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大陸,據說是盤古大神沉眠之地。這個世界充斥著他的傳說。傳說盤古大神是神龍降世,故生活在這個大陸上的人民自認是盤古之後,統一族別為龍族,龍族所居之地稱之為神州,每年十月十六為盤王聖誕日均會舉行盛大祭祀。


    龍族人神一體,有人能力拔山兮,有人能追電逐日,更有人可張弓射日……他們由聚落而成氏族,由氏族而成胞族,胞族而成部落,部落而成聯盟。有北方黃帝部落、西方炎帝部落、東方東夷九黎部落、南方苗蠻部落。炎黃聯軍打敗東夷部落,組成盤古大陸第一個跨大區域氏族部落大聯盟,大聯盟首領稱—黃帝。


    聯盟既成,黃帝鑄鼎以鎮山河,鼎成之日,天降甘霖,地湧金蓮,百獸來拜,萬族來朝,自天外飛來一掛彩虹之路,黃帝遂登天而去。人民以炎黃子孫為裏,以黎民百姓為表。


    當堯之時,天下未平,時起幹戈。有共工者與顓頊爭帝位,共工敗而怒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洪水滔天,浩浩懷山。黎民無立椎之地,禽獸無饑寒之慮……


    帝堯憂之,舉鯀治焉。


    鯀領崇伯銜,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曆九年,殆。


    帝令祝融誅鯀於東海之濱羽山也。


    鯀既伏誅,帝舜乃命禹治焉。


    禹領夏伯銜,遂率蜀國青壯與益、後稷奉帝命,領沿途諸侯屬民、罪囚,穿山越嶺,足跡遍天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疏九堰。九堰疏而土石中之息壤隨波而擴焉。


    曆十三載,功成。


    自此,萬民頌之曰:蜀人出而天下安也。又三年,帝舜禪位禹,禹登帝位,始稱夏禹,天下共賀,九州各路諸侯年年進貢歲歲來朝。曆四年,國庫所累之金多亦,帝禹遂鑄九鼎以鎮九州。


    鼎成之日,天降甘霖,地湧金蓮;帝禹證道飛升,霞光萬道,瑞彩千條。靈氣倍增而激息壤,廣九州十倍之地。


    禹既登天,國即無主。諸侯並推,萬民共舉。帝啟登極,國號大夏。自此,九州之民又稱華夏族。


    大夏曆五百年,十三傳十六王,三傳至桀,商湯滅之。夏室殘部持社器據守西蜀,魚鳧稱王,史稱魚鳧王朝,實則蜀夏。商屢伐之,殆!


    商湯竊國而不得安也,昔夏之方國圍而時襲之,曆五百五十載戎四百四十載。


    至商王紂,有方國周謂之四海曰:“吾有夏。”自恃夏之方國也,蜀夏聞之,傾巢而出焉,欲助伐紂。牧野一戰而定乾坤。越卅七日,周王命新荒伐蜀,蜀夏助戰之軍於殷畿全歿。


    精兵出而歿,蜀夏危矣。周軍壓境,陳兵金雁。蜀王悲而毀宗廟社器,至梁州鼎,內藏息壤風而揚之,雨而霾,天崩地裂,神州震蕩,西蜀之地十倍廣之。金雁河邊,周軍惶惶。有青銅建木自霾中橚聳破天,有神人禦獅鷲之獸自天上來,曰:“何人滅禹王苗裔?”


    蜀王恭而慟哭曰:吾祖,欲絕夏後者,周室賊子也!吾助之滅殷,周賊反戈擊蜀也。今揮師來征,欲絕夏後。


    神人怒極,欲滅周室。掐指一算,周室當八百年興,夏室早亡,此苟延也。悻悻而去,留一言曰:夏亡,留禹王苗裔為爾永鎮西蜀。何如?意思是蜀夏就解散罷,留下禹王的後人,永不造反興兵,為你鎮守西南,行不行?


    周室不戰而得蜀,自是應允。封蜀王西蜀之地,周有事輒聽調不聽宣。


    神人乃遺劍術五篇而去,是為蜀山劍派之基。禹後至此不再覬覦大寶,善治者領蜀王銜牧守蜀郡,善修者修陰陽之氣,得大道長生。夏後終遊離於朝堂之外,逍遙那宇宙之間。


    禹王祖孫令九州之地十倍廣之,致晨昏延遲,陰陽顛倒,眾生苦不堪言。忽一日夜,天上飛來一個三連環金色光圈。有目力深湛練氣士舉目望去,卻是倆金甲神人推著一顆太陽……練氣士們驚得俯身下拜,未敢聲張。至盤古大陸上空,兩側金甲神邸潛而餘中間灼灼大日。至此,大陸恢複一日十二時辰,隻是每年九月九日雙日淩空,故此日被大陸人民定為九九重陽節。


    周軍迴師,於秦嶺歿。來時四千裏,去時四萬裏,其間山嶺聳峙,溝壑深淵,巨石擋道,野獸暴虐,致周軍全歿。周室蜀郡均不得知,曆史至此轉向。周室再派軍隊入蜀,乃何秦嶺阻隔,飛鳥難度,好在蜀王譴使走水路繞道溯黃河北上方解周室之惑。


    秦惠文王時,遣司馬錯征伐蜀國。蜀王退入蜀山,繼滅巴國。秦既入蜀,確是用心經營,隻把這數萬裏蜀土打造成魚米之鄉,為秦皇大帝一統天下奠定雄厚物質基礎。隻是那蜀道之難,始終是曆代秦王心頭的一根刺。


