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裏克自幼在哥方草原上生長,從小便被父親扔在馬背上訓練,從不斷跌落馬背到駕馭馬匹緩緩前行便用了一整年時間。隨後數年,幼小的杜裏克同一眾兄弟騎馬看管牧群,繼而加入套馬隊捕獲野馬。10歲那年,表現優秀的他便被選中,訓練馬上使用武器,以擊殺威脅馬群、畜群生存的豺狼鬣狗等兇獸。
同獸群廝殺幾年,杜裏克的騎術和擲矛術已經爐火純青,便同許多同齡人一起,被選入左賢王部的千人隊,開始同曼方人和蘭國人對抗。在數次戰鬥中,杜裏克斬獲不俗,同樣馬術精湛的曼方騎兵多次被他驚險刺下馬,裝備精良武器眾多的蘭軍步兵方陣也數次被他所在的千人隊踏破。靠著積年的軍功,杜裏克榮升百夫長,管理一整個百人隊,並依靠數年來搶掠、繳獲的豐厚戰利品成了家,目前家裏除妻子外,還有兩名女奴,分別搶自曼方右賢王部和蘭國洛林盟。
此次跟隨主力南下,杜裏克深知同往年劫掠性質的進攻不同,哥方草原今年已經幾乎長不出草來了,無數牲畜凍餓而死,整個族群麵臨嚴重的生存危機,不從蘭國手中奪取足夠的溫暖土地,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都要在下一場風雪中成為“豐碑”。
為了家人,為了全族老幼生存,杜裏克同千千萬萬拿起武器的哥方騎兵一道,出其不意於開春之際攻入蘭國境內,直驅國都黎城。在奇襲攻占黎城的計劃失敗後,左賢王部四個千人隊——目前還剩下三千人出頭——便一直在黎城周邊襲擾劫掠,拖延蘭軍主力北上,等待右賢王部和大可汗本部的到來。
前幾日,蘭王直轄的圖爾軍拔營北上,杜裏克的千夫長判斷,北方大可汗和右賢王的攻勢加強,導致蘭軍不得不增援,而黎城附近的蘭軍數量減少,給了孤軍深入的左賢王部機會,一個徹底定乾坤的戰機——
消滅或重創這支蘭軍,令邊境蘭軍主力進退失據!
一旦國都附近兵力不足,蘭王要麽坐視國都被圍困、焚劫,要麽自前方調兵迴來——他大概率會調兵迴來保護自己的安危,這樣北方的主力或能咬住迴援的蘭軍,通過一路不斷地襲擾殲滅他們,或直接全軍壓上,強攻已經遭到削弱的洛林軍,突破邊境與左賢王部會師黎城!
隻要打贏眼前這一仗,哥方人的整個局麵便滿盤皆活。
接下來幾日,左賢王部加強了行動,在國都附近將蘭軍不斷“拉扯”得越來越分散,終於,在成功“引誘”2000餘名蘭軍分赴其他方向後,哥方主力靠著馬匹的機動性突然集結,向著比他們僅多數百人的蘭軍大隊直奔而來!
在杜裏克眼中,哥方騎兵不僅機動力高,且在戰場上能夠借助馬速投矛,對步兵造成重大殺傷,待損失慘重的步兵陣型散亂之際,便全軍衝入瀕臨潰散的方陣,開始一邊倒的屠戮——這戰法對上蘭軍幾乎無往不利,蘭軍要麽憑借人數優勢不被打崩,要麽便隻能躲在城柵後麵同哥方人對射。
不過,在正麵對抗中也並不是沒有風險。據自己的哥哥迴憶,有一次對上蘭國大聖山軍時,一個人高馬大的壯漢步兵用手中的長矛硬磕他戰友的長矛,竟將衝鋒中的戰友震下馬來,隨即戰友便被衝上來的壯漢一矛挑死。
但願我遇不上這樣的壯漢!杜裏克心裏如是想:這樣的勇士,究竟什麽樣的軍隊才能殺死他呢?
晨霧漸散,蘭軍主力陳列眼前,他們派出的先鋒,居然也是騎兵!
