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光看這城牆高度就知道不好對付。”
在青城休整了數日後,呂奉先領著大軍前往下一個目標。如今,人數上雖然達到了一萬,但相當一部分都是毫無經驗的新兵,因此真正靠得住的還得是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六千“老油條。”
攻下青城後,竇大人曾派出說客到此地進行勸降,然後不出意料地遭到拒絕。其他人或許不知,煒燁城城主汪亭忠在李宗實仍是太子時便已經是其堅定支持者,之所以被派來此地,就是為了防範北大人。所以在潘蘭將軍撤軍的路上,他主動取得聯係,將對方仍能使用的重弩給留了下來並加以改造。所以,如今的煒燁城可謂是做好了萬全準備,隻等著呂奉先領兵來攻了。
“城門的加固工作完成了嗎?”
“多虧汪大人有遠見,總算趕在最後時刻前結束,隻是不清楚麵對那小子的火球術時能否發揮同樣的效用。”
“盡人事,知天命,誰能猜到會橫空出世一個如此可怕的火係術士。也罷,這兩個月你們辛苦了,快迴去休息吧。”
向過度操勞的工匠們道謝後,汪城主登上城牆進行巡視。不同於青城城主辛裏奇,與皇帝關係密切的他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資料,對呂奉先麾下部隊的動向了如指掌,當然,某天突然能釋放火球術的陳雲謙是個例外。
之所以格外關注這方麵的情報,是因為他深知,天子之所以把自己派來此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防範楓浦城。彼時北大人剛與靖王結盟,手下除了些不堪大用的衙役外並沒有軍隊。但他依舊未雨綢繆,接下城主後的第一個動作便是對多年失修的城牆進行加固。本想著如此一來便可安枕無憂,可沒料到數月前靖王居然主動打破大主教定下的規矩,將術士派上戰場。即便自己從未去過北方,在軍中也沒有能說得上話的朋友,但先知先覺的汪大人可不敢小覷魔法,哪怕在財政沒有盈餘的情況下堅持減少開支擠出部分銀子對城門進行加固。如此做法自然受到了不少官員的抵製,可他非常清楚,皇帝對自己的期望,就是守住煒燁城,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可以被放棄的。
望向那被加固的城門,汪亭忠歎了一口氣,對於一般術士而言,這樣的應急措施多半已經夠用,可一旦麵對陳雲謙,唉,不好說啊。前幾日得到消息,青城的城門被他一發火球術轟開,甚至三米高的城牆也被那小子毀去近半。
“若是時間允許,將整個城門重新打造怕是更為穩妥的方法,隻可惜......”
“汪大人,”正當他遺憾時間不夠時,有人在身後喊道:“陳大人一夥已經被控製住了,請問接下來該如何處理?”
“別喊他們大人,這群背主畜生即便立即被推出砍頭也算得到了便宜!”
“是......是的。”
汪亭忠知道,自古以來,最堅固的堡壘往往從內部崩潰,所以剛到煒燁城時,他便別有用心地開始收集各位官員的情報。為了不打草驚蛇,彼時的他還特意扮演“好好先生”,無論對誰都是一副心平氣和的模樣,等到對眾官員都有了個大致印象後,便開始在暗地裏行動。由於與皇帝關係密切,在調查過程中得到夜梟衛的幫助,也總算收集了不少信息。雖然貪腐、怠工之類的罪名也足以讓對方丟官,可為了自己的大計,他依舊選擇隱而不發。直到前些日子,靖王派出說客過來勸降,在斷然拒絕的同時,他也密令夜梟衛嚴加防範。果不其然,明麵上隻有說客一人,可連日來依舊有不少行蹤可疑之人四處拜訪官員,多半是準備搞些小動作。因此,為了快刀斬亂麻,他下令將全部有嫌疑之人通通抓進大牢,即便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難免會抓錯人,可汪大人已經顧不了那麽多了,呂奉先即將領兵到達,哪來的時間給自己慢慢審問,還是全部關進大牢比較保險。
隻是如此一來難免牽涉甚廣,部分沒有被逮捕的官員也惶恐不安,便勸解道:“大......大人,此刻戰爭一觸即發,大規模逮捕官員是否有欠考慮,即便吾等沒有怨言,城裏的百姓會不會覺得官府不值得信任,要不......”
