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聖濟總錄》神仙服餌門抗衰老藥饍。白術500克(用水三升浸之,文武火煮二日夜,水盡絞取汁),黍米750克,飴250克。取術汁和黍米煮至六七沸,下飴,微火煎至1500克乃熟,曬幹做餅。每日食三餅,約50克。健脾胃,建中氣。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不足,食少乏力,“輕身益壽”。
紫極三陽混元丹:
附子12,肉桂6,生地15,山芋肉30,枸杞子30,黨參18,代赭石12,茯神12,白術12,山藥24,柏子仁12,知母18,黃芪15,鹿角霜10,威靈仙6。(湯劑)
氣機不暢,胸肋處悶:加三棱,莪術,靈仙倍之
脅疼:加白芍30,甘草6
氣陷:加升、柴、桔梗,倍知母
龍火上行,五心潮熱:加龍牡
口渴:加麥冬、花粉、五味
下焦陽虛甚:加巴戟天、仙茅、仙靈脾
方解:
上方主病體內陽虛,陽虛之病,或先天不足,或後天直損陽氣,或先傷陰,而後陰陽雙虛。觀天人之道,地在其中,人有三焦,在天象下焦為地熱,中焦為大氣,上焦為太陽。天地陰寒,萬物不生,人三焦陽氣損,亦難人道。附子、肉桂,下焦之陽,白術,中焦之陽,柏仁,上焦之陽。陽氣升騰,在於陰,故雖名為補三陽,實兼三陰。生地,下焦之陰,山藥,中焦之陰,知母,上焦之陰。熱寓於水氣中方可升,故用黃芪、靈仙,疏通氣機。唯有斑龍頂上珠,可補下陰海底闕。今用角霜,因角膠有假。參赭並用,降逆亦補下焦之元。茯神助柏仁養心,又可利多餘邪水不傷正。重用枸杞、山芋,甘者可補,酸亦可斂,實為乙癸同源之用。若氣機不暢,因有邪結,三棱莪術破之,倍靈仙以導之。大氣下陷,源於張師,少加升柴桔提之,恐其太熱,倍知母之用。木無升發之氣,兩脅疼,白芍可為,亦可少加柴胡和風熏之。陰虛陽亢,非陽多也,實亦少,加龍牡收之斂之,若口渴者,陽亢在上也,可直於天中加寒水氣,水降地渴可解,麥冬,花粉也,用五味者,實收水氣。地處極寒,不可不壯極地熱,於是溫泉可出,二仙戟天之一用。
為治此方,實兼三陰三陽丹。初,聽聞某處有老醫最善補腎,於是執弟子禮以拜見。蹋前執帚滿百日,方傳三陰三陽丹,曰可為紫極已有。三陽者,附桂術柏也,三陰者麥味藥地也。紫極乃加減成是方,不敢已私,共於同仁,以解萬民之苦。共登東方琉璃之地。善也。
附案:
王某,女,30 ,已婚。
自小不足,強於鍛煉,初潮時即為校運動員,意於考體校。無奈運動中腰疼不濟,經期不調,所誌成夢幻泡影。因腰疼故,調治十餘年,未願。婚後有一女,已三周,經期淋漓半月餘,兩尺重按難得,腰常不可俯仰。好食肉,麵黃不華。而用上方,附子12,肉桂6,生地15,山芋肉30,枸杞子30,黨參18,代赭石12,茯神12,白術12,山藥24,柏子仁12,知母18,黃芪15,鹿角霜10,威靈仙6,巴戟天12,仙茅10,仙靈脾10,麥冬15,花粉15,白芍15,柴胡6。一服腰即有感,三服藥不疼,但日大便五六次,且胸部悶氣,此乃因其好食肉滑利,方中有代赭重墜之品,下滑利則上氣悶,囑之吃素,減代赭之半,加三棱莪術各5,又二服皆愈。
