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儲走後,群臣再三上書要求冊封“榮親王”禮儀擇期舉辦。朱厚照剛開始還逐本駁斥,後來就幹脆留中不發。
禮部尚書毛澄上書說道:“昔太祖高皇帝有言‘君天下者,祿及有德,貴子必王,此人事耳。然居位受福,國於一方,尤簡在帝心。’今榮王在陛下左右,使萬方臣庶知朝廷有屬籍之親,有盤維之重。今不舉冊封禮,如榮王何?”
就是在天津衛的張璁也密奏道:“今有天津衛士紳言之陛下不喜榮王,乃皇後有喜也。”朱厚照讀到此句眼皮直跳,心中罵道:“這不是造謠嗎?”
接著讀到:“”臣聞之,凡有天下者稱天子者,乃君與天一體也。子係乎父,孫係乎祖。父子、祖孫本一體也。今陛下使榮王視皇子事,爵之為王,然王必係之地,使各有分域,陛下體天格物,使榮王有爵無地,以示一也,一者元也。臣知陛下量民生艱難,臣民莫不感恩,然冊立不辦,如何使榮王尊於諸王。陛下神明天縱,然臣民不諒者多矣,一意揣摩,百方猜度。陛下之意難以使家喻而戶曉也。是故陛下莫以為無端受誣,伏惟陛下早定此大事。”
嗯,馬屁照拍,建議還是希望皇帝趕緊舉行冊封禮。
又過二三日百官就不管皇帝什麽態度了,隻關心內閣的態度了。
內閣什麽態度?內閣被群臣圍攻了。原因無他,文武百官覺得楊廷和這人辦事越發不著調了,這麽大的事竟然不發聲,還有陛下不就給你寫了四個大字麽,這就把你收買了?
一個一個對對著楊廷和指責。內閣中楊廷和被氣的頭發亂顫道:“你們還有上下尊卑嗎?”
有禮部官員道:“內閣閣臣官階品級高於我等,然我等是朝廷的命官,非閣下的下屬,我等自當要為朝廷發聲。”
蔣冕勸道:“內閣已經建議陛下,乃陛下不允耳。”
此時有人在人群中罵道:“去你的吧!”
頓時原來人聲鼎沸的人群忽然安靜了下來,要了命了,竟有人辱罵內閣大臣。
這些內閣哪個不是有些門生故吏?於是有人替內閣發聲道:“讓內閣勸諫陛下尊禮,自己卻壞了禮法,不成體統!”
正爭吵時,有一名小太監來到內閣值房說道:“陛下有旨意,宣內閣大臣入宮覲見。”於是楊廷和便和蔣冕、毛紀擺脫眾人一同入了宮。
眾人進宮後,紛紛下跪行禮。他們的動作雖整齊劃一,但是心思不一,而且憋著氣。朱厚照趕緊道:“平身。”劉全忠老規矩,給楊廷和幾人每人搬了凳子。
一會兒毛澄也進了宮來。
朱厚照見人都到齊了說道:“都齊了,朕叫你們都過來,還是為了商量榮王冊封禮的事情,此事群臣誤解了朕的意思。”
楊廷和道:“啟奏陛下,成憲不可違,輿論不可拂,臣等請陛下擇日舉辦冊封禮。”
朱厚照笑著說道:“冊寶、冠服、車輿、器械一應器件,豈可旬日而辦,若宮中缺失,必在江南采購,三四千裏之外,往返數月有餘,然至京師已入冬矣。”
蔣冕聞言心中罵道:“什麽時候皇帝這麽不要臉了。你咋不在明年舉辦呢。”於是說道:“啟奏陛下,臣等故而請陛下早定吉期,以便辦事,伏惟陛下下旨榮王冊禮,命欽天監、禮部早定吉時。臣部通行各衙門知會,萬民豈不忻喜也,九州臣民見聖明有銳行之斷,知榮王之尊,文武兩班再無勸駕之煩矣。”
朱厚照扭捏半天道:“榮王無之國,隻食祿萬石,因朕言之:天下臣民奉養我一家,民力艱難。昔漢明帝曰:‘吾子豈可與先帝子等,豈子之愛可特加諸弟之上耶,豈累朝之待子皆不必厚何’故而有此舉。”
楊廷和、蔣冕、毛紀、毛澄沒想到這皇帝說的比這些大臣還花,引經據典一套一套的。
楊廷和道:“陛下仁厚之德臣等感佩莫名。”說完便向皇帝行了大禮。
朱厚照道:“此乃先生教導之功也。”
楊廷和聞言心中更是不滿,啥你都帶著我!隻是嘴上說道:“臣等不敢居功。”
朱厚照於是順勢說道:“既如此,冊封禮簡辦即可,參照成化年間所定,賞賜嘛,就免了。”
眾人聞言隻覺著這皇帝什麽時候這麽摳門了?毛澄還要再勸,卻被楊廷和攔著,楊廷和對著朱厚照說道:“臣等遵旨。”
接著朱厚照說道:“梁先生已經乞休迴鄉,內閣是否要添加閣員?”
