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拒絕,周朝運寵溺點頭:“讓淩山和格將同你一起。”
南善宜有些意外:“你不同我一起嗎?”
心中驚喜,上揚的嘴角如何也壓不下去,他原以為她應該不想讓他跟著。
抬手將她的狐裘係緊了些,把脖子完全包裹住,他輕聲道:“明日禦書房有事。”
聞言,南善宜隻能點頭:“好吧。”
她仰頭笑著道:“下次帶你去。”
“我也還沒有見過長安的永元商會長什麽樣。”
眸中好奇:“不知道和金陵的有什麽區別。”
“好。”周朝運抬手攬住她的肩頭。
迴長樂宮的路上,南善宜一手提著銀燕給她的燈籠,一手被周朝運牽著。
兩人慢慢的走在宮道上,身後玉佛姑姑一行人不遠不近的跟著。
宮牆上堆積的雪還沒有融化,潔白無瑕,宮道上的雪已經被清理幹淨,行於道上的宮女內侍在遠遠看見來人時就已經退到一旁跪伏行禮。
直到陛下和皇後從他們跟前走過,才敢抬頭悄悄的瞧二人的背影。
…………
另一邊,攝政王府。
帶著象征攝政王身份標識的馬車停在了府邸門口。
在侍衛的攙扶下,周懷謙腳步虛浮的從馬車上下來。
眉頭緊鎖,盡是不適。
迴到寢殿就有婢子上前取下他肩頭的披風,擔憂道:“王爺怎麽飲這麽多酒?”
他酒量向來好,得喝多少才能醉成現在這樣子。
手肘杵在桌上,指腹輕捏眉心,周懷謙低垂著眉眼。
婢子詢問道:“王爺可要歇息?”
眼瞼輕抬,桌上的白玉瓶裏不知何時插了幾株粉色的梅花,想到什麽,他輕輕的搖了搖頭,沉聲道:“讓元蒼進來。”
話音一落,守在屋外的青衣侍衛走了進來,拱手行禮:“王爺。”
“今年殿試是不是已經在籌備了?”
元蒼點頭:“今年由沈相親自籌備,時間定在二月二十一日。”
端著濃茶來給他解酒的孫管家聽見他提起殿試一事,還以為是王爺將他平時的話聽進去了,要幫一幫蘇小姐的未婚夫婿。
於是笑著走進屋內一邊道:“若魏公子榜上有名,蘇小姐以後也就能容易一些。”
說著將茶盞放在自家王爺跟前,笑容滿麵道:“蘇小姐若是知曉,也定會感激王爺。”
“上次那誤會也就一筆勾銷了。”
元蒼聞言下意識去看自家王爺的麵色,果然看見他雙眸幽深,反問道:“是嗎?”
不敢說話,元蒼可不敢隨意揣測蘇小姐和王爺之間的事情,上次的事情他就已經長教訓了。
王爺讓人暗中留意魏河川的事情被蘇小姐知曉,為此慣來尊卑有序、知書達禮的人失了態,頂撞犯上。
王爺有多生氣,他是知曉的。
所以他明白,蘇小姐在王爺這裏是不同的。
隻是有一點他想不通,明明那魏河川就是個虛有其表的繡花枕頭,能參加殿試都來的不清不白,為何王爺不將他們查到的這些告訴蘇小姐呢。
孫管家不知這些,也沒聽出王爺那句反問中的深意,繼續道:“誤會解除了,說不定蘇小姐又願意迴王府當差了呢。”
感激?
