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國二年七月,元城,前敵烽火台。


    傍晚的微風吹拂著值守士兵沾滿汗水的臉頰,帶來了些許涼意。盛夏時節,大神山密林中的天氣雖比平原上涼爽一些,但也炎熱難當——而山中可惡的蚊蟲還在進一步破壞這一絲愜意。


    士兵元浩爬上觀察台,替換下已經在上麵呆了一下午的士兵元克。雖然已經近一年沒見過敵人的影子了,但是“通神”的元甲統帥——不好意思之前叫習慣了——元甲盟主製定的值班條例沒有人敢違背,換崗、休息都有明確的時間和人數,各類情況的應對也都有條例規定。


    元克爬下觀察台,坐在已經休息了許久的士兵羊暫旁邊——羊暫是一名智人,來自蒙多部,此前“幸運”地恰好抽中了夏天的值守,於是被派往烽火台,去完成這最難熬的三個月。


    羊暫遞給元克一把扇子,這是他親手用山中的幹草精心編成,一看就是休息時無聊至極的產物。羊暫當年在蒙多部,哦,準確的說是在波爾多盟時,就是負責用草、藤、繩子編製各種戰備物資的奴隸之一,由於其做工手法好,還做過一小隊“編筐隊”的頭兒——類似李雲龍在大別山裏幹的活兒。奴隸頭不是奴隸主,待遇好得也有限,一旦不能完成軍隊交待的任務,輕則挨打挨罵,重則掉腦袋。因此,當下的生活雖枯燥無聊,且酷暑難當,比之前暗無天日的奴隸生活還是好了不少。


    元克一把接過扇子,開始拚命狂扇——看來在上麵曬得不輕。羊暫又給他遞過來一碗水,道:“別著急,喝點水再扇!”


    元克接過水一飲而盡,將空碗遞迴去,並點了一下頭。


    這就是羊暫同元克、元浩他們的基本相處方式,平時主要由會說話的羊暫“輸出”,而兩個“啞巴”則以聽為主,以點頭、搖頭、擺手等動作輔助交流。羊暫早已習慣了這種相處方式,也知道這並不是他們倆看不起他或防備他,隻是由於不能說話——當然也不是為了省紙,雖然可以寫,但他們很快便發現,當相處時間久了,對彼此的習慣熟悉之後,由羊暫猜並說,元克和元浩點頭、搖頭或打手勢,效率會更高。


    “你要不要吃東西?餓了不”羊暫再道,元克搖搖頭,示意暫時不餓,過會兒再吃。這比羊暫保持沉默,元克餓了之後拿紙寫個“我餓,吃飯”要快得多,也方便得多。


    這樣的改變在整個大同盟中所有蒙多部的人所在之處都在上演。一旦有會說話的智人加入,整個尼安德特族群不僅僅是組織度、治理能力獲得提升,生活中的相處方式也開始逐步發生變化。


    如無意外,他們又將安然度過漫長而無聊的一天——過去的一個月,羊暫早就把他自己在波爾多盟的所有故事給另兩人講了個遍,連細節都沒放過,而元克、元浩也通過書寫,將自己的經曆講述出來。現在,除了有時會聊聊整個大同盟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最近元甲盟主可能的動作——山中消息滯後,我在海盟造船、航海、煉銅,包括南遷之事他們還不知道。更多時候,則是像當下一樣靜默。忽然,觀察台上的紅旗開始舞動,這是繼去年蒙多部來投奔,以及波爾多盟的偵查騎兵走後的第一次,意味著有情況,需要下麵的人立即上觀察台共同觀察並商議。


    元浩和羊暫立即飛奔至觀察台,三步並作兩步便爬上去。他們心中倒沒什麽恐懼感,反而有一絲……興奮,仿佛靜如死水的枯燥生活中忽然泛起了一絲漣漪。


    三人在高台上共同向遠方望去,隻見有20幾名騎兵緩緩向這邊走來,距離尚有數裏,不確定是敵是友。


    “要不要點烽火?”羊暫道:“二十幾人,點一股細煙就可以了吧?”


    元克作為三人當中經驗較為豐富的戰士,同樣也是這個烽火台整個夏季的負責人,又眯著眼睛仔細看了一會兒,非常罕見地拿出紙,開始寫道:我覺得對方敵意不深,先不點烽火,看看他們想幹什麽。


    “為什麽敵意不深?”羊暫問。


    元克寫道:原因有三,一是作為偵查騎兵,20多人顯得有點多;二是偵查騎兵一般都是唿嘯而來唿嘯而去,像這樣結伴緩緩而行的從未見過;三是……你們倆仔細看看,隊伍當中有幾個受傷的人,傷員怎麽能偵查?


