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記:“說的好,說明龍清泉同誌這些年跟著新民的確學習了不少東西。村必須要有菜園,這次種茶馬上行動,多向上跑跑,多與李總聯係,早進規劃,還可爭取退耕還林的項目。”
於書記:“我是在土堪邊上站的人了,村裏的事就全靠龍主任了,以後大家有什麽事都找他。”
楊書記:“老於,看來你還有些想不通呀。你都不解開疙瘩,村民怎麽會聽清泉的?”
於書記:“我沒有想不通,隻是他說得好,做起來恐怕並不那麽簡單。”
楊書記:“正因為不簡單,所以你們兩委必須支持,團結,你們村的工作落後,關鍵也是滿足於現狀。黨員沒有起先鋒模範作用,就按清泉主任的三條,認真去落實。誰在這些問題上出難題,我就先拿誰是問。”
李部長:“不要認為龍清泉是在爭官當,更不要認為龍清泉是在閃大話。他在金雞村就是真抓實幹,給幹出來了。我們組織部也要求黨支部開展五講五比競賽,比黨性,講原則;比工作,講成績;比學習,講進步;比廉政,講作風;比人格,講德性。”
楊書記:“這次稅費改革的重大意義就是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農民利益,你們抓緊成立稅費改革領導小組,製定集體工作步驟,廣泛宣傳發動,抓緊登記造冊,鼓勵土地流轉,土地轉租,培養種茶大戶。明天,通知召開村民大會,宣布龍清泉代村主任,開始稅費改革工作,把茶葉老總李智勇請來做種茶宣傳。我會親自到會,衷心希望你們村今後的工作有一個新的飛躍。老於,還有什麽意見沒有?”
於書記:“沒有。明天各片長通知,上午九點開村民會,涉及稅費改革。通知人人都要參加。另外,龍主任就產業發展,做個發言準備。”
眾人:“好。”
楊書記:“那散會。於書記和龍主任留一會兒。”
眾人散去。
楊書記:“老於,你算是這個村的佘太君了,工作了三十多年,不說有功勞也有苦勞。這次,我們把龍清泉提上來,並沒有什麽私心,全是為了村裏發展,更好地讓村民增收。馬上開展‘三個代表’的實踐活動,像你們這一批老支部書記不說帶頭致富的能力,就是帶頭學習的能力都遠遠不夠,我們國家幹部一天一次學習筆記,一周一次檢查,正如一些消極老同誌說的,整人整到家了。所以,你要積極支持龍清泉的工作,他們年輕人有幹勁,有夢想,想幹事,敢幹事。不像某些幹部‘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見到領導就‘曲項向天歌’,這樣也難,那樣也難。”
於書記:“我不是怕丟官,而是我六十歲了,不當村幹部還能去幹什麽呢?年輕力壯的時候就在村裏,美好的青春都貢獻給了人民和黨,如果現在把我們這些老家夥一腳踢,我們討米都找不到門。”
楊書記:“你還是一名講黨性的老同誌,沒有貪,沒有占,沒有背地裏不幹人事。這一點我們黨委、政府是有雙眼睛的。”
清泉:“於書記,我真不想當村幹部。你們工作了一輩子,說白了比一個剃頭的理發師傅都不如。理發師傅還學了一門手藝,隻要動得刀子,一晃就是錢。而村幹部一不幹了,什麽都不是,僅僅就是披著一張皮,換不到一分錢。但是,一個村還是要一個人來搞。群眾的事還是要一些村幹部去辦。”
楊書記:“我們上級一再要求學孔繁森,要無私奉獻。可我們也有婆娘娃,都奉獻去了,家裏人喝西北風呀。所以呀,新民說,十年不要工資,我從來不在鄉大會上宣傳。為什麽呢?人家不會相信,你不要工資,吃什麽?我當然相信他是沒要,但宣傳不得。不要工資了,誰還幹?現在很多幹部下崗、下海,就是因為工資待遇低,不想幹,你還要他不要工資,他會天天坐在食堂,隻吃飯不幹活。”
清泉:“楊書記,新民經常給我們說,他是在盡一個黨員的職責,是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他沒有能力為人民服務了,他也不會義務去辦事了。農民的生活太窮,值得我們同情,值得我們深思,更值得我們去帶領他們走出困境。”
楊書記:“一個共產黨員能盡職盡責就不錯了,就這樣,於書記,你要帶好班,交好班,送一程,在全鄉做個表率。”
於書記:“還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好想,挑起糧食、被窩到處搞建設,就是沒有搞自己的建設。計劃生育自己帶頭搞結紮,現在站起阿尿都打濕鞋,要蹬著像個堂客。孩子沒管好,隻能在外打死工。”