道教醫藥學是在道教文化中發展起來的醫藥學。這不僅是因為道士以醫術布道促進了它的發展,而且是由於這類醫術和藥物本身就含有道教修煉的特征。實際上,世界上幾乎所有宗教都有自己的醫藥學,身為教徒的名醫也不在少數。這一方麵是宗教家往往借行醫布道;另一方麵寺院的清修生活和防病治病的需要也為醫藥學發展提供了條件。中國古時巫醫不分,醫家治病多用巫術。春秋時巫、醫並行,戰國時醫藥學漸從巫術中獨立出來,醫以方士的身份治病,出現方士醫藥學。漢魏時視醫術為“方技”,職業醫生為“方士”,醫藥書稱“方書”,學醫叫“為方”,治病有效叫“善為方”。扁鵲、淳於意、華佗、張仲景、王叔和、皇甫謐等促使中醫藥學成熟,名垂青史,被收入“方伎傳”中。《隋書經籍誌》雲:“醫方二百五十六部,多有神仙養生之法”,是當時醫術和神仙方術相混,本草藥物亦和外丹黃白術相承。神仙道士和醫藥方士也同源,道士多兼行醫術,葛洪、皇甫謐、陶弘景、孫思邈等著名高道,皆為名醫,唐代高道孫思邈被後世尊為“藥王”,他們的醫學著作也收入《道藏》之中。葛洪《抱樸子內篇雜應》說:“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以救近禍焉。”道教以重生惡死、生道合一為教旨,其修持方術多和防病治病、健身延年有關,同時又保留了巫醫祭神祀鬼、祝由、悔過的傳統。《黃帝內經素問》早有以祝由科移精變氣治病的記載,早期道教以上章、悔罪、存神、去三屍、房中術、施符水為人治病,並以巫術為病家驅鬼殺鬼。道教醫藥學是以長生成仙為最高目標的醫學,其藥物多收外丹、黃白、石藥,有許多延年、健身、美容、防老、辟穀、藥酒、藥饣善、治奇病的方劑;葛洪《抱樸子極言》:“先服草木以救虧損,後服金丹以定無窮,長生之理盡於此矣。”其醫藥體係不僅包括傳統中醫藥學的本草、湯液、膏丹、針灸等;而且還包括導引、按摩、卻穀、美容、房中、氣法等;再有就是符籙、藥簽、祝咒、祭祀、齋醮等療法也包括在內,具有強烈的宗教信仰特征。道教醫學是一種社會醫學和宗教醫學,重視調節人的社會環境和心理因素,激發患者的宗教感情來抗病,有用精神療法治病的特點和人神交通的巫術傾向。道教醫學的理論基礎包括陰陽五行學說、天人感應原理、以氣為本和形、氣、神三重結構的人體觀、五運六氣說、天地人周期、節律相關說等。例如《太平經》以為頭疼是天氣不悅,足疾是五行氣相爭,四肢病是四時氣不和等,反映了道教醫學的病因論。道教醫學重氣,以國家比喻人體,認為治國和療病一理,以“中和”為要義,以追求宇宙和人體的內部整體和諧為目標。葛洪《抱樸子內篇地真》雲:“故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位,猶宮室也。四肢之列,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故知治身,則能治國也。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養其氣所以全其身”。因而良醫即可為“良相”,醫術即道術。《太平經》認為隻有“道”才是天、地、人共同遵循的原則,“上士學道,輔佐帝王,當好生,積功乃久長。中士學道,欲度其家。下士學道,才脫其軀。”道教醫學還以五行、八封、九宮、二十四氣、天幹、地支等道教常用符號體係與人體的四肢、五髒等器官、肢體相對應,並將各體位都配備身神來管理,反映了道教醫學人體現和解剖學的特色。同時,道教醫學還特別注意人體運動和天體運動的周期相適應,以順四時、調陰陽的思想行醫,也符合現代人體生物鍾的醫療思想。道教醫藥學還有重養生、重預防、重食療、重滋補等特點,從現存道書中記載的丸、散、膏、丹、單方、驗方中可以顯示出來。
八仙丹方
