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尼國如火如荼地進行分封、立法、設官、定製之後,南方的“銀彈攻勢”在後建的長袖善舞下也在兇猛展開。
自去年扈盟加入大同盟後,尼國同南方部族的交往便艱難起步。開始時極其不順利,因為組成扈盟的部落大都長期在南方邊界上居住,跟南方部族多有衝突,因此即便得到了尼國本部的支持,但在對方的敵意和戒備中,始終無法打開局麵,僅有邊境上的幾個家族為扈盟提供的陶器、食物所誘惑,開始進行有限的貿易。且由於定的價格較高,這些小家族、部落對於拿食物換取器物非常謹慎,即便是煮食的美味也沒有改變這一局麵。
自大同盟西遷占據整個北方,並分封侯國之後,後國占據西麵土地的最南端,同樣與南方部族接壤,而在善於經商的後建操作下,“對南貿易”終於開始打破僵局。
針對對方的敵意和不信任,後建選擇找一個部落當做突破口,用龐大的利益將其“砸暈”。很快,邊境上一個叫做“韓部”的百人小部落進入了後國國君的視野——部落首領偏年輕、部落戰鬥力不強、經濟條件較差,正是拉攏的好對象!於是很快,後國的使者靠著此前積累的一點點人脈關係進入了韓部,並無償贈與其陶器20套,銅器數十件,並在韓部住了十幾天,將全部器物的使用方法交給了每個家族、家庭。
突如其來的幸福,從天而降的快樂,搞得韓部上下老小跟做夢一樣——短短十幾天內,所有家庭都吃上了美味的食物,且伐木、做工效率大大增加。此外,這個後國代表團還建造了幾間房屋,製造了一些器具,以供其首領和鄉老團享用。
臨別時,韓部首領和鄉老們依依不舍,一點沒有對待“北佬”的那種疏離感。部落中的兩個“手語大師”帶頭詢問:“你們不再多待一陣子啦?今後需要我們幹點啥不?”
後國使團雲淡風輕地表示,不用,你倆跟著我們走就行了。
嘎?什麽情況?兩名韓部的“喉舌”僵在那裏,他們急忙迴頭向首領詢問,得到的卻是肯定的眼神——此前使者已同首領達成共識,將這兩名精通手語的部民,以及首領自己的兩個弟弟派往後國考察學習,建立長期聯係——如果能再多要點東西就更好了!
此外,後國使團又運來了一大批陶器、銅器、木器,並表示,請韓部代為低價賣給更南方的部落,可以從同韓部交好的部落開始。這一段時間,韓部已全民學會水煮食物、銅器做工,也可派人到這些部落,指導他們盡快熟悉使用新東西的方法。臨走時,使者再三叮囑,一定不要擅自加價!
南方各部落之間交流不多,形成的部落聯盟也少,大多數都是扈國以前還是扈部的時候那種狀態。此後,韓部僅僅同相鄰的智部、魏部和趙部進行了交流,將東西低價賣給他們,並派出“老師”進行指導,後國運來的東西很快見底,而慷慨大方到令人發指的後國聽聞,很快就……又送了一批過來,還表示之前賣貨收的貨款不著急,改天一塊送來就行!
