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傾一臉狐疑,眸光一轉,小聲地問:“藺哥哥,你該不會是為了等我,一夜沒睡吧?”
藺初陽垂下眼眸,沒有迴答。
雲傾眼裏露出一抹心疼,指了指屏風後麵的床榻,“你先去床上睡一會兒吧,等到晚膳的時候我再叫你。”
藺初陽抬步走迴桌邊,將茶葉罐放在桌上,微微俯下身,輕輕刮了刮她的鼻子。
“無妨,喝完你煮的茶再睡。”
雲傾撇了撇嘴,待雪水沸騰後,便放入恩施玉露,待茶水沸騰了三次,才拿起紫砂壺,倒了兩杯湯色嫩綠明亮的茶水。
藺初陽端起茶杯,沒有急著喝,而是慢悠悠地問道:“婚服準備得如何了?”
雲傾眨了眨眼,臉頰微微一紅,“已經快繡好了。”
兩人之間隔著一張桌子,藺初陽抬手碰不到她的臉,便對她招了招手。
雲傾放下茶杯,站在他身側,被他一把攬入懷中。
他低頭,親了親她的額頭,語氣溫柔,“還有十日,便是你我成婚之日,緊張嗎?”
雲傾與他平視,點了點頭。
怎麽能不緊張呢?她緊張得連唿吸都變得小心翼翼,緊張得上朝時滿腦子都在想著此事。
藺初陽握住她的小手,唇角勾起一抹淺淺的笑容。
這段時日,賈青瑤留在宮裏養身體,傅家的人未曾再入過宮廷,這幾日上京城裏也沒有傅家的消息,好像突然沉寂下去了一樣。
換血過後,傅秀蘭在床上躺了五六日,直到精神完全恢複,方才下地走動。
她問過賈青瑤的下落,還想與其見上一麵,可賈青瑤對傅家的人愛答不理,甚至拒絕去見傅家的任何一人。
距離成親還有三日時,雲傾來看了賈青瑤,見她容光煥發,恢複得極好,便彎唇笑了笑。
“陛下?”
賈青瑤剛打算出門賞梅,便瞧見雲傾來了大殿,趕忙屈膝行禮。
“青瑤小姐不必多禮,坐吧。”
賈青瑤輕頷首,迴身坐在紅木圈椅上,給雲傾斟了杯茶。
“陛下今日怎麽有空過來?”
“臨近婚期,朝中諸事交給大臣們打理,朕想討個清閑。”
賈青瑤含著微笑,“我一來南涼,便趕上了陛下與九殿下的大婚,真真是幸運至極。”
“青瑤小姐的身子調養得如何了?”
“承蒙陛下關照,好了七七八八。”
殿內燒著地龍,可雲傾覺得還是有些冷,便讓宮女再端來兩個炭盆,開了最遠處的那個窗子。
“朕有一事不明,今日特想向青瑤小姐請教。”
“陛下請說。”
“在天聖時,青瑤小姐對朕一直照顧有加,難道那時候青瑤小姐就已經知道了朕的身份?”
賈青瑤笑了笑,不緊不慢地說:“在此之前,我從未見過陛下,又怎會知道陛下的身份?隻是後來有過猜測,便想著無論是與不是,都該護陛下周全。”
“此話怎講?”
賈青瑤頓了頓,道:“若沒記錯,死去的南涼公主是在沈家六爺家裏找到的,後來不斷有盛燕暗探入京試探。還記得在京潭馬場的馬球賽與蘭亭清談會上,都有盛燕暗探的刺殺。所以,我便猜測南涼公主未死,且藏身於沈家之內。”
否則盛燕暗探不會一撥又一撥的闖入天聖京城,沈家也不會一次又一次成為盛燕暗探針對的目標。
所有事情皆指向沈家,一開始,她靠近雲傾是為試探,二人在賈國公府相識,賞花之際,雲傾注意到了她。
她與賈芸兒不睦,又見雲傾不親近賈芸兒,就對這個小姑娘上了心。
每一次相見,賈青瑤都會從中尋找破綻,奈何小姑娘藏得深,直到江子濯身份暴露,她才確定南涼公主仍然存活於世。
即便不是雲傾,也是沈家的某一位小姐,所以賈青瑤對沈家的人格外關照,畢竟她是南涼子民,保護照顧南涼公主乃是正常之事。
雲傾聽賈青瑤說完,頓時覺得她心思縝密,十分厲害。
大殿內逐漸熱了起來,賈青瑤解開身上的綠色裘衣,眸光落在殿外,“陛下未來之前,我想去禦花園賞梅,聽說宮廷裏的梅花開得最好,也不知與天聖相比有何不同。”
雲傾訝然開口:“青瑤小姐以前在南涼的時候,沒見過上京的梅花?”