隔得太遠看不清具體細節,但看到“蘭軍”騎兵後,身邊的戰友紛紛哈哈大笑,杜裏克臉上也有了笑容,隨即擺起他百夫長的架子,大喊一聲:“都別笑了!戰場上不許輕敵!都忘了嗎?”
“老大,別繃著了!”一名平日作戰勇敢、性格開朗的士兵喊道:“難得蘭國的懦夫們雄起一次,居然敢騎馬來找我們了,這還不值得咱們開心開心嗎?”
“就是!蘭國人今天很對咱的口味!俺哈裏克保證,就算今兒殺光了對麵的蘭國騎兵,俺也保證不笑話他們一句,反而要稱讚一聲好漢!”
士氣如此,杜裏克也不再強行壓著手下。他轉過頭,輕鬆的心頭忽然浮上一絲疑雲——跟哥方人拚騎兵,蘭國人為什麽要來送死呢?
會不會有古怪?
正當杜裏克考慮是否派人提醒一下千夫長之時,對麵的蘭軍騎兵居然率先……衝鋒了?!
無暇多想,作為先鋒千人隊,杜裏克同他的百人隊與其餘百人隊一起發起了衝鋒——騎兵對衝時的馬速至關重要,早發起衝鋒提高馬速,則多一分生的希望。
哥方騎兵按照以往經驗散的很開,陣型稀稀拉拉,卻急速加快——果然是天生的馬戰士!
對麵的蘭軍騎兵越來越近,判斷著對方的馬速遠不如自己,杜裏克心中一聲冷笑:就這水平也敢騎馬上戰場?今天你們死定了!
近了,更近了!杜裏克清晰地看到,對方騎兵身上穿著奇怪的衣服,馬麵和馬胸上也裹著類似獸皮的東西——嗯,裝扮得還挺豪華,一會殺光他們後,我一定要扒一套自己用!
進入射程,杜裏克與他的上千戰友們紛紛嫻熟地擲矛向前,千柄石矛唿嘯射入對方騎兵陣列,然後……沒有然後,預料中的敵軍紛紛落馬,戰馬成排倒斃的現象並未出現。
刀槍不入嗎?杜裏克心中的陰雲更深了,再擲!
第二波,第三波投矛向前,力道越來越大,杜裏克清晰地看到,有的投矛正正擊中了馬脖子,卻被彈開落地。一杆投矛插入了一名騎兵的肩窩,但他卻並未因失血過多落馬,反而帶著矛杆繼續衝鋒!
瘋子,這些人絕對是瘋子!
杜裏克的輕視之心已經完全收起,雖不知對麵的敵軍是如何做到的,但三輪齊射已過,接下來將不可避免地同對方撞在一起,一如此前同曼方騎兵交戰時那樣——長矛相接,騎兵落馬,被後續騎兵踩入泥土,以命換命看誰先崩潰!
真要如此了嗎?
杜裏克心說,老子不怕!我們的人數是對方的近兩倍。拚死人?先撐不住的一定是你們!
……
數十米的距離轉瞬即至,雙方騎兵紛紛伸出長矛互刺,或以長矛橫掃,期望將對方掃下馬。
麵前的敵軍已經能分辨清晰,周身穿著奇怪的衣服,好像……樹木或灌木做的衣物一般。來不及細琢磨,杜裏克揮矛橫掃,對麵的敵軍仿佛心有靈犀般也挺矛橫掃——要落地了,杜裏克心想:落地後也不是完全不能活,而是要憑借豐富經驗躲開飛奔的馬兒,避免被撞飛或被踩死,這一點自己有充足的戰場經驗,對方可未必有這本事。
下一秒,長矛相接,杜裏克從馬背上飛了出去,他用餘光望著對方——仍然穩穩坐在馬背上……
怎麽可能?!