明方賢傳。一名“三仙丸”。本方藥為補益脾腎之劑,重在溫腎壯陽。適宜於中老年人脾腎陽虛,耳聾目昏,夜尿頻多,陽事不興,食少納差者服用;陰虛者或陽盛者忌服。《奇效良方》:“何首烏、小茴香,川椒(炒)、川楝子(取肉)、牡蠣(煨)、白薑(炮),各一兩;蒼術(泔浸一宿),香附各二兩。右為細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鹽湯送下,小腸氣用霹靂酒送下。歌曰:一烏二術三茴香,更加椒楝牡香薑,善治耳聾並目暗,能調榮衛壯元陽,元陽壯後精神爽,久服令人壽命長,又療婦人脾血疾,空心日午用鹽湯。”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八仙添壽丹方
明張時徹傳。其功能滋腎填精,降火益智,適宜於中老年平素陰虛火旺,須發早白,健忘失眠,腰膝酸痛者服用。《攝生眾妙方》:“何首烏六兩用竹刀切片,用瓦甑蒸,蒸時用黑豆五升,一層豆一層藥,蒸一時取出曬幹,如此九次,豆爛換好者曝幹聽用;川牛膝六兩;山茱萸肉、柏子仁、知母、黃柏、當歸各四兩;敗龜板四兩,酥炙。右同為極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酒送下三十丸,七日後添十丸,至七十丸止。忌燒酒、蘿卜辛辣之物。此藥能烏須發,壯筋骨,調榮衛,久服延年。”
九轉黃精丹方
清宮秘傳治勞除傷、延年益壽良方。《清宮秘方大全》:“治男婦一切不足之症,五勞七傷,諸虛百損,能安五髒,固精壯神,開胃健脾,多進飲食,脾腎雙補,大有水火既濟之功。如老年之人,常服此藥,多進飲食,腰腿有力,種子身輕,益壽延年。如幼年無病之人,常服此藥,壯筋骨,去勞傷,發胖身體,到老健壯。如婦人血衰,瘦弱無乳,但服此藥,既養血生乳,能受孕安胎,及臨產之時,子母健壯,常服此藥,永不小產。不論胎前產後,俱可常服,有益無損。如小兒先天不足,短乳瘦弱,脾虛不思飲食,一歲吃三、四丸,服十數次。體壯者不可服。治酒色過度,或先天不足,陽衰下痿,下元虛冷,夜夢遺精,盜汗,陰虛動火。男婦傷腎,腰腿疼痛,下淋流白,精滑無子。男婦脾虛胃弱,血虛心跳。男婦稀屎癆,或肚腹不調常泄,另有膏藥貼臍,即愈。男婦頭眩眼黑,麵黃虛腫。男婦汗後失調,飲飽密傷。男婦勞傷吐血,大便下血,小便下血,或婦人幼女倒經、吐血、鼻中流血。男婦肝氣不足,兩脅疼痛。男婦小兒,氣虛血少。婦人經水不調,子宮寒冷,赤白帶下,另有膏藥貼肚臍腰腎,即愈。童子癆、女兒癆,或男婦半身不遂。婦人胎孕不長,或男人中氣不足。男、婦、大人、小兒傷寒出汗後,諸虛百損,或吐瀉,瀉倒元氣,此藥能補元氣。婦人血崩,凡男婦氣惱衝肝,或兩脅發脹,或婦人氣裏胎孕,此二症用好廣木香末一、二分,浸溫黃酒空心服,五、六日後不用木香,隻用溫黃酒送藥。如有病之人,須一日空心服五分,每一日添一分,添到一錢為止。若是一日要吃兩次,待食遠服,如不會吃黃酒,白開水亦可。此藥不瀉肚,不動火,能引火歸源。不論春、夏、秋、冬,或三九、三伏,俱可常服,有益無損,世間人身體不一,服多服少,量體服藥,惟產後婦人多用可也。此藥用磁瓶盛收,藥性不改,三、五年可用。黃精,五斤,用黃酒蒸九次,曬九次;當歸,五斤,用黑豆湯泡九次,曬九次;共研細末,煉蜜和丸。
《 丹性和丹藥》
己之蜜餞,毀人之利劍;己之毒藥,助人之神藥,
上聯:架上丹丸長生妙藥;下聯:壺中日月不老仙齡。
上聯:囊中多妙藥無凡草盡仙丹;下聯:醫德無私常願寰球占勿藥,
是藥三分毒。
上聯:妙藥銀針除病痛;下聯:丹心聖手保安康
