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屋內的我,此刻心情漸漸平複。
這是孔雀石。
又一個時代要來臨了。
此前,我對派出的尋糧小隊和偵查兵都說過,見到綠色的石頭給我帶迴來,後來便石沉大海,沒了消息,看來無論是向南搜尋還是在大神山內搜查,都找不到我想要的孔雀石。這次東行途中,我得空還帶幾個戰士多次入山親自探查過,亦無果。
如果後世我學過探礦學,則應該會了解,歐洲大陸的銅礦大量富集於撒丁島、法國北部和巴爾幹半島上,且露天礦很多,容易發現,其他地方則少很多,且大多都深埋地下或山岩中。因此,無論是派人找還是親自擼袖子上,近一年的時間我們都一無所獲。
無心插柳柳成蔭,海寧的造船計劃無意中幫我尋到了最大的銅礦所在地——海中孤島。
造船計劃迅速由“看看再說”變為“迫在眉睫”,我緊急派人去部落裏叫首建和馬彪倆人帶10名“匠師”一起過來——匠師就是比較熟練的工匠,盟裏新增的規矩,對於有突出貢獻或業務極其熟練的工匠授予匠師稱號。
至於元盟匠作部還肩負開發石犁、陶犁的任務……不管了!讓首寶柱他們頭疼人力去吧,我得先把眼前的銅礦握在手裏,這是跑步進入文明國家階段的金鑰匙!
一夜幾無眠,第二天,我拿著七拚八湊的葉子圖紙走出帳篷,召集帶來的人手,開始做一件事——打磨木頭!
我下令,將海寧手中的一艘船拆掉,將每相鄰兩根木頭之間相接的部分打磨成為平麵。一艘船被迅速砍斷捆綁的藤繩,十幾根木頭分別由7-8人用尖利的石鑿打磨,務求能夠基本貼合,其餘人則隨我進入大神山,尋找能夠流出“膠”或者“脂”的樹木。
足足兩天兩夜,我們收集了一些鬆脂,迴到海盟,木板的加工仍在繼續,用石器加工木頭費時費力,我的手下們拿著石鑿奮力刨著木頭平麵,一個個都大汗淋漓、疲憊不堪,我在心裏默默念道:兄弟們再加把勁兒吧,等這次的事情幹成了,盟主讓你們人人都用上想象不到的好工具,好利器!
又過了兩天,首建一行8人8騎快馬加鞭趕到了,至此,元盟最精銳的“工匠團”到位。
大概弄明白了我想做什麽,首建馬上帶著其餘7名匠師開始親自上手指導工作,第一步……先改造石鑿?
首建麾下的一名匠師,叫佘大堅,敏銳地發現了海盟的石鑿設計不合理,於是召集大家夥兒用了一整天時間,將一頭大一頭小的石鑿磨成了兩端平行,雙手持鑿打磨,使效率大增,之前打磨的“高廢品率”也隨之解決(因為廢品率高,這幫崽子搞壞了好幾根船木,不得已我們又拆了一艘船,把海寧心疼得眼皮兒跳)。
終於,全部木料打磨完畢,眾人拿著每根木料同旁邊的對了對……嚴絲合縫!然後,大家眼巴巴地看著我——怎麽把它們粘到一起?
嘿嘿,我和首建微微一笑——現在新任務來了,大家給木頭打孔吧!
這個時代沒有金屬,無法造釘子,我和首建、佘大堅商量了一下,采用榫卯方式連接是唯一的辦法。於是,我們提前在木頭上畫上了打孔之處,接下來兩天,整個工地又是一派“石錐懟木頭”的聲音。
打孔完畢,我們選了一些筆直的粗木棍,稍加打磨之後,便陸續插入已打好的孔中,每相鄰三根木頭釘9-10根木榫頭,將其連接固定。最終,所有木材以全部貼合的方式釘在一起,再以藤繩索整體捆紮起來,成為一條新船。
還沒完,雖然木材之間貼合,但遠沒到光滑不滲水的地步,接下來,我們將收集到的鬆脂,混合了一些碎蘆葦和苔蘚等植物,填充到船底各木料之間的小縫隙中,並塗抹均勻。其餘的油脂則塗在船底上,防止浸入海水後迅速腐爛。
完工的船比之前的簡陋版小舢板大一號,用了此前將近兩艘船的木料,此刻安然躺在沙灘上,沐浴在開工後第8天的燦爛陽光裏,靜靜等待木料間的填充物風幹。
足足三天,整條船看上去勉強可以使用,我迫不及待下令下水試航!8名海盟和我手下選出的“勇士”分赴船舷兩側,使用木槳驅動船隻前進,我同首建、佘大堅則立於船中,檢查船況。
吃水較深的小船緩緩沒入水中,在海麵上漂浮起來,預想中的“翻倒”和“腳下滲水”並未出現,看來力學結構和密封性都不錯,我們仨長出一口氣……萬裏長征的第一步順利邁出!