後國的慷慨勁兒令韓部首領韓福徹底羞愧了,望著畜棚裏幾乎都塞不下的牲畜,韓福一咬牙一狠心,親自帶著一大批牛羊北上前往後國,希望當麵把欠人家的東西歸還。
韓部的使團很快進入後國邊境,沿途沒有看到軍隊,倒是遇上了一隊貌似早就等在邊境的迎接隊伍,於是便跟隨其前往後國國都。
接到急報的後建一麵準備,一麵飛馬向尼都報告,這是尼國首次接待南方部族的部落首領。接下來的日子水到渠成,韓福提前幾萬年體會到了“樂不思蜀”的感覺,被眼前的“尼國震撼”驚掉了下巴——這不是形容詞,後建在奏折裏寫道,韓福的下巴殼真脫臼了一次,可能是最近吃肉吃得太猛,看到城市和作坊後嘴巴又張得太大,不得不緊急找了個醫生給托迴去的。未來幾日隻能喝菜湯,令不能吃肉的韓首領悲痛欲絕……
韓福在後國都城還見到了韓部派出的兩名手語大師和兩個弟弟,他們穿著純尼國製式的衣服,手裏拿著一遝樹葉子,手中時刻攥著碳棒——不賴他們,尼國剛剛學會寫字的人都這德行,對紙和筆愛不釋手,恨不得長在手上、摟在懷裏睡覺,憋了十幾年的表達欲厚積薄發,成為不能說話的話癆。見著韓福之後,這幾個人紛紛興奮地各寫了一整頁字兒,看著一臉懵逼的韓福,才恍然大悟,悻悻地將紙筆收起來,但隨後,四人均稱希望立刻迴部落,把尼國的“神字”教給所有人——被後國將軍後雄製止了,開玩笑,字兒剛學一半,還沒學聽力,“本科”都沒畢業就想走?不過在韓福好奇的眼光中,後雄同意由他的二弟先隨他迴韓部,先教韓福認字後再迴來。韓福這個首領一旦能夠閱讀,會大大提高後國和韓部的交往效率。
足足十天,韓福一行人一步三迴頭地離開後國國都,帶著後建一行人贈送的豐厚禮物和更多的商品。穿過邊境線接近韓部之時,韓福的二弟忽然瞪大眼睛,向著部落的方向不可思議地長大了嘴巴——
你當心你的下巴!韓福心裏想著也向遠方望去,韓部周圍的草原……消失了!曾經的綠色變成了大地的暗黑色。
什麽情況?我十幾天不在,這幫崽子改吃草了?韓福大驚,立即催動使團盡快趕往部落。
進入部落核心區域,更是嚇一大跳,部落中的人足足多了兩倍,生人比熟人還多,比人更多的是牲畜,數不清的牛羊、馬匹將部落房子、帳篷之間的空隙擠得水泄不通,一部分牛羊進不來,便被專人看著在居住區外麵放牧,把周圍的草原啃得七零八落。韓福一行人立刻擠過去一探究竟——好家夥,熟人真多,智部、魏部、趙部的首領全在,離得更遠的範部、中行部、裏部、唐部等十餘個部落的首領也齊聚韓部。
不等韓福“諸位兄長怎麽得空光臨寒舍”之類的寒暄比劃出來,幾個部落首領齊齊衝向他,張牙舞爪地比劃的就一個意思——買貨!
“這便是南邊的情況!”隊伍中的左司商佘邇向我寫道,“大司商(後建)管這叫‘低價傾銷’,好像還是國王您給取的名字呢!韓部雖然隻能聯絡最熟的智部、魏部和趙部,但他們三個部落亦有姻親和鄰居,這樣一傳三、三傳九,各部落都漸漸用上了咱們的貨。而且後國前期貨給的量大價優,韓部也沒多要價,使這些好貨特別是陶器、銅工具很快就風靡這十幾個部落,不光是首領和鄉老團,不少家族、家庭也都用上了,但遠遠不夠,於是紛紛牽牛趕羊跑到韓部來買。國王,大司商這一手太絕了,南方部族對咱們不信任,但韓部是他們自己人,由他們當這個中間人,不就間接同其他部落建立聯係了嗎?他們買了咱的貨物,今後也就不好把咱們的人拒之門外了吧!”
“還不止這些。”我寫道,“後建這次沒有展示軍隊,這很好,本來咱們這些‘北佬’在南方部族中就兇名遠播數百年,真要讓他們看見咱現在的精兵和裝備,非全嚇跑了不可!不過以後等跟南方各部的聯係建立起來後,還是應當適當展示一下軍事實力,打消他們當中某些人不勞而獲的念頭,否則咱們空有好貨卻無防護,豈不成了抱著黃金(劃掉)抱著寶物的嬰兒?”
我繼續道:“此外,這次交易結束後,韓部在各個部落中的地位應該就確定了,聽說還有人在後國學語言文字,這很好,讓他們盡快學,爭取早日教會整個部落的人。到時候便可以以他們為主,倡議聯合這十幾個部落組成部落聯盟了,就叫……晉盟吧!這幾個部落的名字起得還真的是……有才!”
佘邇沒聽懂,旁邊念的羊暫也沒聽懂,我也沒解釋,而是繼續說:“南方各部落雖然分散,但加起來有近10萬人,按照現在的消息和商業傳播速度,很快後國生產的商品便會供不應求,即便加上扈國的產量也遠遠不夠。”
“從北方諸國通過水路運過來呢?”佘邇問。
“這倒是可以,但費時費力。現在咱們最需要的是速度,一旦時間拉長,很多商品價格便會被他們人為炒高,這樣後加入的部落便會吃虧,反而不利於咱們的好名聲。”我說,“但願後建他們給點力,咱們加快速度,早點趕到他那邊,聽聽他有什麽好辦法!”