《聖濟總錄》神仙服餌門抗衰老藥饍。白術500克(用水三升浸之,文武火煮二日夜,水盡絞取汁),黍米750克,飴250克。取術汁和黍米煮至六七沸,下飴,微火煎至1500克乃熟,曬幹做餅。每日食三餅,約50克。健脾胃,建中氣。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不足,食少乏力,“輕身益壽”。
紫極三陽混元丹:
附子12,肉桂6,生地15,山芋肉30,枸杞子30,黨參18,代赭石12,茯神12,白術12,山藥24,柏子仁12,知母18,黃芪15,鹿角霜10,威靈仙6。(湯劑)
氣機不暢,胸肋處悶:加三棱,莪術,靈仙倍之
脅疼:加白芍30,甘草6
氣陷:加升、柴、桔梗,倍知母
龍火上行,五心潮熱:加龍牡
口渴:加麥冬、花粉、五味
下焦陽虛甚:加巴戟天、仙茅、仙靈脾
方解:
上方主病體內陽虛,陽虛之病,或先天不足,或後天直損陽氣,或先傷陰,而後陰陽雙虛。觀天人之道,地在其中,人有三焦,在天象下焦為地熱,中焦為大氣,上焦為太陽。天地陰寒,萬物不生,人三焦陽氣損,亦難人道。附子、肉桂,下焦之陽,白術,中焦之陽,柏仁,上焦之陽。陽氣升騰,在於陰,故雖名為補三陽,實兼三陰。生地,下焦之陰,山藥,中焦之陰,知母,上焦之陰。熱寓於水氣中方可升,故用黃芪、靈仙,疏通氣機。唯有斑龍頂上珠,可補下陰海底闕。今用角霜,因角膠有假。參赭並用,降逆亦補下焦之元。茯神助柏仁養心,又可利多餘邪水不傷正。重用枸杞、山芋,甘者可補,酸亦可斂,實為乙癸同源之用。若氣機不暢,因有邪結,三棱莪術破之,倍靈仙以導之。大氣下陷,源於張師,少加升柴桔提之,恐其太熱,倍知母之用。木無升發之氣,兩脅疼,白芍可為,亦可少加柴胡和風熏之。陰虛陽亢,非陽多也,實亦少,加龍牡收之斂之,若口渴者,陽亢在上也,可直於天中加寒水氣,水降地渴可解,麥冬,花粉也,用五味者,實收水氣。地處極寒,不可不壯極地熱,於是溫泉可出,二仙戟天之一用。
為治此方,實兼三陰三陽丹。初,聽聞某處有老醫最善補腎,於是執弟子禮以拜見。蹋前執帚滿百日,方傳三陰三陽丹,曰可為紫極已有。三陽者,附桂術柏也,三陰者麥味藥地也。紫極乃加減成是方,不敢已私,共於同仁,以解萬民之苦。共登東方琉璃之地。善也。
附案:
王某,女,30 ,已婚。
自小不足,強於鍛煉,初潮時即為校運動員,意於考體校。無奈運動中腰疼不濟,經期不調,所誌成夢幻泡影。因腰疼故,調治十餘年,未願。婚後有一女,已三周,經期淋漓半月餘,兩尺重按難得,腰常不可俯仰。好食肉,麵黃不華。而用上方,附子12,肉桂6,生地15,山芋肉30,枸杞子30,黨參18,代赭石12,茯神12,白術12,山藥24,柏子仁12,知母18,黃芪15,鹿角霜10,威靈仙6,巴戟天12,仙茅10,仙靈脾10,麥冬15,花粉15,白芍15,柴胡6。一服腰即有感,三服藥不疼,但日大便五六次,且胸部悶氣,此乃因其好食肉滑利,方中有代赭重墜之品,下滑利則上氣悶,囑之吃素,減代赭之半,加三棱莪術各5,又二服皆愈。