隻是話還沒說完,就見到汪城主橫眉怒目地看了過來。
“大......大人恕罪,下官不了解情況便胡口亂言,該死該死。”
眼瞅著對方跪在地上不斷磕頭,汪亭忠歎了一口氣,說道:“如今形勢緊迫,沒有時間讓我等去一一甄別,全部關進牢裏便是最省時省力的做法。當然,也請你們放心,汪某不是蠻不講理之人,若是日後被證實確實沒有通敵,本官會親自向陛下匯報,還他們一個清白。至於現在,乖乖在牢裏待著吧。”
“汪大人英明,吾等實在有欠考慮。”
對方連皇帝都搬出來了,求情的官員也隻能閉嘴,畢竟誰也不想因為此事被懷疑有通敵嫌疑,可是......
“沒想到啊,汪城主竟與陛下關係密切,還有途徑能直達天聽,當初那副‘萬事好商量’的模樣果然是裝出來的。”
眼見對方走到遠處繼續視察去了,留在原地的官員議論紛紛。
“就是,不出兩日便逮捕了大量官員,城裏的衙役可沒有這本事。你們說,這裏麵會不會有陛下的手筆?”
“還用得著猜麽,多半如此!”
“唉,有這樣的上司,怕是以後的日子不好混啊。”
這群官員日後是否好混尚不清楚,隻是呂奉先敢肯定接下來的攻城戰將相當不好混。剛抵達煒燁城時,為了摸清敵軍戰力,他下令部隊發動小規模進攻,沒想到大敗而歸。
“從剛才的傷亡來看,敵軍弓箭手明顯是練過一陣子的,無論精度還是威力,都算得上是有模有樣。”
“不僅如此,對方城牆上的那些重弩你們看到了嗎?雖說威力有所下降,卻能由兩人推動,多半是在下方安裝了輪子。”
在營帳中,一眾軍官圍繞先前的戰鬥發表著見解,即便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煒燁城的守軍早有準備,明顯研究了他們過往的戰法。
“我擔心的可不止這個。”老許在一旁也補充道:“從方才的情況來看,射手的數量不下三百,可誰又能保證這就是對方的極限呢,有沒可能過些日子我們發動總攻時,對麵城牆上站著幾百上千的弓箭手?”
“老許,這就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不同與步卒,弓箭手在軍中本就稀缺,雖然拉動一石弓對於成年男子而言也不算難事,但相較於刀槍隻需要稍加練練便能掌握,弓箭明顯困難得多,畢竟想要在幾十米的距離外射中正在移動的目標可不是一件易事。
“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但老許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對麵那幫射手動作整齊劃一,表情上也沒有顯出慌亂。敵方領兵的既然能訓練出這三百多人,誰又敢保證不會有更多?”
此言一出,整個營帳都靜悄悄的,老許說得沒錯,從動作上看,這些弓箭手必定是經過一段時間訓練的,既然三百都練出來了,總不至於嫌棄人數過多而就此放棄吧。
“沒想到對方竟早有準備,這汪城主倒是有些本事。”
坐在角落,陳雲謙也嚐試著思考對策。本以為煒燁城一戰即便有些難度,但也不至於超出青城太多,可沒想到碰上了塊硬骨頭。此時的他自然不知,汪亭忠本就是皇帝心腹,之所以被派到此地,就是衝著抵禦楓浦城進攻來的。在這一年的時間裏,汪城主有心算無心,為了應對突發情況做了不少準備,若是把煒燁城當成一座普通的城池對待,肯定是要吃大虧的。
然而陳雲謙也想不出太好的應對之策,看到眾人愁容滿麵,隻能提議道:“呂將軍,實在不行,就讓我使用火球術去砸吧。”
不得不說,相較於全軍強攻,此計倒是省時省力,隻不過立馬就被呂奉先否決了。
“雲謙,雖說靖王送來了一箱魔晶石,但想要僅憑火球術給敵方造成大範圍殺傷的可能性不大。”
“呃,這是為何?”