    至秦始皇一掃六合,統一九州,才派徐福領練氣士打通秦嶺蜀道,增設數座傳送陣。自此,一直孤懸於外的蜀地才徹底解決了與中央皇朝的聯係問題。


    又曆時光數千載,滄海桑田王朝更迭,不變的是白雲蒼狗歲月悠悠。不變的還有西蜀王府,不逐鹿不興兵,不與朋黨不與政爭。還有那蜀山劍派,華夏族內亂從不插手,每當外族入侵時,必有十萬劍仙下蜀山……


    曾經的人神共存也漸行漸遠直至分道揚鑣,具神力者自成一界稱修煉界、練氣界、修道界,內部人自稱道人、道士,互稱道友;生而平凡者稱凡俗界、世俗界;凡俗界仰望修煉界尊稱其為仙、仙家或神、神人。兩界各自獨立又相互依存,緣自生而成神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修道者本是凡人,由後天得機緣而踏足修行。但是,無論是修煉界還是凡俗界都還沒有脫離人的範疇,都是以生存、出世為目的。至先秦時,九州便發展衍生出了兩大體係,聳立人道巔峰曆數千載而不倒的是三教五宗,這是一個修真與修武並舉、法術與格物共存的時代。昔年的九州之地曆經夏、商、周、秦、漢、魏、晉、隋、唐進入宋帝國。曆朝俱尊道教為國教,俱勇猛精進,於曆史的長河中各自閃耀。


    其間秦皇大帝掃平六合統一九州值得一書,這次統一不僅是疆域的統一,更是思想上、文化上、民族認同感歸屬感上達到了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並且在以後的華夏族曆史進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惜二世而終。


    這裏說一下大漢帝國,太祖興起於市井,於秦末民亂中奪天下,尊道教為國教。其七世孫漢武大帝劉徹“犁庭掃穴收漠地,遠征西域甲胄寒……”。盤古大陸,到處齊頌他的名▁漢,見到大漢國民稱之為漢人。大漢曆四百零七年終。至此,華夏族以國之名又叫漢族,兩個名稱並行不悖。值得一說的是,漢族抑或是華夏族都不是指哪一個單一特征的種族,祂是指炎黃(蚩尤九黎部落其實也是由炎帝部落分離出去的)大聯盟內的所有民族,因為共同的信仰而並肩戰天鬥地,改造自然,在血與火中揮灑熱血鑄就九州之魂。即使王朝更迭,山河破碎,群雄逐鹿,隻要有人能擎起大義,總能四海歸心,萬族來附,江山一統,當然也有頭鐵不服者,那就攜民意民粹打得他服。


    盤古大陸史與地球華夏史一樣有可歌可泣,有熱血沸騰,有慷慨悲歌,有壯懷激烈……這裏也有異族淩辱,也有通婚苟活,也有割地賠款,也有城下之盟……這裏的曆史與地球華夏史有相似的脈絡和人物,但是又不盡相同。


    皇朝更迭間,已然是大宋紹定五年,大宋帝國西南,昔年西蜀古國如今早已因帝禹治水疏通揚子江,直達東海,使得這片古海化熱土,良田成片,水網縱橫,實乃九州大地幾大魚米絲麻之鄉之一。秦惠文王早在始皇帝掃平六合一統九州前就把古巴國和古蜀國合二為一,置巴蜀郡而得名巴蜀,然文人雅士興之所至,揮墨行文間也簡稱蜀。巴蜀之地四麵環山,東北、正東、東南群山統稱巴山,正北、西北、正西、西南、正南群山統稱蜀山。


    兩大山脈首尾相接把巴蜀圍成了一個圈。


    有蜀山劍俠又說像一隻玉玦。


    又有青城道種信誓旦旦曰巴蜀乃先天山河太極陣盤。


    有佛門佛子口誦佛號稱巴蜀乃一朵先天青蓮,那四周群山就是蓮瓣,西蜀平原廣澤就是蓮心。


    有好事者拿巴蜀地理圖觀之,深以為然。因這盆中有岷江發端於西北而出於東南,西北偏北有蜀山主峰瓦屋山,東南偏南有巴山主峰無名峰,這不是太極陣盤是什麽?


    但支持佛子青蓮說的也有不少。


    一時爭執不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後村頭王大爺一錘定音:“討口子爭花龍門兒,爭一陣還是人家的。”


    卻說蜀山足下眉州府大澤鄉,有一自然村落,因村裏以唐姓居多故稱唐家壩子。唐家壩有一遣返歸農的老兵唐道述,16歲時隨征魔大元帥張堅北上靖難,曆十年橫掃魔族,澄清宇內。於海晏河清時解甲歸田,娶臨縣天彭縣樟樹鎮王氏女為妻。婚後至四十八歲時已育有四男三女,其中有三子早夭餘下一男三女,大女兒已出嫁現在大外孫女都三歲了,目前家裏就是一兒兩女還有妻子腹中胎兒。崇寧三十年二月初九,臨產期的王氏於麥田間拔雜草時突然腹脹,以為是內急,壩頭人(鄉下人的意思)解手可沒恁多講究,四下裏一看沒男的,隻有幾個女人散落在周圍幾個田裏。……就勢蹲下,狠狠的一使勁,噗圖一聲,肚子裏的胎兒應聲而落……胎兒響亮的哭聲傳遍四周,幾個臨近田裏的女人又驚又喜向王氏跑去……


    唐道述正在村頭和幾個老少爺們兒衝殼子擺龍門陣,正在哦唷連天的驚歎昨晚後山傳來的那一聲巨響和地龍翻身帶來的震感,都在慶幸這次雖然震感強烈卻沒造成災害……忽然一個中年婦女跑過來喊道:“唐大哥,唐大嫂生娃兒了,快點去。”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出大澤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吞日的天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吞日的天狗並收藏出大澤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