自去年扈盟加入大同盟後,尼國同南方部族的交往便艱難起步。開始時極其不順利,因為組成扈盟的部落大都長期在南方邊界上居住,跟南方部族多有衝突,因此即便得到了尼國本部的支持,但在對方的敵意和戒備中,始終無法打開局麵,僅有邊境上的幾個家族為扈盟提供的陶器、食物所誘惑,開始進行有限的貿易。且由於定的價格較高,這些小家族、部落對於拿食物換取器物非常謹慎,即便是煮食的美味也沒有改變這一局麵。
自大同盟西遷占據整個北方,並分封侯國之後,後國占據西麵土地的最南端,同樣與南方部族接壤,而在善於經商的後建操作下,“對南貿易”終於開始打破僵局。
針對對方的敵意和不信任,後建選擇找一個部落當做突破口,用龐大的利益將其“砸暈”。很快,邊境上一個叫做“韓部”的百人小部落進入了後國國君的視野——部落首領偏年輕、部落戰鬥力不強、經濟條件較差,正是拉攏的好對象!於是很快,後國的使者靠著此前積累的一點點人脈關係進入了韓部,並無償贈與其陶器20套,銅器數十件,並在韓部住了十幾天,將全部器物的使用方法交給了每個家族、家庭。
突如其來的幸福,從天而降的快樂,搞得韓部上下老小跟做夢一樣——短短十幾天內,所有家庭都吃上了美味的食物,且伐木、做工效率大大增加。此外,這個後國代表團還建造了幾間房屋,製造了一些器具,以供其首領和鄉老團享用。
臨別時,韓部首領和鄉老們依依不舍,一點沒有對待“北佬”的那種疏離感。部落中的兩個“手語大師”帶頭詢問:“你們不再多待一陣子啦?今後需要我們幹點啥不?”
後國使團雲淡風輕地表示,不用,你倆跟著我們走就行了。
嘎?什麽情況?兩名韓部的“喉舌”僵在那裏,他們急忙迴頭向首領詢問,得到的卻是肯定的眼神——此前使者已同首領達成共識,將這兩名精通手語的部民,以及首領自己的兩個弟弟派往後國考察學習,建立長期聯係——如果能再多要點東西就更好了!
此外,後國使團又運來了一大批陶器、銅器、木器,並表示,請韓部代為低價賣給更南方的部落,可以從同韓部交好的部落開始。這一段時間,韓部已全民學會水煮食物、銅器做工,也可派人到這些部落,指導他們盡快熟悉使用新東西的方法。臨走時,使者再三叮囑,一定不要擅自加價!
南方各部落之間交流不多,形成的部落聯盟也少,大多數都是扈國以前還是扈部的時候那種狀態。此後,韓部僅僅同相鄰的智部、魏部和趙部進行了交流,將東西低價賣給他們,並派出“老師”進行指導,後國運來的東西很快見底,而慷慨大方到令人發指的後國聽聞,很快就……又送了一批過來,還表示之前賣貨收的貨款不著急,改天一塊送來就行!
後國的慷慨勁兒令韓部首領韓福徹底羞愧了,望著畜棚裏幾乎都塞不下的牲畜,韓福一咬牙一狠心,親自帶著一大批牛羊北上前往後國,希望當麵把欠人家的東西歸還。
韓部的使團很快進入後國邊境,沿途沒有看到軍隊,倒是遇上了一隊貌似早就等在邊境的迎接隊伍,於是便跟隨其前往後國國都。
接到急報的後建一麵準備,一麵飛馬向尼都報告,這是尼國首次接待南方部族的部落首領。接下來的日子水到渠成,韓福提前幾萬年體會到了“樂不思蜀”的感覺,被眼前的“尼國震撼”驚掉了下巴——這不是形容詞,後建在奏折裏寫道,韓福的下巴殼真脫臼了一次,可能是最近吃肉吃得太猛,看到城市和作坊後嘴巴又張得太大,不得不緊急找了個醫生給托迴去的。未來幾日隻能喝菜湯,令不能吃肉的韓首領悲痛欲絕……