賈青瑤微微一笑,“這上京的梅花,又如何能與禦花園裏的相比?”
雲傾了然地點頭,率先站起身,“那朕便盡這地主之誼,陪青瑤小姐在禦花園裏走走。”
賈青瑤笑著道謝,再次係上裘衣,跟著雲傾出去,欣賞著周邊的景物。
但見宮廷四周碧瓦朱簷,雕梁繡柱,禦花園外還有一條結了冰的河,隔著白色的冰麵,好像能瞧見冰麵之下來迴遊動的魚兒。
河上架著一座拱橋,橋的兩端種著花色豔麗,有鬆葉牡丹之稱的鬆紅梅,花形精美,風情萬種,為這蕭條的隆冬平添了幾分生氣。
禦花園裏梅樹頗多,白梅、紅梅、與臘梅競相爭放,冷香馥鬱,冷風飄過之處,花枝帶著積雪輕顫,樹上的雪花成團掉落,嚇得四周飛過的鳥兒猛烈地撲騰著翅膀。
雲傾穿得有些單薄了,不一會兒便被凍得打了個寒顫,賈青瑤下意識要解開裘衣披在她的身上,卻被她抬手製止。
“不礙事,朕讓春葉姐姐去取一件披風來便是。”
春葉跟在後麵,聽見陛下的吩咐,連忙碎步走迴鳳儀宮去拿披風。
賈青瑤折了一枝紅梅,抬手將亂發挽在耳後,漫不經心地說:“此番我在來南涼的路上,遇到了兩位醫者,他們像是往南涼而來,我問過他們,說是想在南涼與天聖的交界處定居。”
“兩位醫者?”雲傾好奇地笑了笑,“什麽樣的醫者,能讓青瑤小姐記到現在?”
賈青瑤低下頭,看了看腳上的繡靴,抿唇一笑,“年紀大的那個約莫五六十歲,年紀小的那個還是少年。我們落腳的城鎮遭了雪災,當地百姓流離失所,有病難醫,我見他們樂於助人,分文不取,救治百姓,便上去攀談了幾句。”
藺初陽垂下眼眸,沒有迴答。
雲傾眼裏露出一抹心疼,指了指屏風後麵的床榻,“你先去床上睡一會兒吧,等到晚膳的時候我再叫你。”
藺初陽抬步走迴桌邊,將茶葉罐放在桌上,微微俯下身,輕輕刮了刮她的鼻子。
“無妨,喝完你煮的茶再睡。”
雲傾撇了撇嘴,待雪水沸騰後,便放入恩施玉露,待茶水沸騰了三次,才拿起紫砂壺,倒了兩杯湯色嫩綠明亮的茶水。
藺初陽端起茶杯,沒有急著喝,而是慢悠悠地問道:“婚服準備得如何了?”
雲傾眨了眨眼,臉頰微微一紅,“已經快繡好了。”
兩人之間隔著一張桌子,藺初陽抬手碰不到她的臉,便對她招了招手。
雲傾放下茶杯,站在他身側,被他一把攬入懷中。
他低頭,親了親她的額頭,語氣溫柔,“還有十日,便是你我成婚之日,緊張嗎?”
雲傾與他平視,點了點頭。
怎麽能不緊張呢?她緊張得連唿吸都變得小心翼翼,緊張得上朝時滿腦子都在想著此事。
藺初陽握住她的小手,唇角勾起一抹淺淺的笑容。
這段時日,賈青瑤留在宮裏養身體,傅家的人未曾再入過宮廷,這幾日上京城裏也沒有傅家的消息,好像突然沉寂下去了一樣。
換血過後,傅秀蘭在床上躺了五六日,直到精神完全恢複,方才下地走動。
她問過賈青瑤的下落,還想與其見上一麵,可賈青瑤對傅家的人愛答不理,甚至拒絕去見傅家的任何一人。
距離成親還有三日時,雲傾來看了賈青瑤,見她容光煥發,恢複得極好,便彎唇笑了笑。
“陛下?”
賈青瑤剛打算出門賞梅,便瞧見雲傾來了大殿,趕忙屈膝行禮。
“青瑤小姐不必多禮,坐吧。”
賈青瑤輕頷首,迴身坐在紅木圈椅上,給雲傾斟了杯茶。
“陛下今日怎麽有空過來?”