緊接著,八名“船夫”在我的要求下,在海中不斷劃動前進。注意到他們劃船節奏、力度都不一,導致船總是原地打旋。由於我們都不能喊號子,我靈機一動,令佘大堅上岸拿了一麵軍鼓,由首建親自敲鼓,船夫們按照統一的節奏滑動,果然有效,船隻緩緩沿著海岸線筆直向東行駛。
海上煙波浩渺,暮春正午的日光開始顯得明亮而熾烈,右手邊茫茫無際的大海霧氣盡散,開始顯出寬廣神秘的一麵,好在左手邊仍能望見的陸地給了我們安全感。
船上放了許多盛淡水的陶罐兒,還準備了大量醃肉、水果,我們這一路吃吃喝喝、走走停停,倒是頗為自樂。此外,我們還帶了武器、帳篷、陶器和衣物,作為贈與“島民”的禮物,小船被各類物件塞得滿滿當當。
日頭偏西,右手邊仍沒有陸地出現的跡象,八名船員終於感受到了大海的深邃,臉上有些許慌亂,我心裏也沒底——向左邊倒是可以靠岸,但此地已經深入到東麵的智人領地半天航程,不知道對方在岸邊有無防守人員。
我下令再向前行進一會兒,等太陽快落山時,尋找地方登岸!
海盟的人上次既然能找到,這次我們也一定能!為了島上的銅礦,我絕不會半途而廢!
日光昏黃,太陽已近地平線,涼意襲來,海麵上又開始霧氣蒸騰,我們找了一處水流較緩的地方登岸。上岸後,四名戰士立即分四個方向開始搜尋敵人蹤跡,確認了方圓十裏內沒有智人活動後,我們方卸下船上帶的帳篷搭好,並在海灘上點起篝火。
在我的要求下,船隻仍留在水裏,僅用兩根粗繩拴在海邊巨石上防止飄走。夜裏我們三人和8名戰士輪流值守,發現緊急情況,則迅速叫醒所有人飛奔至船上逃離——我們這點人可沒法跟智人硬拚!
一夜平安,當朝陽刺破天際,陌生的大海向我們再次展露笑顏,我在這個時空度過了第一次“海外”的夜晚。按照上次幾名海盟船夫的經驗,今天中午我們即能抵達海中“仙島”。而隨著本次航行的成功,尼安德特族群的征途終於開始擺脫陸地的束縛,開始向著大海進軍。
這是孔雀石。
又一個時代要來臨了。
此前,我對派出的尋糧小隊和偵查兵都說過,見到綠色的石頭給我帶迴來,後來便石沉大海,沒了消息,看來無論是向南搜尋還是在大神山內搜查,都找不到我想要的孔雀石。這次東行途中,我得空還帶幾個戰士多次入山親自探查過,亦無果。
如果後世我學過探礦學,則應該會了解,歐洲大陸的銅礦大量富集於撒丁島、法國北部和巴爾幹半島上,且露天礦很多,容易發現,其他地方則少很多,且大多都深埋地下或山岩中。因此,無論是派人找還是親自擼袖子上,近一年的時間我們都一無所獲。
無心插柳柳成蔭,海寧的造船計劃無意中幫我尋到了最大的銅礦所在地——海中孤島。
造船計劃迅速由“看看再說”變為“迫在眉睫”,我緊急派人去部落裏叫首建和馬彪倆人帶10名“匠師”一起過來——匠師就是比較熟練的工匠,盟裏新增的規矩,對於有突出貢獻或業務極其熟練的工匠授予匠師稱號。
至於元盟匠作部還肩負開發石犁、陶犁的任務……不管了!讓首寶柱他們頭疼人力去吧,我得先把眼前的銅礦握在手裏,這是跑步進入文明國家階段的金鑰匙!
一夜幾無眠,第二天,我拿著七拚八湊的葉子圖紙走出帳篷,召集帶來的人手,開始做一件事——打磨木頭!
我下令,將海寧手中的一艘船拆掉,將每相鄰兩根木頭之間相接的部分打磨成為平麵。一艘船被迅速砍斷捆綁的藤繩,十幾根木頭分別由7-8人用尖利的石鑿打磨,務求能夠基本貼合,其餘人則隨我進入大神山,尋找能夠流出“膠”或者“脂”的樹木。
足足兩天兩夜,我們收集了一些鬆脂,迴到海盟,木板的加工仍在繼續,用石器加工木頭費時費力,我的手下們拿著石鑿奮力刨著木頭平麵,一個個都大汗淋漓、疲憊不堪,我在心裏默默念道:兄弟們再加把勁兒吧,等這次的事情幹成了,盟主讓你們人人都用上想象不到的好工具,好利器!