道教醫藥學是在道教文化中發展起來的醫藥學。這不僅是因為道士以醫術布道促進了它的發展,而且是由於這類醫術和藥物本身就含有道教修煉的特征。實際上,世界上幾乎所有宗教都有自己的醫藥學,身為教徒的名醫也不在少數。這一方麵是宗教家往往借行醫布道;另一方麵寺院的清修生活和防病治病的需要也為醫藥學發展提供了條件。中國古時巫醫不分,醫家治病多用巫術。春秋時巫、醫並行,戰國時醫藥學漸從巫術中獨立出來,醫以方士的身份治病,出現方士醫藥學。漢魏時視醫術為“方技”,職業醫生為“方士”,醫藥書稱“方書”,學醫叫“為方”,治病有效叫“善為方”。扁鵲、淳於意、華佗、張仲景、王叔和、皇甫謐等促使中醫藥學成熟,名垂青史,被收入“方伎傳”中。《隋書經籍誌》雲:“醫方二百五十六部,多有神仙養生之法”,是當時醫術和神仙方術相混,本草藥物亦和外丹黃白術相承。神仙道士和醫藥方士也同源,道士多兼行醫術,葛洪、皇甫謐、陶弘景、孫思邈等著名高道,皆為名醫,唐代高道孫思邈被後世尊為“藥王”,他們的醫學著作也收入《道藏》之中。葛洪《抱樸子內篇雜應》說:“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以救近禍焉。”道教以重生惡死、生道合一為教旨,其修持方術多和防病治病、健身延年有關,同時又保留了巫醫祭神祀鬼、祝由、悔過的傳統。《黃帝內經素問》早有以祝由科移精變氣治病的記載,早期道教以上章、悔罪、存神、去三屍、房中術、施符水為人治病,並以巫術為病家驅鬼殺鬼。道教醫藥學是以長生成仙為最高目標的醫學,其藥物多收外丹、黃白、石藥,有許多延年、健身、美容、防老、辟穀、藥酒、藥饣善、治奇病的方劑;葛洪《抱樸子極言》:“先服草木以救虧損,後服金丹以定無窮,長生之理盡於此矣。”其醫藥體係不僅包括傳統中醫藥學的本草、湯液、膏丹、針灸等;而且還包括導引、按摩、卻穀、美容、房中、氣法等;再有就是符籙、藥簽、祝咒、祭祀、齋醮等療法也包括在內,具有強烈的宗教信仰特征。道教醫學是一種社會醫學和宗教醫學,重視調節人的社會環境和心理因素,激發患者的宗教感情來抗病,有用精神療法治病的特點和人神交通的巫術傾向。道教醫學的理論基礎包括陰陽五行學說、天人感應原理、以氣為本和形、氣、神三重結構的人體觀、五運六氣說、天地人周期、節律相關說等。例如《太平經》以為頭疼是天氣不悅,足疾是五行氣相爭,四肢病是四時氣不和等,反映了道教醫學的病因論。道教醫學重氣,以國家比喻人體,認為治國和療病一理,以“中和”為要義,以追求宇宙和人體的內部整體和諧為目標。葛洪《抱樸子內篇地真》雲:“故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位,猶宮室也。四肢之列,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故知治身,則能治國也。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養其氣所以全其身”。因而良醫即可為“良相”,醫術即道術。《太平經》認為隻有“道”才是天、地、人共同遵循的原則,“上士學道,輔佐帝王,當好生,積功乃久長。中士學道,欲度其家。下士學道,才脫其軀。”道教醫學還以五行、八封、九宮、二十四氣、天幹、地支等道教常用符號體係與人體的四肢、五髒等器官、肢體相對應,並將各體位都配備身神來管理,反映了道教醫學人體現和解剖學的特色。同時,道教醫學還特別注意人體運動和天體運動的周期相適應,以順四時、調陰陽的思想行醫,也符合現代人體生物鍾的醫療思想。道教醫藥學還有重養生、重預防、重食療、重滋補等特點,從現存道書中記載的丸、散、膏、丹、單方、驗方中可以顯示出來。
八仙丹方
