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尼國的國家架構和法律體係初步建立,新建立的國家如冉冉紅日初升,即將開始新一輪的積累和爆發。


    哦,還沒完,好的製度和架構有了,對治理、管理類的執行人才的渴求便順理成章,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唿之欲出——接下來,按照我的設想,並同首寶柱、佘向純他們反複探討後,第一次“冊封”開始了。


    除了已經冊封的諸侯外,冊封高級官員無疑是更加迫切的事情——目前尼國的諸侯基本上隻是個空架子,各諸侯將要擔任的官職、或者叫承擔的責任,才是對國家發展更重要的事情。好在,這個時代的人們“官癮”基本上沒有,也不會像後世一樣為誰官兒大、誰權力高打個頭破血流,趁著這麽得天獨厚的機會抓緊把文官係統和軍隊的高級職務定下來才好——後續如果發現了新領域工作,可以隨時調整,增設新官員,一如曆朝曆代所做的那樣。


    曆朝曆代的官製雖然不同,但大體理念相仿,即“決策—執行—監察”三部門的逐漸分離,秦漢的三公,丞相負責執行,禦史大夫負責監察,決策則由皇帝和三公共同負責,以皇帝為主;隋唐三省則進一步完善了三部門分離;宋代中書、樞密、三司的架構同秦漢類似,以上的組織架構中最重要的便是決策權,也是最難進行權力劃分的,即“皇權同相權之爭”。而明朝由於皇權加強,除內閣為執行機構外,依靠內廷增加皇帝權威,和內閣共同決策,使君權被推高,而內閣由於廢除了丞相,變成“一盤散沙”,成為主管參謀和執行的機構——僅僅是理論上的。


    尼國的官製同時借鑒了後世的經驗,帶有秦製、隋製和宋明製的共同特點——即三公九卿製、三省六部製、內閣製的影子都能夠找到。


    首先,國王具有最高決定權,是國家的象征,可以任免其他官員。任免高級官員時同樣需要按照任免條例進行,不可肆意妄為。


    國家最高級別的官員為丞相、太尉、禦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


    丞相和禦史大夫下轄九卿,其中丞相分管大司寇、大司馬、大司空、大司農、大司商、大司禮、大司工七人,禦史大夫下轄大司法、大司寇兩人,此外,禦史大夫還掌握諫台和大理寺兩個獨自的機構。


    太尉下轄北軍、南軍、海軍和參謀部,三軍下麵分為旅—營—大隊—小隊四級。


    首寶柱、嚴青眼和佘向純眾望所歸,榮升三公,獲得開府權。首寶柱為丞相,開丞相府,總覽尼國政務,同他下轄的七卿一起確保政務運轉和執行。佘向純為禦史大夫,開禦史台,負責監察百官和政務,同下轄的兩卿和兩機構共同審核丞相府的事務。嚴青眼為太尉,開大都督府,負責征兵、軍事訓練和征戰等事務,其中選拔將領和軍隊後勤則由丞相府下轄的大司馬掌握,形成製衡。


    上述架構以秦製為原型,又有三省六部的影子,即——丞相類似尚書省,主管政務;禦史大夫類似門下省,主管審查。至於尚書省的決策權,則由國君會同三公九卿組成的“內閣”來行使。


    九卿分為正官一人,左右副官各一人,目前由於人才“凋零”,僅能確保正官和少部分副官有人擔任:


    大司徒元柯明,左司徒盧杞,負責官吏選拔和任用,類似吏部。


    大司馬林秉,左司馬嚴扣,負責軍隊將領功過升遷以及軍隊後勤,類似兵部。


    大司民暫時空缺,元柯明代管,左司空胡興(胡侯),右司空元儲,負責管理民戶、征收賦稅、統計人口、丈量土地等,


    大司農伯托,左司農元石頭,負責農耕、農業擴張、農業技術發展事宜。


    大司商後建,左司商佘邇,負責商業運營。大司空、大司農、大司商加起來類似戶部。


    大司禮首玉柱,左司禮馬果,負責外交、教育、製定禮法、祭祀等事宜,類似禮部。


    大司工首建,左司工馬彪,右司工佘大堅,負責營建、工業生產和技術研發,類似工部。


    丞相府裏,後世六部中的五部都有了,刑部則放在禦史台——


    大司空秦祥,左司法扈全,掌管刑獄、司法等,類似刑部。


    大司寇陽立,左司寇山韜(山侯),掌管監察百官的權利。


    諫台正卿崔圓,負責製定規劃和進諫,為國王和三公查遺補缺,提出建議。


    大理寺正卿暫時空缺,由佘向純代管,左卿首灰,負責大案要案的監察和共同審理。


    根據政權結構,各個機構基本有了正官和至少一名副官,尼國的政務運轉已經基本疏通,國家機器開始緩緩地按照章程,循序漸進地有效運轉起來。


    政務執行這個“尚書省”和監察封駁這個“門下省”完備後,“中書省”這個國家的大腦顯得頗為重要和顯眼起來。


    我還是按照後世的“老規矩”——中等及以下的政務由丞相府決定,禦史台監察。而大事、要事則由國王會同“內閣成員”,即三公九卿等高級官員共同商議。鑒於國王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批閱這麽多請示,我在“王宮”——元城首領大殿改的——建立“內官係統”……放心不是太監,是牛飛和羊暫他們,負責日常需要批閱的公文分類和呈遞、下發。其中牛飛為內管係統一把手——侍中,負責總攬內廷事宜,而羊暫和另外幾名“侍郎”則成為他的幫手。


    當牛飛在工地向我慷慨陳詞如何挖坑時,他絕不會想到,有朝一日,他將成為這個國家的核心人物,類似“司禮監秉筆太監”的職務,影響尼國日後的發展和走向——當然,我不需要用太監,一夫一妻製的施行使我沒有“後宮”,也就不需要防著其他男性,他的命根兒算是保住了。


    每位九卿(類似各部尚書)均有左右兩個副手(類似侍郎),六個又副手,即“郎中”,分管各部門事務;郎中下設十數名到數十名不等的“員外郎”,分管各職能司具體領域事務。


    中央的官僚體係基本冊封完畢,三公為一品官,九卿為二品官,郎中為三品官,員外郎為四品官,再下麵則設五品、六品小官來具體執行。


    此外,由於尼安德特人不能說話的特性,所有高級官員但凡是尼安德特人,均配備“秘書”一名。國王身邊稱“內臣”,由羊暫擔任;三公身邊稱“內官”,如嚴青眼身邊的朱黑、首寶柱身邊的牛根等;九卿身邊稱“內侍”,其他高級官員則直接稱為“秘書”。所有秘書們均經過嚴格審查,確保對尼國和其主官的忠誠度,以及相應的能力。如我身邊的羊暫,受到牛飛悉心培養,且天資較好,目前已經能很好表達我寫出的意思了——不僅僅是照著念,關鍵內容的加重、抑揚頓挫、疑問等語氣同我本人想表達的相差不大,甚至有時候跟自己說話沒啥區別。


    靠著嚴格的教育普及,在尼國高層,我們的行政效率已不再受到身體特性約束,同智人族群基本拉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迴尼安德特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義凱司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義凱司令並收藏夢迴尼安德特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