    元浩和羊暫也眯起眼睛仔細看,果然,騎兵隊伍中有幾人包裹著傷口,有一人估計傷勢還有些重,由兩名騎兵牽著兩匹單馬,中間掛著獸皮吊床抬著向前走。


    羊暫看了一會兒,忽然說:“我覺得他們也有詭異,不如這樣,我騎馬下去問問話,萬一對方不懷好意,我可以拍馬就跑,你們倆一旦看見我往迴狂奔,就立即點燃一道濃煙,讓聯盟派兵來援!”


    或許是覺得這樣確實危險性不大,元克一沉吟,便點了點頭,同時一指馬廄裏的兩匹馬,意為“你騎兩匹馬去”。


    一人雙馬的騎兵具有機動性優勢,能夠始終保持一匹馬體力充沛,無論在作戰、追擊抑或逃跑之時,都有較大優勢。元克這是為羊暫的安全又上了一道保險,關鍵時刻,人比馬金貴。


    羊暫感激地一點頭,這意味著一旦情形不利,他隻能放棄一匹馬逃迴來,而隻剩下兩匹馬的三人中,必須有一人躲入林中步行返迴,被敵人追上的概率大增——一般是隊長元克本人,此時他也在冒險。


    羊暫驅馬下山,向著迎麵來的騎兵一行奔去。元克和元浩緊張地看著他的動作,元克還偏頭看了看日頭,嗯,還有一陣子太陽就要落山了,若對方圖謀不軌,羊暫也有足夠的時間逃迴來,且暗夜有助於他們逃脫。


    二人看到,羊暫在離對麵一行人“一投矛之地”停下,應該在高聲問話,對麵也停了下來,擺成了戒備的陣型,將幾名傷員護在後麵。但緊接著,對麵的戰鬥陣型“轟”地一下垮掉,而羊暫……居然驅馬向前衝去!


    二人目瞪口呆地看著羊暫“衝鋒”,這是……他要一人殺光對麵全部嗎?對麵為什麽不反衝鋒?


    緊接著,羊暫進入對方隊伍……離得太遠看不真切,否則,若是元克和元浩看見他下馬同一個人熱烈擁抱,絕對會以為他陣前投敵了。


    沒有廝殺,沒有衝鋒……元克想了想,一個月來他與羊暫已經非常熟悉了,也知道他過去的全部故事,應該不會是投降了對麵,那唯一的可能就是……


    羊暫確認對麵是自己人!


    緊接著,元克看到一行人中分出來十幾名騎兵,包括羊暫,開始向著自己的方向飛馳而來,而後麵留下的傷員和幾名騎兵也啟程緩緩走來。


    元浩轉過頭,眼中帶著濃重的疑問,元克知道他在問自己的意見。


    點不點煙?


    略一沉思,元克寫道:先不燃烽火,看看羊暫一會兒說什麽。


    騎兵們在山腳下停下,就見羊暫棄馬,開始手腳並用跑上山,元克見狀,果斷爬下觀察台,向前疾馳同他匯合,而元浩則繼續留在台上觀察防備。


    二人在林間見麵後,不等元克提問,羊暫遠遠地便大喊:“是自己人!此前蒙多部跑掉的人都迴來了!”


    “這就是前線烽火台的報告!”說話的人是嚴青眼身邊的一名蒙多部智人,名叫朱黑,此刻他正在念嚴青眼紙上寫的字。而對麵的我則順勢接過嚴青眼遞過來的報告,開始仔細看了起來。


    報告者叫元克,是前敵烽火台的隊長。寫報告的人叫羊暫,因為寫字既快又好,被選中執筆。嗯,此前蒙多部來投奔時,有四十幾人離開並北歸波爾多盟其他部落,後來,他們在同蘭王的戰爭中損失慘重,目前波爾多盟一片愁雲慘霧,既要抵禦蘭王的大軍,又要分出兵力防備東麵的大聖山盟趁火打劫,乃至投降蘭王共同進攻波爾多盟,其左支右絀,敗像初現。


    一個偶然的機會,蒙多部剩餘的二十餘人在前線恰巧湊到了一起,商議過後決定,與其在此等死,不如一同向南迴蒙多部,看看是否有生機。


    於是,在一名叫牛根的戰士提議下,共有28人按照約定的時間,在防備最差的貝多部馬廄集合,其中還有6名傷員,也都表示願意跟著走。於是,眾人趁守衛不備敲暈了他們,搶奪了30多匹馬,然後突破營門向南疾奔而走。


    或許是從未出現過向南投敵的先例,波爾多軍諸營都是北麵嚴防、南麵鬆弛,待發現這幫人是“叛逃”而非“執行任務”時,已經過去了足足一整天,把貝多部首領貝當氣得不輕。


    這一行人有驚無險地來到大神山,同烽火台取得了聯係,目前正住在會客區域修養,受傷的人也得到了妥善照顧。


    我繼續翻看,後麵厚厚的一遝是來者敘述的一年以來,北麵備戰以及戰鬥情況。才看第一行,我的目光便被深深吸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迴尼安德特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義凱司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義凱司令並收藏夢迴尼安德特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