周懷謙看著玉瓶中的梅花,平靜道:“那看來她得恨本王一輩子了。”
反應過來他的話,孫管家麵上的笑容一僵,被疑惑所取代,下意識看向一旁的元蒼想從他那裏得到解答,奈何元蒼低垂著腦袋,目不斜視,根本不給他擠眉弄眼的機會。
很快他就聽見坐在桌前的王爺麵無表情道:“因為魏河川永遠不可能榜上有名。”
到死都不可能。
眸色微暗,周懷謙周身縈繞著掌控一切的上位者氣息,輕輕一句話定了一個人的生死。
若他不知道還好,可若讓他知曉了,他就絕不會讓這種人進入大晟的官場,無論是因為他的身份,還是為了那個不知好歹的女子。
察覺到王爺情緒不對,孫管家終於意識到不對勁了,閉口不敢再言。
“元蒼。”他沉聲喚道
“屬下在。”即刻應聲,和剛剛裝死的時候判若兩人。
“之前耽擱了的事,繼續辦吧。”看著眼前的梅花,周懷謙姿態隨意,魏河川不僅不會榜上有名,他還會讓他連殿試的門進不了。
元蒼眸中明顯一愣,卻很快恢複如常,領命迴應。
所有的動作明明在那次和蘇小姐的爭吵之後被叫停了,今夜王爺是又受了什麽刺激,讓他還是決定對魏河川動手。
不過這些不重要,他隻需要聽命辦事便好。
元蒼出去之後,孫管家麵上猶猶豫豫,見他實在糾結,周懷謙道:“有話直說,無事便出去,本王要歇息了。”
聽他主動問起,孫管家便直言道:“雖然不知道王爺為何動那魏公子,隻是如此蘇小姐那邊……
他是有私心的,他格外喜歡蘇小姐,不隻是他,她在府上數月,府中的人都喜歡她,她走後也常常念她,得了閑也會去她的繡坊裏找她敘舊。
那丫頭是個好的。
周懷謙抬眸看向他,沉默無聲。
以為是自己的話惹他不悅,孫管家即刻低頭認錯:“老奴越界了。”
收迴視線,周懷謙平靜道:“你覺得是跌在坑裏爬都爬不起來,摔了一身傷才幡然醒悟好,還是及時止損好?”
孫管家啞然,雖然不知道這和蘇小姐有什麽關係,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
“退下吧,本王乏了。”
屋內隻剩下周懷謙一人,目光落在遠處,一直以來的困惑、僵局在聽了沈老頭的話後豁然開朗。
為一個情字,他入了朝堂,負累十多年。
就像沈柳章說的,他本就是無情之人,皇兄是意外。情之一字,於他而言太過複雜,此生入一局便夠了,他不願再入一局。
看著眼前的梅花,周懷謙輕聲道:“蘇傾月,此次便算本王償還你所贈滿園錦繡之情。”
花雖已落,但他賞過了,悅目非常,他並不否認,但僅此而已。
第二日中午,一輛馬車出了宮門,守門的神策軍跪拜相送,駕車的人正是格將和淩山。
南善宜有些意外:“你不同我一起嗎?”
心中驚喜,上揚的嘴角如何也壓不下去,他原以為她應該不想讓他跟著。
抬手將她的狐裘係緊了些,把脖子完全包裹住,他輕聲道:“明日禦書房有事。”
聞言,南善宜隻能點頭:“好吧。”
她仰頭笑著道:“下次帶你去。”
“我也還沒有見過長安的永元商會長什麽樣。”
眸中好奇:“不知道和金陵的有什麽區別。”
“好。”周朝運抬手攬住她的肩頭。
迴長樂宮的路上,南善宜一手提著銀燕給她的燈籠,一手被周朝運牽著。
兩人慢慢的走在宮道上,身後玉佛姑姑一行人不遠不近的跟著。
宮牆上堆積的雪還沒有融化,潔白無瑕,宮道上的雪已經被清理幹淨,行於道上的宮女內侍在遠遠看見來人時就已經退到一旁跪伏行禮。
直到陛下和皇後從他們跟前走過,才敢抬頭悄悄的瞧二人的背影。
…………
另一邊,攝政王府。
帶著象征攝政王身份標識的馬車停在了府邸門口。
在侍衛的攙扶下,周懷謙腳步虛浮的從馬車上下來。
眉頭緊鎖,盡是不適。
迴到寢殿就有婢子上前取下他肩頭的披風,擔憂道:“王爺怎麽飲這麽多酒?”
他酒量向來好,得喝多少才能醉成現在這樣子。
手肘杵在桌上,指腹輕捏眉心,周懷謙低垂著眉眼。
婢子詢問道:“王爺可要歇息?”
眼瞼輕抬,桌上的白玉瓶裏不知何時插了幾株粉色的梅花,想到什麽,他輕輕的搖了搖頭,沉聲道:“讓元蒼進來。”
話音一落,守在屋外的青衣侍衛走了進來,拱手行禮:“王爺。”
“今年殿試是不是已經在籌備了?”