“你多半沒注意到,城牆上的弓箭手雖然數人一組,但每組間都預留了一定距離,足以證明敵方對你的火球術早有防範。當然,若是你能把城牆砸開也是個不錯的辦法,隻是一眼望去,我敢那城牆多半剛加固不久,即便你將所有的魔晶石用完也未必能成功。”
呂大哥的說法倒是給陳雲謙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對啊,消滅不了弓箭手,直接把城牆砸開不就好了嗎。隻是,思索片刻,他卻不願采用這個計策,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雖然自己能在不使用魔晶石的情況下每日釋放十三發火球術,日積月累之下,莫說是城牆,即便把整個煒燁城夷為平地也未嚐不可。然而這個秘密此時還不能暴露,告訴北大人已經是自己最大的讓步。
其二,他清楚北大人的計劃,拿下煒燁城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與西麵的青城形成犄角之勢抵禦朝廷大軍來犯才是最終目的。說到底,這就是一筆經濟賬,把所有魔晶石消耗在此處也不是不行,隻是到頭來多半得不償失,畢竟如此多的火球砸下去,城牆肯定不保,那日後還是否需要修理。不修嘛,如何抵禦朝廷大軍,但若是修,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更別提成箱的火係魔晶石本就是一筆巨款。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自己可不是靖王的人,沒必要在此拚盡全力,畢竟他隱隱約約地察覺到,北大人與“摘星眾”的合作,背後肯定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也罷,反正呂大哥也不著急,那就再看看情況吧。”
神都。
大清早,皇帝李宗實便領著一眾文臣武將來到城門處。
“陛下,大主教當真是今日返迴嗎?”
“沒錯,夜梟衛已經傳迴消息,一個時辰內便會抵達。”
對於夜梟衛,文官們是一百個不相信,畢竟從過往經驗來看,這群“黑皮狗”收集些雞毛蒜皮的小道消息倒是在行,至於實務,嘿嘿,還是不要提了。隻不過皇帝已經把諸位愛卿都領出來了,應該是有相當把握的吧,否則對麵那群武將多半會當場發飆。
自從被放了一迴鴿子後(當初李宗實信誓旦旦,確認大主教會返迴神都),武將們對於朝廷術士出手相助已經不抱多大希望。這些日子,哪怕接到前線戰敗的消息,他們也如同入定老僧般無動於衷。這副擺爛的態度莫說是皇帝,難怕文臣們見到也感到著急,畢竟此時的沉默是否意味著他們對戰局已經不抱希望了呢?
特別是傳出大主教先後與北慕容與靖王會麵的消息後,文官才真正緊張起來。武將們因為手握兵權,靖王或許會忌憚他們的實力而與其達成協議,哪怕不能繼續身處高位,過個安穩的下半生多半是沒問題的。可自己就不同了,一旦靖王進入神都,首要的工作便是“騰位置”,到了那時自己隻怕是如同待宰羔羊般毫無還手之力。因此,雖說這幾日朝堂上一反常態的安靜,一眾文官心中可是異常忐忑,巴不得那群粗鄙的武夫恢複往日本色破口大罵。
“陛下!”城樓下一匹快馬駛來,馬背上穿著黑衣的夜梟衛興奮地報告:“大主教的馬車即將到達。”
“好!”
不止皇帝,文官們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鬆了一口氣,大主教平安歸來,至少證明對方還是認同天子統治,那想象中最壞的情況多半不會成為現實。
“眾愛卿,隨我去到下方迎接吧。”
大主教此刻正坐在馬車裏,由於夜梟衛提前告知,他已經猜到皇帝接下來打算做些什麽。撩開身旁的簾布,遠遠瞧見一位身穿黃袍之人領著眾大臣站在城門口。
“哼,這個李宗實,該不會以為耍些小手段便能打發老夫吧。”
對於皇帝不經自己同意便將大量魔晶石轉交敵國的行為,大主教是非常憤怒的,雖說那東西本就交由朝廷管理,卻並不意味著皇帝擁有對它們的絕對處置權。再說了,白送那麽多出去,誰知道李宗實是不是存了“一石二鳥”的心思,打算趁機削弱教團的實力。因此,他才情願背負上通敵的嫌疑,也要讓天子低頭,如今看來,事情的發展正如自己預想般順利。
“大主教,這一路上辛苦了。”
眼瞅著對方下了馬車,李宗實滿臉笑容地迎了上去。
“陛下禮重了,範某出身卑微,哪能勞您與諸位國之棟梁出城相迎,受之有愧啊。”
“呸,還好意思在眾人麵前裝傻,當初為何又要跑到南方去。”天子將此話藏於心中,強忍著惡心說道:“大主教不必如此,眾人皆知武朝能有今日您居功至偉,這點禮數當得起,當得起啊!對了,不知您這段日子走南訪北,打聽到了什麽趣聞,不妨先隨朕迴宮中,與眾愛卿交流交流。”