楊廷和道:“伏惟陛下聖斷。”這種事誰會提?都不會,你皇帝定吧。
卻見朱厚照道:“禮部尚書毛澄辦差得力是不錯的。”
這算暗示嗎?楊廷和、蔣冕、毛紀以及毛澄都這樣想道。
朱厚照又說道:“楊一清在家也休息夠了,朕已命其速返京師。”
眾人聞言對這件事倒是不感到意外,畢竟楊一清之前就曾被江彬陷害,如今江彬已經靠邊站,他自然可以得到平反。不過他們還是很好奇皇帝讓楊一清返迴京師的目的是什麽?難道隻是要重新啟用他嗎?
朱厚照看著眾人疑惑的表情,微微一笑道:“無論如何楊一清畢竟是有功勞的。”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楊一清也是當朝名臣了,此人對時政最通練,而且性格豁達,士大夫喜之結交。劉瑾被誅殺後,楊一清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凡是被劉瑾所構陷的人,稍加甄別就會錄用。後加少保、太子太保,蔭錦衣百戶。廷推時進入內閣,皇帝竟然不用,而用了當時皇帝的心腹大臣,戶部尚書靳貴。
升楊一清為少傅、太子太傅。後來因引疾乞歸,朱厚照還是挽留他的。楊廷和憂心他離開自己獨木難支,說服皇帝,命一清兼武英殿大學士入參機務。
但是他和江彬不和。恰好當時有災異,楊一清自劾,極陳時政,他給皇帝的奏本中有“狂言惑聖聽,匹夫搖國是,禁廷雜介胄之夫,京師無藩籬之托”語。錢寧與江彬知道了後氣的恨不得要殺了他。
就唆使優人在正德皇帝前刺譏楊一清。又有朱大周汙蔑他,而給事禦史周金、陳軾等章劾朱大周妄言,追究主使,正德皇帝不聽。楊一清便申請了致仕歸去。
不過皇帝和他關係還是很好,南征時,就住在楊一清的家裏,樂飲兩晝夜,兩人竟然還相互寫詩作賦。
楊一清勸皇帝該離開江浙了,朱厚照竟聽從了他的建議離開了江浙。
楊一清進京,楊廷和是極為開心的,隻是楊廷和不知道是,蔣冕、毛紀、毛澄心裏麵都不怎麽舒服。
隨後,朱厚照又與眾人商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便結束了召見。
禮部尚書毛澄上書說道:“昔太祖高皇帝有言‘君天下者,祿及有德,貴子必王,此人事耳。然居位受福,國於一方,尤簡在帝心。’今榮王在陛下左右,使萬方臣庶知朝廷有屬籍之親,有盤維之重。今不舉冊封禮,如榮王何?”
就是在天津衛的張璁也密奏道:“今有天津衛士紳言之陛下不喜榮王,乃皇後有喜也。”朱厚照讀到此句眼皮直跳,心中罵道:“這不是造謠嗎?”
接著讀到:“”臣聞之,凡有天下者稱天子者,乃君與天一體也。子係乎父,孫係乎祖。父子、祖孫本一體也。今陛下使榮王視皇子事,爵之為王,然王必係之地,使各有分域,陛下體天格物,使榮王有爵無地,以示一也,一者元也。臣知陛下量民生艱難,臣民莫不感恩,然冊立不辦,如何使榮王尊於諸王。陛下神明天縱,然臣民不諒者多矣,一意揣摩,百方猜度。陛下之意難以使家喻而戶曉也。是故陛下莫以為無端受誣,伏惟陛下早定此大事。”
嗯,馬屁照拍,建議還是希望皇帝趕緊舉行冊封禮。
又過二三日百官就不管皇帝什麽態度了,隻關心內閣的態度了。
內閣什麽態度?內閣被群臣圍攻了。原因無他,文武百官覺得楊廷和這人辦事越發不著調了,這麽大的事竟然不發聲,還有陛下不就給你寫了四個大字麽,這就把你收買了?
一個一個對對著楊廷和指責。內閣中楊廷和被氣的頭發亂顫道:“你們還有上下尊卑嗎?”
有禮部官員道:“內閣閣臣官階品級高於我等,然我等是朝廷的命官,非閣下的下屬,我等自當要為朝廷發聲。”
蔣冕勸道:“內閣已經建議陛下,乃陛下不允耳。”
此時有人在人群中罵道:“去你的吧!”
頓時原來人聲鼎沸的人群忽然安靜了下來,要了命了,竟有人辱罵內閣大臣。
這些內閣哪個不是有些門生故吏?於是有人替內閣發聲道:“讓內閣勸諫陛下尊禮,自己卻壞了禮法,不成體統!”