明方賢傳。一名“三仙丸”。本方藥為補益脾腎之劑,重在溫腎壯陽。適宜於中老年人脾腎陽虛,耳聾目昏,夜尿頻多,陽事不興,食少納差者服用;陰虛者或陽盛者忌服。《奇效良方》:“何首烏、小茴香,川椒(炒)、川楝子(取肉)、牡蠣(煨)、白薑(炮),各一兩;蒼術(泔浸一宿),香附各二兩。右為細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鹽湯送下,小腸氣用霹靂酒送下。歌曰:一烏二術三茴香,更加椒楝牡香薑,善治耳聾並目暗,能調榮衛壯元陽,元陽壯後精神爽,久服令人壽命長,又療婦人脾血疾,空心日午用鹽湯。”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八仙添壽丹方
明張時徹傳。其功能滋腎填精,降火益智,適宜於中老年平素陰虛火旺,須發早白,健忘失眠,腰膝酸痛者服用。《攝生眾妙方》:“何首烏六兩用竹刀切片,用瓦甑蒸,蒸時用黑豆五升,一層豆一層藥,蒸一時取出曬幹,如此九次,豆爛換好者曝幹聽用;川牛膝六兩;山茱萸肉、柏子仁、知母、黃柏、當歸各四兩;敗龜板四兩,酥炙。右同為極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酒送下三十丸,七日後添十丸,至七十丸止。忌燒酒、蘿卜辛辣之物。此藥能烏須發,壯筋骨,調榮衛,久服延年。”
九轉黃精丹方
清宮秘傳治勞除傷、延年益壽良方。《清宮秘方大全》:“治男婦一切不足之症,五勞七傷,諸虛百損,能安五髒,固精壯神,開胃健脾,多進飲食,脾腎雙補,大有水火既濟之功。如老年之人,常服此藥,多進飲食,腰腿有力,種子身輕,益壽延年。如幼年無病之人,常服此藥,壯筋骨,去勞傷,發胖身體,到老健壯。如婦人血衰,瘦弱無乳,但服此藥,既養血生乳,能受孕安胎,及臨產之時,子母健壯,常服此藥,永不小產。不論胎前產後,俱可常服,有益無損。如小兒先天不足,短乳瘦弱,脾虛不思飲食,一歲吃三、四丸,服十數次。體壯者不可服。治酒色過度,或先天不足,陽衰下痿,下元虛冷,夜夢遺精,盜汗,陰虛動火。男婦傷腎,腰腿疼痛,下淋流白,精滑無子。男婦脾虛胃弱,血虛心跳。男婦稀屎癆,或肚腹不調常泄,另有膏藥貼臍,即愈。男婦頭眩眼黑,麵黃虛腫。男婦汗後失調,飲飽密傷。男婦勞傷吐血,大便下血,小便下血,或婦人幼女倒經、吐血、鼻中流血。男婦肝氣不足,兩脅疼痛。男婦小兒,氣虛血少。婦人經水不調,子宮寒冷,赤白帶下,另有膏藥貼肚臍腰腎,即愈。童子癆、女兒癆,或男婦半身不遂。婦人胎孕不長,或男人中氣不足。男、婦、大人、小兒傷寒出汗後,諸虛百損,或吐瀉,瀉倒元氣,此藥能補元氣。婦人血崩,凡男婦氣惱衝肝,或兩脅發脹,或婦人氣裏胎孕,此二症用好廣木香末一、二分,浸溫黃酒空心服,五、六日後不用木香,隻用溫黃酒送藥。如有病之人,須一日空心服五分,每一日添一分,添到一錢為止。若是一日要吃兩次,待食遠服,如不會吃黃酒,白開水亦可。此藥不瀉肚,不動火,能引火歸源。不論春、夏、秋、冬,或三九、三伏,俱可常服,有益無損,世間人身體不一,服多服少,量體服藥,惟產後婦人多用可也。此藥用磁瓶盛收,藥性不改,三、五年可用。黃精,五斤,用黃酒蒸九次,曬九次;當歸,五斤,用黑豆湯泡九次,曬九次;共研細末,煉蜜和丸。
《 丹性和丹藥》
己之蜜餞,毀人之利劍;己之毒藥,助人之神藥,
上聯:架上丹丸長生妙藥;下聯:壺中日月不老仙齡。
上聯:囊中多妙藥無凡草盡仙丹;下聯:醫德無私常願寰球占勿藥,
是藥三分毒。
上聯:妙藥銀針除病痛;下聯:丹心聖手保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