韓福在後國都城還見到了韓部派出的兩名手語大師和兩個弟弟,他們穿著純尼國製式的衣服,手裏拿著一遝樹葉子,手中時刻攥著碳棒——不賴他們,尼國剛剛學會寫字的人都這德行,對紙和筆愛不釋手,恨不得長在手上、摟在懷裏睡覺,憋了十幾年的表達欲厚積薄發,成為不能說話的話癆。見著韓福之後,這幾個人紛紛興奮地各寫了一整頁字兒,看著一臉懵逼的韓福,才恍然大悟,悻悻地將紙筆收起來,但隨後,四人均稱希望立刻迴部落,把尼國的“神字”教給所有人——被後國將軍後雄製止了,開玩笑,字兒剛學一半,還沒學聽力,“本科”都沒畢業就想走?不過在韓福好奇的眼光中,後雄同意由他的二弟先隨他迴韓部,先教韓福認字後再迴來。韓福這個首領一旦能夠閱讀,會大大提高後國和韓部的交往效率。
足足十天,韓福一行人一步三迴頭地離開後國國都,帶著後建一行人贈送的豐厚禮物和更多的商品。穿過邊境線接近韓部之時,韓福的二弟忽然瞪大眼睛,向著部落的方向不可思議地長大了嘴巴——
你當心你的下巴!韓福心裏想著也向遠方望去,韓部周圍的草原……消失了!曾經的綠色變成了大地的暗黑色。
什麽情況?我十幾天不在,這幫崽子改吃草了?韓福大驚,立即催動使團盡快趕往部落。
進入部落核心區域,更是嚇一大跳,部落中的人足足多了兩倍,生人比熟人還多,比人更多的是牲畜,數不清的牛羊、馬匹將部落房子、帳篷之間的空隙擠得水泄不通,一部分牛羊進不來,便被專人看著在居住區外麵放牧,把周圍的草原啃得七零八落。韓福一行人立刻擠過去一探究竟——好家夥,熟人真多,智部、魏部、趙部的首領全在,離得更遠的範部、中行部、裏部、唐部等十餘個部落的首領也齊聚韓部。
不等韓福“諸位兄長怎麽得空光臨寒舍”之類的寒暄比劃出來,幾個部落首領齊齊衝向他,張牙舞爪地比劃的就一個意思——買貨!
“這便是南邊的情況!”隊伍中的左司商佘邇向我寫道,“大司商(後建)管這叫‘低價傾銷’,好像還是國王您給取的名字呢!韓部雖然隻能聯絡最熟的智部、魏部和趙部,但他們三個部落亦有姻親和鄰居,這樣一傳三、三傳九,各部落都漸漸用上了咱們的貨。而且後國前期貨給的量大價優,韓部也沒多要價,使這些好貨特別是陶器、銅工具很快就風靡這十幾個部落,不光是首領和鄉老團,不少家族、家庭也都用上了,但遠遠不夠,於是紛紛牽牛趕羊跑到韓部來買。國王,大司商這一手太絕了,南方部族對咱們不信任,但韓部是他們自己人,由他們當這個中間人,不就間接同其他部落建立聯係了嗎?他們買了咱的貨物,今後也就不好把咱們的人拒之門外了吧!”
“還不止這些。”我寫道,“後建這次沒有展示軍隊,這很好,本來咱們這些‘北佬’在南方部族中就兇名遠播數百年,真要讓他們看見咱現在的精兵和裝備,非全嚇跑了不可!不過以後等跟南方各部的聯係建立起來後,還是應當適當展示一下軍事實力,打消他們當中某些人不勞而獲的念頭,否則咱們空有好貨卻無防護,豈不成了抱著黃金(劃掉)抱著寶物的嬰兒?”
我繼續道:“此外,這次交易結束後,韓部在各個部落中的地位應該就確定了,聽說還有人在後國學語言文字,這很好,讓他們盡快學,爭取早日教會整個部落的人。到時候便可以以他們為主,倡議聯合這十幾個部落組成部落聯盟了,就叫……晉盟吧!這幾個部落的名字起得還真的是……有才!”
佘邇沒聽懂,旁邊念的羊暫也沒聽懂,我也沒解釋,而是繼續說:“南方各部落雖然分散,但加起來有近10萬人,按照現在的消息和商業傳播速度,很快後國生產的商品便會供不應求,即便加上扈國的產量也遠遠不夠。”
“從北方諸國通過水路運過來呢?”佘邇問。
“這倒是可以,但費時費力。現在咱們最需要的是速度,一旦時間拉長,很多商品價格便會被他們人為炒高,這樣後加入的部落便會吃虧,反而不利於咱們的好名聲。”我說,“但願後建他們給點力,咱們加快速度,早點趕到他那邊,聽聽他有什麽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