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樹木,用伽馬射線的能量在菱形體內合成的不是能量蛋白,而是……合金!”冬至對自己的推測十分有信心。但,推測終究是推測,最終還是需要驗證。不過,並不是當務之急。


    偵察兵開始了攀爬樹木,來到頂端的樹枝網後,其從內置裝備箱裏拿出零件開始組裝一個信號中轉裝置。


    特戰步兵的通訊是如人一樣的說話交流,但,一旦開戰,這種通訊就難以滿足需要。


    因為外出作戰,高強度輻射的影響,目前能夠選擇的通訊也就兩個:超聲波通訊和量子通訊。


    但指揮車的超聲波通訊技術在特戰小隊這裏就不實用了。


    因為特戰小隊在設計之時,其作戰半徑可到達10公裏,以超聲波通訊,即使這個世界音速因為空氣密度增加而增加,10公裏的距離也有將近10秒的延遲,這時冬至萬萬不能接受的。


    那麽,就剩下量子通訊。


    量子通訊的通訊速率是瞬時的,信息量與不比傳統通訊裝置差。唯一的缺點就是點對點通訊,一個量子通訊器隻能與對應的量子量子通訊器進行通訊。指揮官如若要下發指令給另外四個特戰步兵,就需要裝備四部量子通訊器,而,四個特戰步兵之間,要互相通訊也是如此。


    這還是五人小隊,如若是更多數量,量子通訊需要安裝的數量就無法估計,總不能將一個特戰步兵的腦袋裏塞滿量子通訊器吧。


    所以,他才要組裝一個量子通訊中轉器。


    特戰小隊畢竟隻有五個,不是上萬,其需要的量子通訊器是可以計算,且在基地承受範圍之內的。


    冬至在基地建造了一個中樞管理裝置,負責各個特戰小隊隊長之間的協調通訊,每個小隊的通訊兵則自帶一組量子通訊中轉器。


    一個量子通訊中轉器由十八部量子通訊器組成,其中有五部與五個特戰小隊的成員量子通訊器形成量子糾纏,進行點對點通訊,一部與基地通訊,其餘則與特戰小隊各種儀器通訊,並裝備神經元處理器,快速處理信息中轉。


    如此一來,特戰小隊的五個成員就隻需要裝備一個量子通訊器就可以。


    指揮官將命令傳給中轉器,由中轉器迅速處理,再分轉給小隊成員。成員之間的通訊亦是如此。為了保險起見,量子通訊中轉器還是裝備了超聲波通訊裝置,以備不時之需。所以,這個中轉器還是安裝在高處,以增強信號強度。


    量子通訊中轉器啟動之後,特戰小隊進入靜默模式,朝著東林城前進。來到預先選擇的一個位置,這裏沒有人把守,他們在變色係統下,下到護城河內,確認了黑色木材與他看到的那顆金屬巨樹是同樣材質。他並沒有取樣,因為,東西兩林他是必然會征服的,那時,這裏的東西都是他的,無須搬動。


    特戰步兵啟動了攀爬輔助,四肢指頭出現了金屬的粘性倒刺,很輕鬆便爬上了上去,隨後,在無人機的輔助下,找到一個內城無人的地區,以同樣的方式爬過三十米高的城牆,便來到了東林城內。


    他們關閉了變色係統,看起來就跟一般的居民一樣,散落城中,收集消息。很快,冬至便發現了東林城城內林家之人的住所。


    林家作為東林城之主,住所類似於一個城中城,無人機通過中子輻射探測器,來到輻射強度最高的中心區,並找到了輻射來源,一個三層高的建築。兩架無人機便以水平90°的夾角圍繞建築懸空,打開了中子輻射探測器,開啟中子輻射交叉探測矩陣,十秒便掃描完成。無人機再以垂直90°夾角懸空,以中子輻射交叉探測矩陣掃描,很快,一個立體的勢力分布圖便出現在指揮官的係統裏。隨後,以熱成像掃描將目標個體進行一一確定並鎖定後持續偵查其動向。


    建築內部,有三層,頂層隻有一人,中子輻射強度與東林族長類似,根據抓來的東林和九大宗門弟子那裏獲取的信息,此人應當便是西林族長。他沒有移動,想必是在休息。第二層有八人,修為在中階靈宗,分布在建築內部各個關口,應當是守衛。底層也有三十來人,初階靈宗,除了大門口的崗哨,另外的分布在各個房間內。


    無人機繼續偵查,這個城中城內還有很多房屋,演武場,訓練場,各種倉庫等,四處都有修靈者把守。


    計算機給了冬至一個方案,這個五人小隊製造混亂,隨後將派出新式機械步兵和戰車的混編隊伍與無人轟炸機來對東林城進行剿滅。


    冬至思考著:“目前基地正在快速建設與恢複之中,四處都需要機械步兵,四處都需要計算力……而且,我也想看看這個特戰小隊實力有多強!”他拒絕了計算機的建議,uu看書.uukanshu 開始對整個城中城滲透。


    在信息支持下,他一路避開巡邏來到了距離中央建築最近的一個房屋。打開門,在內部的修靈者還沒有反應過來之時,指揮官雷瑩劍啟動,一劍掃過。


    解決屋內之人,冬至開始根據地形思考突擊方案。


    中央建築整體材質十分堅硬,比起靈鋼城牆也差不了多少,應當是高階玄鐵熔鑄而成。但在窗戶一側,則薄弱一些。他順著窗戶一方尋找,在距離約莫三百米的地方找到了一個倉庫,與中央建築等高。


    他便讓狙擊手前往那裏駐守。


    狙擊手得到命令立刻出發,在變色係統的偽裝和無人機的指引下,順利到達目的地,從倉庫後方,從外牆爬到頂端,在頂部一個掩體後打開了自己的裝備箱。


    他開始組裝自己的“狙擊槍”。


    材料科技的提升,帶來的提升是全方麵的,這把狙擊槍的子彈分為兩層,內側是高當量的核爆子彈,其鈾含量和活化物質是一般子彈的十倍,外層則是以四品靈鋼鍛造的螺旋形彈頭。


    狙擊槍的口徑已經到達兩厘米,槍管長兩米,較真的說,這已經不是槍,而是炮了。


    狙擊手架好狙擊槍後,不會輕易移動,一些簡單的調整則采用狄拉克發電機的電能,他本身的核聚變動力則全部轉接給狙擊槍,保證其能量供應。


    另外一邊,爆破手也就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異世界搞科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幹飯本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幹飯本尊並收藏我在異世界搞科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