感受到對麵騎兵略帶嘲諷的目光……這張臉跟此前見過的蘭國人有些不同,一時難以分辨。
心中的震撼影響了杜裏克的心神,落地的他被後續疾馳而來的騎兵撞上天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杜裏克向下望去——他百人隊中的戰友紛紛落馬,矛術最優秀的哈裏克手中的長矛紮在一名敵軍身上,而敵軍的矛也刺中,哦不,直接刺穿了他!哈裏克周身鮮血噴湧,對方卻安如泰山。
……
哥方人的先鋒軍上千人迅速被打穿,我軍傷亡極其輕微。而後麵的千人隊馬速仍未提起來,距離尚遠。寇齊和元丙分別緊急整隊,令我軍騎兵複又形成緊密的衝鋒陣型,並開始再次提速衝鋒。
戰場外的蘭西、蘭丘一幹人目瞪口呆地看著我軍騎兵一個衝鋒便擊潰了一整個哥方千人隊,緊接著是第二個,而後兩個建製不全的千人隊見狀,連打都不敢打,便拍馬逃之夭夭……
蘭丘最先反應過來,大吼一聲:“都愣著幹什麽?全軍突擊!追擊哥方人!”
隨著蘭丘的喊聲,第一場春雨,伴著蘭軍的齊聲呐喊,淅淅瀝瀝地降至人間。雨水迅速衝刷著剛剛戰鬥過的血跡,仿佛哥方人潰敗的安魂曲,又仿佛被震撼到極致的蘭國上下心中一致的陰翳。
尼國騎兵,不,尼國軍隊在蘭國高層麵前一亮相,便打消了蘭西心中“戰後趁機解決掉這支南蠻”等任何不軌之心。此後,無論形勢如何變遷,蘭王都竭力避免與我軍直接交鋒……這種心理還無意中催生了其他我們意想不到的事件。而在這一刻,尼蘭兩國的和平,終於有了最現實的土壤——威懾!蘭國人對尼國戰鬥力的恐懼,在某些危機加持下反而會演化為崇拜,並極大推動了日後兩國的合並進程。
此時,人無分老幼,地無分南北,從大神山以南到風暴島,整個尼安德特族群二十餘萬人的安居樂業有了徹底保障,人解甲,馬卸鞍。而尼安德特人同智人的合作、融合,也繼蒙多部投奔之後再一次開始生長,並隨著重大事件的不斷爆發而迅速發展壯大。
第九章《二十萬人齊解甲》完。
同獸群廝殺幾年,杜裏克的騎術和擲矛術已經爐火純青,便同許多同齡人一起,被選入左賢王部的千人隊,開始同曼方人和蘭國人對抗。在數次戰鬥中,杜裏克斬獲不俗,同樣馬術精湛的曼方騎兵多次被他驚險刺下馬,裝備精良武器眾多的蘭軍步兵方陣也數次被他所在的千人隊踏破。靠著積年的軍功,杜裏克榮升百夫長,管理一整個百人隊,並依靠數年來搶掠、繳獲的豐厚戰利品成了家,目前家裏除妻子外,還有兩名女奴,分別搶自曼方右賢王部和蘭國洛林盟。
此次跟隨主力南下,杜裏克深知同往年劫掠性質的進攻不同,哥方草原今年已經幾乎長不出草來了,無數牲畜凍餓而死,整個族群麵臨嚴重的生存危機,不從蘭國手中奪取足夠的溫暖土地,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都要在下一場風雪中成為“豐碑”。
為了家人,為了全族老幼生存,杜裏克同千千萬萬拿起武器的哥方騎兵一道,出其不意於開春之際攻入蘭國境內,直驅國都黎城。在奇襲攻占黎城的計劃失敗後,左賢王部四個千人隊——目前還剩下三千人出頭——便一直在黎城周邊襲擾劫掠,拖延蘭軍主力北上,等待右賢王部和大可汗本部的到來。
前幾日,蘭王直轄的圖爾軍拔營北上,杜裏克的千夫長判斷,北方大可汗和右賢王的攻勢加強,導致蘭軍不得不增援,而黎城附近的蘭軍數量減少,給了孤軍深入的左賢王部機會,一個徹底定乾坤的戰機——
消滅或重創這支蘭軍,令邊境蘭軍主力進退失據!