楊書記:“我真希望,農村的村官,也能成為政府的公務員中的一員。有穩定的收入,有良好的培訓,這樣就能在工作崗位上愉快的為人民工作。”
於書記:“這我們是想不到了。”
三鳳村村部,一個搖搖欲墜的木架屋,還撐著幾根樹條。會議室門、窗戶破爛不堪。人們都各自帶把椅子,亂七八糟的坐著。
於書記:“大家都坐好,我們馬上開會。”
操場上的人往會議室進。一張條桌,一把高靠背椅子,於書記坐著,帶著老花鏡在一個本子上寫寫畫畫。
楊書記在龍清泉的帶領下,進入會場,坐下。
於書記拍了拍桌子:“請大家安靜,都不要做聲了,現在開會。今天主要有兩件事。第一是由鄉黨委書記,宣布我村人事變動。第二件事就是稅費改革的工作。首先,大家歡迎鄉黨委楊書記講話。”
台下稀裏嘩啦的掌聲。於書記離開靠背椅。楊書記坐上去。
楊書記清了清嗓子:“同誌們,我是第一次到你們三鳳村參加村民大會。不是萬不得已,我作為一個鄉黨委書記,也不會來傳達精神。剛才於書記說了。我主要是針對你們村於書記年齡偏大,他支部書記和村主任一肩挑,工作很吃力,加上上麵的‘翻兩番’的工作任務又大。所以,經過我們鄉黨委研究決定,任命龍清泉同誌為三鳳村代村主任。於昌池同誌隻任支部書記一職。主管支部工作,龍清泉負責全村的經濟建設,脫貧攻堅工作。希望全村村民維護鄉黨委的決定,擁護龍清泉的工作。龍清泉同誌原是金雞村的村主任,他們近幾年來把金雞村的工作,搞得風生水起,大家有目共睹。也是因為你們村的婦女去他金雞村打工才認識了龍清泉。龍清泉也才來你們村倒插門。這很好,他有工作經驗。人很正直,又有茶葉老板的支持,我相信他會帶領村民打造第二個金雞村。”
村民有的喊:“好,我們也要種茶葉,人家發財了,我們隻能看。”
楊書記:“毛主席說,學先進,趕先進,先進更先進,革命加拚命,無往而不勝。希望能很快看到三鳳村的發展。關於稅費改革,上麵的指導思想很明確,適當提高農業稅,特產稅,減輕鄉統籌,村提留。集體由村裏安排,我就說這些。”
於書記上台:“剛才,楊書記宣布了鄉黨委的決定。由龍清泉同誌接任我村主任的職務。我表示擁護,不過我還是支部書記,大家要記住這一點。既然龍清泉同誌任代村主任,就由他給大家表個態,大家歡迎。”
龍清泉站起來,走到台邊。於書記沒有把座位讓給清泉,清泉隻好站著說:“同誌們好,我叫龍清泉,與張四妹結婚,來到了三鳳村。我是一名黨員,必須聽從黨組織的安排,於是擔任這個村的村代主任。窮,不是社會主義。窮就要挨打。所以我們要發展,發展是硬道理。發展,就是要提高經濟效益,對產業結構進行戰略性的調整。大家一定要下決心搞產業結構調整,千萬不能還躺在雪地裏唱雪花飄。第二,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這個要抓機會。第三,黨員幹部帶好頭。而今,所以老百姓罵幹部,並不是農民是刁民,而是幹部是貪官。就是人家挑擔大糞過身,都要用手指懂來嗦一下。不貪的也庸,不幹事,就等著拿工資。工作不硬,索拿卡要硬。正事不管,吃喝到處管。百姓失去信心,失去希望。所以,從我做起,一切公開、公正、公平,請全村的村民監督。明天,我們黨員,代表,還有願意去金雞村參觀的村民,一起去金雞村學習人家種茶的經驗。”
金雞村,清泉帶領本村幹部、黨員、村民代表在金雞村參觀。
新民給各位介紹:“大家看,這是前五年種的茶葉,現在年收入每畝四千多元。這還不是成年茶樹,每年的收入還要增加,真正工作量也並不大,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婦女,一年可種茶五畝。在采摘時,一畝也隻需請工十個,開支七百元,自己淨賺三千多元。”
智勇:“早茶,基本實行手工采摘,但後期我們就會采取機械采茶,一畝地茶葉隻需一個多小時就能采摘完畢,生產投入就還少得多。”
新民:“大家先看看,再去工廠參觀,然後到我們村部喝茶,可以諮詢我們的李總。”
於書記:“好。”
於書記:“我是在土堪邊上站的人了,村裏的事就全靠龍主任了,以後大家有什麽事都找他。”
楊書記:“老於,看來你還有些想不通呀。你都不解開疙瘩,村民怎麽會聽清泉的?”