“臨近婚期,朝中諸事交給大臣們打理,朕想討個清閑。”
賈青瑤含著微笑,“我一來南涼,便趕上了陛下與九殿下的大婚,真真是幸運至極。”
“青瑤小姐的身子調養得如何了?”
“承蒙陛下關照,好了七七八八。”
殿內燒著地龍,可雲傾覺得還是有些冷,便讓宮女再端來兩個炭盆,開了最遠處的那個窗子。
“朕有一事不明,今日特想向青瑤小姐請教。”
“陛下請說。”
“在天聖時,青瑤小姐對朕一直照顧有加,難道那時候青瑤小姐就已經知道了朕的身份?”
賈青瑤笑了笑,不緊不慢地說:“在此之前,我從未見過陛下,又怎會知道陛下的身份?隻是後來有過猜測,便想著無論是與不是,都該護陛下周全。”
“此話怎講?”
賈青瑤頓了頓,道:“若沒記錯,死去的南涼公主是在沈家六爺家裏找到的,後來不斷有盛燕暗探入京試探。還記得在京潭馬場的馬球賽與蘭亭清談會上,都有盛燕暗探的刺殺。所以,我便猜測南涼公主未死,且藏身於沈家之內。”
否則盛燕暗探不會一撥又一撥的闖入天聖京城,沈家也不會一次又一次成為盛燕暗探針對的目標。
所有事情皆指向沈家,一開始,她靠近雲傾是為試探,二人在賈國公府相識,賞花之際,雲傾注意到了她。
她與賈芸兒不睦,又見雲傾不親近賈芸兒,就對這個小姑娘上了心。
每一次相見,賈青瑤都會從中尋找破綻,奈何小姑娘藏得深,直到江子濯身份暴露,她才確定南涼公主仍然存活於世。
即便不是雲傾,也是沈家的某一位小姐,所以賈青瑤對沈家的人格外關照,畢竟她是南涼子民,保護照顧南涼公主乃是正常之事。
雲傾聽賈青瑤說完,頓時覺得她心思縝密,十分厲害。
大殿內逐漸熱了起來,賈青瑤解開身上的綠色裘衣,眸光落在殿外,“陛下未來之前,我想去禦花園賞梅,聽說宮廷裏的梅花開得最好,也不知與天聖相比有何不同。”
雲傾訝然開口:“青瑤小姐以前在南涼的時候,沒見過上京的梅花?”
賈青瑤微微一笑,“這上京的梅花,又如何能與禦花園裏的相比?”
雲傾了然地點頭,率先站起身,“那朕便盡這地主之誼,陪青瑤小姐在禦花園裏走走。”
賈青瑤笑著道謝,再次係上裘衣,跟著雲傾出去,欣賞著周邊的景物。
但見宮廷四周碧瓦朱簷,雕梁繡柱,禦花園外還有一條結了冰的河,隔著白色的冰麵,好像能瞧見冰麵之下來迴遊動的魚兒。
河上架著一座拱橋,橋的兩端種著花色豔麗,有鬆葉牡丹之稱的鬆紅梅,花形精美,風情萬種,為這蕭條的隆冬平添了幾分生氣。
禦花園裏梅樹頗多,白梅、紅梅、與臘梅競相爭放,冷香馥鬱,冷風飄過之處,花枝帶著積雪輕顫,樹上的雪花成團掉落,嚇得四周飛過的鳥兒猛烈地撲騰著翅膀。
雲傾穿得有些單薄了,不一會兒便被凍得打了個寒顫,賈青瑤下意識要解開裘衣披在她的身上,卻被她抬手製止。
“不礙事,朕讓春葉姐姐去取一件披風來便是。”
春葉跟在後麵,聽見陛下的吩咐,連忙碎步走迴鳳儀宮去拿披風。
賈青瑤折了一枝紅梅,抬手將亂發挽在耳後,漫不經心地說:“此番我在來南涼的路上,遇到了兩位醫者,他們像是往南涼而來,我問過他們,說是想在南涼與天聖的交界處定居。”
“兩位醫者?”雲傾好奇地笑了笑,“什麽樣的醫者,能讓青瑤小姐記到現在?”
賈青瑤低下頭,看了看腳上的繡靴,抿唇一笑,“年紀大的那個約莫五六十歲,年紀小的那個還是少年。我們落腳的城鎮遭了雪災,當地百姓流離失所,有病難醫,我見他們樂於助人,分文不取,救治百姓,便上去攀談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