“不必了。”對方朝皇帝行了一禮,“幾個月沒有返迴神都,想必教團積累了不少事務,老夫得趕緊處理。至於此段時日的見聞,老夫都寫在這裏,陛下若有興趣不妨閱讀一番。”
沒想到大主教居然不給自己麵子,李宗實暗地裏把手捏得嘎嘎響才忍耐下來,可即便如此,也不能當場發作,隻好接過對方遞來的信件,擺出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說道:“既如此,朕就不打擾大主教了,萬望早日進宮,武朝可不能少了您。”
“陛下放心,老夫處理完教團的事務後自會前往。”
教團內部水潑不進,有多少事務還不是你這個老鬼自己說了算,想到這點,李宗實再也忍不住了,冷哼一聲後便拂袖離去。
大主教也是麵無表情,直到皇帝乘車遠去後才向在一旁“看好戲”的武將們說道:“諸位將軍,老夫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
“大主教自便,吾等不著急。”
返迴禦書房的天子臉色鐵青,可或許是最近受氣太頻繁導致“心胸被撐大” 的緣故,並沒有拿手邊的物品發泄,而是坐在椅子上獨自生悶氣。
房間裏的下人都知道皇帝今日特意外出迎接大主教迴城,可從此刻的表現來看,也明白事情多半不順利,便低頭默默處理自己的工作。
靜坐了足足一炷香的時間,天子總算平複了心態,長舒一口氣,拆開對方的信件閱讀起來。
“這是!”
出乎意料,若說方才大主教多少還顧著些君臣禮儀的話,如今在信中可是絲毫情麵不留,毫無顧忌地明說,自己與敵方達成了協議,朝廷的術士不打算對楓浦城出手,同樣的,與靖王的戰爭中,兩邊術士也不會相互攻擊。
“這是背叛,背叛!那姓範的老混賬,居然背著朕與叛軍達成交易,在他心裏還有武朝,還有朕這個皇帝嗎?!”
雖說大多數奴才都不清楚“姓範的”到底是誰,可從皇帝的表現也不難猜出,肯定是大主教,如此說來,豈不是......
眼瞅著皇帝又在“大肆破壞”,哪怕當值太監也不敢勸,隻好跪在地上等待“暴風雨”平息。
在青城休整了數日後,呂奉先領著大軍前往下一個目標。如今,人數上雖然達到了一萬,但相當一部分都是毫無經驗的新兵,因此真正靠得住的還得是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六千“老油條。”
攻下青城後,竇大人曾派出說客到此地進行勸降,然後不出意料地遭到拒絕。其他人或許不知,煒燁城城主汪亭忠在李宗實仍是太子時便已經是其堅定支持者,之所以被派來此地,就是為了防範北大人。所以在潘蘭將軍撤軍的路上,他主動取得聯係,將對方仍能使用的重弩給留了下來並加以改造。所以,如今的煒燁城可謂是做好了萬全準備,隻等著呂奉先領兵來攻了。
“城門的加固工作完成了嗎?”
“多虧汪大人有遠見,總算趕在最後時刻前結束,隻是不清楚麵對那小子的火球術時能否發揮同樣的效用。”
“盡人事,知天命,誰能猜到會橫空出世一個如此可怕的火係術士。也罷,這兩個月你們辛苦了,快迴去休息吧。”
向過度操勞的工匠們道謝後,汪城主登上城牆進行巡視。不同於青城城主辛裏奇,與皇帝關係密切的他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資料,對呂奉先麾下部隊的動向了如指掌,當然,某天突然能釋放火球術的陳雲謙是個例外。
之所以格外關注這方麵的情報,是因為他深知,天子之所以把自己派來此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防範楓浦城。彼時北大人剛與靖王結盟,手下除了些不堪大用的衙役外並沒有軍隊。但他依舊未雨綢繆,接下城主後的第一個動作便是對多年失修的城牆進行加固。本想著如此一來便可安枕無憂,可沒料到數月前靖王居然主動打破大主教定下的規矩,將術士派上戰場。即便自己從未去過北方,在軍中也沒有能說得上話的朋友,但先知先覺的汪大人可不敢小覷魔法,哪怕在財政沒有盈餘的情況下堅持減少開支擠出部分銀子對城門進行加固。如此做法自然受到了不少官員的抵製,可他非常清楚,皇帝對自己的期望,就是守住煒燁城,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可以被放棄的。
望向那被加固的城門,汪亭忠歎了一口氣,對於一般術士而言,這樣的應急措施多半已經夠用,可一旦麵對陳雲謙,唉,不好說啊。前幾日得到消息,青城的城門被他一發火球術轟開,甚至三米高的城牆也被那小子毀去近半。
“若是時間允許,將整個城門重新打造怕是更為穩妥的方法,隻可惜......”