一旦國都附近兵力不足,蘭王要麽坐視國都被圍困、焚劫,要麽自前方調兵迴來——他大概率會調兵迴來保護自己的安危,這樣北方的主力或能咬住迴援的蘭軍,通過一路不斷地襲擾殲滅他們,或直接全軍壓上,強攻已經遭到削弱的洛林軍,突破邊境與左賢王部會師黎城!
隻要打贏眼前這一仗,哥方人的整個局麵便滿盤皆活。
接下來幾日,左賢王部加強了行動,在國都附近將蘭軍不斷“拉扯”得越來越分散,終於,在成功“引誘”2000餘名蘭軍分赴其他方向後,哥方主力靠著馬匹的機動性突然集結,向著比他們僅多數百人的蘭軍大隊直奔而來!
在杜裏克眼中,哥方騎兵不僅機動力高,且在戰場上能夠借助馬速投矛,對步兵造成重大殺傷,待損失慘重的步兵陣型散亂之際,便全軍衝入瀕臨潰散的方陣,開始一邊倒的屠戮——這戰法對上蘭軍幾乎無往不利,蘭軍要麽憑借人數優勢不被打崩,要麽便隻能躲在城柵後麵同哥方人對射。
不過,在正麵對抗中也並不是沒有風險。據自己的哥哥迴憶,有一次對上蘭國大聖山軍時,一個人高馬大的壯漢步兵用手中的長矛硬磕他戰友的長矛,竟將衝鋒中的戰友震下馬來,隨即戰友便被衝上來的壯漢一矛挑死。
但願我遇不上這樣的壯漢!杜裏克心裏如是想:這樣的勇士,究竟什麽樣的軍隊才能殺死他呢?
晨霧漸散,蘭軍主力陳列眼前,他們派出的先鋒,居然也是騎兵!
隔得太遠看不清具體細節,但看到“蘭軍”騎兵後,身邊的戰友紛紛哈哈大笑,杜裏克臉上也有了笑容,隨即擺起他百夫長的架子,大喊一聲:“都別笑了!戰場上不許輕敵!都忘了嗎?”
“老大,別繃著了!”一名平日作戰勇敢、性格開朗的士兵喊道:“難得蘭國的懦夫們雄起一次,居然敢騎馬來找我們了,這還不值得咱們開心開心嗎?”
“就是!蘭國人今天很對咱的口味!俺哈裏克保證,就算今兒殺光了對麵的蘭國騎兵,俺也保證不笑話他們一句,反而要稱讚一聲好漢!”
士氣如此,杜裏克也不再強行壓著手下。他轉過頭,輕鬆的心頭忽然浮上一絲疑雲——跟哥方人拚騎兵,蘭國人為什麽要來送死呢?
會不會有古怪?
正當杜裏克考慮是否派人提醒一下千夫長之時,對麵的蘭軍騎兵居然率先……衝鋒了?!
無暇多想,作為先鋒千人隊,杜裏克同他的百人隊與其餘百人隊一起發起了衝鋒——騎兵對衝時的馬速至關重要,早發起衝鋒提高馬速,則多一分生的希望。
哥方騎兵按照以往經驗散的很開,陣型稀稀拉拉,卻急速加快——果然是天生的馬戰士!
對麵的蘭軍騎兵越來越近,判斷著對方的馬速遠不如自己,杜裏克心中一聲冷笑:就這水平也敢騎馬上戰場?今天你們死定了!
近了,更近了!杜裏克清晰地看到,對方騎兵身上穿著奇怪的衣服,馬麵和馬胸上也裹著類似獸皮的東西——嗯,裝扮得還挺豪華,一會殺光他們後,我一定要扒一套自己用!
進入射程,杜裏克與他的上千戰友們紛紛嫻熟地擲矛向前,千柄石矛唿嘯射入對方騎兵陣列,然後……沒有然後,預料中的敵軍紛紛落馬,戰馬成排倒斃的現象並未出現。
刀槍不入嗎?杜裏克心中的陰雲更深了,再擲!