又過了兩天,首建一行8人8騎快馬加鞭趕到了,至此,元盟最精銳的“工匠團”到位。
大概弄明白了我想做什麽,首建馬上帶著其餘7名匠師開始親自上手指導工作,第一步……先改造石鑿?
首建麾下的一名匠師,叫佘大堅,敏銳地發現了海盟的石鑿設計不合理,於是召集大家夥兒用了一整天時間,將一頭大一頭小的石鑿磨成了兩端平行,雙手持鑿打磨,使效率大增,之前打磨的“高廢品率”也隨之解決(因為廢品率高,這幫崽子搞壞了好幾根船木,不得已我們又拆了一艘船,把海寧心疼得眼皮兒跳)。
終於,全部木料打磨完畢,眾人拿著每根木料同旁邊的對了對……嚴絲合縫!然後,大家眼巴巴地看著我——怎麽把它們粘到一起?
嘿嘿,我和首建微微一笑——現在新任務來了,大家給木頭打孔吧!
這個時代沒有金屬,無法造釘子,我和首建、佘大堅商量了一下,采用榫卯方式連接是唯一的辦法。於是,我們提前在木頭上畫上了打孔之處,接下來兩天,整個工地又是一派“石錐懟木頭”的聲音。
打孔完畢,我們選了一些筆直的粗木棍,稍加打磨之後,便陸續插入已打好的孔中,每相鄰三根木頭釘9-10根木榫頭,將其連接固定。最終,所有木材以全部貼合的方式釘在一起,再以藤繩索整體捆紮起來,成為一條新船。
還沒完,雖然木材之間貼合,但遠沒到光滑不滲水的地步,接下來,我們將收集到的鬆脂,混合了一些碎蘆葦和苔蘚等植物,填充到船底各木料之間的小縫隙中,並塗抹均勻。其餘的油脂則塗在船底上,防止浸入海水後迅速腐爛。
完工的船比之前的簡陋版小舢板大一號,用了此前將近兩艘船的木料,此刻安然躺在沙灘上,沐浴在開工後第8天的燦爛陽光裏,靜靜等待木料間的填充物風幹。
足足三天,整條船看上去勉強可以使用,我迫不及待下令下水試航!8名海盟和我手下選出的“勇士”分赴船舷兩側,使用木槳驅動船隻前進,我同首建、佘大堅則立於船中,檢查船況。
吃水較深的小船緩緩沒入水中,在海麵上漂浮起來,預想中的“翻倒”和“腳下滲水”並未出現,看來力學結構和密封性都不錯,我們仨長出一口氣……萬裏長征的第一步順利邁出!
緊接著,八名“船夫”在我的要求下,在海中不斷劃動前進。注意到他們劃船節奏、力度都不一,導致船總是原地打旋。由於我們都不能喊號子,我靈機一動,令佘大堅上岸拿了一麵軍鼓,由首建親自敲鼓,船夫們按照統一的節奏滑動,果然有效,船隻緩緩沿著海岸線筆直向東行駛。
海上煙波浩渺,暮春正午的日光開始顯得明亮而熾烈,右手邊茫茫無際的大海霧氣盡散,開始顯出寬廣神秘的一麵,好在左手邊仍能望見的陸地給了我們安全感。
船上放了許多盛淡水的陶罐兒,還準備了大量醃肉、水果,我們這一路吃吃喝喝、走走停停,倒是頗為自樂。此外,我們還帶了武器、帳篷、陶器和衣物,作為贈與“島民”的禮物,小船被各類物件塞得滿滿當當。
日頭偏西,右手邊仍沒有陸地出現的跡象,八名船員終於感受到了大海的深邃,臉上有些許慌亂,我心裏也沒底——向左邊倒是可以靠岸,但此地已經深入到東麵的智人領地半天航程,不知道對方在岸邊有無防守人員。
我下令再向前行進一會兒,等太陽快落山時,尋找地方登岸!
海盟的人上次既然能找到,這次我們也一定能!為了島上的銅礦,我絕不會半途而廢!
日光昏黃,太陽已近地平線,涼意襲來,海麵上又開始霧氣蒸騰,我們找了一處水流較緩的地方登岸。上岸後,四名戰士立即分四個方向開始搜尋敵人蹤跡,確認了方圓十裏內沒有智人活動後,我們方卸下船上帶的帳篷搭好,並在海灘上點起篝火。
在我的要求下,船隻仍留在水裏,僅用兩根粗繩拴在海邊巨石上防止飄走。夜裏我們三人和8名戰士輪流值守,發現緊急情況,則迅速叫醒所有人飛奔至船上逃離——我們這點人可沒法跟智人硬拚!
一夜平安,當朝陽刺破天際,陌生的大海向我們再次展露笑顏,我在這個時空度過了第一次“海外”的夜晚。按照上次幾名海盟船夫的經驗,今天中午我們即能抵達海中“仙島”。而隨著本次航行的成功,尼安德特族群的征途終於開始擺脫陸地的束縛,開始向著大海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