正爭吵時,有一名小太監來到內閣值房說道:“陛下有旨意,宣內閣大臣入宮覲見。”於是楊廷和便和蔣冕、毛紀擺脫眾人一同入了宮。
眾人進宮後,紛紛下跪行禮。他們的動作雖整齊劃一,但是心思不一,而且憋著氣。朱厚照趕緊道:“平身。”劉全忠老規矩,給楊廷和幾人每人搬了凳子。
一會兒毛澄也進了宮來。
朱厚照見人都到齊了說道:“都齊了,朕叫你們都過來,還是為了商量榮王冊封禮的事情,此事群臣誤解了朕的意思。”
楊廷和道:“啟奏陛下,成憲不可違,輿論不可拂,臣等請陛下擇日舉辦冊封禮。”
朱厚照笑著說道:“冊寶、冠服、車輿、器械一應器件,豈可旬日而辦,若宮中缺失,必在江南采購,三四千裏之外,往返數月有餘,然至京師已入冬矣。”
蔣冕聞言心中罵道:“什麽時候皇帝這麽不要臉了。你咋不在明年舉辦呢。”於是說道:“啟奏陛下,臣等故而請陛下早定吉期,以便辦事,伏惟陛下下旨榮王冊禮,命欽天監、禮部早定吉時。臣部通行各衙門知會,萬民豈不忻喜也,九州臣民見聖明有銳行之斷,知榮王之尊,文武兩班再無勸駕之煩矣。”
朱厚照扭捏半天道:“榮王無之國,隻食祿萬石,因朕言之:天下臣民奉養我一家,民力艱難。昔漢明帝曰:‘吾子豈可與先帝子等,豈子之愛可特加諸弟之上耶,豈累朝之待子皆不必厚何’故而有此舉。”
楊廷和、蔣冕、毛紀、毛澄沒想到這皇帝說的比這些大臣還花,引經據典一套一套的。
楊廷和道:“陛下仁厚之德臣等感佩莫名。”說完便向皇帝行了大禮。
朱厚照道:“此乃先生教導之功也。”
楊廷和聞言心中更是不滿,啥你都帶著我!隻是嘴上說道:“臣等不敢居功。”
朱厚照於是順勢說道:“既如此,冊封禮簡辦即可,參照成化年間所定,賞賜嘛,就免了。”
眾人聞言隻覺著這皇帝什麽時候這麽摳門了?毛澄還要再勸,卻被楊廷和攔著,楊廷和對著朱厚照說道:“臣等遵旨。”
接著朱厚照說道:“梁先生已經乞休迴鄉,內閣是否要添加閣員?”
楊廷和道:“伏惟陛下聖斷。”這種事誰會提?都不會,你皇帝定吧。
卻見朱厚照道:“禮部尚書毛澄辦差得力是不錯的。”
這算暗示嗎?楊廷和、蔣冕、毛紀以及毛澄都這樣想道。
朱厚照又說道:“楊一清在家也休息夠了,朕已命其速返京師。”
眾人聞言對這件事倒是不感到意外,畢竟楊一清之前就曾被江彬陷害,如今江彬已經靠邊站,他自然可以得到平反。不過他們還是很好奇皇帝讓楊一清返迴京師的目的是什麽?難道隻是要重新啟用他嗎?
朱厚照看著眾人疑惑的表情,微微一笑道:“無論如何楊一清畢竟是有功勞的。”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楊一清也是當朝名臣了,此人對時政最通練,而且性格豁達,士大夫喜之結交。劉瑾被誅殺後,楊一清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凡是被劉瑾所構陷的人,稍加甄別就會錄用。後加少保、太子太保,蔭錦衣百戶。廷推時進入內閣,皇帝竟然不用,而用了當時皇帝的心腹大臣,戶部尚書靳貴。
升楊一清為少傅、太子太傅。後來因引疾乞歸,朱厚照還是挽留他的。楊廷和憂心他離開自己獨木難支,說服皇帝,命一清兼武英殿大學士入參機務。
但是他和江彬不和。恰好當時有災異,楊一清自劾,極陳時政,他給皇帝的奏本中有“狂言惑聖聽,匹夫搖國是,禁廷雜介胄之夫,京師無藩籬之托”語。錢寧與江彬知道了後氣的恨不得要殺了他。
就唆使優人在正德皇帝前刺譏楊一清。又有朱大周汙蔑他,而給事禦史周金、陳軾等章劾朱大周妄言,追究主使,正德皇帝不聽。楊一清便申請了致仕歸去。
不過皇帝和他關係還是很好,南征時,就住在楊一清的家裏,樂飲兩晝夜,兩人竟然還相互寫詩作賦。
楊一清勸皇帝該離開江浙了,朱厚照竟聽從了他的建議離開了江浙。
楊一清進京,楊廷和是極為開心的,隻是楊廷和不知道是,蔣冕、毛紀、毛澄心裏麵都不怎麽舒服。
隨後,朱厚照又與眾人商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便結束了召見。