於書記:“我沒有想不通,隻是他說得好,做起來恐怕並不那麽簡單。”
楊書記:“正因為不簡單,所以你們兩委必須支持,團結,你們村的工作落後,關鍵也是滿足於現狀。黨員沒有起先鋒模範作用,就按清泉主任的三條,認真去落實。誰在這些問題上出難題,我就先拿誰是問。”
李部長:“不要認為龍清泉是在爭官當,更不要認為龍清泉是在閃大話。他在金雞村就是真抓實幹,給幹出來了。我們組織部也要求黨支部開展五講五比競賽,比黨性,講原則;比工作,講成績;比學習,講進步;比廉政,講作風;比人格,講德性。”
楊書記:“這次稅費改革的重大意義就是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農民利益,你們抓緊成立稅費改革領導小組,製定集體工作步驟,廣泛宣傳發動,抓緊登記造冊,鼓勵土地流轉,土地轉租,培養種茶大戶。明天,通知召開村民大會,宣布龍清泉代村主任,開始稅費改革工作,把茶葉老總李智勇請來做種茶宣傳。我會親自到會,衷心希望你們村今後的工作有一個新的飛躍。老於,還有什麽意見沒有?”
於書記:“沒有。明天各片長通知,上午九點開村民會,涉及稅費改革。通知人人都要參加。另外,龍主任就產業發展,做個發言準備。”
眾人:“好。”
楊書記:“那散會。於書記和龍主任留一會兒。”
眾人散去。
楊書記:“老於,你算是這個村的佘太君了,工作了三十多年,不說有功勞也有苦勞。這次,我們把龍清泉提上來,並沒有什麽私心,全是為了村裏發展,更好地讓村民增收。馬上開展‘三個代表’的實踐活動,像你們這一批老支部書記不說帶頭致富的能力,就是帶頭學習的能力都遠遠不夠,我們國家幹部一天一次學習筆記,一周一次檢查,正如一些消極老同誌說的,整人整到家了。所以,你要積極支持龍清泉的工作,他們年輕人有幹勁,有夢想,想幹事,敢幹事。不像某些幹部‘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見到領導就‘曲項向天歌’,這樣也難,那樣也難。”
於書記:“我不是怕丟官,而是我六十歲了,不當村幹部還能去幹什麽呢?年輕力壯的時候就在村裏,美好的青春都貢獻給了人民和黨,如果現在把我們這些老家夥一腳踢,我們討米都找不到門。”
楊書記:“你還是一名講黨性的老同誌,沒有貪,沒有占,沒有背地裏不幹人事。這一點我們黨委、政府是有雙眼睛的。”
清泉:“於書記,我真不想當村幹部。你們工作了一輩子,說白了比一個剃頭的理發師傅都不如。理發師傅還學了一門手藝,隻要動得刀子,一晃就是錢。而村幹部一不幹了,什麽都不是,僅僅就是披著一張皮,換不到一分錢。但是,一個村還是要一個人來搞。群眾的事還是要一些村幹部去辦。”
楊書記:“我們上級一再要求學孔繁森,要無私奉獻。可我們也有婆娘娃,都奉獻去了,家裏人喝西北風呀。所以呀,新民說,十年不要工資,我從來不在鄉大會上宣傳。為什麽呢?人家不會相信,你不要工資,吃什麽?我當然相信他是沒要,但宣傳不得。不要工資了,誰還幹?現在很多幹部下崗、下海,就是因為工資待遇低,不想幹,你還要他不要工資,他會天天坐在食堂,隻吃飯不幹活。”
清泉:“楊書記,新民經常給我們說,他是在盡一個黨員的職責,是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他沒有能力為人民服務了,他也不會義務去辦事了。農民的生活太窮,值得我們同情,值得我們深思,更值得我們去帶領他們走出困境。”
楊書記:“一個共產黨員能盡職盡責就不錯了,就這樣,於書記,你要帶好班,交好班,送一程,在全鄉做個表率。”
於書記:“還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好想,挑起糧食、被窩到處搞建設,就是沒有搞自己的建設。計劃生育自己帶頭搞結紮,現在站起阿尿都打濕鞋,要蹬著像個堂客。孩子沒管好,隻能在外打死工。”