“汪大人,”正當他遺憾時間不夠時,有人在身後喊道:“陳大人一夥已經被控製住了,請問接下來該如何處理?”
“別喊他們大人,這群背主畜生即便立即被推出砍頭也算得到了便宜!”
“是......是的。”
汪亭忠知道,自古以來,最堅固的堡壘往往從內部崩潰,所以剛到煒燁城時,他便別有用心地開始收集各位官員的情報。為了不打草驚蛇,彼時的他還特意扮演“好好先生”,無論對誰都是一副心平氣和的模樣,等到對眾官員都有了個大致印象後,便開始在暗地裏行動。由於與皇帝關係密切,在調查過程中得到夜梟衛的幫助,也總算收集了不少信息。雖然貪腐、怠工之類的罪名也足以讓對方丟官,可為了自己的大計,他依舊選擇隱而不發。直到前些日子,靖王派出說客過來勸降,在斷然拒絕的同時,他也密令夜梟衛嚴加防範。果不其然,明麵上隻有說客一人,可連日來依舊有不少行蹤可疑之人四處拜訪官員,多半是準備搞些小動作。因此,為了快刀斬亂麻,他下令將全部有嫌疑之人通通抓進大牢,即便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難免會抓錯人,可汪大人已經顧不了那麽多了,呂奉先即將領兵到達,哪來的時間給自己慢慢審問,還是全部關進大牢比較保險。
隻是如此一來難免牽涉甚廣,部分沒有被逮捕的官員也惶恐不安,便勸解道:“大......大人,此刻戰爭一觸即發,大規模逮捕官員是否有欠考慮,即便吾等沒有怨言,城裏的百姓會不會覺得官府不值得信任,要不......”
隻是話還沒說完,就見到汪城主橫眉怒目地看了過來。
“大......大人恕罪,下官不了解情況便胡口亂言,該死該死。”
眼瞅著對方跪在地上不斷磕頭,汪亭忠歎了一口氣,說道:“如今形勢緊迫,沒有時間讓我等去一一甄別,全部關進牢裏便是最省時省力的做法。當然,也請你們放心,汪某不是蠻不講理之人,若是日後被證實確實沒有通敵,本官會親自向陛下匯報,還他們一個清白。至於現在,乖乖在牢裏待著吧。”
“汪大人英明,吾等實在有欠考慮。”
對方連皇帝都搬出來了,求情的官員也隻能閉嘴,畢竟誰也不想因為此事被懷疑有通敵嫌疑,可是......
“沒想到啊,汪城主竟與陛下關係密切,還有途徑能直達天聽,當初那副‘萬事好商量’的模樣果然是裝出來的。”
眼見對方走到遠處繼續視察去了,留在原地的官員議論紛紛。
“就是,不出兩日便逮捕了大量官員,城裏的衙役可沒有這本事。你們說,這裏麵會不會有陛下的手筆?”
“還用得著猜麽,多半如此!”
“唉,有這樣的上司,怕是以後的日子不好混啊。”
這群官員日後是否好混尚不清楚,隻是呂奉先敢肯定接下來的攻城戰將相當不好混。剛抵達煒燁城時,為了摸清敵軍戰力,他下令部隊發動小規模進攻,沒想到大敗而歸。
“從剛才的傷亡來看,敵軍弓箭手明顯是練過一陣子的,無論精度還是威力,都算得上是有模有樣。”
“不僅如此,對方城牆上的那些重弩你們看到了嗎?雖說威力有所下降,卻能由兩人推動,多半是在下方安裝了輪子。”
在營帳中,一眾軍官圍繞先前的戰鬥發表著見解,即便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煒燁城的守軍早有準備,明顯研究了他們過往的戰法。
“我擔心的可不止這個。”老許在一旁也補充道:“從方才的情況來看,射手的數量不下三百,可誰又能保證這就是對方的極限呢,有沒可能過些日子我們發動總攻時,對麵城牆上站著幾百上千的弓箭手?”