元蒼點頭:“今年由沈相親自籌備,時間定在二月二十一日。”
端著濃茶來給他解酒的孫管家聽見他提起殿試一事,還以為是王爺將他平時的話聽進去了,要幫一幫蘇小姐的未婚夫婿。
於是笑著走進屋內一邊道:“若魏公子榜上有名,蘇小姐以後也就能容易一些。”
說著將茶盞放在自家王爺跟前,笑容滿麵道:“蘇小姐若是知曉,也定會感激王爺。”
“上次那誤會也就一筆勾銷了。”
元蒼聞言下意識去看自家王爺的麵色,果然看見他雙眸幽深,反問道:“是嗎?”
不敢說話,元蒼可不敢隨意揣測蘇小姐和王爺之間的事情,上次的事情他就已經長教訓了。
王爺讓人暗中留意魏河川的事情被蘇小姐知曉,為此慣來尊卑有序、知書達禮的人失了態,頂撞犯上。
王爺有多生氣,他是知曉的。
所以他明白,蘇小姐在王爺這裏是不同的。
隻是有一點他想不通,明明那魏河川就是個虛有其表的繡花枕頭,能參加殿試都來的不清不白,為何王爺不將他們查到的這些告訴蘇小姐呢。
孫管家不知這些,也沒聽出王爺那句反問中的深意,繼續道:“誤會解除了,說不定蘇小姐又願意迴王府當差了呢。”
感激?
周懷謙看著玉瓶中的梅花,平靜道:“那看來她得恨本王一輩子了。”
反應過來他的話,孫管家麵上的笑容一僵,被疑惑所取代,下意識看向一旁的元蒼想從他那裏得到解答,奈何元蒼低垂著腦袋,目不斜視,根本不給他擠眉弄眼的機會。
很快他就聽見坐在桌前的王爺麵無表情道:“因為魏河川永遠不可能榜上有名。”
到死都不可能。
眸色微暗,周懷謙周身縈繞著掌控一切的上位者氣息,輕輕一句話定了一個人的生死。
若他不知道還好,可若讓他知曉了,他就絕不會讓這種人進入大晟的官場,無論是因為他的身份,還是為了那個不知好歹的女子。
察覺到王爺情緒不對,孫管家終於意識到不對勁了,閉口不敢再言。
“元蒼。”他沉聲喚道
“屬下在。”即刻應聲,和剛剛裝死的時候判若兩人。
“之前耽擱了的事,繼續辦吧。”看著眼前的梅花,周懷謙姿態隨意,魏河川不僅不會榜上有名,他還會讓他連殿試的門進不了。
元蒼眸中明顯一愣,卻很快恢複如常,領命迴應。
所有的動作明明在那次和蘇小姐的爭吵之後被叫停了,今夜王爺是又受了什麽刺激,讓他還是決定對魏河川動手。
不過這些不重要,他隻需要聽命辦事便好。
元蒼出去之後,孫管家麵上猶猶豫豫,見他實在糾結,周懷謙道:“有話直說,無事便出去,本王要歇息了。”
聽他主動問起,孫管家便直言道:“雖然不知道王爺為何動那魏公子,隻是如此蘇小姐那邊……
他是有私心的,他格外喜歡蘇小姐,不隻是他,她在府上數月,府中的人都喜歡她,她走後也常常念她,得了閑也會去她的繡坊裏找她敘舊。
那丫頭是個好的。
周懷謙抬眸看向他,沉默無聲。
以為是自己的話惹他不悅,孫管家即刻低頭認錯:“老奴越界了。”
收迴視線,周懷謙平靜道:“你覺得是跌在坑裏爬都爬不起來,摔了一身傷才幡然醒悟好,還是及時止損好?”
孫管家啞然,雖然不知道這和蘇小姐有什麽關係,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
“退下吧,本王乏了。”
屋內隻剩下周懷謙一人,目光落在遠處,一直以來的困惑、僵局在聽了沈老頭的話後豁然開朗。
為一個情字,他入了朝堂,負累十多年。
就像沈柳章說的,他本就是無情之人,皇兄是意外。情之一字,於他而言太過複雜,此生入一局便夠了,他不願再入一局。
看著眼前的梅花,周懷謙輕聲道:“蘇傾月,此次便算本王償還你所贈滿園錦繡之情。”
花雖已落,但他賞過了,悅目非常,他並不否認,但僅此而已。
第二日中午,一輛馬車出了宮門,守門的神策軍跪拜相送,駕車的人正是格將和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