楊書記:“我真希望,農村的村官,也能成為政府的公務員中的一員。有穩定的收入,有良好的培訓,這樣就能在工作崗位上愉快的為人民工作。”
於書記:“這我們是想不到了。”
三鳳村村部,一個搖搖欲墜的木架屋,還撐著幾根樹條。會議室門、窗戶破爛不堪。人們都各自帶把椅子,亂七八糟的坐著。
於書記:“大家都坐好,我們馬上開會。”
操場上的人往會議室進。一張條桌,一把高靠背椅子,於書記坐著,帶著老花鏡在一個本子上寫寫畫畫。
楊書記在龍清泉的帶領下,進入會場,坐下。
於書記拍了拍桌子:“請大家安靜,都不要做聲了,現在開會。今天主要有兩件事。第一是由鄉黨委書記,宣布我村人事變動。第二件事就是稅費改革的工作。首先,大家歡迎鄉黨委楊書記講話。”
台下稀裏嘩啦的掌聲。於書記離開靠背椅。楊書記坐上去。
楊書記清了清嗓子:“同誌們,我是第一次到你們三鳳村參加村民大會。不是萬不得已,我作為一個鄉黨委書記,也不會來傳達精神。剛才於書記說了。我主要是針對你們村於書記年齡偏大,他支部書記和村主任一肩挑,工作很吃力,加上上麵的‘翻兩番’的工作任務又大。所以,經過我們鄉黨委研究決定,任命龍清泉同誌為三鳳村代村主任。於昌池同誌隻任支部書記一職。主管支部工作,龍清泉負責全村的經濟建設,脫貧攻堅工作。希望全村村民維護鄉黨委的決定,擁護龍清泉的工作。龍清泉同誌原是金雞村的村主任,他們近幾年來把金雞村的工作,搞得風生水起,大家有目共睹。也是因為你們村的婦女去他金雞村打工才認識了龍清泉。龍清泉也才來你們村倒插門。這很好,他有工作經驗。人很正直,又有茶葉老板的支持,我相信他會帶領村民打造第二個金雞村。”
村民有的喊:“好,我們也要種茶葉,人家發財了,我們隻能看。”
楊書記:“毛主席說,學先進,趕先進,先進更先進,革命加拚命,無往而不勝。希望能很快看到三鳳村的發展。關於稅費改革,上麵的指導思想很明確,適當提高農業稅,特產稅,減輕鄉統籌,村提留。集體由村裏安排,我就說這些。”
於書記上台:“剛才,楊書記宣布了鄉黨委的決定。由龍清泉同誌接任我村主任的職務。我表示擁護,不過我還是支部書記,大家要記住這一點。既然龍清泉同誌任代村主任,就由他給大家表個態,大家歡迎。”
龍清泉站起來,走到台邊。於書記沒有把座位讓給清泉,清泉隻好站著說:“同誌們好,我叫龍清泉,與張四妹結婚,來到了三鳳村。我是一名黨員,必須聽從黨組織的安排,於是擔任這個村的村代主任。窮,不是社會主義。窮就要挨打。所以我們要發展,發展是硬道理。發展,就是要提高經濟效益,對產業結構進行戰略性的調整。大家一定要下決心搞產業結構調整,千萬不能還躺在雪地裏唱雪花飄。第二,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這個要抓機會。第三,黨員幹部帶好頭。而今,所以老百姓罵幹部,並不是農民是刁民,而是幹部是貪官。就是人家挑擔大糞過身,都要用手指懂來嗦一下。不貪的也庸,不幹事,就等著拿工資。工作不硬,索拿卡要硬。正事不管,吃喝到處管。百姓失去信心,失去希望。所以,從我做起,一切公開、公正、公平,請全村的村民監督。明天,我們黨員,代表,還有願意去金雞村參觀的村民,一起去金雞村學習人家種茶的經驗。”
金雞村,清泉帶領本村幹部、黨員、村民代表在金雞村參觀。
新民給各位介紹:“大家看,這是前五年種的茶葉,現在年收入每畝四千多元。這還不是成年茶樹,每年的收入還要增加,真正工作量也並不大,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婦女,一年可種茶五畝。在采摘時,一畝也隻需請工十個,開支七百元,自己淨賺三千多元。”
智勇:“早茶,基本實行手工采摘,但後期我們就會采取機械采茶,一畝地茶葉隻需一個多小時就能采摘完畢,生產投入就還少得多。”
新民:“大家先看看,再去工廠參觀,然後到我們村部喝茶,可以諮詢我們的李總。”
於書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