“老許,這就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不同與步卒,弓箭手在軍中本就稀缺,雖然拉動一石弓對於成年男子而言也不算難事,但相較於刀槍隻需要稍加練練便能掌握,弓箭明顯困難得多,畢竟想要在幾十米的距離外射中正在移動的目標可不是一件易事。
“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但老許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對麵那幫射手動作整齊劃一,表情上也沒有顯出慌亂。敵方領兵的既然能訓練出這三百多人,誰又敢保證不會有更多?”
此言一出,整個營帳都靜悄悄的,老許說得沒錯,從動作上看,這些弓箭手必定是經過一段時間訓練的,既然三百都練出來了,總不至於嫌棄人數過多而就此放棄吧。
“沒想到對方竟早有準備,這汪城主倒是有些本事。”
坐在角落,陳雲謙也嚐試著思考對策。本以為煒燁城一戰即便有些難度,但也不至於超出青城太多,可沒想到碰上了塊硬骨頭。此時的他自然不知,汪亭忠本就是皇帝心腹,之所以被派到此地,就是衝著抵禦楓浦城進攻來的。在這一年的時間裏,汪城主有心算無心,為了應對突發情況做了不少準備,若是把煒燁城當成一座普通的城池對待,肯定是要吃大虧的。
然而陳雲謙也想不出太好的應對之策,看到眾人愁容滿麵,隻能提議道:“呂將軍,實在不行,就讓我使用火球術去砸吧。”
不得不說,相較於全軍強攻,此計倒是省時省力,隻不過立馬就被呂奉先否決了。
“雲謙,雖說靖王送來了一箱魔晶石,但想要僅憑火球術給敵方造成大範圍殺傷的可能性不大。”
“呃,這是為何?”
“你多半沒注意到,城牆上的弓箭手雖然數人一組,但每組間都預留了一定距離,足以證明敵方對你的火球術早有防範。當然,若是你能把城牆砸開也是個不錯的辦法,隻是一眼望去,我敢那城牆多半剛加固不久,即便你將所有的魔晶石用完也未必能成功。”
呂大哥的說法倒是給陳雲謙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對啊,消滅不了弓箭手,直接把城牆砸開不就好了嗎。隻是,思索片刻,他卻不願采用這個計策,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雖然自己能在不使用魔晶石的情況下每日釋放十三發火球術,日積月累之下,莫說是城牆,即便把整個煒燁城夷為平地也未嚐不可。然而這個秘密此時還不能暴露,告訴北大人已經是自己最大的讓步。
其二,他清楚北大人的計劃,拿下煒燁城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與西麵的青城形成犄角之勢抵禦朝廷大軍來犯才是最終目的。說到底,這就是一筆經濟賬,把所有魔晶石消耗在此處也不是不行,隻是到頭來多半得不償失,畢竟如此多的火球砸下去,城牆肯定不保,那日後還是否需要修理。不修嘛,如何抵禦朝廷大軍,但若是修,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更別提成箱的火係魔晶石本就是一筆巨款。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自己可不是靖王的人,沒必要在此拚盡全力,畢竟他隱隱約約地察覺到,北大人與“摘星眾”的合作,背後肯定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也罷,反正呂大哥也不著急,那就再看看情況吧。”
神都。
大清早,皇帝李宗實便領著一眾文臣武將來到城門處。
“陛下,大主教當真是今日返迴嗎?”
“沒錯,夜梟衛已經傳迴消息,一個時辰內便會抵達。”
對於夜梟衛,文官們是一百個不相信,畢竟從過往經驗來看,這群“黑皮狗”收集些雞毛蒜皮的小道消息倒是在行,至於實務,嘿嘿,還是不要提了。隻不過皇帝已經把諸位愛卿都領出來了,應該是有相當把握的吧,否則對麵那群武將多半會當場發飆。
自從被放了一迴鴿子後(當初李宗實信誓旦旦,確認大主教會返迴神都),武將們對於朝廷術士出手相助已經不抱多大希望。這些日子,哪怕接到前線戰敗的消息,他們也如同入定老僧般無動於衷。這副擺爛的態度莫說是皇帝,難怕文臣們見到也感到著急,畢竟此時的沉默是否意味著他們對戰局已經不抱希望了呢?