第二波,第三波投矛向前,力道越來越大,杜裏克清晰地看到,有的投矛正正擊中了馬脖子,卻被彈開落地。一杆投矛插入了一名騎兵的肩窩,但他卻並未因失血過多落馬,反而帶著矛杆繼續衝鋒!
瘋子,這些人絕對是瘋子!
杜裏克的輕視之心已經完全收起,雖不知對麵的敵軍是如何做到的,但三輪齊射已過,接下來將不可避免地同對方撞在一起,一如此前同曼方騎兵交戰時那樣——長矛相接,騎兵落馬,被後續騎兵踩入泥土,以命換命看誰先崩潰!
真要如此了嗎?
杜裏克心說,老子不怕!我們的人數是對方的近兩倍。拚死人?先撐不住的一定是你們!
……
數十米的距離轉瞬即至,雙方騎兵紛紛伸出長矛互刺,或以長矛橫掃,期望將對方掃下馬。
麵前的敵軍已經能分辨清晰,周身穿著奇怪的衣服,好像……樹木或灌木做的衣物一般。來不及細琢磨,杜裏克揮矛橫掃,對麵的敵軍仿佛心有靈犀般也挺矛橫掃——要落地了,杜裏克心想:落地後也不是完全不能活,而是要憑借豐富經驗躲開飛奔的馬兒,避免被撞飛或被踩死,這一點自己有充足的戰場經驗,對方可未必有這本事。
下一秒,長矛相接,杜裏克從馬背上飛了出去,他用餘光望著對方——仍然穩穩坐在馬背上……
怎麽可能?!
感受到對麵騎兵略帶嘲諷的目光……這張臉跟此前見過的蘭國人有些不同,一時難以分辨。
心中的震撼影響了杜裏克的心神,落地的他被後續疾馳而來的騎兵撞上天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杜裏克向下望去——他百人隊中的戰友紛紛落馬,矛術最優秀的哈裏克手中的長矛紮在一名敵軍身上,而敵軍的矛也刺中,哦不,直接刺穿了他!哈裏克周身鮮血噴湧,對方卻安如泰山。
……
哥方人的先鋒軍上千人迅速被打穿,我軍傷亡極其輕微。而後麵的千人隊馬速仍未提起來,距離尚遠。寇齊和元丙分別緊急整隊,令我軍騎兵複又形成緊密的衝鋒陣型,並開始再次提速衝鋒。
戰場外的蘭西、蘭丘一幹人目瞪口呆地看著我軍騎兵一個衝鋒便擊潰了一整個哥方千人隊,緊接著是第二個,而後兩個建製不全的千人隊見狀,連打都不敢打,便拍馬逃之夭夭……
蘭丘最先反應過來,大吼一聲:“都愣著幹什麽?全軍突擊!追擊哥方人!”
隨著蘭丘的喊聲,第一場春雨,伴著蘭軍的齊聲呐喊,淅淅瀝瀝地降至人間。雨水迅速衝刷著剛剛戰鬥過的血跡,仿佛哥方人潰敗的安魂曲,又仿佛被震撼到極致的蘭國上下心中一致的陰翳。
尼國騎兵,不,尼國軍隊在蘭國高層麵前一亮相,便打消了蘭西心中“戰後趁機解決掉這支南蠻”等任何不軌之心。此後,無論形勢如何變遷,蘭王都竭力避免與我軍直接交鋒……這種心理還無意中催生了其他我們意想不到的事件。而在這一刻,尼蘭兩國的和平,終於有了最現實的土壤——威懾!蘭國人對尼國戰鬥力的恐懼,在某些危機加持下反而會演化為崇拜,並極大推動了日後兩國的合並進程。
此時,人無分老幼,地無分南北,從大神山以南到風暴島,整個尼安德特族群二十餘萬人的安居樂業有了徹底保障,人解甲,馬卸鞍。而尼安德特人同智人的合作、融合,也繼蒙多部投奔之後再一次開始生長,並隨著重大事件的不斷爆發而迅速發展壯大。
第九章《二十萬人齊解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