但邁出的這一小步,是尼國航海業的開始,也是這個時空的人類征服星辰大海的一大步。


    數百人的移民都看到了海中脊背寬廣、似海中孤島的巨獸,心中震撼莫名。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後來大量從事陸地上的其他行業,此後一輩子都未有機會再出海,但迴憶起當年的海上盛景,仍會心潮澎湃,激動莫名。船隊旁遊走的海中之王,仿佛護航的神靈般,將人們從氣候惡劣的死亡之地歡送至溫暖、富足的新世界,又仿佛新移民同夢中的“大尼天國”的紐帶,將他們同令人向往、融入,並終生熱愛的新祖國命運相連。


    尼國三年三月,尼安德特族群為躲避冰期的向南大遷徙,伴隨著海上漂浮的船隊,開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迴尼安德特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義凱司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義凱司令並收藏夢迴尼安德特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