特別是傳出大主教先後與北慕容與靖王會麵的消息後,文官才真正緊張起來。武將們因為手握兵權,靖王或許會忌憚他們的實力而與其達成協議,哪怕不能繼續身處高位,過個安穩的下半生多半是沒問題的。可自己就不同了,一旦靖王進入神都,首要的工作便是“騰位置”,到了那時自己隻怕是如同待宰羔羊般毫無還手之力。因此,雖說這幾日朝堂上一反常態的安靜,一眾文官心中可是異常忐忑,巴不得那群粗鄙的武夫恢複往日本色破口大罵。
“陛下!”城樓下一匹快馬駛來,馬背上穿著黑衣的夜梟衛興奮地報告:“大主教的馬車即將到達。”
“好!”
不止皇帝,文官們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鬆了一口氣,大主教平安歸來,至少證明對方還是認同天子統治,那想象中最壞的情況多半不會成為現實。
“眾愛卿,隨我去到下方迎接吧。”
大主教此刻正坐在馬車裏,由於夜梟衛提前告知,他已經猜到皇帝接下來打算做些什麽。撩開身旁的簾布,遠遠瞧見一位身穿黃袍之人領著眾大臣站在城門口。
“哼,這個李宗實,該不會以為耍些小手段便能打發老夫吧。”
對於皇帝不經自己同意便將大量魔晶石轉交敵國的行為,大主教是非常憤怒的,雖說那東西本就交由朝廷管理,卻並不意味著皇帝擁有對它們的絕對處置權。再說了,白送那麽多出去,誰知道李宗實是不是存了“一石二鳥”的心思,打算趁機削弱教團的實力。因此,他才情願背負上通敵的嫌疑,也要讓天子低頭,如今看來,事情的發展正如自己預想般順利。
“大主教,這一路上辛苦了。”
眼瞅著對方下了馬車,李宗實滿臉笑容地迎了上去。
“陛下禮重了,範某出身卑微,哪能勞您與諸位國之棟梁出城相迎,受之有愧啊。”
“呸,還好意思在眾人麵前裝傻,當初為何又要跑到南方去。”天子將此話藏於心中,強忍著惡心說道:“大主教不必如此,眾人皆知武朝能有今日您居功至偉,這點禮數當得起,當得起啊!對了,不知您這段日子走南訪北,打聽到了什麽趣聞,不妨先隨朕迴宮中,與眾愛卿交流交流。”
“不必了。”對方朝皇帝行了一禮,“幾個月沒有返迴神都,想必教團積累了不少事務,老夫得趕緊處理。至於此段時日的見聞,老夫都寫在這裏,陛下若有興趣不妨閱讀一番。”
沒想到大主教居然不給自己麵子,李宗實暗地裏把手捏得嘎嘎響才忍耐下來,可即便如此,也不能當場發作,隻好接過對方遞來的信件,擺出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說道:“既如此,朕就不打擾大主教了,萬望早日進宮,武朝可不能少了您。”
“陛下放心,老夫處理完教團的事務後自會前往。”
教團內部水潑不進,有多少事務還不是你這個老鬼自己說了算,想到這點,李宗實再也忍不住了,冷哼一聲後便拂袖離去。
大主教也是麵無表情,直到皇帝乘車遠去後才向在一旁“看好戲”的武將們說道:“諸位將軍,老夫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
“大主教自便,吾等不著急。”
返迴禦書房的天子臉色鐵青,可或許是最近受氣太頻繁導致“心胸被撐大” 的緣故,並沒有拿手邊的物品發泄,而是坐在椅子上獨自生悶氣。
房間裏的下人都知道皇帝今日特意外出迎接大主教迴城,可從此刻的表現來看,也明白事情多半不順利,便低頭默默處理自己的工作。
靜坐了足足一炷香的時間,天子總算平複了心態,長舒一口氣,拆開對方的信件閱讀起來。
“這是!”
出乎意料,若說方才大主教多少還顧著些君臣禮儀的話,如今在信中可是絲毫情麵不留,毫無顧忌地明說,自己與敵方達成了協議,朝廷的術士不打算對楓浦城出手,同樣的,與靖王的戰爭中,兩邊術士也不會相互攻擊。
“這是背叛,背叛!那姓範的老混賬,居然背著朕與叛軍達成交易,在他心裏還有武朝,還有朕這個皇帝嗎?!”
雖說大多數奴才都不清楚“姓範的”到底是誰,可從皇帝的表現也不難猜出,肯定是大主教,如此說來,豈不是......
眼瞅著皇帝又在“大肆破壞”,哪怕當值太監也不敢勸,隻好跪在地上等待“暴風雨”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